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到底哪里的早饭最好吃?

新读写 2020-09-1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地道风物 Author 章鱼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授权转载


中国大地幅员辽阔,从北到南,光是一个“吃”字就能演化出无穷的花样。


这世间,吃法百般,活法亦是。


      你是哪里人?你的早饭通常都吃些什么?


      从北到南,疆域辽阔的中国,大家都怎么吃?


 中国早餐地图图鉴  绘/Q年


01、北方篇


      生在北方,吃饱,很是重要。一份个大量足的早餐,是新一天元气满满的开始。


天津VS山东

煎饼馃子PK煎饼



      天津人的主流早餐,就四个字儿——煎饼馃子!


      对待煎饼馃子,天津人从不滥情,最吃香的永远是 “鸡蛋、馃子、馃箅儿、绿豆面儿”的组合,这让其他食材跃身成为天津晨食界的黑马,难上加难。


      不比馃子、馃篦儿均分天下的坦然从容,后起之秀烤肠、豆皮、榨菜、辣条无不枕戈待旦、满心欢喜地等待食客的召唤,可任凭他们再花枝招展,纯绿豆面皮儿还是最有资格称霸江湖的老味儿,加了烤肠和辣条的,尽是异端。


      当然,煎饼馃子也不能承包天津人的一年365个清晨。“浆子馃子老豆腐,窝头大饼锅巴菜,云吞卷圈面茶,来碗羊汤就烧饼”,天津晨食界,虽一家独大,却也不至于唯我独尊。



  这里面,有多少天津美食是早餐? 


      山东的早餐亦是如此。馒头、糁汤、油条、锅饼、榨菜……但名声最响的,还是煎饼。


      “煎饼卷大葱”,甚至成为山东人的外交标签。和煎饼果子一样,煎饼界,也有自己的分层。麦子、玉米、高粱、地瓜都能做皮儿,酸煎饼、菜煎饼、滚煎饼、糖酥煎饼各有属地,最重要的是能卷一切。


      微甜的葱和咸香的豆瓣酱在打开的煎饼怀中撞出原始的经典之味;猪油泡煎饼再来点儿酱油,就着咸菜疙瘩,艰苦岁月的回忆尽在其中;煎饼卷馓子与空手撕煎饼棋逢对手;要是给煎饼涂层花生油再卷点白糖,那怎么说也算半个山东人。


  看出煎饼和煎饼果子的烙制区别了吗? 


北京VS河南

炒肝儿PK胡辣汤



      总有一些晨食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比如北京的炒肝儿,再比如河南的胡辣汤。


      炒肝儿里的猪肠和猪肝的味道能有多美妙,就有多“骚臭”。


      裹着酱色胶状物的炒肝儿在它的伯乐看来,是“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澥”的珍品。一碗地道的炒肝儿里,须有半寸长的肠块儿,菱形的鲜肝,细密的蒜粒儿不说,还得稀稠适中,盛在3寸墩子碗儿里,单手五指拖碗,转着喝下,不用勺筷尽数溜下肚。


      讲究是炒肝儿的灵魂,洗不干净的内脏和用消毒液过分涮洗的内脏,都不合格。不是增加了炒肝儿的骚臭,就是让“卫生球”的味道侵入其中,遇不上好厨子,炒肝儿就是晨食魔鬼。



      至于屡屡被“网友评为最难吃早餐”的胡辣汤,不佳的卖相将一批食客拒之门外后,又因质感像“鼻涕”、满口胡椒味遭到另一批食客的唾弃。


      但对爱它的人,尤其是河南人来说,胡辣汤就是汤汁浓郁,香辣可口的早餐基本款。没有特定配方暗示着滋味无穷,日日创新。与油条、包子、锅盔,千层饼、葱油饼均可匹配,要是和豆腐脑“两掺”,一白一酱的应和不仅美颜,还降低麻辣度,更为适口。


  一把木勺,一锅汤,这很河南! 


山西VS陕西

不能无汤水PK馍配一切



      山西人爱吃面,汤面也确实是山西的晨食主流。但一顿像样的山西早餐,其实不在于必须有面,而在于不能无汤水。


      馒头花卷要配上小米粥才叫完整,香浓的油茶搭着麻叶总是得宜、糁糁就着烙饼、蛋汤配着包子、糊渣渣和油旋也可以一起、羊肉不是泡在头脑的浓汤里,就是躺在泡馍的碎片上……


      在山西的清晨,干啃,是无敌的辛酸。但只要带汤,光是听着就有融融暖意流遍全身。



      在黄河的那头,陕西的清晨餐桌,是馍的主场。


      肉丸胡辣汤就着白吉馍入口的满足,和肉夹馍配丸子粉丝汤的适口,是同一级别的丰盛;千层牛肉饼的滚烫、擀面皮夹馍的清爽、菜夹馍、八宝辣酱夹馍、羊肉泡馍、豆花泡馍……说是无馍不陕西,一点也不夸张。


      肉丸胡辣汤就着白吉馍入口的满足,和肉夹馍配丸子粉丝汤的适口,是同一级别的丰盛;千层牛肉饼的滚烫、擀面皮夹馍的清爽、菜夹馍、八宝辣酱夹馍、羊肉泡馍、豆花泡馍……说是无馍不陕西,一点也不夸张。



兰州VS银川

牛肉面PK羊杂碎



      即便兰州拉面馆开遍全国,兰州人,也只认兰州牛肉面。


      “扎一碗牛大”是清晨补充能量的开始。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热气腾腾,筷子往碗里一捞,弹跳的面条配着牛腱子的芬芳,“师傅,下个大宽,面多些,辣子多些”,在门口排队年轻汉子的点菜声中,半碗牛大眨眼下肚,嗝~“满福”得很。



      同为西北,银川的晨食与兰州面貌相似。只是比起牛肉面,羊杂碎和羊肉面更得人胃。满满当当的一海碗里,切成碎丁或薄片的三红(心、肝、肺)浸在汤中、细丝长条的三白(肠、肚、头蹄肉)冒出尖儿来,丁是丁卯是卯。若是再配上一块茴香饼,吃到肚皮鼓鼓,堪称绝妙。


      至于羊肉面,切丁炒熟的羯羊肉烩上羊骨文火熬制的老汤,撒上新鲜的香菜、梅豆、豆腐,再来点辣椒红油,配着手工搓制筷子粗细的老搓面,肉的鲜香与面的筋道同时在口腔炸裂,岂不美哉?


  宁夏的面身等级 

 


新疆VS内蒙古

馕与奶茶PK蒙古包子



      新疆和内蒙古辽阔的疆域,决定了他们饮食的复杂多样,很难用一个词精确地概括。但馕和蒙古包子,也算这两个地方的国民早餐基础款了。


      皮牙子馕作为馕界的一把手,虽无肉馕丰满多汁,亦不如油馕干脆利落,但嚼劲十足;如果说,得肥瘦均匀新鲜羊腿做馅儿的撒木萨(烤包子)和薄皮包子是新疆晨食界的朱砂痣,那么配茯茶食用的肉饼,就是当之无愧的白月光。


  烤馕  


 撒木萨 


      一路往东,来到内蒙古。


      这儿有“炒米奶酒手把肉,一次喝个够”的硬早点,一把炒米迎头洒在切好的手把肉之上,配上砖茶,扑面而来的内蒙古风味;喷香耐饥的焙子搭上一碗羊杂碎,也算标配;“二两稍麦憋死汉”(一两约八个),按皮计重的稍麦要包生姜羊肉和大葱,才合口味;烫面的蒙古包子馅料尤丰,全羊最为正宗,奶豆腐或血肠、腌酸菜包揽入怀亦是特色。


 包着肉的稍麦 


02、南方篇


      北方人若妄图与南方人比谁精致,可谓输了个大早。


扬州VS广州

早上皮包水PK早茶



      与手插口袋、穿着睡衣排队买煎饼馃子的北方人不同,来到扬州和广州,衣着得体优雅等位,或早起到店占位,才是常态。


      拌干丝、风味糕、蟹壳黄、千层糕、翡翠烧卖、三丁包;清汤面、脆火烧、龙井茶叶香气飘……光是菜名就叫人燃起一尝究竟的欲火。


      “先开窗,后喝汤”,一根吸管能成全蟹黄汤包的一生;“共和春”红汤虾籽馄饨加了蛋清的面皮筋道;“富春茶社”白汤脆鱼面的浓汤浇头醇香非常。


  干丝、汤包和烧卖,扬州早茶的经典滋味 


      与扬州相比,广州的早茶更为随意,也更社交化。


    “饮左茶未”的晨间问候只是早茶深入生活的第一弹,食不厌精,“一盅两件”怎么叹,才是彰显品味的低调法宝。


      虾饺皇还是干蒸烧卖?马蹄糕还是萝卜糕?莲蓉包还是流沙包?娥姐粉果还是干蒸烧麦?从花样百出的各色茶点中挑出最爱的两件,无疑是选择困难症的噩梦。


      三四五人围坐一桌,或交流感情,或洽谈生意,主人倒茶时客人轻叩桌面的食指和中指里透着谢意、细嚼慢咽,轻声细语间便是一个上午。


      为生计奔波的年轻人们很难坐下来花几个小时享用晨食,便利店保温箱里的各色包子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的选择。


  颜值与实力并存,说的就是广州茶点吧! 


广西VS湖南

米粉PK米粉



      嗦粉,听着就酣畅淋漓。广西和湖南的晨食食谱上,不能没有米粉。


      按两(liang)卖的广西米粉,下锅一煮便舒展开来,酸辣香臭,尽在碗中。


      猪杂、牛杂和鲜肉配膏汤煮熟的玉林生料粉;得叉烧、脆皮、牛腩、猪蹄、扣肉加持的桂林米粉;把肉沫、紫苏、酸柠檬一揽入怀的蒲庙生榨粉;猪肝、肠粉、酸笋豆豉参与的老友粉;臭得任性、香得销魂的螺蛳粉……诸粉荟萃,难分伯仲。


 碗碗有汤不见汤,才算地道的桂林米粉


       广西各地均有米粉,“弗兰”(湖南)也不甘示弱。


     “弗兰”人的早晨,不嗦到满面油汗,呵气连连不算过瘾。即便酷夏,米粉店里也总有光着膀子嗦粉的大爷。


      上班族们的清晨永远脚步匆匆,来一碗米粉,端到马路牙子上坐着,甩开腮帮子大口吸食,面前充当餐桌的小板凳上摆着的,可能是——


      自添辣椒的长沙清汤肉丝粉、牛里牛气的常德津市牛肉粉、粉粗汤少的湘西米粉、依仗蛋与豆芽的株洲醴陵炒粉、“红油臊子、粗犷圆粉”的邵阳米粉……


 常德津市牛肉粉


 株洲醴陵炒粉  


云南VS贵州

小锅米线PK羊肉粉



      到了云南,是一定要早起觅食的。


      破酥包得云腿真传、烧饵块与煎饼馃子神似、米浆粑粑在火床上噼啪翻烤、撒了辣子的稀豆粉蘸油条很是地道、糯米饭团裹着白糖或豆面嚼劲儿十足、卷米粉沾着“油辣子”回味无穷。


      但要说云南晨食界的巨头,还看米线。而米线界的早餐担当,又以小锅米线为尊。铮亮的铜锅架在炭火之上,高汤快煮的酸浆米线与肥瘦均匀的碎肉欢腾,鲜嫩的豌豆尖在一干配料之后最终加入,待到麻辣红油迎头浇上,一份小锅米线才终能面客。


  小锅米线 


      云贵早餐,和而不同。


      在贵州,油炸洋芋粑的金黄与辣子堪称绝配;一坨糯米饭的芬芳足够滋养整个上午;一碗色香味三绝的旺肠面辣香汤鲜;一份儿豆花面柔软滑爽;一笼刷把头面软馅香。


      但贵州胃总也离不了的,还是一碗羊肉粉。


      无论是兴义、遵义、金沙、黔西、还是六盘水,都有羊肉粉的“半城之地”。新鲜的羊肉被切成薄片,配上爽滑的米粉,加入鲜美的羊汤,得各色调料与油辣椒加持,入口即化。桌上瓶瓶罐罐里盛放的各色辣椒,成全着个别口味。



  贵州羊肉粉 


四川VS重庆

各种粉与面PK重庆小面



      什么是四川早餐的代表? 


      绵阳米粉儿是绵阳的早餐标配、南充遍街都是的苍蝇粉馆里少不了油干、西昌米粉以内脏为哨、泸州白糕糯香松软、宜宾燃面声名在外、内江的面食一条街熙熙攘攘、达州肉汤圆自成特色、伤心粉走出资阳……


  宜宾燃面 


 泸州白糕 


      重庆人对早餐面食的态度与四川人相比,更加专一。


      佐料是小面的灵魂,"干熘"(拌面)"提黄"(偏生硬)"加青"(多加蔬菜)"重辣"(多加油辣子)的私人定制是对食客最大的诚意,更有"细面"、"韭菜叶"、"宽面"三种面身供人选择。


      饶是三角粑和圆粑香甜软糯、生煎稍麦小腹鼓鼓、麻圆酥香烫口、甜咸豆花各具魅力、红汤抄手一听就满口生津……也终敌不过一碗热气腾腾的小面诱人。


  重庆小面 

 

武汉VS南京

过早PK鸭鸭



      从老字号到街头巷尾的无名小摊,数不胜数的美味在武汉清晨的舌尖绽放,“吃一个月都不带重样”的传说,可真不是在吹牛。


      “边走边七”,是“武汉伢滴骄傲”。端着热干面的碗,挂着面窝的袋儿,排着红豆麻薯包的队,念着冰镇绿豆汤的味儿…….过早户部巷,宵夜吉庆街。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记的热干面、四季美的汤包、田恒启的糊汤米粉、厚生里的什锦豆腐脑、民生食堂的小小汤圆……活色生香的早点烟火气,是打开武汉的正确姿势。



  没有人过了早,还不爱武汉 


      至于南京的清晨,鸭血粉丝汤的存在加深了“没有一只鸭能活着离开南京”的可能性。奶白的汤底上飘着星星点点的辣油,掰开的锅巴泡进碗里饱吸汤汁,不复酥脆,但足够鲜美。


      四四方方的茶糕软糯甜美、饱含鸡汁的回卤肝香浓开胃、雪白的蒸儿糕热气腾腾  、新鲜的油端子色泽金黄、肥厚的老卤面浇头肥而不腻、牛肉锅贴香气萦绕……共享着南京的晨食餐桌。


  在“鸭都”南京,鸭血能做粉丝汤,鸭油可烧鸭油饼 


 茶糕 


       这世间,吃法百般,活法亦是。


       让你百吃不腻的早餐,又是哪一口?

  

【“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来自《中国国家地理》旗下的原创内容公众号,这里汇聚了一群热爱山川美食的人,立志于“寻访最佳物产,捕捉匠心民意,分享最本真的生活方式”】

编辑:艾彼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