货币为什么买不到增长?《负利率时代》
【两个群分开运营 千万别走错了】
负利率时代 1:负利率的由来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那我们来讲一本经济的书,叫做负利率时代,作者是奥巴马政府的经济顾问,他也是新常态的倡导者,叫做穆罕穆德,埃尔埃里安,副标题叫做货币为什么买不到增长,这是一本对现实当中,经济政策反思的书,作者认为,目前的经济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很快全球就会走入一个岔路口,究竟是恢复增长,重返繁荣,还是直接衰退引发混乱,将变得十分关键,这本书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向,在这样一个经济状态之下,我们也可以多多的思考一下,我们的投资该如何去做。
作者认为,我们已经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他管这个叫做T型路口,也就是说,沿着之前的路,已经走到了尽头,下一步就是往左还是往右选择的问题。这将决定未来的繁荣与衰退。之前,央行找到了一些可以刺激全球持续增长的办法,以人为的因素,创造着经济繁荣,大家也希望金融机构们持续创造奇迹,但是其实这一切是有天花板的,如今就已经到了接近极限的时刻。
全球各国央行的目标,基本都是一样的,保持低速稳定的通货膨胀,在某些情况下,还要提高就业率和促进经济增长。央行直接或者间接的控制着货币流通的价格和数量,所谓直接控制,就是央行影响市场利率和银行的信贷总额,间接控制,是指央行对整个系统风险偏好和总体金融情况的影响。政府也是通过央行,来制定宏观目标。央行的权力也迅速的膨胀。比如美联储,现在要管就业,管物价,也要管长期利率,还要监督金融机构,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为存款机构,美国政府提供金融服务。所以美联储的权力其实大了去了,美国总统也得让他三分,在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美国政府的债券,相当一部分都要指望美联储来购买。这时候,美联储其实也放弃了之前的常规做法,而是把自己暴露在聚光灯下,开始尝试一系列政策。比如把利率降到零,降为负值,或者直接下场买债券,这都是之前从没想到过得事情,那么有没有可能,央行直接买股票呢?反正之前没有,那么之后也不排除这个可能。2020那波活久见式的下跌,估计要是再止不住,美联储真有可能直接买指数接盘了。
作者说,现在整个金融行业全乱套了,原来的银行,为了争抢客户的存款,甚至打的头破血流,揽储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还要赠送面包机,甚至直接返现金,而现在则时过境迁,美国和欧洲那些银行,正在努力阻止人们过来存钱,存钱不但不给利息,甚至还要倒贴钱。
最近几十年,央行们为世界经济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为了私营部门恢复元气,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他们也都大胆行动,帮助世界避免了一场旷日持久,且破坏力十足的大萧条。但是央行们也不是万能的,他们这次也有点透支了,央行的政策效力正在日益减弱,可用的工具也十分有限。到了T型路口之后,就务必要做出方向的选择了。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引导到更好的哪条路上去,这对于未来非常重要。
2014年,当时的一次研讨会,各国央行行长都在座,法国央行当时的行长诺亚就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央行已经被看成是当今世界唯一的主导力量,但是被寄予厚望的央行们,可能在将来,会让人们大跌眼镜。就在几周之后,央行的世界出现了巨大的动荡,瑞士央行宣布准备取消汇率体系中的一个关键要素,这个做法后来被证明具备极大的破坏性,让新加坡改变了汇率体系,丹麦宣布控制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之后又过了几周,国债市场收益率暴跌,德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只有0.05%,甚至投资者们甘愿不要利息,甚至负利率也行。就为了急于从一些国家,购买新发行的国债。作者说,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瑞士负利率结构超过了的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则发行的政府债券,也降低到了历史超低水平。连瑞典银行也执行了负利率,这一下让很多经济学者都懵逼了,因为历史上从来没见过负利率,所以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参考。央行承担的政策负担日益沉重,作者对此也越来越焦虑,因为这势必会对央行的信誉以及影响力造成影响,他们的前景正在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在金融危机之后,央行一直在努力抑制市场波动,并用流动性在辅助经济增长,作者说,这是一条非常规的冒险之路,把利率压到最低,大力干预市场运作,通过买入证券,这种大规模的项目,来排挤其他银行,而且央行还以咄咄逼人的气势,试图操纵投资者的预期和投资组合的决策。这些都太背离常态了。也没有历史可以借鉴。大家都不知道未来的结果会怎么样。所以当时央行行长们聚在一起,也都对此感到焦虑,因为他们也没有见过这个局面。不知道,如果再发生危机,未来还能做些什么。
另外,大家也都在担心,央行这么一顿操作猛如虎,会不会引发剧烈的通货膨胀,会不会对企业价值和金融市场造成损害,大家的忧虑不仅存在于经济和金融层面,还有更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层面,老齐解释一下,在达利欧的新书原则的第二部里,其实我们讲过,每一次危机,央行都会试图通过扩大流动性去缓解,而扩大流动性的结果,必然导致资产价格膨胀,所以有资产的富人就会越来越富,而没有持有资产的穷人,则会面临通货膨胀或者是购买力下降,这个贫富分化不光出现在一个国家之内,也经常出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之间的收入不平等,也在以一个令人震惊的速度增长,不断蔓延的贫困和不可思议的财富对比,持续加剧。这样再发展下去,最受伤的就是中产阶层,储蓄将被逐渐掏空。而这一切其实都跟央行和货币有关。
大家都知道,最著名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他独创了一种说话风格,故意含糊不清,让市场去猜测,他们到底要干什么,而格林斯潘的前任,保罗沃克尔其实说话的方式也是如出一辙,沃克尔带领美联储,曾经战胜了70年代的巨大通胀,把经济从瘫痪中拯救了过来;央行后来也一直在总结,一个是避免陷入29年那种大萧条,另一个就是避免陷入70年代大通胀,随后的40年,确实各个国家,也没有再陷入这样的悲剧当中,看起来央行们似乎找到了方法,但是现在很难说是把危机解决了,还是只是延后了。
央行现在的动作明显更多了,试图去影响更为广泛的行为和预期,与此同时还保持了相对的独立,央行的职责现在已经不再仅仅是直接决定价格和货币发行量了,还大量涉及预期管理和资金部署的业务范围。货币政策更多地通过影响市场情绪,来操控经济,这个影响力,甚至和通过调整利率的影响力是一样的,老齐解释一下,就是说,用嘴加息降息,跟实际上加息降息的效果差不多,所以现在央行行长们再也不是格林斯潘了,现在大家也不用猜测央行到底要干什么了,央行所有的行动都会提前告诉你。甚至央行会公开他们关注的就业率指标,也会公开通胀目标,还会告诉你是否要加息,甚至啥时候加息,加息几次都提前告诉你。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好更改,一旦发现有问题,马上出来辟谣,说你们理解错了,这不是我的意思,说加息,到时候不加息,也是可以的。所以用嘴加息降息,其实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美联储从伯南克时代开始,包括之后的耶伦,鲍威尔都是这样,通过新闻发布会,对公众解释,自己的决策和想法,各种各样的论坛都有美联储的身影,美联储的那些高管们,也不再保持神秘,甚至频频在媒体上亮相。
而央行也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前瞻性引导上面,央行会主动告诉你,他要怎么干,也会告诉你阈值在哪里。美联储最近几年还公布了蓝点图,也就是委员们对于市场的单项预测,这就告诉大家,这些委员们到底在想些什么,从而让市场去判断,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不过也有经济学家对此提出了批评,说市场对于美联储的意图了解的越是透彻,投资者敢于冒险的胆子也就越大。如果美联储有什么举动,超越了市场的预期,那么很可能会带来巨大的风险,那么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明天再来解释。
本内容节选自《负利率时代》,本书正在知识星球播出
收听完整版+音频说书内容欢迎下载知识星球
我们还读过:
给个人投资者的REITs投资工具书《公募REITs投资指南 》
【两个群分开运营 千万别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