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学语文名师:《弟子规》绝大部分是糟粕,不该让孩子背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有的书本绝大部分是糟粕,有的整体是糟粕,还是抛弃为好。比如《弟子规》,绝大部分是糟粕,全书充满了封建奴化思想。


      据澎湃新闻10月27日报道,近日,中学语文教育名师、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北京市第四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家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今有人一味提倡阅读量,却不予学生思考的时间,是一种走偏了的形式主义。他直言“伪教育”会把学生的才气、兴趣、创造力磨掉。


      作为中学教育名师,李家声已经退休多年,但却时常出现在北京四中,不久前他还给高一人文班上了古文专题课,本月底还将同他们一起游学四川并讲苏轼;作为北京西城区教委聘请的“导师团专家”,他过去在北京56中、北京15中等中学做教学顾问,今年是北京七中。

      对于语文课改,李家声表示,自己有“一千种焦虑”。他希望,在大家越来越重视语文教学的今天,语文教育能真正走上正道——即通过“高贵的语文教育”,让学生真正明事理,明白如何做人,这才是目的。而不是通过各种“学习技巧”与“应试技巧”让学生拿高分、上名校。

      “心眼好,学养足,比什么都重要!” 李家声说道。

      在他看来,高考古诗文背诵量大幅增加会伤害语文的“魂”,李家声认为:“简单粗暴地强调背诵,还是一种灌输教育,是很落后的。

      谈及背诵,李家声还提到他朋友孩子的故事,一个九岁半的小女孩,能流畅地背诵《孟子》《大学》《中庸》,“太可惜了,她把这么好的心智都用在这上面了,而且她形成一种僵化的东西。僵化的东西妨碍了她的思考、思维和接受新的东西。

      “我们现在应该侧重创造力、创新力,所以,机械化的灌输、机械化的记忆,其实很坑人。”李家声补充道。


      对待传统中华文化,李家声表示,要用“扬弃”的态度:该发扬的发扬,该抛弃的抛弃。“有的书本绝大部分是糟粕,有的整体是糟粕,还是抛弃为好。比如《弟子规》,绝大部分是糟粕,全书充满了封建奴化思想,跟我们目前提倡的价值观与创新精神相违背。

      李家声坦言,语文学习要培养实际能力,背诵只是学习的一种入门方式,背诵本身并不是目的。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到现在很多人都理解错了,错在那个‘而’上,把这个‘而’看成是并列,温故和知新是一样的,其实不是,这个‘而’表示递进,温故,而且要知新。

      他指出,语文教育的实质不是记住事实,而是训练思考、激发高尚的情感。思考、情感与创新表达才是语文的魂。语文教改在明确目的上首先要实现转变。但现在很多东西仍不合时宜,还在走形式。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