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级教师怒批满分作文:“思维上向傻瓜靠拢”的价值导向不值得提倡

2018-03-22 余党绪 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阅读明星大PK||作文门诊||爱读书的语文老师

名师教你写作文||素材库&新书架


这几篇高考或竞赛中的优秀作文,都是笔者在几种畅销的高考满分或高分作文出版物中筛选出来的。这些文章的共同点是:浮华与优美的语言之下,掩盖的是苍白空虚的内容。笔者将其称为“文采上向作家看齐,思维上向傻瓜靠拢”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好的文章,应该表达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而不应堆砌虚浮的辞藻,炫耀空洞的技法。从来如此,今天更该如此。


本文作者:余党绪 |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徐汇区、浦东新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例文1】铭记与忘记的两岸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行走在人生路上,我们笑看窗外花开花落、叶枯叶落,静观天外云卷云舒、风停风起。在路上,我们经历着太多太多悲喜交集的事,在生命之河的航行之中,我们学会了忘记该忘记的悲欢之事,学会了铭记该铭记的点点滴滴。


东坡披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篱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上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 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人们在河的左岸停留着,在这之外,同样又有在右岸快乐生活的人们。


坐在池边亭下泪流满面独酌的易安居士,用她的文字告诉我她永远铭记着这一生之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那是她在“争渡”途中所做出的选择。海子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告诉我“从明天起”他将记住所有的人生之“水”,因为那是他用于“浇灌”他的“花儿”的“玉露”。三毛用她的文字永远地记住了撒哈拉的灵魂。凡·高用《向日葵》永远记住了他的“船”……


这些是生命之河两岸的人生,这是忘记与记忆的选择。风吹起花瓣如同阵阵破碎的童年,悠扬的古乐诠释灵魂的落差,躲在梦与记忆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由分明的笑和谁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泪来忘记该忘记的不快和琐碎,来铭记该铭记的深刻与永恒。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航行于“生命之河”中,坐在自己独有的船上,知道——忘记在左,铭记在右,中间是无尽穿梭!



【点评】


初看很美,细读不堪,满分作文名不副实


这是某省高考满分作文。作者才华横溢,知识面很广,且文章思路也算清晰,语言算得上优美流畅,读起来颇有些文化气息。


但作为一篇议论性的文章(即便算作哲理性散文),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篇满分作文,文章却存在着目前写作中的许多共性问题。


笔者为考生的才华和运气高兴,但作为一篇对写作教学和社会写作有着强烈价值导向的满分作文,我觉得,它明显名不副实。


致命的问题,就在于它是一篇“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说理才是硬道理”,这是我对议论文的基本判断。


1、没有明确而清晰的观点


议论文是说理的文体,首先要有明确的态度和清晰的观点。否则,以己之昏昏,如何能使人之昭昭!


读罢这篇千字文,读者很容易明白文章要阐述的观点:我们应该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这话显然很对,但却没有具体的内涵。


什么是“该忘记”的,什么是“该铭记”的呢?从逻辑上说,只有界定了这两个概念,给出一个“该铭记”与“该忘记”的判断标准,所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才有其清晰的内涵和意义。否则,这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同语反复。


文章列举苏轼、陶潜、易安居士、海子的事例,还有三毛与梵高。但是,对于“该铭记的”和“该忘记”的具体内容,文章始终未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与阐释。


对于“该忘记的”内容,文章借苏轼、陶潜等例证,算是做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界定,那就是人生的“失意、悲伤”“仕途的不得意”“官场的丑恶”“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一句话,就是那些不愉快、不成功、不顺利的人生经历或者社会的黑暗面。而对于“该铭记的”内容,则自始至终都是闪烁其词,语焉不详,让人琢磨不透。


也许读者会根据思维的惯性做出推理:如果“该忘记的”的是生命的痛苦,那么,“该铭记的”是不是生命中的快乐呢?让人失望的是,文章始终回避这个观点。文章是这样写的:


坐在池边亭下泪流满面的独酌的易安居士,用她的文字告诉我她永远铭记着这一生之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那是她在“争渡”途中所做出的选择。海子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告诉我“从明天起”他将记住所有的人生之“水”,因为那是他用于“浇灌”他的“花儿”的“玉露”。三毛用她的文字永远地记住了撒哈拉的灵魂。凡·高用《向日葵》永远记住了他的“船”……


文章写到:易安居士“永远铭记着这一生之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那么,李清照“铭记”的究竟是些什么呢?究竟是她生命的快乐,还是人生的痛苦?作者语焉不详,似乎在有意地回避正面回答。


至于后面的“水”“花儿”“撒哈拉的灵魂”等等,都是一些缺乏明确内涵的比喻,反而让人更让更加糊涂了。


看来,如果假定论点是“忘记不快,牢记快乐”,作者对自己持论的观点并不十分自信。如果不是,那又该是什么呢?这样的暧昧,岂不是犯了议论文写作之大忌?



2、议论缺乏清晰的逻辑线路


说理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让读者知悉你的展开逻辑。即使表达多点文学色彩,也该有个清晰的思路吧?否则,读者怎知你的结论是如何推理出来的呢?


作者以苏轼为例,阐述人生应该“忘记该忘记的”。那么,就不仅要阐述苏轼“忘记的”是什么,还要阐述他为什么要“忘记”,苏轼又从这“忘记”中得到了什么。这样的阐释过程,才能让读者信服,“忘记”确有其价值与意义。


关于“忘记”,文章写到:“东坡披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文章用略显夸张的语言明确了苏轼忘记的是那些“烦心琐事”,但却没有说明,这样的“忘记”给苏东坡带来了什么。那么,“忘记”究竟有什么价值呢?


至于后面论述“铭记该铭记的”,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内涵的语言堆砌与展览。要铭记什么,为什么要铭记?这些问题基本没涉及。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不讲逻辑、不重细致说理的大而化之的写作思路,已经成了学生写作的“模式”。


有一篇“经典引领人生”的“优秀”作文,罗列了数十本“经典”名目,其中包含《史记》:


读《史记》,能知历史的兴衰沉浮,以此为前车之鉴;读《史记》,可明为人处世之道,戒骄戒躁,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与品质,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关于《史记》的这些议论,都是些套话与空话。我想问,如果我们将其中的《史记》换成《汉书》《战国策》《资治通鉴》等任何一部史书,会对表达产生影响吗?不会,文章以《史记》为例阐述“经典引领人生”,但却没有关于《史记》的任何具体的、典型的内容。


所有经典的史学著作都能启发人们的历史思考,都可以提升我们修养与品质。如果不能结合《史记》的具体内容来阐述,以《史记》为例证又有什么意义?


3、语言内涵不明,外延不清


语言的功能是多样的,可以抒情,可以说理;可以陈述,可以描写。不同的表达,语言的组合方式与风格也会有所不同。


“说理”,在语词的使用上,就要做到内涵清晰,外延分明,断语准确,判断明确,推断严密,结论中肯。与诗歌、散文相比,说理的语言要求理性化,要求逻辑化。


本文的语言很看起来很美,但却没把道理“说清”,总体上给人含混不清的感觉,这恰恰是说理的大忌。

前面提及的“争渡途中所做出的选择”、人生之“水”,用于“浇灌”“花儿”的“玉露”、撒哈拉的灵魂、“船”等概念,多是些譬喻,没有明确内涵,让人不知所云。


尤其是“浇灌他的花儿的雨露”这样的句子,连用两个比喻,“花儿”这个喻体已经难以理解,“雨露”就更加玄乎了。


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句子,如“风吹起花瓣如同阵阵破碎的童年,悠扬的古乐诠释灵魂的落差,躲在梦与记忆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听起来很有美感,但细细思量,纵是费尽心机,也难以理解。


4、观点俗套,缺乏冲击力


从思想角度看,本文的肤浅与俗套更是显而易见。作者提出“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而“该忘记的”,就是人生的痛苦与官场的丑陋与黑暗。这个观点经得起推敲吗?


其实,人生中应该铭记的不仅仅是真善美,那些假丑恶的东西,那些不愉快的经历,也并一定都是应该被忘记的。


无论是个人,还是人类,都应该记取一些丑恶的、耻辱的历史。忘记历史等于背叛,我们能因为“南京大屠杀”的血腥而忘记它吗?如果不去记住这些丑恶和耻辱,我们将面临更多的丑恶和耻辱。


即便单从个人生活看,遗忘也不是灵丹妙药。有时候,遗忘确实能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和超脱,但这样的遗忘是短暂的,甚至是肤浅的,因为遗忘毕竟不能解决问题本身。


鲁迅先生痛批国人的善于忘记,批评中国人善于将残酷的历史化作一笑,一“忘”了事。阿Q就是鲁迅先生批判的“国民健忘症”的典型。因为善于“忘记”,阿Q浑浑噩噩,失去了尊严,失去了灵魂。


如此看来,这篇文章的思想内涵也就很平庸了。


初读文章,我也为作者的才华和灵气所折服,但冷静下来,却是深深的遗憾和悲哀。因为,又一个英气逼人、才华横溢的孩子,在流行的写作套路影响下,已经失去了本该拥有的犀利与深度;熟稔的技巧和精巧的构思,恰恰黯淡了这个年龄的孩子所应有的质朴与大气。


难道堆砌一些华丽的辞藻、编织一个精美的骨架,再罗列一些人名、典故和诗句,便能成就一篇满分作文?


这是一篇匠气十足的好作文,但真的不配满分。



【例文2】包 容


你说太阳被阴云遮住并任其阻拦自己的光热是一种懦弱,不,我说那是一种包容,是博大的包容,是只有太阳才能具备的包容……


小的时候,包容是接受幼儿园老师发给的最后一个又酸又小的苹果,是坐在最后一个位子甘愿拿到一张撕破了的试卷。承受物质上的短缺与破损,也许是顺其自然,这次受屈下次可能得福;也许是本能的反应,也无所谓,命里有时终会有。


长大了一些,包容是代自己心仪的女生受过,是忍受老师所加莫须有的“罪名”与错误的批评,是容忍事理的阴差阳错。因为男孩子就应该血气方刚,胸怀大志,青年人就应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就应该兼济天下。这似乎是生命中必须经历的风雨与坎坷,是成长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人到中年,包容是不计命运的错判,是对伤害自己的人和敌人说一声“谢谢”,是忘记别人对自己情感犯下的罪行,扪心自问。也许朋友反目是一种无奈之举,是生计所迫;心爱的人的背叛也是被迫,应该让他找寻自己的天堂;下级和同级的造谣中伤可能是一时冲动,并非有意而为……不该那么苛刻地要求别人,也许自己也正伤害着别人而没有觉察,也许自己也在期待着别人的包容与谅解。天空本就蔚蓝,阴云终要散去,海纳百川才是水的本性,死潭里只有忌恨、仇视、自私与利欲熏心……


老了以后,包容是“不在乎”儿女在外面闯荡而忘却了自己;是理解周围的种种纷争,心绪平衡;是容纳一切兵荒马乱、一切流言蜚语与一切是是非非。这不是看破红尘自甘堕落,而是一种气度,一种气质,一种气节。曾经沧海,曾经辉煌,财富也好,名誉也好,误解也罢,毁谤也罢,都有心胸承载。尽管世事沉重,但有岁月的磨砺,什么都是容得下的。


其实天很蓝,阴云终要去;其实海不远,此岸连彼岸;其实草很绿,万物皆自然。其实,你不必担心太阳的光亮被遮住,你也不必担心人间有太多不平,包容那些阴郁,心中便有阳光,我们终将收获全部的美丽……


【点评】


包容不等于懦弱,更非藏污纳垢


这篇以“包容”为题的作文,读起来,怎么都像是一个得道高僧或者看透红尘的智者,絮絮叨叨给阅卷老师讲人生智慧。


请看这段:“其实天很蓝,阴云终要散去;其实海不远,此岸连彼岸;其实草很绿,万物皆自然。”


这是一种顿悟后的清醒,一种放下后的达观,语词间透露出老庄式的与世无争和屈原式的举世皆醉唯我独醒。如果我正好评阅这份试卷,一定会忍俊不禁:这小子,沧海桑田啊,这么忙着来开导我?


其实,讲的都是假大空,说的都是俗套子


1、包容是懦弱吗?


一个儿童“接受又酸又小的苹果”,“坐在最后一个位子甘愿拿到一张撕破了的试卷”,这是包容吗?


儿童的世界是自我中心的世界,拿到“又酸又小的苹果”和“撕破了的试卷”却心甘情愿,如果这个孩子不是傻子的话,我甚至有理由怀疑他受到了教师的虐待与歧视。


为了突出孩子的“包容”,文章用了很多词来夸张孩子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各位,如果你我的儿女在幼儿园享受了这样的待遇,你会否真诚地感谢老师培养了你孩子的好品质?


还想问,这样的歧视和践踏,培养出来的能是包容吗?恐怕还是软弱和奴性多点吧?


2013年,我以“说理才是硬道理”为题,开了一节写作公开课。课后某位专家不同意我的意见,说孩子从小就要学会忍让,学会吃亏,退一步海阔天空云云。


专家认为,这孩子能够“接受又酸又小的苹果”且“坐在最后一个位子甘愿拿到一张撕破了的试卷”,正是在接受人生的历练,对他的成长好处多多。


我认为很有道理,但我至今不敢苟同。懦弱、无原则的忍让、装糊涂、为了谋大利而不惜吃小亏,吃亏是福,这些与“包容”是一码事吗?


儿童的天性是争强好胜的,只有通过文明的教化和社会生活的磨砺,才能让他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包容。


有人说,人的第一次成长,就是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这话太对了。孩子在父母的庇护下,养成了自己就是中心的错觉。等他走出了家庭,进入了人群,才发现,自己只是千万个人中的普通一员。这个时候,他成长了,也开始接纳别人、包容异己了。 


包容是人类的美德,未经教化和磨砺难以养成。一个孩子在幼儿园“忍受”了那么多不公正待遇,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包容”,这是他不得不接受的,不得不“包容”的。


以儿童为对象来谈论“包容”,其实是个伪命题。夸张点说,就像用哑巴来阐述“沉默”的价值一样。


你会赞美哑巴“沉默是金”吗?


还有所谓“顺其自然”,所谓“这次受屈下次可能得福”,所谓“命里有时终会有”,这种毫无道理可言的宿命论,竟然博得了阅卷者的欣赏,实在是匪夷所思。


2、如此说来,“胯下之辱”也是包容了


第三段写“包容是代自己心仪的女生受过”,这哪里是“包容”呢?这分明是为了讨女孩子的欢心而耍的小诡计。这让我想起韩信受胯下之辱。这能算包容吗?他忍耐这一时,是为了更好的崛起。这分明是一种心机,是一种策略,怎算是“包容”呢?


至于“忍受老师所加莫须有的‘罪名’与错误的批评”,既然罪名是“莫须有”,既然批评是错误的,怎么就要忍气吞声?这样的“包容”还有什么意义?


面对老师尚且如此没有原则,没有是非,没有维护自我尊严与权利的意识,要是真的面对邪恶,又该如何?我想,这样的处世哲学,究竟是圆滑,还是懦弱?是糊涂,还是智慧?


3、包容就是接纳一切吗


关于老年人的“包容”,也言过其实了。


我同意,“包容”确实应该是老年人的美德,年少气头盛,年高襟怀宽。但为了强调“包容”的威力,文章说老年人应该“容纳一切兵荒马乱、一切流言蜚语与一切是是非非”,这样的人,已经成“佛”了——只有佛,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老糊涂了。


事实上,任何人,只要他是人,无论他年龄多大,他都会有自己的底线。没有人可以做到包容“一切”。这种糊涂哲学、市侩哲学,不就是“藏污纳垢”么?这与“包容”有什么关系呢?


4、包容究竟是什么


“包容”究竟是什么?如果对“包容”的理解出了问题,这篇作文的评价当然也就不靠谱了。


“包容”,不是要你什么都容得下,更不是让你藏污纳垢,也不是让你毫无原则地装糊涂。当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暂时的妥协和韬晦,也不是包容。


包容是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自觉的选择。世界是多元的,不可能铁板一块;人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都跟你一样。所以,我们应该接纳这个世界的多元,学会欣赏这个世界的差异,这才是包容的精神实质。 


包容是一种胆识,懦弱不是包容;

包容是一种理性,糊涂不是包容;

包容是一种美德,机心不是包容。

包容是一种智慧,无知不是包容。


【例文3】拒绝空白


空白是生命中的盲点。


我以对生命的热烈追求来庄严宣誓:我拒绝空白。 


两千多年前孔子对人说过:“天生万物,唯人最贵。”


我,生为人,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我必须有奋发向上、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我崇拜孔子。他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有“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宣言。


我崇拜孟子。他有“当今之世,舍我取谁”的豪情;他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坚毅。


人生在世,身为社会一员,就有责任为社会做贡献。我有义务做到“达则兼济天下”。


当在热烈的追求之中遇到艰苦的时候,我决不会接受空白,决不会落得个“穷则独善其身”。


我要将自己的脊梁化为沙漠中坚挺着的胡杨,活着三百年不死,死了三百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朽。 


我拒绝空白。我拒绝庄子。拒绝他“终身不仕”,愿化归于自然。


我拒绝空白。我拒绝陶潜。拒绝“守拙归园田”,“复得反自然”。


人生于社会,怎能逃避社会? 


我决不会给生命留下一点空白。 


我有理想,我愿尽我所能为人类社会注入前进的一丝力量。我愿做到“仁者爱人”“仁者无不爱”“泛爱众”的博爱。我愿如“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平;我愿如“凭轩涕细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杜子美;我愿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我愿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所以我拒绝空白,拒绝“穷则独善其身”。


我有毅力,有孟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坚毅,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强,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持,有沙漠中胡杨的坚韧。


我,要用我的理想和毅力,去拒绝空白,去追求我热烈的人生。


我决不会给生命留下一点空白。 


【点评】


顾盼自雄,满篇梦呓


作为一篇议论文,本文没有哪怕一点点的具体说理,通篇只是口号、名言的堆砌,通篇自我独白,通篇自我抒怀,通篇都是对文化的肆意评点或贬损。有时候像趾高气扬的帝王顾盼自雄,有时候又像孤独的哈姆雷特王子说着莫名其妙的梦呓。


这样的作文拿满分,是不是要昭告天下,写作就是名人开会、名言荟萃、左右开弓、信口雌黄?



1、孔子不空白,庄子就空白?


文章在写作上的最大毛病,就是没有认真理解“空白”这个概念,文章看起来理直气壮,实则在逻辑上和内涵上不堪一击。


开头说“空白是生命中的盲点”。盲点,从某种角度看,就是生命没有触及的地方。文章以孔孟为例,说明人生应该拥有理想和豪情,应该“达则兼善天下”。


为了印证这一观点,文章列数屈原、杜甫、范仲淹和林则徐等仁人志士的人生行状,说明他们为社会、为国家而奋斗,创造了不朽的人生价值,他们的人生是充实的、精彩的、热烈的。


一句话,这样的人生不是“空白”。对人生做这样的理解,自然合情合理。


如果说孔子的人生是“不空白”的人生,那么,是不是庄子的人生就是“空白”的人生呢?


遗憾的是,作者在这里陷入了“二元对立”思维的陷阱,得出了一个这样的推论:积极进取的孔子是“不空白”的,那么,“逃避社会”“独善其身”的庄子与陶潜,人生就是“空白”的。


于是问题就来了。


孔子、孟子与庄子、陶潜,他们在人生与文化上的确追求不同,路径各异,人生面貌和社会评价也迥然有别。但是,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都有对人生的理解与探索。


当然,他们也各有各自“空白”。安邦定国,济世救民,固然轰轰烈烈,可以实现现世的人生价值,使短促的人生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而洁身自好,追寻人生的自由,获得精神上的独立与超越,也无可厚非。


在文化的意义上,庄子哲学、陶渊明的隐逸思想,能给人们提供精神上的安慰与疏导,提供安身立命的某些精神支撑,这与致力于社会实践的功业相比,不也是对人类的贡献?


庄子与孔子的价值不同,但价值本身却是不可否认的。要说有空白,大家不都有着自身的空白吗?庄子有空白,只是在政治生活上的某些“空白”,只是仕途上的某些空白,只是社会实践上的某些空白,远不是“人生的空白”。


2、绝不“穷则独善其身”,那就是要自甘堕落?


将“穷则独善其身”与“空白”相混同,更是荒谬。这个命题本身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穷”。“达则兼善天下”,固然可敬;而“穷则独善其身”,从某种程度看,可能更难能可贵,更值得肯定。


它不是鼓励碌碌无为,自甘堕落,无所追求,它强调在困境下还要坚守自我尊严,维护独立价值,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难道不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陶渊明拒绝为“五斗米”折腰,退居田园,在田野与山水中寻找精神的自由,说这样的人生是“空白”,恐难服人。


再其次,年轻气盛的作者说“当在热烈的追求之中遇到艰苦的时候,我决不会接受空白,决不会落得个‘穷则独善其身’”。


绝不接受“空白”可以理解,要说绝不接受“穷则独善其身”,就很难理解了——不接受“独善其身”,难道还要自甘堕落不成?


问题出在哪里?文章问题就出在概念的界定上。


文章谈论的是“生命”的空白,“人生”的空白。生命没有一个标准的模式,每种人生都有其局限,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必然存在某些触及不到的“空白”。作者将自己推崇的人生模式作为唯一正确的模式,在这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中,其他的人生模式便失去了积极的意义,便成了“空白”。


“生命的空白”是个相对的概念,一旦将它绝对化,行文也就经不起推敲了。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典型的“二元对立”思维的可怕与可笑。问题是,孩子的天资是如此的优秀,何以写出了这样空洞、错乱和没有一点点敬畏文化的作文?


也有几位读者指出本文在材料使用上存在问题,比如两则材料雷同,未能形成互补。确实如此,不过相对价值倒错而言,这个算不了什么大问题了。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欢迎订阅《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