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课 | 特级教师解惑课堂作文之路:上海最好的中学这样教作文

黄荣华 新读写 2020-09-3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一直在实行“过程性写作”的教学。
那么,何谓“过程性写作”?它与普通的作文训练有什么区别?这种训练对学生的成长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效果明显吗?
7月25日(周六)19:00—20:00,“新读写”哔哩哔哩直播间,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黄荣华,将再一次亲自为你解惑。
      此前,《新读写》杂志曾连载黄荣华老师的“过程性写作”指导文章。黄老师说,高中三年写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做好了,每一道作文题都认真思考与表达了,高考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过程性写作”的特征

黄荣华

      “过程”就是走过的路程,“过程性”就是说具有过程特征。其奥秘就是:关注过程,即走好每一步;结果自来,即自然抵达目的地。

      “过程性写作”即可理解为具有过程特征的写作。

      复旦附中十多年来,一直在践行“过程性写作”教学,显现出了如下特质:

      第一,清晰。

      同学从高一进校的第一次作文,到高三的毕业考试作文,三年间的全部写作构筑成一条清晰的、不断向前延伸的路线,每一次写作就是前行的一次脚步。

      每次写作对作者来说,都具有推动自己生命成长、发展的必然意义;最显性的表现就是推动自己的作文不断成长、发展,最终收获良好的过程性结果。

      第二,有序。

      “有序”是“清晰”的保证。“过程性”特别强调1+1+1+1……强调每个“1”的必然意义和所有“1”的累加效果。因此,从第一次作文到毕业考试作文,严格地说,每次写作所构成的写作顺序具有必然性,每次写作的顺序是不可变更的:每个“1”都在“此时”(同学写作时)具有最高写作价值与最佳写作效果。

      这样的一次一次具有最佳写作时效的写作的不断累加,就体现出了写作的有序性。

      第三,适切。

      适切”是“有序”的保证。“过程性”强调每一次写作都切合同学的学习实际,即符合同学的学习成长的内在需求。

      在复旦附中写作教学的三个系列——课堂写作、随笔、“单元贯通”写作中,课堂写作和随笔是动态写作,即根据同学精神成长过程的需要设题;“单元贯通”写作是静态写作,即根据单元学习进度设题。

      因此,课堂写作和随笔,每届同学的写作题目变化很大,相同的题目极少;而“单元贯通”写作题目每届同学大体一致。这样,动态写作与静态写作结合,形成了复旦附中同学过程性写作的适切性特征。

      有了上述三个特征,就必然会有写作学习之效:同学不仅在高考中能很自然地写出自己可能达到的高度的作文,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能不断提升情感力、思想力和表达力,推动自我生命的发展,概括说就是“一次作文,一个生日”。

      课堂写作的“过程性”,就是将高中3年看作一个完整的“过程”:

      高一主要表达生命“存在”与“发现”,少量表达“见解”,写作技能训练以叙述、描写为主,议论为辅

      高二主要在表达生命“存在”与“发现”的基础上表达“见解”,写作技能训练以议论为主,以叙述、描写为辅

      高三立足时代,思考现实,反思自我,形成比较成熟的看世界的方法——“一分为三”,写作技能训练以结章和恰当运用写作手法为主

      通过这样三个各有侧重又有内在关联(由感性而理性的螺旋式上升)的阶段,将写作技能训练融于写作内容开掘之中,将言语之“术”融于育人之“道”的整体生成之中,同学在表达自我生命存在、发现与思考的时候,实现精神成长与作文成长的双丰收。

      我将这一双丰收视为“过程性”结果。

黄荣华,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语文教师专业委员会主任

      这一过程中,每次作文虽也被视为整个写作过程中的一个点,但它关注的绝不是从写作形式的角度设计的“点”上的训练“结果”,而是从将言语之“术”融于育人之“道”的整体性生成的角度,由一个点一个点连接起来的整个过程的有序性、完整性、实在性;

      不是同学每次作文表现出来的写作技能运用的熟练与否,而是同学每次作文表现出来的情感向度、思想高度、思维精度所显示的可持续发展的写作启示;

      不是教师对同学作文给出的静态的分数或等第,而是同学作文表现出来的可供教师与同学设计或修订写作策略(或参考)的动态的学习资源。

      因此,同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成了学习的生长点,同学个体的精神成长与发展成了学习的指归;同学参与整个写作过程的热度、深度以及完整度,同学表现出来的情感向度与思想高度以及用何种形式来表现这种情感向度与思想高度,成了教学研究最为用力的地方。

      这样,每个作文题目的设计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它应当能关注同学的精神困惑,尽可能找到能触及同学灵魂深处的作文生发点,激发同学的表达欲望,引导同学尽可能做深层次的思考,不露痕迹地把作文成长需要的写作技能巧妙地融入其中。

      所以,我的写作教学设计,每届同学的写作题目一定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届别的同学,我只保留3~5个相同或相似的题目,其他题目都紧贴不同届别同学的写作实际需要,随写作进程发展而生成。

      对同学来说,在这样一个写作学习过程中,会很自然地获得良好的写作学习的结果,不仅能较好地应对各种考试,更重要的是可逐步习得成长所需的情感力、思想力、文化表现力。这就是一个良好的“过程性”结果。

      这样的写作学习过程,概而言之就是:发现自我存在→唤醒生命良知→发展精神纬度→彰显生命价值(“止于至善”)。这个过程是由己及人、由人及物、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的精神成长过程。


      在这次的直播课中,黄荣华老师以复旦附中2020届课堂写作为例,讲述“高中过程写作”。以下,就是黄老师讲到的这一届写作的全部题目——

      黄荣华老师说,高中三年写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做好了,每一道作文题都认真思考与表达了,高考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他再次强调——我将这个过程的每一步都看作一个生日,谓之:“一次作文,一个生日”。

      这个过程设计与完成的难度,除了学生自始至终要信仰这个过程的意义并用心追求,还有就是老师每一道题目的设计与讲评极其重要。题目设计与讲评要紧贴学生成长的精神生长线,使其写作能真正助推自身精神的成长,唤醒并促进自身文化生命的发展。

      复旦附中2020届写作包括三部分:1、随笔(读书、观察、心情);2、单元贯通;3、课堂作文,这里呈现的是2020届的“课堂作文”题。

第一级(12题)
高一年级(2017.9—2018.6)

      第一题  9月6日这天(2017.9.6)
 
      第二题   描述我与世界的三种关联(2017.10)
 
      第三题  深秋的那一声问候(期中考试)(2017.11)
 
      第四题  有一种色彩叫做       (2017.12)
 
      第五题  绘声绘色描       (2017.12)
 
      第六题  我发现了      (2018.1)

      谈起“发现”,人们最先想到的通常是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其实,每个人都与“发现”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发现”中不断成长的,一次一次的“发现”使心灵日益丰富,思想日益丰盈,智慧之果日益丰硕。

      请以“我发现了             ”为题作文。

      要求:在横线上填写你的“发现”的具体内容,补全题目;描述你进入高中之后的一次最大的或最让自己动心的“发现”;不少于800字。
 
      第七题  早春的气息(2018.3)
 
      第八题  描述QQ或微信的三个特征(2018.4)
 
      第九题  期中考试之前(2018.4)
 
      第十题  行进在          的世界中(2018.5)
 
      第十一题(2018.5)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根据调查显示,一个人活了72岁,他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睡觉20年,吃饭6年,生病3年,工作14年,读书3年,文体活动8年,饶舌4年,打电话1年,约会等人3年,旅行5年,梳妆打扮5年。
 
      第十二题 期末考试(2018.6)

      法国作家、哲学家阿尔贝·加缪说:“真正的艺术家什么都不蔑视,他们迫使自己去理解,而不是去评判。”

      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阅读上述材料,你对此有何认识与感悟呢?请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第二级(12题)
高二年级(2018.9—2019.7)

      第一题 前进的力量(2018.9)
 
      第二题 (2018.10)

      人生的“进”与“止”受时间、地点、事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任何情境中总是有一种主导力量的。孔子说:“进,吾往也”,“止,吾止也”。很显然,这里的“吾”字强调了“进”与“止”的主导力量是人自己。

      你对此有何看法?请自拟题目作文,不少于800字。
 
      第三题 期中考试(2018.11)

      有人说:“消费是21世纪人类建立的最为世俗化的宗教。它安抚过工业时代人们异化为螺丝钉的枯燥和宿命,同样也曾慰藉信息时代人们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人工智能的早期应用竟然也是为了诱使用户在浏览网页时转化为更多的购买。”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第四题 (2018.11)

      著名学者、作家齐邦媛在她的“预立不施行心肺复苏手术意向书”中说:“我对死亡本身并不怕……我希望我还记得许多美好的事情……不要不成人样叫人收拾……我希望我死 的时候,是个读书人的样子”。

      请以“读书人的样子”为题作文。不少于 800 字。
 
      第五题 (2018.12)

      诗人布考斯基在诗作《就像麻雀》中写道:

      在流行年轻的时候,
      我老了。在流行笑的时候,
      我哭了。在本来无须太多勇气就能爱你的时候,我却恨你了。

      读罢这几句诗,你有什么感受与想法?自拟题目作文,不少于800字。
 
      第六题 期末考试(2019.1)

      有人撰文指出:“方便主义”普适于当下各个领域。在娱乐语境中,主要表现为既要满足娱乐刚需,也要践行爽文逻辑,二者互为因果。在这种思维笼罩下,“爽文演”即刚需:为了爽,故事逻辑可以忽略,狗血桥段可以任意。类似于君子报仇一秒不等的爽文情节带给人们即时性的神清气爽,成了最高的美学追求。       

      你如何看待“爽文演”?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第七题 (2019.2)

      人类向自然学习,并常以自然来象喻自己。像我们学习过的《种树郭橐驼传》《病梅馆记》《“晨昏线”寓言》《包容一切的空气》《草莓》等文章,都具有象喻特征。它们在描述自然的同时,往往指向社会人生,特别是《包容一切的空气》一文,笔笔自然,处处人生。

      请寻找一种自然现象(如平衡、反应、圆、抛物线……),通过描述,既揭示自然原理,又象喻社会人生。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第八题 (2019.3)

      网络生态的重要一态是话题讨论。互动百科曾有过这样一个讨论:

      如果给狗穿裤子,应该是给四条腿都穿上,还是给后腿穿上呢?

      问题一出,立刻炸锅,迅疾引发各大网站网友讨论热情,给出了很热闹的答案:

      “狗,并不想穿裤子。”

      “挡不住屁股的能叫裤子吗?”

      “没有遮住屁股的应该是流氓狗的穿法,第二种是绅士狗的穿法。”

      “果断两条腿啊,四条腿的显得没有腰而且还得系皮带。”

      “只想说,你们是工作不饱和还是作业太少?快滚去学习啊喂。”
      ……

      你对网络此类话题讨论有何法?请自拟题目作文,不少于800字。
 
      第九题 期中考试(2019.4)

      曾有作家撰文阐述人生困境(前提),题目为《我们渴望被懂,却努力孤独》。文中说:有时候孤岛不是没有办法连成大陆,人不会是永恒的孤岛,只是还不知道如何发出讯号。
 
      第十题 (2019.5)

      在谈到文学的当下意义时,有作家撰文指出:“我倒觉得文学是挺有用的:她让你很科学地打发时间,你可以精彩地骂人,你可以将故事哄那些身处苦闷和绝望的人们,她给了你稿费和活下去的勇气。在功利主义时代,奢谈文学的用处却越来越艰难。”

      你样看待“文学在功利主义时代的用处”?请自选角度,自拟作文题目,不少于800字。
 
      第十一题 (2019.6)

      读唐诗去
 
      第十二 (2019.7)

      有人在评价新片《哆啦A梦》时认为,哆啦A梦“和人类正在造的那些人工智能机器人差别还是很大的”,“人类有没有灵魂这件事还没有定论,哆啦A梦作为一个机器猫,已经在漫画设定里出现了灵魂”。

      读罢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想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不少于800字。


第三级(22题)
高三年级(2019.9—2020.6)

      第一题 (2019.9)

      这个“大数据”时代,记忆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智能手机上的各类记忆技术,到智能手环等流行工具,都在改变着我们的记忆方式,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对此也有人担心,认为“大数据”时代,我们可能恰恰是要学会遗忘,学会删除。
     
      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写一篇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第二题(2019.9.30)

      有人说:“人总是需要一个树洞。你能说一些话,你需要一些听众,你又不想听众太多。你需要一些存在感,你又不想自己这种愚蠢的企图被人指出来而显得难堪。人很矛盾,人因此而真实。”

      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写一篇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第三题(2019.10.16)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8年版《中国儿童发展指标图集》,2015年中国共有9596万儿童(0—17岁)不能与父母共同居住,超过儿童总人口的1/3,其中留守儿童6877万,农村留守儿童4051万。

      这近1亿的口人,长久地被“折叠”,被称为“隐形人口”。这些“隐形人口”关联着无数的“隐形问题”。

      你认为最重要的“隐形问题”是什么问题?

      写一篇800字的文章,阐释这一问题,并试着提出解决的方案。
    
      第四题(2019.10.30)

      坐过飞机的人,多数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飞机穿越云层后,上面就是阳光;再有云层,飞机再穿越,上面依然是阳光。无论云有几层,有多厚,只要穿越,上面就是阳光。

      对此景象你有怎样的联想?请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第五题 杨浦区高三期中考试(2019.11)

      社会调查数据显示:00后最常用的10个App分别QQ、微信、微博、QQ音乐、天天酷跑、bilibili、美拍、我的世界、淘宝。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六题 (2019.11)

      “化”,甲骨文写作“  ”,由头朝上站立的“人”和头朝下的“人”会意而成,表示颠倒,指人由生到死(的过程)。“仙化”“羽化”“坐化”等词语中的“化”即是“化”字的本义,而“化生”、“化育”、“文化”、“教化”、“变化”、“化解”等词语中的“化”是“化”的引申义。

      有人说,一个“化”字可解释整个世界。你怎么揭示“化”字呢?

      请以“说‘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提示:一定要有一个统摄全文的观点)。
 
      第七题 (2019.12)

      十多年前,哈佛教授桑斯坦在其著作《网络共和国》的开篇中,生动地描述了“个人日报(dailyme)”现象。

      他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网络技术的发达和网络信息的剧增,人们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随意选择自己关注的话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报纸和杂志,每个人都拥有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份“个人日报(dailyme)”的可能。

      今天,事实上很多人已经拥有了“个人日报(dailyme)”。是的,在今天,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拥有一份“个人日报(dailyme)”。

      你如何看待网络时代的“个人日报(dailyme)”?

      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第八题 2020年1月作文

      美国人哈罗德·埃文斯等写的《他们创造了美国:从蒸汽机到搜索引擎/美国两个世纪以来最著名的53位创新者》一书中,有3位“技术剽窃者”也挤身其中。他们分别是英国人塞缪尔·斯莱特、美国人弗朗西斯·卡波·特洛厄尔、美国人李德·福瑞斯特。这三位“创造了美国”的人,他们也由“盗窃者”变成了“盗火者”。

      塞缪尔·斯莱特从自己祖国英国窃取当时最先进的纺织技术,在美国建起了第一家水力棉纺厂,成为第一个在美国建立现代化工厂体制的人。弗朗西斯·卡波·特洛厄尔则以工业间谍角色,将英国动力机械纺织技术窃取到美国,李德·福瑞斯特则是从德国人那里窃取关于“应答机”的创意并在技术上予以实现。

      “他们也由‘盗窃者’变成了‘盗火者’。”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请思考“‘盗窃者’变成了‘盗火者’”这一现象,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九题 杨浦区一模题(2020.1)

      一本好书,我们往往先把它买下来,然后抛诸脑后;一首好诗,我们总是先把它收藏起来,然后再难想到细细地咀嚼它、品味它。我们似乎占有了很多东西,但是它们却从未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认识?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十题 (2020.2)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每篇均不少于800字。

      “喜憨儿”是心智障碍者的通称,包括自闭症、唐氏综合征、智力障碍、脑瘫等患者。

      曹军是一名15岁“喜憨儿”的父亲。2015年夏天,曹军和9名“喜憨儿”的家长凑了100万元,创办了洗车中心。洗车中心配备有两个师傅、两个特教老师。普通洗车行一两个人就可以擦完一部车,但“喜憨儿”洗车中心至少5个孩子洗一部车。

      目前,全国十多个城市开创了17家“喜憨儿”洗车中心。

      “喜憨儿”洗车中心的经营口号是:“公平收费,不收小费”。

 
      第十一题 (2020.2)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人们常这样来表达自己坚定的信念。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人们也常这样来表达对自身的反省。

      你怎样理解“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

      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第十二题 (2020.3)

      《易经》第十五卦为“谦卦”,卦象为“地中(下)有山”。

      山是在地上的,《易经》却说地下有山。山是比地高的,却可以在地下,比地还低。

      你怎么理解“高”与“低”?自选角度,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第十三题 (2020.3)

      瓜棚上,南瓜、冬瓜、葫芦、丝瓜等,相互纠缠,难解难分,结成生命的共同体,但无论哪种瓜,都结出自己的果实,且都不缠绕自己的也不缠绕对方的果实。

      这种现象给了你什么启示?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第十四题 (2020.4)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几个月来,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充斥网络。人们对这种“病毒现象”的说法,让我们想起“坐井观天”的成语来。

      请以“‘坐井观天’再思考”为题作文,不少于800字。
 
      第十五题 (2020.4)

      植物生长其实就是一种舒张与收缩运动——种籽舒张为茎叶,茎叶收缩为花萼,花萼舒张为花朵,花朵收缩为花蕊,花蕊舒张为果实,果实收缩为种籽。

      植物生长的这种“舒张与收缩”运动,给了你什么启示?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不少于800字。
 
      第十六题(2020.5)

      法国当代哲学家皮埃尔·阿多在其所著的《别忘记生活——歌德与精神修炼的传统》中说:“人们正是在艺术之中并且通过艺术才能通往对生存的赞许,才能对生活说‘是’。”

      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不少于800字。
 
      第十七题 杨浦区二模考(2020.5)

      人类有一支已经灭绝的表亲,叫尼安德特人,他们和我们“智人”这一支有什么区别呢?比如尼安德特人会说:“走!到林子里去抓兔子吃”,而智人会说:“走!到林子里去找仙女!”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第十八题 (2020.6)

      生活垃圾、信息垃圾、知识垃圾;实物垃圾、精神垃圾;古代垃圾、现实垃圾……我们是垃圾的制造者,也是垃圾的消费者。垃圾包围了我们的生活。

      怎样面对垃圾?你有怎样的思考?请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十九题 (2020.6.)

      人类从早期的部落形态,发展到今天的“地球村”形态,有许多要素。

      请在“高铁”、“飞机”、“轮船”、“科技”、“艺术”、“文字”这些要素中选取一个,阐释其意义。

      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第二十题(2020.6)

      阅读下面材料作文,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人类几千年的道路,是在抗击各种天灾人祸中踏出来的:从一个部落对付一只猛兽,到一个民族对付一场灾难,到整个人类面临一场瘟疫,如鼠疫、SARS(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2019-nCoV(新冠病毒)……
 
      第二十一题 (2020.6) 
      
      阅读下面材料作文,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无论谁死了,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难解难分。

      第二十二题  毕业考试题(2010.6)

      虞世南《蝉》中有名句:“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回《临江仙·柳絮》中有名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虞世南、曹雪芹的诗句启示我们思考“‘自远’与‘借力’”的问题。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重播课 | 复旦附中“过程”写作

黄荣华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著有《生命体验与语文学习》《穿行在汉字中》《上海名师课堂·中学语文黄荣华卷》《高中语文阅读试题解密》《高中课堂过程写作解密》等。



●重播时间

2020年7月25日(周六)19:00—20:00

●讲座内容

高中三年的写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做好了,高考作文拿高分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阅读与写作直播课为公益课程直播时间扫码进入即可免费收看↓↓

新读写直播间链接:https://live.bilibili.com/22190274

每周六,新读写阅读与写作公益直播课与你不见不散!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