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阅读,让他成为了松江二中同学眼中的“大文豪”!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阅读明星大PK||作文门诊||爱读书的语文老师
名师教你写作文||素材库&新书架
都知道未来高考越来越重视阅读量,也都知道如今的学生埋首于课业没时间读书,但是!!!你知道那些酷爱阅读的年轻人们,是怎么迷上读书的吗?你知道海量阅读,到底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怎样的帮助?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学生中的阅读明星!
有时候,他写一篇议论文要花上两个小时。但上课时总习惯朝着老师微笑的他,却让语文老师怀有信心。
长时间的阅读让他发现,说理部分的文字通常是与想象力无关的。对事理,更多的要用推倒的方式去帮助理解。想象力只有与事实相结合,要知道其得以存在的根据和基础是什么,它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
能知难而上,阅读的同时思考、品悟,“可怕”的作品也会变得“亲切”。那时候,才可以说是善于阅读了。
就读于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一的沈钰是绍兴人。虽然六七岁时就里离开家乡来上海求学,但家乡留给了他特别的记忆。他说,绍兴的茴香豆特别好吃,那是《孔乙己》里让人印象极深的细节,也象征着绍兴人的口味。到过百草园、沈园,还去过兰亭、诸暨,说起绍兴一带的名胜,沈钰的一句“那些地方都去过”里,更是充满了绍兴孩子的欢喜。
在语文老师陆建坚的印象里,这个被同学称为“沈钰大文豪”的学生有个招牌表情:课堂上,他常常注视着陆老师,并用微笑来表示回应。偶然问起,沈钰说这是他从小就保留下来的习惯。这就是沈钰。安安静静看书,安安静静思考,安安静静听讲,安安静静打磨自己的习作,是他高中生活的日常。
沈钰所在的班级有一个讨论群,陆老师常常会发布一些带有话题感的内容。通常,沈钰在群里的发言总是认真、正经又严肃。他能站在说理的立场上发表自己的体会,还尤其乐于分享。更难得的是,沈钰从不强求群里小伙伴们对自己的认同。
读书不可潦草
相较于同龄人,沈钰的阅读量不管在数量还是习惯上都显现出了优势:平时喜欢看文学杂志的他,不管学业多忙,一周总要看上两本;寒暑假是沈钰用来看小说和名著,进度还是一周两本。
对名著,他喜欢重复阅读,看文学杂志、报刊时则喜欢做一些摘录和批注。相对而言,沈钰偏爱科幻、侦探类阅读和外国文学作品。
《小王子》,沈钰就反复看过,每次看,他都获得了新感受。虽然在沈钰眼中,这部作品几乎汇聚了成年人的所有缺点,比如好高骛远、空想主义,但小说作为童话和寓言式的存在,不但富有生活哲理,作品还宽泛地给出了读者自由解读的不同角度。最近的一次重读,就让沈钰联想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关系。
《小王子》是沈钰最喜欢的外国文学作品。
书中的玫瑰与狐狸是两个著名的文学形象,沈钰更倾向于后者,因为不同于拥有保护罩却在小王子离开后渐渐枯萎的玫瑰,狐狸,这个小王子生命里知己一般的角色,最终与小王子建立起了很深的友谊。这样一个角色的诞生,也构成了作品的又一重吸引力。
“看书,不可以浅浅地了解完情节就将其搁置。小学时看过《安娜·卡列尼娜》《呼啸山庄》《基督山伯爵》等外国文学名著,草草看过一遍就放下了,以至于后来对于这些书一点印象都没了;又因为没有看懂,也没有什么感受。”
沈钰说,“看到写得好的句子、细节应当记下;它们对写作、表达、思考都会有帮助。看书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思想。有时候,一些写人物的著作中难免带有一些作者主观的想法,要客观地、多角度地思辨。”
想象力的作用
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甚至了不起的想象力,这是沈钰所钟爱的科幻类阅读带给他的最大收获。
他最喜欢的科幻作家是郝景芳和刘慈欣。前者则让他见识了风格非常细腻感性,却又能将驾轻就熟进行理性表达的写作能力和诗意的叙事风格,《孤独深处》和《去远方》可谓之代表。后者让他见识了宏大的世界观、宇宙观,让他叹服于这种对他来说构造都要很久的思想深度。
在刘慈欣的短篇小说《鲸歌》的书评中,沈钰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蓝鲸用它那古老得无法想象的记忆唱着生命之歌,这是大海的灵魂在歌唱。
鲸歌中,上古的闪电击打着原始的海洋,生命如萤火在混沌的海水中闪现;鲸歌中,生命睁着好奇而畏惧的眼睛,用带着鳞片的脚,第一次从大海踏上火山还没熄灭的陆地;鲸歌中,恐龙帝国在寒冷中灭亡……时光飞逝,沧海桑田,智慧如生命,在冰川过后的初暖中萌生;鲸歌中,文明幽灵船出现在各个大陆,亚特兰蒂斯在闪光和巨响中沉入海底……一次次海战,鲜血染红了大海;数不清的帝国诞生了,又灭亡了。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首歌谣。虽然这首歌终将会有曲终之时,但每一首都有延续和被传唱的权利。而漫天的硝烟、沾血的刀剑,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嘶哑的哀嚎中,被画上了休止符……放下手中的武器,让这古老凝重的生命之歌,一直悠扬地唱下去,唱下去。
沈钰认为,科幻文学以想象为基础,但又不乏理性的内容,这一类型作品的阅读让他他意识到,写作需要思维的严谨性和思维的严密;科幻文学的阅读对思考和思维能力都有帮助。
读到其中与人物情感有关的部分,他还是习惯于把自己代入角色,体会角色,很多人都使用这个方法,这有点像大家常说的“角色转换”。中学生的读写能力要有所发展,离不开想象力的铺垫,这也是创新能力得以构成的先决条件之一。但想象力的发挥,也要有的放矢。
沈钰发现,说理部分的文字通常是与想象力无关的。对事理,更多的要用推倒的方式去帮助理解。想象力只有与事实相结合,要知道其得以存在的根据和基础是什么,这样,它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另一方面,文字也往往清晰提示,具有批判意识与具备进行逆向思维的能力,常常是两回事。
松江二中校园一角。
书本可亲
“教语文的陆建坚老师博古通今,知识储备丰富,看问题看得很深,逻辑尤其严密。他常常说,只要看的是好书,多看总是好的。”对学养极佳的陆老师极其钦佩的沈钰因此把“知行合一”当作自己的阅读座右铭。他坚信从好书中收获到的东西对现实生活一定是有积极的影响的,这种影响,于精神、性格、思想,或是现实中的行为方式与人生选择,都会表现为正面的帮助。
什么是好书?关注中国自己的文化传统不失为是一种途径。
在沈钰进入松江二中后所获得的由老师给出的阅读建议中,中国的经典文学被作为历史知识的补充与丰富,阅读,可发现历史教科书中看不到的细节,如古代节日场景、“黛玉葬花”等与节气有关的生活细节。对本土的、本源的东西有了充分的了解,才可能有真正的看世界的眼光。
除此之外,关于“好书”和“读好书”,沈钰有自己的见地。
其一,作为读者去评判一本书,总还要看看它的整体架构。一本书,总要让人能够从头看到尾,它的架构也应该是完整的。旷世巨著与平常之作的区别还在于前者往往拥有细节的成功。典型作品是《红楼梦》,让沈钰印象极其深刻的是其中香菱学诗和宝玉、黛玉初次见面的段落。
其二,以沈钰极其喜欢的鲁迅先生的作品为例,如果对文本进行反复仔细地品读和理解,会发觉每一个用词、每一个对话的内涵,还要结合其写作背景去理解。他的创作不仅内容丰富,创作年代带来的时间的差距也提高了理解的难度。能感受到可畏之处,是读者对难度与深度有了思考。但知难而上,思考、品悟,“可怕”也会变为“亲切”,那么,才可以说是十分善于阅读了。
《小鸟》
文 | 沈钰
我想成为一只小鸟
飞离城市的喧嚣
在湿润的枝丫上歇息
在清晨的阳光中舞蹈
宛转悠扬的曲调
那是我献给自然母亲的歌谣
我想驻足在高高的树梢
永不停息地高唱
我想成为一只小鸟
摆脱铁笼的俘囚
在茂密的树冠上守候
在美丽的森林中漫游
清澈见底的溪流
是自然母亲馈赠给我的美酒
我想在这片仙境中停留
这里有我爱的自由
我想成为一只小鸟
唤醒沉睡的翅膀
在柔软的白云上徜徉
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
心心念念的远方
是我和天空共同约定的梦想
我想飞往面朝的方向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我想成为一只小鸟
编辑:小皮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