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度夏】高气温!低气压!大湿度!如何避免“心”事儿?
临床研究证实,当气温超过33℃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对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大影响↓↓
1、随着气温升高,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至5倍,回到心脏的血流量也显著增多,这样势必加重心脏负担。
2、人在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增加心脏的工作量。
3、夏天出汗多,人体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血液黏稠度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血凝倾向,导致缺血或心脑血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4、闷热天气,人的情绪容易烦躁紧张、产生抑郁,随着症状的加重,其引发的猝死、心梗等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也会逐渐上升。
5、夏夜天气燥热,而且昼长夜短,人们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睡眠,而休息不好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诱因之一。
6、空气中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容易导致缺氧。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动脉硬化的人,即使服用药物品种、剂量没改变,甚至活动量和平时没有区别,也常常会感到胸闷、气短、头晕,严重时就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栓。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之前总有征兆,通常会有头晕、乏力、胸闷、胸痛、冷汗等症状。如果病人在睡眠不够、过分劳累的情况下,出现这些症状且很难缓解,就尤其要当心。
一旦身边有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应立即拨打“120”。
在等待“120”急救车到来时,将患者放置在安静通风的地方,有条件者可测量血压及心率,若身边有“保心丸”等药物可让患者服下,等待急救人员尽快将患者送至正规医院就诊。
如突发心梗时,家人不可自行将患者抱至床上,移动过程中稍有不慎都可能加重病情。应打开窗户,解开患者上衣扣子,便于其透气。
心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病或加重,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许多麻烦,因此,在高温季如何防患于未然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在饮食方面,要本着消暑祛湿的原则。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尽量少吃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食物,适当多吃消暑祛湿的食品,如白开水、新鲜果汁等。
第二,环境因素方面,要以家庭除湿降温为主。可使用各种家电除湿降温,将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有效带走湿气,每天傍晚是一天内湿度最低的时候,这时可以开开窗、透透气,使室内空气更加清新宜人。
第三,要注意休息,有意识放慢工作和生活节奏、放松心情,更不要在这个季节加班加点,要劳逸结合,以免抵抗力下降,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最后,特别要强调的是,夏天对心脑血管病人来说,是一道“坎”,此类病人要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同时要遵照医嘱按时服药,以控制病情,定期医院随访,复查心电图等检查,若有不适,及时就诊。
夏季虽然潮湿、闷热难耐,但只要在身心各方面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定能安然度夏,让您不再有“心”事儿!
(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脏外科
主任医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
【解惑】夏天血压降低了,降压药可以减量吗?(下)【敲黑板】都是骨伤疾病,为什么有的拍X线、拍CT,有的要做MRI?【夏至已至】你需要这份养生指南
【你知道吗】头晕、恶心不一定是脑部的问题,也可能是颈椎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