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词才女武亦姝700字军训随笔又火了:慢慢舒展开大学生活的五味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诗词才女武亦姝自从16岁那年夺得第二届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之后,始终是人们追踪关注的对象,这一次,她的700字军训随笔又火了。


      伴随着新学年开始,高考以613分的成绩(上海高考满分660分)被清华大学理科试验班新雅书院录取的武亦姝,开始她心目中“严谨求实”的大学生活。就像她在高考成绩发布后说的那样:“无论是追逐人生理想,还是过好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严谨求实、行胜于言,从来都是最重要的品质,也是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生践行的准则。”


      在武亦姝心目中,能在清华大学“这样一所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读书的大学求学,在这里涵养自己的品行、开阔自己的视野,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


      这么有才气又踏实低调的学霸,难怪今年清华大学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都点名加以夸赞。

      武亦姝现在就读于清华理科实验班,也就是新雅书院,大一期间的学习以数理、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一年以后可以自由选择在清华大学的专业。

      事实上,人们关注武亦姝,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她那气定神闲的神态举止,凸显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美好形象。她让我们看到,真正被诗词富养长大的孩子,究竟有多厉害。

      所以,当有人在《中国国防报》上发现了武亦姝的军训总结,便忍不住又要刷屏了。


武亦姝的军训随笔是这么写的——

《我的军训初体验》

武亦姝

      还没见过凌晨三点的上海呢,先见了凌晨三点的北京。军训夜间拉练休息时,我心里这么想着。


      北京的河道和路一样直铺开很远,四平八稳。头顶的星星比上海多,和水一样安静。都说夏夜适合聊天,坐在背包上,我觉得北京也在悄声和我说话。

      适应北京并不容易,偶尔还是会想念麻酱馄饨和豆芽菜浇头的冷面,想上海有点湿润的天和回家时间。即便如此,我仍会明显地意识到,我将要在北京打开的,是很广阔的未来。

      军训作为这途中的第一课,会在未来的我的脑海里占据多大的分量现在无从知晓,但我在努力体验它、适应它,以免留下遗憾。我告诉自己不要觉得苦觉得累,一定要坚持,学会去享受。但后来我发现,当烈日当头,腿脚酸疼而不得片刻休息的时候,“享受”二字早就不知被遗忘到了哪个角落,倒是偶尔拂面的清风让人心怀感激。

      用不协调的肢体与军体拳“斗争”的时候更未想起“享受”二字,但在这天夜晚的东操场,听到少年的吉他与歌,胸中忽地涌起“世界真美好”的感慨。那时我开始明白,辛苦与享受相伴而生,前者锻炼我感知后者的敏锐,一同激发起某种平日里未有的奇异可爱的情感。它们就这样发生,我盘着腿坐在操场上,看星星,等它来。

      写到这儿我忽然很兴奋,在最好的年纪和清华园有这样的一场相遇,在军训纪律的规定下,接连见证了它夏日的多个清晨和夜晚,也算是初次见面最相宜的方式。

      拉练走完18公里,我又兴奋地跑到宿舍楼下去看日出。未见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样子,我就坐在椅子上看天空一点一点亮起来。当时与现在都不知该说什么,只觉得真好。

      这会儿教官结的小草环叶子几乎已经干了,但我还舍不得扔。我又发现这广大的未来正慢慢溶解在身边的日常中,齐步正步的号令里,慢慢舒展开大学生活的五味,从一只小草环带来的惊喜开始。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为原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


      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引用诗句,看上去就只是一篇700多字的军训小结,读来却依然能够打动人心。

      有人说,这篇文章最有价值的是,它让我们看到了武亦姝成功的秘诀,那就是保持足够的自律、自省。即便是被军训虐到很苦很累的时候,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学会去享受,努力去体验它、适应它。

      正是因为保持了足够的自律和自省能力,她最终胸中忽地涌起“世界真美好”的感慨,明白辛苦与享受相伴而生,以至于“不知该说什么,只觉得真好”。


      有一句说俗了的话: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当你读书破万卷,那么从眼神举止中流露的才情,一定会为颜值加分,那种睿智和知性,是多贵的奢侈品都装扮不来的。

      武亦姝似乎正印证了这一点。


      在知乎“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古诗词”的问题下面,看过这样一条留言:“我从刚会说话不久就开始背古诗,三岁到六岁对于外界的信息接收几乎都来自古诗。现在我二十岁了,我时常觉得我不是从幼年长大的,而是从很遥远的地方开始,走了很长很长时间。”


      读书,就是一个发现世界,洞见天地,观照自身的过程。

      《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导演颜芳曾评价武亦姝,说她不是那种一上台才“绽放”的选手。武亦姝没有在人前展示的欲望或技巧,如果她散发光彩,一定是因为谈及诗歌本身。武亦姝的母校上海兰生复旦中学校长周萍也强调:“武亦姝成于教养和永不满足的谦虚。”

      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武亦姝,总抱着谦卑的学习心态。即使面对再多的掌声,她照样一转身,回到“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馀”的学习生活中。这种心态,让她更多了一份对生活的感悟,在文字上,也就有了更自由的表达。

      因为低调,武亦姝流传在外的文字并不多,但你看看她这篇军训随笔中的神情,是不是初二时的南浔游记十分相似?没有一句口号,却反映出一个社会现象,并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通篇文字,就像展开了一幅充满想象的画卷,以字入画,景色斐然,无丝毫烟火气。

      让我们再来读一遍——


《南浔游记》

      褪尽了铅华的南浔就这么站在眼前的时候,望着她晶亮的眸子,我竟呆立了许久。


      父母似乎对各式各样的古镇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汽车开进了无数弯弯的野径里,停在了无数雕花的屋檐下——一直到上世纪末才真正得以兴起的汽车,带着二十一世纪的人们,穿梭在数百年的光景之间,这已成了常规。


      但说真的,我不知已见过多少为揽客而夸下的海口,不知经历了多少次一瞬间跌入谷底的希望。无奈地,对于古镇的名号,也只得半信半疑。


      南浔亦然。来到这里的真正目的是旅游,那么就别尝试期盼看到她最真实的一面,如此想着,耳朵里充斥着杂乱的歌声,一路颠簸。


      下车的时候临近中午,望着一看就是后来修建却硬要修出古色古香的韵味的入口,立刻倍感烦躁。我率先走进大门,为的是趁早结束这无趣的旅程。


      令人惊讶地,就在踏入那低矮的灰墙的一刹那,竟在天际捕捉到了一丝浮起的炊烟,摇着细长的尾巴,悠悠晃晃地朝河水的另一头游去。


      我循着那条深深浅浅的轨迹,寻到的是水岸的一处人家。竟还有人住在这里吗,惊讶地思忖着, 低头,脚下的河水从一个方向,一圈圈地漾开,迫不及待地四散开去。在那水纹的中心,是一位洗衣的妇人,在游人的脚步里,一时融入,一时淡出。


      这古镇竟还延续着它原本的使命!


      惊讶之余对这古镇的好感油然而生。


      再往前走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展现出的都是悠然自得的姿态,并没有沾染不应有的娇贵和傲气。


      石桥是早已褪尽了色的,也因而变得宠辱不惊了。时而摇来几只小小的船,不加粉琢,倒也是四平八稳。


      古镇里没有什么特别显眼的东西,它的色调平淡且踏实,泛着一点点岁月的温暖。因为是饭点,路上的人不多,时而有男人或女人,接了水拿进屋子去。空气中处处氤氲着饭菜的甜香。脚下的石板早已没了棱角,温和而恬静得像固体的阳光。


      房屋自然是老式的结构,从屋檐的缝隙里微微地穿过一点阳光来,旧了,但不歪斜,就像年长的妇人喜欢拿梳子抿了水儿梳头,再将自己打扮的一丝不苟,温婉而尊严的模样。


      墙壁的颜色多数是好看的灰白,少有污点,整洁温柔到极致,又仿佛随时可以隐去般谦虚。这里的建筑并不密集,却仿佛在礼让对方,中间留下的走道总是宽宽的,头顶便有足够欣赏的蓝天白云。


      这里的一切都生活在这里,这里便是它们的生活,是真实的,丰满的,伸手就可以触摸得到的。


      这才是真正美丽的,可以静下心去欣赏的风景啊。


      你是我心中的风景,亲爱的南浔,一直地,美好地。也只愿能像南浔一样在匆忙的岁月中保持一颗纯净的心,踏实温暖而感动常在。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