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级教师作文秘籍:搭建作文“立交桥”

2017-05-23 李强 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临近中考高考,很多同学在备战作文的临门一脚。毕竟,一篇作文见高下,可以抢回的分数十分可观。


那么,考场作文有办法准备吗?


上海市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李强,是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语文)特约撰稿人,曾参加上海市高考语文卷命题,他有个形象的比喻:作文学习就像汽车行驶,想要畅通、高速地到达“目的地”,就必须依靠“立交桥”工程。


写出好作文的“立交通道”,就包括:生活再现、课文再现、名篇再现、佳作再现。


“立交桥”的第二条通道——课文再现


李强


作文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工程,它化解在平时的每一次课堂学习中,落实在每一次的课文赏析中。


怎样从课文中汲取写作知识?


让我们来看看课文《香菱学诗》中在香菱向她求教学诗时是怎么说的呢?


“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这句话,层层设防,句句进退自如,真不简单。这正是林黛玉的说话“水平”,也是曹雪芹笔下的那个林黛玉的说话“能力”。


请注意“虽不通”“大略”“也”几个词语的内涵和分量,这是林黛玉的谦虚?不是。因为林黛玉是“老师”?更不是。


那是什么决定了林黛玉这样说话呢?是身份,是林黛玉在《红楼梦》小说中的身份使她这样用词,使她这样表达。


再看,当大观园里的“众人”知道林黛玉在教香菱学诗时,她又是这样为自己“解脱”的:“圣人说,‘诲人不倦’,她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


这句话很重要。我有我为人行事的标准,我教她作诗是圣人告诉我“诲人不倦”——这是林黛玉的理论依据,是保护自己的尚方宝剑。


这“诲人不倦”四个字也是很有分量的,以此可以证明自己教香菱学诗的行为是有“出处”的,有“依据”的。教香菱学诗为何会遭到众人的指责呢?一个“好老师”又为何要用圣人的语言来推卸、证明、保护自己的行为呢?


再说香菱,林黛玉首先要学诗的香菱具备这样一些“基本”要素:


“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熟透了,然后……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注意这里林黛玉要香菱做到的几个条件:“真心要学”“揣摩熟透”“一年的工夫”。

然后,才写了三首诗的香菱就迫不及待地说:“你们看这一首。若使得,我便还学,若还不好,我就死了这作诗的心了。”


看来三个“基本”要素,香菱一个也没有具备;看来香菱要作出“好诗”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还要作出更大的努力。



仅从这样几组对话看,林黛玉与香菱的形象已经是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在这样的“大家庭”中,有着“主仆”关系的她们两人,是不能“公开”“公然”地教诗、学诗的。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主仆关系。她俩这样说话,是有她俩在《红楼梦》中各自的身份、地位决定的,不是她俩之间的“教”与“学”的表象关系决定的。


其实在我们学习的课文中,这类经典的例子比比皆是。它们也是我们学习作文的最好范例。


“再现”课文的具体做法


如果我们能够把每一次阅读都当作作文学习,那么作文就不只是一次一次单独的学习行为,也不只是一次一次单独的写作练习了。它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工程,它化解在平时每一次的课堂学习中,落实在每一次的课文赏析中。


在每一次作文前,我都会精心预设进行许许多多必要的铺垫,使得每一次作文不再是一次单纯的、单独的作文训练。


它早就按照事先设计的“交叉点”,化解在前期的课堂阅读教学之中。例如,上述“交叉点”是“形象”,那么在这以前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我就在原有的教学中适当强化“形象”这个内容,在课文分析中详细地带领学生品味、欣赏“形象”。


同学们,请读读、想想我们每一节语文课上分析、品味、欣赏的那些作品吧,你咀嚼过它们吗?你感悟出了作者写作的匠心吗?



佳作赏析

新年的阳光 旧年的雪


陶李君

 

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撒播在旧年的积雪之上……


这是一种新与旧、光与影的融合,这融合产生了艳,产生了美。在这个新旧交替、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融合”产生着一幕幕动人的景象,一个个新鲜的事物。

科学家认为,早在“宇宙大爆炸”的时候,事物的“融合”就已经发生了。生命,也是在这个世界的“融合”中开始的。


人文历史上的“融合”最为有趣,郑板桥“用隶书参以行楷”后“非隶非楷”的书法,大概就是这种“融合”的一个成功案例吧。


先看看服饰:着装向来简陋的吉普赛人在他们流浪的日日夜夜里,先是被西班牙人衣服上的层叠波浪所倾倒;继而又迷上了伊朗人身上的串珠、流苏和坠饰;他们还十分钟爱斯拉夫民族有花边的多褶大摆裙;喜欢印度人带有亮片的彩石与首饰……于是,他们收集了这种种,把它们一一放进自己的行囊中,在每一个难免的夜晚,翻出来看看,再在自己褴褛的陋衣上比划比划……很多年以后,我们发现吉普赛人的衣饰不再破败,反而融汇了多个国家的百般风情,诸如“层叠蕾丝”“皮质流苏”“满是绣花、钉珠的叠纱大摆长裙”,让人觉得自由、洒脱、温暖而又热烈。


这种“非彼非此”的衣服,不就是“融合”的一个精妙的实例?“表象”加“表象”,也可以是“本质”融“本质”;它可以由个人的实践去完成,也可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可以在一个时空条件下产生,也可以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完成。


吉普赛人的衣饰应该具有这多种要素吧。


再看看语言:最近,总部设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全球语言监督机构”宣布:每98分钟出现一个新英语单词。中国健康饮品新宠oolong tea(乌龙茶)与北京奥运之后的jiayou(加油)等都成了当今英语的新表达。


这种“非中非洋”的词汇,不也是“融合”的一个最现实的实例?


“融合”能够产生新事物,产生新景象。


“融合”后,原来的“物体”也被新“物体”掩盖了或替代了,也许会使得原来的“物体”更具活力和生命力。“板桥体”的产生,并没有改变原来的“隶”和“楷”,却让“书法世界”的大花园里多了一朵奇葩。


“融合”应该是主动的、积极的行为,但是“融合”有时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新年的阳光,撒播在旧年的积雪之上……年复一年,永远这样循环着,展示着——这是一种常态。

 

【李强老师点评】


“融”诗情画意与首位之间;“合”事例形象于说理之中。


不难看出文章中所包含的众多知识:文学、美学、服饰、语言,这些都来自于众多的学习和积累;也可以看出作者在“生活再现”“课本再现”中写作知识的获得、写作灵感的获得。


【李强,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语文)学科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语文)特约撰稿人。曾参加上海市高考语文卷命题】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100 32468 100 32468 0 0 8411 0 0:00:03 0:00:03 --:--:-- 8413 * Connection #0 to host 37.48.118.90 left intac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