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的“语文大王”,为什么一到初中就不行了呢?| 阅读明星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阅读明星大PK||作文门诊||优秀作文
名师教你写作文||素材库&新书架
都知道未来高考越来越重视阅读量,也都知道如今的学生埋首于课业没时间读书,但是!!!你知道那些酷爱阅读的年轻人们,是怎么迷上读书的吗?你知道海量阅读,到底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怎样的帮助?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学生中的阅读明星!
她发现,默读时读不懂的文字,朗读时却常常能不知不觉中在脑海中浮现出文字所描述的形象。遇到看不懂的文字,就整段整段地念出声来。
她说:“朗读和写作一样,最重要的是真实。经过刻意修饰,确实可以打造出一件看上去很完美的作品,但那并不代表你的真实水平。只有面对自己的真实水平,才能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
她常常会看一点有难度、需要动脑筋的书,觉得这样能让写出来的文章更有条理。
初见上海市延河中学初一年级的黄淑雯,感觉她是个很安静的小女生,大大的眼睛、甜美的笑容、温柔的声音,看上去像个十足的小淑女。但黄淑雯却说,其实自己的内心深处一直都住着一个“假小子”。
被问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阅读的,黄淑雯说:“小学四年级时,我看了《西游记》和《水浒传》,还有一些网络上的一些武侠小说,性格改变很大,同学都说我从一个‘萌妹子’一下子变成了‘假小子’。武侠小说看多了,我就迷上了那种情节紧张刺激的故事,像散文、名著、科普这一类的书都看不下去。”
回想起自己的阅读历程,她十分庆幸“后来我遇到了现在的语文老师顾老师,才真正学会了阅读。”
如今的黄淑雯,依然喜欢为同学打抱不平,同时也是一个言谈举止文雅得体、说话写作富有文采的女孩。和同龄人相比,她更有一份与众不同的思想与自信。这一切,都归功于她养成并坚持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时的“语文大王”,为什么一到初中就不行了?
黄淑雯还记得刚进中学时,遇到了教语文的顾艳云老师。
第一堂语文课上,顾老师问同学们读过哪些书,她兴奋地举起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小学时代最爱的武侠小说以及自己在心里编织了无数次的“江湖梦”。
第二天,顾老师下课时悄悄给了她一张书单,上面有许多她听说和没听说过的作家名字:林海音、朱自清、张爱玲、李汉荣、林清玄……
因为是老师推荐的,黄淑雯买来这些书,好奇地翻了几页,结果却大呼“没劲”。之前她只爱看情节紧张惊险的小说,第一次接触经典散文,她觉得那这些文章不仅毫无趣味可言,而且语言又冗长又拗口,读起来十分“烧脑”,没过多久就仍在一边了。
她依然沉迷武侠小说,直到她发现自己的语文成绩正在逐渐下降,她觉得很奇怪也很无奈:为什么小学时期被同学称为“语文大王”的自己到了初中似乎一下子就跟不上了呢?老师说提升语文水平的秘诀是阅读,可是,自己一直喜欢看书,看过的武侠小说都差不多“等身”了,还能怎么办呢?
她向顾老师倾诉了自己的苦恼,顾老师问她最近在看什么书,当听到她回答“网络武侠小说”的时候,一下子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
黄淑雯和顾艳云老师一起阅读
顾老师在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学生:从小阅读大量的故事、寓言、童话,小学时语文成绩都不错,但一到中学就渐渐滑落。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到了初中后依然保留着小学时期的阅读习惯,偏爱情节简单、语言直白的故事类作品,而对一些有深度、情节复杂、语言细腻的散文、小说不感兴趣。
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小学时的课文大多是故事类作品,阅读理解主要考查有没有读懂故事情节;作文的要求也只是把一件事叙述清楚即可,不需要动很多脑筋。
但初中语文课文更多的是散文,不仅要求读懂情节,还要求读懂散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对写作的要求也在“叙事”之上增加了“描写”“抒情”和“议论”。
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领悟能力,这样的能力只能通过阅读一些较为复杂、深刻的作品来培养、锻炼,如果只读故事,当然是远远不够的。
对当时的黄淑雯来讲,最大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让自己爱上那些“烧脑”的作品呢?
朗读,为她打通了一条成长的道路
如今的黄淑雯在喜马拉雅APP上已经发布了几十个朗读音频,是个名副其实的“朗读者”,这让她成了校园中的“小红人”。与朗读结下不解之缘,还要追溯到当初在阅读上成功“转型”的经历。
为了提高语文成绩,黄淑雯逼着自己放下武侠小说捧起经典文学,书中的一个个字她都认识,连成一句话却又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经常看着看着就打起瞌睡。
这时,顾老师为她支了一招:遇到看不懂的文字,就整段整段地念出声来。这个办法果然奏效,她发现,默读时读不懂的文字,朗读时却常常能不知不觉中在脑海中浮现出文字所描述的形象。
比如,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时,一开始她怎么也想象不出作者小时候居住的北京胡同的形象,后来把描写北京胡同的语段读了一遍,脑子里顿时浮现出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胡同,再看书中描写的方位、景物,就不再“犯晕”了;
读朱自清的“欧游散记”时,遇到平时看起来十分枯燥的景物描写,她就一字一句慢慢地朗读,作者笔下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渐渐在她的脑海中构成了一幅幅色彩缤纷、错落有致的风景画,读着读着,她竟对欧洲产生了向往之情,真切体会到了老师在课堂上常说的散文之“画面美”。
给她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读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起初,她根本无法理解文中的男主角因为两名女性而产生的纠结、冲突的复杂情感。后来,她把这篇小说从头到尾朗读了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一个人扮演好几个角色,时而是优雅知性的“白玫瑰”,时而是热情奔放的“红玫瑰”,时而又是举棋不定的男主角,语音语调也随着人物角色的转换而不断变化。
她读出了“红玫瑰”与“白玫瑰”各自的性格特点,也读出了男主角内心的情感,真正理解了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就这样,黄淑雯越读越有劲,她很快读完了林海音、林清玄、李汉荣、朱自清的散文选,以及张爱玲的中短篇小说,开始向中外文学名著和莎士比亚的戏剧进军。
小说和戏剧的经典片段更能使她体会到朗读的快乐,在朗读的过程中,她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通过台词来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人物的性格。读得多了,悟性自然增强,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对她来说也就不再费解了。
黄淑雯在喜马拉雅APP上的朗读作品通常都是一次成型的,虽然有时不免有些地方读得不够完美,但她却喜欢初次朗读的“原汁原味”更胜于经过反复练习后听上去毫无缺点的“杰作”。
她说,自己经常会重复播放自己的朗读音频,在听自己朗读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朗读时语调、语速的变化,从而感受到自己当时是怎样理解文章的,有时听到一些读破句、语气失当的地方,就会明白自己对文章的把握还不够到位,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日后读别的文章时会更加注意。
“朗读和写作一样,最重要的是真实。”黄淑雯这样说,“经过刻意美化、修饰,确实可以打造出一件看上去很完美的作品,但那并不代表你的真实水平。只有面对自己的真实水平,才能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
为了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她还特意看了一些语言表达方面的书刊,发现“说话”不仅是语文的一部分,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学习还是日常生活,都离不开与人交流沟通,一个“会说话”的人必定会是一个善于交流沟通的人。
为了成为真正“会说话”的人,她还看起了心理、情商方面的书,比如《怎样做一个成功的人》《微表情心理学》《蔡康永的说话之道》等。
“有些同学觉得这些书的难度超过了我们这个年龄应该看的”但黄淑雯不这么认为,“应该看一点需要动脑筋的书,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会更有条理。”
与同学在一起时,黄淑雯(左)常常和他们聊书
读与写,是一双隐形的翅膀
自从接触了经典文学,黄淑雯的进步很快:不仅每次语文考试都能在班级名列前茅,写作水平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刚进初中时,她每篇作文只能写400字左右,如今却可以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洋洋洒洒地写上1000多字;比起以前只会用简单的语言“讲故事”,现在她的文章字里行间都蒙上了一层唯美的诗意,经常被作为范文在班级里流传。
除了喜马拉雅APP,黄淑雯的阅读“伴侣”还有一本小本子,每当在书上读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她会摘抄下来,并仿照书上的语句自己写一些文字。
顾老师曾经告诉过她,提高语文成绩唯一真正有效的方法就是高质量的阅读,但阅读是一个慢的过程,厚积始能薄发。黄淑雯求成心切,原本除了完成老师规定的作文之外从不动笔的她,开始试着在课余时间提笔写下一些属于自己的文字,试图通过这种方式看到自己的进步。
起初,她对写作抱有一丝恐惧,没有老师布置的题目,没有老师在课堂上告诉同学们应该怎么写,她总担心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会不会“偏题”。
她规定自己“严格”仿照书上的语句写自己的“金句”,但写着写着,不时会有其他想法从头脑中涌现出来,于是,她的句子越写越长,从句到段,渐渐脱离了书上的“模板”,加上了许多自己的想象;
再后来,她更喜欢写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比如:因为什么原因喜欢或讨厌某个人物,某一人物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命运为什么会变化;书中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对推动人物、情节有什么作用……有时,她还煞有介事地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情感。
顾老师在阅读与写作上给了黄淑雯很多帮助与启发
刚读完陆蠡的《囚绿记》一文时,她信手写下了一段感想:
“在我眼中,作者是一个十分自私的人。因为自己喜欢常春藤,难道就可以把原本属于大自然的常春藤牵引到自家的窗下,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吗?假如我是那株常春藤,我会为被这样的人欣赏而感到悲哀乃至羞耻!”
但后来又读了一遍全文后,她理解了作者的心思,于是她又写道:
“作者当时经历了卢沟桥事件,被迫离开原本居住的地方,心中充满了痛苦与迷茫。这个时候,那株象征着自由、光明的常春藤给他带去了莫大的安慰与鼓励。当作者动手把常春藤牵引到自家窗下的时候,他的心中也伸出了一只无形的大手,想抓住理想中的那一抹光明与希望。”
黄淑雯说,自己在阅读时也有“自私”的时候,看到十分喜爱的文章,总想珍藏起来一个人细细品味。但后来,她还是决定为自己读过的书、喜欢的文章写一些评论、感想,一方面作为对自己文笔的磨练,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与同学们分享。
如今的她,已经把读和写合二为一,视为自己最大的爱好。与别人交流起读书,她说出来的话总带些文艺范儿:
“如果说人可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那么这双翅膀的一边是阅读,另一边是写作。阅读能增长知识,写作能让人明白自己到底读到了些什么。这双隐形的翅膀使人自由翱翔在思想的天空中,飞向心驰神往的世界。”
编辑:艾彼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