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位华师大一附中女生居然爱刷哲学书,因为她要“创造自己的氧气”

2018-03-19 林小皮 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阅读明星大PK||作文门诊||爱读书的语文老师

名师教你写作文||素材库&新书架


都知道未来高考越来越重视阅读量,也都知道如今的学生埋首于课业没时间读书,但是!!!你知道那些酷爱阅读的年轻人们,是怎么迷上读书的吗?你知道海量阅读,到底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怎样的帮助?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学生中的阅读明星!

                

爱读书、爱美剧;喜欢鲁迅的杂文、胡适的新诗、王小波的一切,中考前一晚还在看奥威尔的《动物庄园》,知道无用的诗最是迷人;相信嬉笑怒骂里有深情,也相信唯唯诺诺背后是坚定,相信没有带来欢笑的真理难免虚伪……这,就是陈诗逸。


“我在这里创造自己的氧气。”


见到陈诗逸的时候,她正以华师大一附中学生会副主席和班级代表的双重身份,为一场全校规模的爱心义卖忙碌着。她向我推荐连环画《地道战》,说这是他们班级筹到的比较好的义卖品。


想到要向中学生同伴推荐书籍,她又忙不迭地介绍了两本书:刘瑜的《观念的水位》与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陈诗逸说,这是一定要推荐的两本书,因为,这代表了她的两种追求:对哲学的热爱以及对平等交流的渴望


陈诗逸说,自己的阅读价取向兼顾知识积累和休闲这两个目的。


她相当爱看杂文,以此为基础,逐渐转向哲学领域的阅读,譬如尼采、加缪的作品。


为了看看自己的人生与别人的世界是否有交叉;为了感受人们对世界和生命的思考;为了倾听别人,也为了倾诉自己……这都是她读哲学的理由。


碰到看不懂的东西就大声读。我看书从来不跳行。”说这话的时候,陈诗逸显得很有自信。


最近,陈诗逸看完了《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

 

陈诗逸印象很深的,是一个维特根斯坦的小故事。


青年维特根斯坦从航空学走向哲学,他的天才也为罗素、凯恩斯等人认可,他才开始真正肯定自己作为天才的存在,而认定“对自己的责任,对自己天才的责任”。


日后,维特根斯坦选择在剑桥教书。一次,他这样对自己的一个学生说:“这里没有你需要的氧气。也许剑桥并不适合你。”


学生反问老师:“那么,你为什么留在这里?”


维特根斯坦回答:“我在这里创造自己的氧气。”


陈诗逸说,这个典型的哲学命题讲述的是存在的价值,而维特根斯坦的话所揭示的,已经无限接近生命存在的最高价值。这种获得,便是读书的价值与意义。


睡前刷阅读

 

陈诗逸的阅读很少以严肃的学习为目的。但作为一个已经进入高二下学期的文科生,她还是完整地通读了一些被称之为“不得不看”的文字,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


近几年,她还一直保持着睡前30分钟~60分钟的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单独”“MONO”都是她常用的APP。她把这个习惯叫做“刷阅读”。


 

碎片化阅读,也是陈诗逸的学习路径。

 

陈诗逸说,刷阅读能刷出阅读的轨迹。例如周国平研究尼采,她在看完周国平的书之后,就马上读了尼采的作品和由周国平翻译的《查拉图拉如是说》。


有时候,这种轨迹的延续甚至只是因为一个句子。


读《法兰西组曲》时,她被“西西弗斯,我需要你的勇气”这句话打动,随后,就接触到了《西西弗斯的神话》这类荒诞哲学作品。


“西西弗斯热爱大地。他的巨石既是他痛苦的源泉,也是幸福的踏板。”陈诗逸说,对这个道理的习得,也是她读哲学书最大的收获——随着阅读的不断累积与沉淀,她开始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去改变自己。


她说:“阅读,让我体会到与哲学大师们面对面甚至合二为一的感觉。读书的过程让人明白,不必向大师们卑躬屈膝,求知的目的也不仅仅在于能写出漂亮的文章。”


寻找极爽的阅读体验

 

陈诗逸讲的第三个故事是关于《十二怒汉》的。知道它,是经由青年哲学家周濂的《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书的记录。


陈诗逸说,杂文集里常常出现对书籍与电影的评价,而读者要做的,除了吸收信息,还包括了解这些信息本身甚至全貌,对《十二怒汉》的观影就是一例。


周濂,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2005年11月起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任教。陈诗逸很喜欢读他的书。

 

影片中,一个在贫民窟中长大的男孩被指谋杀生父。陪审团的12位成员必须赶在该案结案前在陪审团休息室内得出一致通过的讨论结果,这个案子才能结案。


这部制作于上世纪50年代的黑白电影用去了陈思逸三个晚上的时间,她用“沉闷”二字评价影片。陈诗逸说:“陪审团的结论不足以深到成为真理,但电影表现了重要的思考过程。最大的收获,在于我看到了理性思考的过程。”


陈诗逸还喜欢读王小波,《青铜时代》《白银时代》《黄金时代》甚至李银河的作品她都完整读过。


她觉得王小波是“说真话的人”和“生命热烈的人”。


读《沉默的大多数》的时候,那是被陈诗逸定义为极爽的阅读体验,因为在作者针砭时事的面孔背后,她读到了深情。“王小波的文字中有一种呼吁。他呼吁人们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陈诗逸说,那就是“眼极冷,心极热”。



王小波,也是陈诗逸比较喜欢的作家之一。

 

类似的作家,还有龙应台。陈诗逸曾把龙应台的《目送》和《亲爱的安德烈》介绍给妈妈。“我们都觉得龙应台笔锋犀利,但笔下的情感温婉细腻。”


陈诗逸说:“我一直希望建立起彼此之间能畅所欲言、自由发表意见的母女关系。《亲爱的安德烈》让母女关系发生了变化。妈妈说,有文化的女性与儿子之间的对话让她惊讶不已。这之后,我们的交流变得更加平等。妈妈自诩是个摇滚青年,我就推荐法语音乐剧给妈妈,平时,她也常常介绍一些书给我。”

最近,陈诗逸参评上海市三好学生,提到她,华师大一附中的老师用了“好孩子”这个词。关于评价,她说自己是个挺开朗的人,希望自己能变得越来越外向。


“文字是呼吸”


陈诗逸在初中阶段订过四年《新读写》杂志,并且一字不落把每一期杂志看完。现在买得比较多的是《三联生活周刊》。


对比其他形式的阅读,陈诗逸觉得,杂志的特征就是内容多元、版块特点突出并且自成风格;中学生杂志能够邀请一些作家和老师发表观点,这也是一种优势。她打了一个比方:“文字是当代社会的呼吸。杂志是校园人的呼吸。杂志阅读更接地气,也更生活化。”


当然,阅读的好处并不止于此。与阅读伴生的是与人交流的热忱与表达的热情,不管是写作、演讲,还是参加自己最喜欢的辩论赛,甚至是与好友相聚在餐桌旁,陈诗逸说,她都忍不住要分享自己看到的精彩的哲学观点或者新颖的世界观, 对这种分享,她强调尤其要记住使用自己的语言。


“柏拉图笔下的洞穴人在挣脱锁链后看到了真实的世界,他们因此被打动。而在这之前,他们只能看到世界的倒影。”在一次2分钟随堂演讲中,陈诗逸这样吐露心声,她觉得,少年该去看看世界。


“哲学世界里有大量的冲突与矛盾,这样的阅读在我的脑海里构架出许多有趣的命题。所以,我特别爱看辩论赛的视频,看似不相容的命题其实也有交叉点,这让我明白,是多元的视角带来了理性与包容。”


陈诗逸说,自己正在准备一个哲学范畴的研究型课题,大量的阅读后她发现,中国古代儒、法、道家的哲学思想常常被与同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等西方哲学大家的学术成果做比较。


在方法上,时间是最常见的线索,她想做的,是看看空间因素在这两者之间的发展中是否起到作用,产生了影响。这是她近期的小目标,也是一段时间的哲学学科阅读后她想面对的挑战。



艺术让人生辽阔高远  


文 | 上海市华东师大一附中 陈诗逸


鲁迅说:“若举世唯科学是崇,则人生必归于枯寂”。在二进制的世界里,时代、国家、和个人对科学的崇拜和诉求达到了高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浪潮激发着社会对理工科人才的需求,也在无形中推动着人们将智识教育与“追求真理”划上等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艺术体验的断层和审美性教育的缺失或将我们引向“有理性而无心灵”的枯寂。


孔乙己和闰土的时代已经远去,所谓的“战略知识分子”越来越多——他们用科学的手段解决日常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他们有着“鹰一般的宽广视野,鸭一般的敏锐先知,鸡一般的社会关怀”。本该作为“社会的良心”的知识分子在机械的噪声和数字的漩涡中退化了感知的本能。而这,正是局限性。


在我看来,艺术与科学最大的不同是两者目的和归宿的不同。



艺术的美是异质,在于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在于模拟的忠实和再现的可信。而科学的本质恰是同构,科学家们试图找到构成大千世界共有的原初物质,用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来阐释婴儿的啼哭、朝霞的移动。


当我们相爱、生活并且消亡在其中的世界被替换成了量化的、几何实体化的模板,反思这个时代的麻木与痛感应当成为每个人都应思考的课题。


前苏联流亡作家索尔仁尼琴认为,文学,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应当是“当代社会的呼吸”。艺术家们用他们易于激荡的灵魂,跳出现世的樊篱,看到所望之事的实底,未见之事的确据。他们以自己的价值观和触觉重构一个“当代社会”,从而达到精神世界的自治。



科学匠人的求索推动着人类文明进程的螺旋式上升,而点亮这个世界的正是艺术超生物学,是不可量化的微光。借此,我才得以窥见崇高的人类的容颜。


艺术的星空下没有小白鼠与培养皿,没有社会基石和精英阶层,没有0101的排列组合,却带给人们碧波荡漾、高远辽阔的人生。


我愿人生辽阔高远 。我唯愿艺术亦让人生辽阔高远。

编辑:小皮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