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药店里都是“药”?小心这些“伪装者”
在药店购买的东西,
都属于“药品”吗?
并非如此!
小心这些“伪装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
要识别产品的身份
在药店不用医师处方能买到的非处方药品(OTC),包装上会标注国药准字号;而标注的消证字号,就意味着该产品属于消毒产品。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外包装上的批准字号,“药”字号就是药品,“消”字号就是消毒产品,消费者要仔细核对。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要明确产品的定位
药品是对症下药,消毒产品是预防。
消毒产品不具有药效,所以不得标注治疗作用和效果,产品标签和说明书不能明示或暗示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和效果,并禁止标明疾病症状和疾病名称、或采用与药品广告宣传类似的用语。消毒产品出现或暗示对疾病治疗效果的宣传都是违法违规的,消费者切勿盲目相信。
鉴别消毒产品的范围
专用于人体足部、眼睛、指甲、腋部、头皮、头发、鼻黏膜、肛肠等特定部位的,具有消毒或抗(抑)菌功能的产品,并不属于消毒产品,不能以消毒产品、甚至药品的名义出售,消费者要慧眼识别。
❖
判断消毒产品是否合格
具有消毒或抗(抑)菌功能的消毒产品,经营单位采购产品时,需索取厂家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及批次检验合格证明等材料。
养成良好的索证查验意识
购买消毒产品,消费者有权利向经营者索取产品相关资质认证材料,并查验其标签(说明书)上是否正确标注了该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生产地址、保质期、生产日期或批号、产品的有效成分等有据可查的信息,拒绝购买“三无”产品。
❖
索取和保管好凭证
一旦发现权益受损,要积极交涉,向消协或行政执法部门投诉举报,提供相关的购买凭证,及时做好维权。
科普支持: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监督所
戴小清
科普来源:
上海大众卫生报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