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最后的卖花阿婆:6平米阁楼住30年,月收入不足2000元

新读写 2020-09-3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今生卖花,来生漂亮……
“栀子花、白兰花,五分洋钿买一朵…”上海的夏天,怎么能少了
那一缕淡雅的清香


卖花的阿婆一口吴侬软语
那一串串素净雅香的白兰花茉莉花
对于上海小囡来说
是儿时最清新的记忆


可惜现如今
这样的卖花阿婆几乎看不见了…


老两口每月收入不到两千元

徐忠意阿婆今年73岁
在上海黄浦区淮海中路成都南路周围卖花
两朵白兰花是一个挂坠七八朵茉莉花扎成一个手串


早上十点
收拾好今天要卖的花
梳子蘸水把头发梳理整齐
徐阿婆下楼了


白兰花一串3元,茉莉花一串5元
不管是谁来买花价格都如此
徐阿婆说自己不涨价,不看人出价
她相信薄利多销
生意才能长久做下去

买花的人多时
老两口每月收入能有两千多块钱
但七八月份,天气热,上街的人少
即使早出晚归
每月也只能赚到一千多块


每天晚上11点,阿婆的老伴莫成林出门进货,
哪怕是高温或台风,也不能耽误卖花。

租住6平方米阁楼30年

徐忠意和莫成林都是浙江绍兴人
70年代,夫妻俩从农村来到上海打工
他们租住在淮海中路一处老弄堂
这些年,房租从最初的15元
已经涨到每月1000元

前不久,台风过境上海
屋子因为暴雨也一直在漏水
但早上天气放晴
卖花的生意一刻也不能耽误


徐忠意和莫成林
在这个只有六平米的阁楼生活了近三十年
两张铺着凉席的木板床
两张小桌子,还有一个老式电视

他们很少吃荤菜
大多都是米面和素菜
随身带的斜挎包用了十几年
打了四个补丁,一直舍不得换


为了让鲜花保持新鲜,
冰箱成了这个简陋的房子里最重要的家电。
晚上进货回来的花,
要第一时间加工并放在保鲜层,
最大限度延长花期。
出门卖货前,
要从冷冻层里拿出冻好的冰水,
放在盛花的篮子里。


两人刚来上海时
把临时工之类的工作做了个遍
卖花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

当时,徐阿婆偶然间看见路边有人卖花
络绎不绝总有人买
她就问人家花是从哪里进的
拿到进货老板的电话,开始尝试
第一次,很快就卖完了
后来慢慢也就坚持做下来了


花期从5月到10月,
老两口的生活就是进货、加工、卖花。
有时候当天的花卖不完,
他们就要持续叫卖到凌晨一两点,
要不然剩到第二天早上,
就不会有人要了。

深夜的酒吧等娱乐场所门口,总还有些人流,徐阿婆不厌其烦地拿着托盘,“三块钱一串白兰花,妹妹,你要不要花”因为卖花微薄的收入,
需要维持他们所有开支。


最初来上海打工
徐阿婆要为两个儿子能娶到媳妇拼命攒钱
后来,儿子都娶妻生子
老两口生活稍微有些改善
不料四年前
老伴莫成林被查出了食道癌

看病的医药费已经花了超过了40万
每个月还要吃中药来控制病情
这用掉了所有的积蓄
他们还背了不少外债


更糟糕的是
刚刚50岁的二儿媳妇
也被查出来患有癌症
治疗费又是一笔天文数字

这几年,徐阿婆从牙缝里攒出一万多块钱
只要留够房租
剩下的她想都打给儿子
带儿媳妇看病
“我对儿子来说,只要有妈妈在,就不要怕。”


买花的人越来越少
而徐阿婆和老伴明年还会不会来卖花也要看身体情况了
他们在绍兴上虞已经没有地了农村盖的房子也给了两个儿子但可以确定的是老两口的归宿是回家而不是上海

上海最后的卖花人

而在整个上海还在坚持卖白兰花、茉莉花的如今只有十几人了她们大都已经七八十岁腿脚不便,身体不好栀子花、白兰花卖一年,是一年

每天都在淮海中路重庆中路立交桥上卖花的丁阿婆说,今年是最后一年了,因为女儿刚结婚,明年差不多就要去帮忙带孩子了。之前跟她一起在附近摆摊的周阿婆今年也没来,上半年因为疫情被困在了湖南老家,索性就不再回上海了。卖花辛苦,又赚不到什么钱。

上海最后的卖花阿婆

前两年,也有一位卖花阿婆
阿婆的老伴已经去世子女工作也很忙,没空来陪伴她阿婆不愿给他们增添压力就出来卖卖花不为钱,主要是想找人说说话


问起阿婆,侬年纪噶大了还出来卖花啊?阿婆就回答了这么一句“你不懂的,今生卖花,来生漂亮”


阿婆说,打麻将、跳舞有可能会和别人发生矛盾但是喜欢白兰花的人,都是有文化、有修养的,不会产生矛盾的。

有时候来买花的人看见阿婆这么大年纪,出来卖花可怜、不容易,经常会多给一些钱,十块钱就买一朵花。阿婆就会把这些钱捐到居委会的捐款箱。“我又不要钱,我就是消磨时间,开心。”

这些卖花的老人藏青色素布里装着的是她们经历沧桑变换、喜乐悲欢后仍保留在内心的善良、柔和、真诚还有对生活的执着、坚韧自强的精神

时代的脚步越走越快,总有些东西会不断消亡,但记忆中的“栀子花~茉莉花~”承载着城市的温度,也传承着上海的海派文化。
愿这独特的海上情怀,伴着那淡雅的花香驻留街头,
也愿卖花的老人和她们的家人平安、健康……

综合自看看新闻Knews等。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