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来建平中学的学生都这么“寂寞”啊!看完我也下定决心“寂寞”了

2018-03-12 赵依池 张悦艺等 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上海市建平中学的唐忠义老师,给学生出了道作文题:《现代人缘何“寂寞”》——


“网评网络流行语,“寂寞”居首。关于寂寞,有人排斥有人向往。有人说寂寞是一种空虚,也有人说寂寞是精神活动的密友。


梁晓声:寂寞是由于想做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人与说,想改变自身所处的这一种境况而又改变不了。

余光中:惟寂寞始能长保清醒,惟清醒始能永耐寂寞。

李白:古来圣贤皆寂寞。

歌德:灵感只有在寂寞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

……

你感受、体会过自己或他人的寂寞吗?你怎么看待寂寞?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学生的寂寞滚滚而来,你最喜欢哪一篇呢?

 

《寂寞成就思想》


建平中学高二   赵依池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进化至今始终以群居的方式排遣“寂寞”。只是每每人类思想的灿烂花朵绽放,未尝不是从寂寞的土壤中成长而来的。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寂寞成就思想的高度。


寂寞有时可以是心灵的空虚,但它更是心灵的独处;有时代表着悲观、迷茫,但更蕴含着灵感、希望。寂寞不一定是独自离群索居,而是闹市中无车马之喧的冷静,给人与精神深入交流的机会,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能更清醒地思考。


歌德曾说:灵感只有在寂寞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试想当居里夫人在小屋中进行的实验,牛顿在苹果树下深沉的思考,鲁日在激情澎湃中挥洒谱下的《马赛曲》,无不是在摒弃杂念、心无旁鹭,沉浸在自己的思维宫殿后,抓住了那转瞬即逝的微光,成就思想的高度和实现生活的价值。


心在智慧的原野上踽踽独行,这孤身探索的艰苦的荆棘之路通向事业成功的高峰。如此的寂寞,是充实并快乐着的寂寞。


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是人的通病,摇摆不定的感性认识有时剥夺了我们对自身和世界的客观理解。放空心灵,以一种超脱的寂寞状态,如孔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多一些倾听自己内心声音的时间,审慎、理性地认识自己。


哲学有三大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到哪儿去”,这是他人不能给予回答的人生问题,唯有独自探索,走一条一个人的朝圣之路。


几百年来,人们谈到寂寞这一字眼,脑中总会浮现出一个对日独酌、散发弄扁舟的浪漫形象。


李白结友良多,但留给人的多是一个桀骜不驯、孤高飘逸的背影;他的寂寞在《把酒问月》中极为显著,他对月的执着发问,是对自身也是对宇宙人生的发问。


刘禹锡的“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与《离骚》有异曲同工之妙,历史兴亡的沧桑感慨融入到万籁俱寂的寂寞感中。


真正的寂寞令人庄严、肃穆,把无尽的人们、无尽的远方都收归麾下,如同坐在银河系的边缘,俯瞰群星,只有这样才能更接近自然历史与宇宙宏伟神圣的核心。这种“念吾一身,飘然旷野”的孤寂感,带领灵魂飞向更高的境界,是人类最高远最形而上的话题。


现代社会的物欲横流,喧嚣纷扰,人们缺乏真正的寂寞感和深入的思考。我们并非是要独自栖身,而是要给自己一些远离虚拟世界和通讯工具的时间。没有打扰,去除浮躁,保留一颗纯粹的思考之心,现代人需要寂寞去成就思想的高度。


正如叔本华说:要么孤寂,要么庸俗。愿你有寂寞之时,有思想之深。


 

《耐得寂寞》


建平中学高二  张悦艺


何为寂寞?这是一种人生状态,或许是“梅知春归竟先开,萋萋芳草漫铺时”的“未有期”的等待,又或许是梁晓声的“想说话而无人与说,想改变自身所处这一种境况而又改变不了”的无奈。


但为何这样一个“安静”的词却会在今天登上网络流行语的榜首呢?这是快节奏工业发展带来的弊病。


人们对利益的疯狂追求,使得现代人再没了闲暇乘凉于树荫下,自然也不可能像牛顿那样发现科学的奥秘。每一个人都步履匆匆,只为了追求切实的“实用性”、“即得性”,但当夜晚繁华褪尽,人走茶凉之感却给带给我们无尽的空虚和寂寞,因为生活已失去了目标。


人们早就适应了浮躁,因此当寂寞到来的时候才更加无所适从。但真正的寂寞并非只是无目的地虚度时光,正如歌德所说:“灵感只有在寂寞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


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牛顿。这位科学巨匠在1665年至1666年的两年间,由于伦敦瘟疫的发生,不得不从剑桥学院回乡下的家里赋闲,也正是这段寂寞的生活使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寂寞从不是无边无尽的黑暗,它该是人生壮丽的底色,是人进步的阶梯。


当莫迫桑守着如山丘般的退稿,脸上却找不到半点忧愁,他不知道寂寞在消磨享受人生的美好时光吗?不,凭借他的文学天赋,他又怎能不知道,但他更知道寂寞正在冶炼他的软弱。正是在这样的决心下,《羊脂球》问世了,文坛又升起一颗新星。这样的寂寞就像是在永恒的黑暗中开出朵花来,亦如我们的生命一样。


有时坚守寂寞,就是坚守平凡。正如三尺讲台上坚守十几年的老师,“三尺讲台,两鬓虽染秋霜早;朝朝暮暮,心血恰似江海倾”。这是不慕荣利而甘于平凡的人生境界。作为学生,我们当以他们为榜样,不慕繁华,耐住寂寞,专心务学,练就“板凳须坐十年冷”的功夫。


守住寂寞,一如守住我们的人生准则,淡薄名利,追求我们所向往的人生境界。在寂寞中延伸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在广阔的宇宙中开拓出一片自己的小世界,在这样寂寞的坚持中踏上新的世界。


 

《孤雁》


建平中学高二 朱以昂


我们常说寂寞,也曾在各个时刻体会这种感觉。与人缺乏交流会导致寂寞,然而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真正的大寂寞者在历史中则鲜有出现,他们是择道而行的孤雁,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领跑者。


真正的寂寞是属于挣脱世俗者,对抗世俗者和摒弃世俗者的。


寂寞有时候是超脱世俗带来的孤独感。这种入口苦而回味甘的感觉,对于人的心性有着磨炼作用,小至教人隐忍,大至沟通人与天交流之径。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在世时不断受人排挤,下半生一人独居而活,穷困潦倒,颠沛流离,在哲学也不能安抚的夜晚,他寂寞难耐地在书中写下自己的内心苦闷:渴望与人交流,但又无法被理解,不能从与人沟通中获得精神慰籍。


但正是由于寂寞,他的内心变得无比坚硬,他在探究天人之道的路上坚持下去,直至死后被世人奉为近代哲学的开启者。精神境界的超越势必会催生无限寂寞,忍耐者回归世俗,而大隐忍者拾级而上。也许,在与自然的终极对话中,他们并不那么孤独。


寂寞是对抗世俗者的心性。他们在举世混浊中坚守自已的清高,即便逆流而上也在所不惜,正如孤雁振羽,不与雁群为伍。


屈原不甘与世俗同流合污,在写下《怀沙》明志后纵身一跃归于死亡。内心的孤高在黑暗世道前让他无比寂寞,寂寞的坚守却让他的灵魂升华。


摇滚乐队主唱科特.柯本唱尽美国物质世界的物欲横流以及人们精神世界贫瘠,却鲜有人能领略其歌中的精神内涵,更多的人只是关心旋律。然而他坚持创作,成为一名寂寞的呐喊者,在死前留下“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的名言,终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摇滚歌手。


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殉道者,他们又何尝不是寂寞的,然而寂寞却使他们坚守清高,让苦难的灵魂得以飞升。


寂寞是摒弃世俗,如孤雁崇峰饮清露。法国画家高更抛弃优越生活,来到太平洋上的小岛作画二十年,临死前作出的油画已近乎疯魔无人能解,比任何人都要接近艺术之道。他在二十年内也曾感到寂寞,但那是在山顶远远回望山脚的寂寥。世俗对于他已并不重要。寂寞驱使他前行,触碰天际。


每一只孤雁的寂寞,都是不同于世俗的,是寻道者和得道者的寂寞。寂寞对他们追寻真理起促进作用,进而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前行。


作为世俗者的我们,首先要学会理解这些寂寞,然后才有机会打磨心性从而拥抱寂寞。当不能被人理解时,请不要放弃,做一只孤雁,带着寂寞和精神财富坚守,在天空中划过不一样的痕迹。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