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看文人墨客的中秋注脚是多么活色生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穿越古今,总有一些与中秋有关的片段,是值得仿效、记忆甚至回味的。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早已为此做了注脚。
1. 周密《武林旧事》:中秋宴席设水边 贵妃吹响白玉笙
古代南宋宫廷的中秋宴,从周密《武林旧事》中可以看出一些道道来。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的中秋,宴席摆在格调清雅的香远堂内。这香远堂可不简单,就筑在水边,里面的御榻、屏风、器具都是用水晶做成的!连香奁也是晶莹透剔,各种上乘香料躺在明澈的匣子里,满室幽香。朝外看去,池里风荷正举,全部都是千叶白莲,好不壮观!天气晴朗,夜间一定有好月色,在这里赏月再好不过!
宴会少不了的还有乐曲。月亮初上,正是入席的时候,水池南岸已经有五十个女童奏起了清乐,北岸还有教坊乐伎二百人相和。据说 39 38182 39 15231 0 0 2177 0 0:00:17 0:00:06 0:00:11 2942了皇室,临安(今杭州)六品以上的官员都得参加中秋宴。坐定之后,太上皇赵构点歌,让贵妃用白玉笙独吹一首《霓裳中序》助兴,声音清贵出尘,在月夜十分婉转动听。皇帝和百官们,在音乐伴奏下,一边赏月,一边享用丰盛的美食,直到深夜才结束。
2.林语堂《京华烟云》:秋风起,蟹脚痒
中秋螃蟹正肥,家宴必不可少,吃蟹也是中国的老风俗。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中就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姚府蟹宴庆中秋”的场景。主客都落座之后,一个上面放满螃蟹的大绿盘子,被端到桌子上来。全桌的人都惊呼了一声“啊!”随后便纷纷卷起袖子,准备开吃。
林语堂说,吃螃蟹不同于吃别的饭那样由仆人伺候,由仆人端送,而是每个人都得自己忙,自己动。经过一阵忙乱,每一口螃蟹吃到嘴里越发觉得味美。有人吃得快,有人吃得慢。有人爱吃蟹黄,有人爱吃蟹肉,有人不嫌费事爱慢慢吃螃蟹腿。
就和打牌一样——各人的脾气都受到试验。有人把肉吃得很干净,也有人狼吞虎咽。莫愁就笑木兰吃螃蟹就像吃白菜豆腐那样乱吞,虽然夸张了点,但特生动。
吃蟹的时候,桌子上摆着温过的酒,每人面前还有一小盘姜醋酱油调好的作料儿,这些热性的作料正好能和螃蟹的寒性互相抵消。
3.梁实秋 《雅舍谈吃》:松枝烤羊肉 边吃边赏月
在近代,对许多北方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中秋宴就是家人朋友找个饭馆,围在一起吃烤羊肉。这在梁实秋先生的著名作品《雅舍谈吃》中也有体现。
中秋时,烤羊肉上市。要说北平(今北京)的烤羊肉,正阳楼最有名,工料细致,肉切得很薄。切肉师傅还在柜台近处表演他的“绝技”:一块肉用一块布蒙盖着,一手按着肉一手切,刀法利落。以前没有冰箱,肉不是冷冻过的,所以,切肉师傅的手艺真是让人膜拜啊!
亲朋好友三五一群围一个桌子,抬起一条腿踩在条凳上,一边吃烤肉,一边喝酒赏月,十分开心。值得一提的是,烤肉用的不是炭,不是柴,而是烧过除烟的松树枝子,所以带有特殊香气。烤肉不需多少作料,有大葱、芫荽(香菜)、酱油就行。用烧饼夹着烤肉吃,也别有风味。
4.曹雪芹《红楼梦》:围坐圆桌旁 击鼓传桂花
因为贾母的一句“赏月在山上最好”,贾府的中秋家宴便被安排在了大观园的凸碧山庄上。中秋,自然是希望人月两团圆。您瞧瞧这宴会的桌椅,形式都是圆的,取“团圆”的意思。桌椅光列在厅前的平台上还不够,还得用大围屏隔作两间!
长期在外出差的贾政回来了,儿子、孙子、重孙围坐在贾母身边,共叙天伦。不过位子可不是随便坐的,左右边坐谁,都有规矩。贾母居中,左边是贾赦家,右边是贾政家。坐定后,贾母命令折一枝桂花,一个媳妇在屏风后面击鼓,大家玩起了击鼓传花。
5. 四大名著里的中秋:细致入微,活色生香
四大名著里明确提到中秋节的有《水浒传》和《红楼梦》。
《水浒》里对中秋的描述很简洁。在第2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这回末段讲史进中秋节在史家村宰羊烹鹅,款待少华山的朱武三位头领,酒至半酣,被华阴县尉率人围困。
其中有两首词分别描述中秋节和中秋月,其中那首中秋节词写道:“帘栊高卷,金杯频劝酒,欢笑贺升平。年年当此节,酩酊醉醺醺。莫辞终夕饮,银汉露华新。”方式虽然简洁,但对古人欢度中秋的描写十分细致入微。
《红楼梦》里对中秋的描述也细致入微。
其中一次在第1回,甄士隐中秋款待贾雨村,贾雨村诗兴大发,做了两首诗、一对联,说“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甄士隐见其志不小,赠银衣助其考取功名,谁想贾雨村当时只略谢,次日便进京去了。
这段描写很传神,把中秋节与甄士隐助人为乐、贾雨村小人心态摹画得非常传神。
《三国演义》第103回五丈原诸葛亮禳星,也提到了“中秋”二字。罗贯中写道:“时值八月中秋,是夜银河耿耿,玉露零零,旌旗不动,刁斗无声。”后面又写孔明禳星设七盏大灯、四十九盏小灯,这大约跟民间中秋节放孔明灯有些关联。另外,第8回连环计貂蝉出场,后人名之为貂蝉拜月。熟悉中秋节来历的人都知道拜月同祭月、中秋节有关,看来中秋节亦有美女元素。
《西游记》第29回百花羞提到她被黄袍怪狂风摄走,时间是八月十五夜玩月时。其余一点没提及中秋,但小说里中秋元素却一个都不少。尤其是天竺国招亲那段,月宫人物集体亮相,吴承恩要是把日期设定在中秋,活脱脱就是一台活色生香的中秋文艺晚会。
6.周作人《中秋的月亮》:吃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
等到月亮渐渐地圆了起来,它的形相也渐和善了,望前后的三天光景几乎是一位富翁的脸,难怪能够得到许多人的喜悦,可是总是有一股冷气,无论如何还是去不掉的。
“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东坡这句词很能写出明月的精神来,向来传说的忠爱之意究竟是否寄托在内,现在不关重要,可以姑且不谈。
总之我于赏月无甚趣味,赏雪赏雨也是一样,因为对于自然还是畏过于爱,自己不敢相信已能克服了自然,所以有些文明人的享乐是于我颇少缘分的。
中秋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吃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而还账又过于吃月饼,然则我诚犹未免为乡人也。
7.于丹《当年,父亲送给母亲的那支桂花》: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我十来岁的时候,有那么三四年,爸爸在安徽工作,我跟妈妈住在北京。妈妈的名字里有一个“桂”字,生日正好比中秋晚一点。
一年中秋,一位叔叔从合肥坐火车来北京,“哐当哐当”,抱着好多东西来我们家,说都是爸爸送给我们过节的。叔叔一走,娘儿俩就开始一样一样地拆包裹:烧鸡,点心,还有不同口味的月饼……最后,拿出一个高高的,装洋酒的那种纸盒子。
我说:“爸爸给咱俩带酒啊?”伸手一抱,又特别轻。“要不,咱俩猜猜,盒子里装的啥?”娘儿俩就开始摇,只听见里面哗啦哗啦、细细碎碎的声音,像是存着一把沙。
猜不着,打开吧。一看,哇,满满的是一枝桂花!
原来爸爸爬到省委大院的桂树上,给妈妈砍了一枝桂花。我现在还能记得那枝桂花的样子——没有花泥,爸爸不知从哪儿弄了一包脱脂棉,饱饱地蘸了水,一层一层裹住,再用保鲜膜缠上,最后用一个大塑料袋包好,稳稳地立在盒子里。
在那个花枝中间,放着一张小卡片,上面是我熟悉的蝇头小楷: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正是杜甫的《月夜》。那天,妈妈长长的睫毛梢有一颗泪珠,忽闪忽闪,很久,“吧嗒”一下掉在卡片上。
8.余光中《中秋》:剖开月饼,等分昼夜
一刀向人间,剖开了月饼;
一刀向时间,等分了昼夜
为什么圆晶晶的中秋月,要一刀挥成了残缺
刀锋过处,落我们在两旁;
中间是南海千年的风浪
默默是我的白昼惊短,悠悠是苦你的夜长
去年是圆月的光辉一床,共看婵娟今夕在两岸
料我像昼会渐渐地消瘦,你像夜会渐渐丰满
从此夜长,梦恐怕会更多
单枕是梦的起站和终站
该你凌波而翩翩东来呢,
或是我乘风去西南?
一轮神光开万户的私镜,
嫦娥是一切情人的投影
且将你的,用海云遮住,让我夜深后来翻寻
9.贾平凹《月迹》:月亮属于每个人
我们都看起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10.宋词名家笔下的中秋
念奴娇·中秋 【宋】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减字木兰花 【宋】黄庭坚
中秋无雨。醉送月衔西岭去。笑口须开。几度中秋见月来。
前年江外。儿女传杯兄弟会。此夜登楼。小谢清吟慰白头。
水调歌头·中秋 【宋】米芾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敧枕卧江流。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常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