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里有货的人从来不愁作文怎么写!华师大二附中初中的女生好厉害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阅读明星大PK||作文门诊||爱读书的语文老师
名师教你写作文||素材库&新书架
都知道未来高考越来越重视阅读量,也都知道如今的学生埋首于课业没时间读书,但是!!!你知道那些酷爱阅读的年轻人们,是怎么迷上读书的吗?你知道海量阅读,到底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怎样的帮助?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学生中的阅读明星!
对于好书,她来者不拒,她认为读书的范围越广,得到的启迪就越多。因此,她从不给自己设限,父母老师推荐的好书,杂志报刊上推荐的书单,她都会找来去看,然后慢慢消化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关于写作,她认为生活中到处有素材,不一定要有很高很大的立意,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反而能够写出真情实感,更能打动人心。把普通的素材写好也是一种能力。
学习并不只是在学校、在课堂上的事情,生活中处处是课堂。她说,所有的东西都不会白学,你所看的书、所学的知识都会成为你自己的一部分,陪伴着你慢慢成长。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初一(4)班的梁若泸,从小在上海愚园路长大,和很多同龄人喜欢上海的现代化不同,她从小就对上海的老建筑有着莫名的喜欢。
走在宁静的愚园路上,两旁树影掩映中的花园别墅和公寓洋房充满着昔日的魅力和气息,一阵风吹来,凉意裹挟着法国梧桐渐黄的落叶缓缓从枝头飘落,“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铺满落叶的愚园路比往日更是平添了几分文艺气息。
愚园路的瑞兴坊、联安坊,少年宫的红墙,每次放学回家经过这里,梁若泸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欢喜。
01、读书是一种乐趣,读好的书更是一种享受
梁若泸喜欢读书,图书馆和书店是她最常去的地方。她把自己现在良好的阅读习惯,归结于父母早期的阅读引导和兴趣的培养。
在她还不会说话的时候,爸爸妈妈每天会坚持读2个小时的书给她听,等上了幼儿园,很多故事她都已经耳熟能详。“每到过年,别人家里都会打麻将消遣娱乐,我们家里每个人都会捧一本书阅读。”家里浓重的读书氛围让梁若泸早早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她小时候特别好带。”梁若泸的妈妈笑着说,“解决她的办法特别简单,找一个图书馆或者书店,她能在里面待一天。”
现在的梁若泸依旧嗜好读书,虽然进入初中,学业繁忙,但她每天依旧会雷打不动地去学校图书馆读一到两个小时的书。甚至为了能够优先读到自己心仪的书,梁若泸每天放学后都会跑到学校图书馆帮老师送报纸。
说起这个,梁若泸转头向妈妈抱怨起来,“别的同学买书的时候我特别羡慕,我现在很少买书了,都是在图书馆看书。”
“那是因为家里的书太多了,实在没有地方放了。”梁若泸妈妈有些无奈地看着女儿。
“也对。”梁若泸歪着头想了想,对着妈妈甜甜一笑。
“有些父母可能会对孩子说多读点书,我经常对我女儿说少读点书。”梁若泸的妈妈因为担心女儿的视力,有时会劝梁若泸出去走走。但即使接到陪妈妈外出逛街的任务,梁若泸往往也会带上一个kindle,商场的喧嚣丝毫不影响她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
梁若泸认为读书是一种乐趣,读好的书更是一种享受。
02、读书要反复咀嚼才能品出个中滋味
梁若泸认为书分三类:
有些书,随便翻翻,内心松快,事后就束之高阁,这是供人消遣的“闲书”;
有些书,让你有兴趣多读几遍,这是耐人寻味的“好书”;
有的书,伴你多年,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悟,这是经得起咀嚼的“经典之书”。
对于这三类书,梁若泸都会去读,她认为只有接触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书,才能开阔视野,不会一叶障目。况且,只有经过比较,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那些“好书”、那些“经典之书”究竟好在何处,经典在何处,自己的鉴赏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小时候,对梁若泸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西游记》。
上幼儿园时,梁若泸对《西游记》十分痴迷,爸爸妈妈买了《西游记》简写版,每天读给她听。好动的梁若泸只要一听《西游记》,就安安静静地坐在爸爸妈妈的膝盖上,聚精会神地听故事。
反复听了很多遍,她记住了很多细节,各个神仙的兵器、坐骑,每个妖精的名字、前世今生直到现在她还能倒背如流。
“最开始,我被想象丰富的离奇情节深深吸引。上了小学,我把《西游记》简写本读了多遍。‘猴哥’的忠诚勇敢深深地影响了我,同学和老师都喜欢我这个仗义执言、刚做刚当、豪迈正直的‘女汉子’。
到了小学高年级,读了整本原著,才发现《西游记》不仅有降妖伏魔的曲折历险,还有值得推敲的细节……
升入中学以后,随着我阅读能力的提升,我从《西游记》的核心故事里,读出了更深入的内涵。我觉得,《西游记》不仅讲了师徒降妖伏魔后成仙、成佛的故事,吴承恩借一系列生动、曲折的情节,讲述他对人生的深入思考……”
梁若泸在一篇作文中这样写道。
对于喜欢的书,梁若泸会反复读,一遍又一遍地咀嚼、回味。《西游记》这本从小就爱不释手的书,她已经记不得自己读了多少遍了,只是每一次读,她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对于读书,梁若泸认为作家茅盾的读书方法很值得借鉴:茅盾认为一本好书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
但不同的文学体裁,阅读的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对于小说这种体裁,梁若泸往往会采用茅盾“三遍读书法”。
第一遍读,将自己代入其中,了解整个故事,跟随故事中的主人公去经历悲欢离合的人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了解作者生平、写作特点、时代背景,深入到文章里面去,留意书中的每一个细节,对存留疑点的地方,要通过查阅参考资料、找工具书或向他人请教来彻底解决问题。“就像嚼橄榄一样,慢慢嚼才会越来越有味道。”
第三遍要边读边思考,这是一个消化的过程,是自己的想法和作者的想法相碰撞的过程,这种碰撞往往让人十分惊喜。
03、读的书越广,得到的启迪就越多
对于一些十分喜欢的书,梁若泸觉得只读三遍好像还不够。
比如,四年级初次读完《傲慢与偏见》之后,故事里曲折的爱情和丰富的人物性格让她印象深刻,在特别有个性、独立,有自己的想法的女主伊丽莎白身上,她好像依稀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意犹未尽的她曾再三翻阅。
如今,读初一的梁若泸再次拾起这本书,就不再单单只是为了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爱情故事而着迷,更是被书中英国乡村普通人真实有趣的日常生活和美丽的田园风光所吸引,而这次翻阅,让她对书中所展现的社会大背景以及人物的性格有了更深的理解。
梁若泸最近又重读了狄更斯的《双城记》。这本书她小学的时候就曾通读过,那时她被卡顿舍已为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所打动,如今深入了解了法国大革命的创作背景之后,再读就更能理解狄更斯所传达的“鲜血无法洗去仇恨,更不能替代爱”的主旨。
梁若泸一直还记得《双城记》的最后一段描写,“他走到露台的那一刻,他看到了什么呢?”她平静地叙述,眼前却好像浮现出卡顿走向死亡时的情景:
“我看见巴萨、克莱、德伐日、复仇女神、陪审员、法官,一长串新的压迫者从被这个惩罚工具所摧毁的老压迫者们身上升起,又在这个惩罚工具还没有停止使用前被消灭。我看见一座美丽的城市和一个灿烂的民族从这个深渊中升起。在他们争取真正的自由的奋斗中,在他们的胜利与失败之中,在未来的漫长岁月中,我看见这一时代的邪恶和前一时代的邪恶逐渐赎去自己的罪孽,并逐渐消失。
……
我看见躺在她怀里的以我命名的孩子长大成人,在我曾走过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我看见他业绩优异,以他的光耀使我的名字辉煌。我看见我染在那名字上的污迹消失。我看见他站在公平正直的法官和光明磊落的人们的最前列。我看见他带了一个又以我命名的孩子来到这里。那时这里已是一片美景,全没了今天的扭曲和丑恶。那孩子长了个我所熟悉的前额和一头金发。我听见他告诉孩子我的故事,声音颤抖,带着深情。”
这长长的一段描写,每一次读,梁若泸都会泪流满面。
读《目送》时,情感细腻的梁若泸也总是有流泪的冲动。
《目送》所揭示的人们生命中悲欢离合的真相,让她早早地就陷入思考。尤其是“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这一段,让梁若泸颇有感悟,每思及此,便越发珍惜现在。
《搜神记》《三国演义》《骆驼祥子》《繁星》《飞鸟集》《简·爱》《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悲惨世界》《呼啸山庄》《摆渡人》等等,说起自己喜欢的书,梁若泸能列举出很多,对于好书,她来者不拒,她认为读书的范围越广,得到的启迪就越多。
因此,她从不给自己设限,父母老师推荐的好书,杂志报刊上推荐的书单,她都会找来去看,然后慢慢消化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04、生活中处处是课堂
除了看书,梁若泸还喜欢看电影。尤其是读过的书如果改编成了电影,她一定会去看;如果先看的电影,也一定会找来原著细读。
梁若泸认为学习并不只是在学校、在课堂上的事情,生活中处处是课堂。空闲的时候,她很喜欢去上海的各个博物馆或人文景点走一走,这个习惯得益于父母从小的引导。
小学时,读了陆游的《示儿》,父母专门带她去绍兴的沈氏园参观,在这里,梁若泸读了《钗头凤》,了解了陆游和唐婉之间的爱情,对陆游这位诗人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背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父母带她去参观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有“中国文学史上圣地”之称,“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杜甫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240余首,其中就有千古绝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踏在前人走过的路上,使梁若泸对杜甫这位一代宗师更加景仰;
去成都看都江堰,也让梁若泸印象十分深刻,“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写的“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梁若泸觉得深以为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行走中实现与前人的人文对话,让梁若泸觉得既生动又深刻。
另外,对于诗歌散文,梁若泸认为朗诵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她并不反对课堂上的背诵任务,反复诵读、再联系到实际的生活,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所饱含的情感和韵味。
除了读书,梁若泸还很喜欢唱歌,尤其是古典歌曲。像一些诗词用歌曲的形式演绎出来,更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图为梁若泸演唱《水调歌头》
05、肚子里有货的人从来不愁作文怎么写
到了初中,梁若泸发现很少再有大把的时间用来看书了,于是她开始利用零碎时间。每次看书时,她都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前面已经读过的内容,她说,“孔夫子提出的温故而知新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读书方法,古人诚不欺我也。”
大量的阅读所带来的收获在初中也越发明显。最直观的首先是成绩,小学时从来不去补习语文的梁若泸,升入初中的第一次月考就得了年级第一。
其次,初中时才学的《夜雨寄北》《赤壁》《陋室铭》《木兰辞》等,她在小学阶段就已经熟读,大量的阅读更是让她在如今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如鱼得水,甚至初中现在所学的一些知识点,她在小学时就已经接触过、阅读过、思考过。
最明显的还有写作,梁若泸从来不会出现凑字数的情况,更不会生搬硬套,她曾在上海市中学生作文比赛中获得区一等奖、二等奖。
“肚子里有货的人从来不愁作文怎么写!”语文老师的一句话让梁若泸深以为然。她认为生活中到处有素材,不一定要有很高很大的立意,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反而能够写出真情实感,更能打动人心。
“把普通的素材写好也是一种能力。”梁若泸说。对于考试作文,梁若泸对自己也有一定的要求,她不愿意去用那些提前准备好的模板、套路,“我希望,在考试作文中也能有一定的创新。”
对于选书,她也有一些自己心得体会。
国外翻译过来的书,一定要看出版社和译者,用心的出版社和好的译者才能翻译出原著的精髓,对于这类书,她首选译林出版社;
另外,她认为看书不能局限,只要是好的书,都可以去看看;看书时,作者的观点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不要封闭自己,不要尽信书,边读边思考才是读书的正确方式。
谈起对同龄人推荐的书籍,梁若如说,《双城记》《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摆渡人》都是不错的选择,“所有的东西都不会白学,你所看的书、所学的知识都会成为你自己的一部分,陪伴着你慢慢成长。”
编辑:青柠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