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回报的英雄》:一篇高三学生的作文,你敢这么写吗?

齐欣欣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阅读明星大PK||作文门诊||优秀作文

名师教你写作文||素材库&新书架

“给予做善事者应有的回报,是正视人性,更是为了使社会的好人善事机制运转下去,是轴承的润滑剂。


也许我们该谨记这样的一句话:当道德要求太高时,人们只是学会了虚伪;当道德要求脱离了人的本性时,就成了绑架。”


这是一篇高三学生的作文,也是一个中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你怎么看?


《为了回报的英雄》


齐欣欣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好莱坞有许多英雄题材的电影,这些英雄都是正义的化身,做的是除暴安良或者拯救世界的大善事。然而这些英雄身上无不带着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烙印:一方面是为了正义和公义,但另一方面并不排除作为凡胎俗子的人性,英雄也是平常人,他们的英雄气概经常起于个体的权利或情感诉求。


      国产片中的英雄则不同,这些英雄做善事更多是为了组织、为了国家,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不仅不求回报,甚至不顾个人利益。


      这样的大无畏精神固然值得学习,然而我更倾向有一丝“利己主义”的英雄们。在做善事的同时取得应有的汇报,这正是熊培云在《慈悲与玫瑰》中反复提到的“对个人与社会的双向成全”。


      在我们的传统价值观里,做善事不求回报那是君子,而求回报,则代表目的性过强,那是小人。再加上”大公无私”“狠批私字一闪念”那段个人利益被极度忽视的岁月,更是让人觉得为集体献身是天经地义,“求回报”自然成了人人喊打的老鼠。


      有人为了进天堂而做善事,有人为了不进地狱而做善事。这两种考量都是基于自身的利益,本质上还是求得一个回报。


      回报,为了利己,可以看做是一种“自私”的表现。然而,安兰德早在《自私的基因》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一切行为皆源于自私”。达尔文的进化论中也无处不提及着自私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否认自私就是否认人的天性。


      所以我们可以说,“求回报”实在是人之天性,英雄们也不例外,无需用“为了人民与集体”的口号来假意掩饰。


      人们常批评当今社会的道德滑坡,做好人好事的越来越少。可采取的措施却是加强集体主义中“我为人人”的宣传,制定更高的道德标准,却不曾想过或许是我们对“英雄们”的要求出了问题。


      给予做善事者应有的回报,是正视人性,更是为了使社会的好人善事机制运转下去,是轴承的润滑剂。


      也许我们该谨记这样的一句话:当道德要求太高时,人们只是学会了虚伪;当道德要求脱离了人的本性时,就成了绑架。


      子贡出国游历,见到一个鲁国籍的奴隶,便自己出钱将他赎了回来。按照当时鲁国的规定,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凡有人能花钱把他们赎回的,可以到国家报销赎金。但子贡赎了人却不愿接受国家报销的赎金,一时在鲁国被传为佳话。


      孔子的另一弟子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为了表示感谢,送了子路一头牛,子路收下了。


      对这两个学生,孔子是什么态度呢?他说:子路受人以劝德,子贡谦让而止善。


      这个故事说的是行善,但对于“英雄”的价值判断同样适用,完全脱离了个体权益的英雄观,只会让英雄越来越少或越来越不真实。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说:“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做好掌舵的准备。”希望我们的掌舵人,少一些心口不一,少一些以集体和社会名义敢于“索取”。既是利己,也是利他。


(指导教师 杨澄)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