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学生读书,要有类别的意识:华二特级教师的八大类人文杰作阅读建议

成 龙 新读写 2021-11-2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中学生读书,要有类别的意识,要将若干类别的书形成体系,在头脑中建立起知识、思考、思想的体系。如此,经过七年左右中学阶段的阅读经历,你将可能拥有人类文字类杰作的基础性积淀。


本文作者成龙为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紫竹校区)语文教研组长,上海市闵行区“成龙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这是《荒原狼》作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的名言。借用这句名言,我认为,只有具备相应的文学素养与思想水平,才能真正品味到杰作的文学气息,真正读懂杰作的思想内涵。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真正向杰作表明我们自己的价值呢?

      

      细细研读黑塞的名言,我认为,这其中包含至少三层含义:


      首先,我们拥有了自己的价值;其次,阅读杰作的过程即是表明自己的价值及发现杰作的价值的过程;第三,发现杰作的价值,并非阅读的终点,如何发挥其价值,是阅读杰作的一个重要目的。


      这里,我围绕上述三个问题,提出在阅读杰作时注重“分类阅读·建立体系”、在思考中学会“融会贯通·不断追问”,在写作中秉持“理解奠基·读以致用”三位一体的做法,将对黑塞名言的思考推向深入。


一、阅读:分类阅读  建立体系


      黑塞所言杰作,主要指文学杰作,但人类杰作何其多也,仅以文字为载体的杰作,就可以划分出许多类别,在有限的读书时间里,选择读什么样的书就显得很重要了


      我认为,中学生读书,要有类别的意识,要将若干类别的书形成体系,在头脑中建立起知识、思考、思想的体系,各种主要的文字类杰作都尽可能有所涉猎,最好能“优中选优”,精读各个类别中的经典作品若干部。经过七年左右中学阶段的阅读经历,你将可能拥有人类文字类杰作的基础性积淀。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提出的是高中学生分类阅读的建议,并非初中学生分类阅读建议。主要包括八大类。


第一类:哲学类。

推荐书目:


1.《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罗伯特·所罗门与凯思林·希金斯著)


2.《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李泽厚著)



      为什么将哲学类放在第一类?


      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并发展理性思维、抽象思维、辩证思维等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抓紧这一时期去读一些抽象思辨、理性思维的有难度的书,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经之途。而哲学类的书,自然是训练抽象思辨与理性思维能力的最佳选择


      哲学,语出古希腊,本意即为“对智慧的爱”。人类的种种进步,离不开哲学的伟大贡献。人类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哲学类的书汗牛充栋,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哲学书不可不读,那读哪一本比较合适呢?根据我自己的阅读体验,我认为《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哲学是什么?《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以“尽可能清晰的方式”将哲学清晰地表达了出来:


      “哲学就是努力思索生命,思索我们已经学到的东西,思索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简单地说,哲学就是对诸如生命、我们知道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做或应当相信什么这样一些重大问题的探究。它是一种对事物寻根究底的过程,一种对那些在大部分时间里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从未有过疑问或从未明确表达出来的想法提出根本质疑的过程。”


      借助哲学训练,我们的思维能力将得到迅速的提升。


      此外,若想让你的哲学阅读再提高一个阶段,我认为李泽厚所著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康德被称为人类哲学中的“蓄水池”,意为康德之前的所有哲学都汇聚在康德那里,康德之后的人类哲学都是从他那里生发出去的。


德国哲学家康德


      读康德的“三大批判”,难度很大,读《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则可以收到“管中窥豹”的效果。据我的阅读体验,“如何可能”“人是目的”“意志自律”之道德律令等尤其令人豁然开朗。


      当然,高中学生阅读哲学类的书,会遇上读不懂、不知如何运用等问题,这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你开始哲学思考了,你的疑惑正是你深入思考的证明,而你则可能因此踏上了人类智慧的康庄大道!


第二类:人文思想类。

推荐书目:


1.《思想者十八题》(刘再复著)


2.《乌合之众》([法]古斯塔夫·勒庞著)


3.《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


      客观地说,“人文思想”这个词,有生造之嫌,《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并没有收入“人文思想”这一词条,这里我仅能将“人文”与“思想”两个词的基本含义合并起来,主要借指除哲学、美学、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之外的思想内容。


      在我看来,上述三本书包括了古今中外主要的人文思想内容,《思想者十八题》中的十八个人文主题,涉及面很广,内容也很深刻;《乌合之众》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思想家的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既研究中国古代思想,也有中西思想的对比,广阔而有深度。阅读这三本书,应该可以帮助高中学生了解人类思想的概貌吧。


第三类:思维类。

推荐书目:


1.《身边的逻辑学》([美]伯纳·派顿著);


2.《批判性思维原理与方法  走向新的认知与实践》([加]董毓著)。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能力。逻辑研究思维的规律,逻辑学则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思维的形式和规律。


      掌握逻辑学的基本知识,是高中生的基本要求,当然并非专业的要求,《身边的逻辑学》以生动的语言与生活中的案例,教给我们必备的逻辑学知识。


      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当下的热点,更重要的是,批判性思维是人类思想、科技进步的基础。阅读《批判性思维原理与方法  走向新的认知与实践》一书,我们对哲学思维中的“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战”就有了更具体更直观的认识,也能真正掌握批判性思维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为眼前的高中写作与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四类:文化类。

推荐书目:


中华传统文化类:


1.《美的历程》(李泽厚著)

2.《中国文化的深层次结构》(孙隆基著)


西方文化类:


1.《文明史》(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2.《从黎明到衰落  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 [美]雅克·巴尔赞著) 

 

      《美的历程》从书名来看,是研究美学的,不过,我也愿意把它视为一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甚至一本具有浓厚哲学意味的书。读《美的历程》,不仅了解中国古代美的发展,更能深入到中国古代思想的诸多方面。


      《中国文化的深层次结构》则从另一个角度对中国文化提出了新的更深入的思考。西方文化究竟如何看待?其真面目是怎样的?《从黎明到衰落  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一书,一定会给你一个全新的视角,给你全新的阅读收获。



第五类:文学类。

推荐书目:


1.国内: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2.国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品


      文学是人类的巨大思想、精神财富,黑塞认为,阅读人类文学经典是获得真正的教养的最重要途径之一,经典的文学作品当然可以给人丰富而丰厚的精神滋养。上述两个视角,大致可以作为遴选文学经典作品的基本标准。


第六类:社科类。

推荐书目:


1.《时评写作十讲》(曹林著)


2.《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徐贲著)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写作时评文章,是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训练提高思考分析能力的有效手段。《时评写作十讲》一书,将理论讲解与案例剖析有机融合,可以教给我们时评写作的具体方法。《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则针对当下公共说理中的现象与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第七类:文学鉴赏类。

推荐书目:


1.《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葛兆光著)


2.《小说课》(毕飞宇著)


3.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鉴赏辞典


      高中语文学习,要在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上下点功夫,阅读名家鉴赏类的书,自然可以获得方法、品位、文学素养等方面的诸多启示与进步。


第八类:知识分子专题阅读。

推荐书目:


1.《知识分子论》(萨义德著)


2.《中国知识分子沦亡史》(周  非著)


3.《知识分子与社会》(托马斯·索维尔著)



      专题化阅读是丰厚阅读积淀的有效方法。这里,我特别建议进行知识分子专题阅读,以对人类这个特殊群体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上述三本书,可以给我们打开认识知识分子思想与精神世界的一个新的窗口。


      借助阅读上述八大类型的杰作,建立起高中学生的知识、思考甚至思想体系。当然,这里所说的“体系”,并非思想家、作家等的思想或者作品体系,而是指一个高中学生初步具备的思想认识系列,以“体系”称之,用意在于力争完善些。


      此外,囿于个人阅读视野、阅读时间特别是阅读理解能力所限,我所列八种类别,定有“挂一漏万”之憾,我在每种类型的推进书目中也仅列举我所阅读过的二三种而已,希望能起到举一反三、了解每种类别的基本内容的作用。


二、思考:融会贯通  不断追问


      有质量的阅读,除了所读书的质量保证之外,在阅读中思考,是另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思考是要讲究方法的,思考的方法与进行思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有方法的思考能更快地提升思考的质量与能力,而思考活动本身又是确保思考存在的条件。


      如何在阅读中思考?方法自然有许多,我认为“融会贯通、不断追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里举我阅读中的两个实例简要说明。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P178注释中李泽厚认为,“中国只是在经验论的水平上而并没有在抽象思辨的水平上‘做出’西方科技成就,这极大地限制了科学发展的飞跃”。


      在P179中,李泽厚认为:五行图式宇宙论“似乎把所有经验都安排妥帖了,从而不要求思维离开当下经验去作超越的反思或思辨的抽象以更深地探求事物的本质”。


      这里所说的“超越的反思或思辨的抽象”,正是哲学思维的一大特性,李泽厚认为,这种“超越的反思或思辨的抽象”的哲学思维的缺失,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古代科学发展水平的飞跃。


      那么,现当代情况又如何呢?吴小攀对刘再复的访谈《走向人生深处》一书的前言中指出:“也许是环境使然,当代中国缺少敢于触及现实根本的哲学思维和独立不移、敢于直言、敢于首创的作家和批评家。”


      是否只是在作家与批评家中存在这种现象呢?两本书的联系,对问题的追问,将思考引向深入。


李泽厚


      关于知识分子,为什么当下“公知”美誉与污名并存?知识分子不是被认为是人类良知的代表吗?可为什么在二战期间,德国不少知识分子却做出令人不齿的举动?


      《美的历程》中指出,巫师是原始社会的精神领袖,中国古代的“巫”“尹”“史”“把阶级的统治说成是上天的旨意”。巫师可视为人类知识分子的始祖,他们为什么要把阶级的统治说成是上天的旨意?难道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难道仅仅是中国的巫师如此?


      在P36中,李泽厚引用了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德国古代思想家“把编造这一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当作谋生的主要泉源”的一段话。看来,当下知识分子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本原因是源头上出了问题!


      而在阅读《中国知识分子沦亡史》与《知识分子与社会》后,更坚定了这一观点。


      得到知识分子的问题出在源头上这个结论并非最终目的,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我作为知识分子应该如何做?


      简而言之,融会贯通是指将读书所得贯穿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读一本书而联系其他的书;不断追问是指围绕一个问题不断深入思考,以追问的方式往深处挖掘。

 

三、写作:理解奠基  读以致用


      我们仍需借助写作读书笔记这个常见的方式来强化阅读的效果,将思考所得形成文字,既有利于促进思考,也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


      读书笔记的写作方法自然也有许多,我主张“理解奠基、读以致用”,理解是基础,致用是目的之一,将书中观点运用到分析当下实际问题中,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有同学在《野火集》的读书笔记中写到:

      学生不会质疑,不敢提问,思维的贫乏才是症结所在,他们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负担后果,只是一味地在不断的鞭策中接受填鸭式的教育。他们已经在“鞭策”之下被动了二十年,他们在大学,到了已然成年的年龄仍在鞭策下长大,毕业之后,又有谁来执鞭?


      中考、高考这一类统一考试,是同龄人间不断竞争,不断互相竞争过那一根独木桥。他们太缺乏自我竞争意识和实现自我突破的能力。在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下,以统一的形象出现,几近毫无个性的傀儡。他们又与机器人有何区别?被输入了程序,然后执行,几乎没有自我表达的能力。


      学校教育自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却不能避谈、不能漠视,学生这份清醒的认识,难能可贵,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当然,写作读书笔记,并非时时处处都须与当下联系,而是希望保持一种“实践理性”(李泽厚在《美的历程》认为:所谓“实践理性”,“是说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的精神,使得向杰作表明我们自己的价值时不仅仅在阅读层面,也在实践运用中得到发挥与巩固。

 


阅读与思考,总在相辅相成中相得益彰。让我们来看下成龙老师点评的学生习作——

 

关于沉默与语言的思考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吴佳卉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紫竹校区) 

 

      看到这篇文章的标题,若是要让我猜它写的是什么,我一定会别无选择地认为作者想针砭时弊,写一写社会的冷漠,揭露与批判大多数人人情里的事不关己与无动于衷。直到看完之后,我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


      虽说陌生人之间的冷漠和疏离是自然而然的,但面对人性中最深层的、出于某种目的和利益而异化的、非人性本能为自己升起的一层明哲保身的防护罩的冷漠,人类应该用何种态度来做出回应?这样的冷漠,听起来似乎与现实社会有些遥远,可是事实上它却从未走远。


      那么,这种冷漠和言语有什么关系呢?


      先来讲讲开篇,作者以极小的篇幅提到一本书——《铁皮鼓》,王小波说:“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


      单看这个描述,仿佛在形容一本天真无邪的童话书一般;而作者省略的实则是对“周围世界太过荒诞”的阐述,如果展开,那将会是如何?一间巨大而暗无天日的地下幽牢?一个个道德沦丧的人面禽兽?可是作者并没有提到,他保持了沉默。


      他保持沉默的终极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原文中找答案:“再争辩就要涉入某些话语的范畴,而这些话语,就是阴阳两界的分界线。”可是,某些话语是哪些呢?阴阳两界指的是什么?


      这篇文章的背景是作者童年有过一段“十年动乱”的经历。那也是一个盛行话语教育的特殊时期。当时说出来的话语貌似只有固定的中心思想,只有区区几个模板。最好的反映是作者在插队落户时遇见的几个农民,鹦鹉学舌般地模仿知识分子说话的口吻,可见整个社会都向中邪的方向靠拢,无法自拔。


      梭罗说过“人类已经成为他们的工具的工具了”。在我看来,话语便是工具之一。“十年动乱”中的人们完全符合梭罗口中的概念。“那不叫说话,而是上着一种话语的捐税。”


      当时的人们对捐税亦有着狂热的态度,“那种”话语比自由的话语更有用也更识时务。但总有思想不配用那样的话语表达,干脆沉默好了,也只能沉默了。今天回看那段历史,人类文明仿佛在退步。


      然而渐渐地,智慧的人们发现沉默竟成了一种高级的选择……



      《沉默的大多数》讲“十年动乱”,却又不止于“十年动乱”。现在“十年动乱”也已成为历史的一页,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毫无保留地开放了呢?并不。


      我们十分不愿意地看到人们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


      在网络世界中,每天都有这样的闹剧上演:发生一件事件或新闻,如果可以从道德上挖出点去辩论,便有许多不知内幕的网友群起而上,操起键盘一阵乱敲,自成一派,与看法不同的网民无休无止地撕扯起来。


      然而事实真相只有当事人知道,唇枪舌剑的凭证往往都是片面而非理性的陈词,不仅不会让意见统一,不会让道德得到维护,只会扰起更大的纷争。我只看到网络领域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带来跨越屏幕的伤害与不安。


      在经过言语受限和言语泛滥的多种时代后,一定会有人反思的。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信不过话语圈的。“再争辩就要涉入某些话语的范畴,而这些话语,就是阴阳两界的分界线。”想到这里,我自觉对这句话有了稍深一层的认识。


       事实的教训摆在眼前,智者的劝告也响在耳边:争辩无益,特别是涉及道德、正义与真理时,话语更加无法承载它们的实质,惟有保持沉默,是维护一个人清白与尊严的最不容置疑的武器。大音希声,誓言无语,一切交给沉默。


【点评】


      一个刚迈入高一年级的同学,能对沉默与语言作如此深刻的思考,对社会、人性、正义与真理等的认识达到这般的深度,实属不易。作者运用阅读的积淀,既是对《沉默的大多数》的分析,也是对当下社会的思考,读以致用,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意义·生命

——《南渡北归》读后感


施  熠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紫竹校区)班  

 

一、历史的意义


      《南渡北归》第三章的大标题为“通往历史隧道的深处”,主要讲述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创立的过程和这个研究所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可在阅读的过程中,一个问题在我脑海中渐渐浮现了:花费如此多的资金,费那么大的工夫进行考古发掘,其意义究竟在何处?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我初二那年读的《1984》中的情节:亚瑟所待的那个部门所负责的工作就是销毁历史,比如说,飞机、坦克都是由老大哥发明的,所以有关飞机发明者的资料都被回收销毁修改;以前是和东亚国联盟,因为现在改为了和欧亚国联盟,所以所有有关和东亚国结盟的资料都被回收、销毁、修改……


      过去和历史没有任何意义,连人的思想都被随之修改,只有老大哥永垂不朽。


      我至今难以忘记我初次读这本书时的震撼。如今看到这一章,对殷墟长达九年的十五次挖掘,耗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在那个困难窘迫的时代,这一次发掘无疑是一场奇迹,而它的成果,在那些发掘者和考古学家看来,又是完全值得的,哪怕它们并不能换得实际的钱财。


      由此可见,钱财、或者说是物质上的富足,很多时候并不等同于“有意义”。当然了,首先有面包才能有思想,然而思想是凌驾于面包之上的。历史的意义,就我个人的观点,其实更多解决了人的一个精神需求:我从哪里来?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种族的传承在个人身上的放大,使人感受到了归属感,即爱国心,在现代或许可以放大为爱地球人的心。


      就拿东北问题来说,为什么日本人叫嚣着东北自古不属于中国,正是想从过去否定东北和中国的联系。凡事都讲因果,过去的联系断了,未来也无从维系。然而爱国心却不是那么容易可以斩断的。


      历史、文学、哲学……它们虽无法直接解决吃饭问题,但它们丰富了人的精神,完善了社会制度,使得人成为现在的“人”。


 

二、每一个生命都从容


      读历史,每一个字中都凝着无数人的人生: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决策、他们的情感……时间匆匆流逝,血泪与欢笑、权势与荣誉、怅恨与无奈最终沉淀、凝结,化为苍白纸上的铅字。这便是古往今来人们的追求。


      “不能名留历史,那便遗臭万年!”“要让世界记住我一千年!(希特勒语)”从这些病态的执念中不难看出,人们对“被载入历史”是多么的向往。


      “日机28枚炸弹从天而降,当场炸死190人,重伤173人,轻伤60余人”短短的一句话,190人的人生便告终结,连名字都不曾留下,因为在历史的视觉中,他们只是微不足道的“弱者”。


      这很残酷,也很真实。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那么多人,哪能每个故事都能被记住,每个人生都被熟知呢?


      在这些冷漠数字的背后,或许有一个小小的家庭,家里有一位木讷的父亲,一位腼腆贤惠的母亲,还有几个大大小小的孩子;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可能已经稍稍懂事,脑子里塞满了和你我一样的奇思妙想,在多年前炸弹投放下的那一天之前,他或许还在幻想着日后的光景……而后战争来临,他的思想还没来得及长大、说出,就无声地静默了。


      就因为这样,他的人生就是无意义的吗?


      我们经常用“这一种人”“那一种人”的措辞,然而这其实并不准确,世上哪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呢?每一个生命都不同,每一粒沙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引起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两场悲剧,一场是昆明的“九二八”惨案,另一场是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的逝世,人们更多地记住了蔡元培,除了蔡元培先生之外,还有无数个张元培,李元培,他们或许不会被载入史册,但是他们也有家人,朋友。


      人生路虽长亦短,其实不需要过分地追求闪耀的不凡,只要精彩地活,总有人能看到,能欣赏,能记住。


      每一个生命都从容,他们从容地来,从容地走,人与人之间究其本质并无高低贵贱,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收获什么样的人生,但人生中总有幸福珍贵的时刻在。


【点评】


      在阅读《南渡北归》这样史书性质为主的作品中,不仅关注历史的意义,也进行了有关生命的思考,这样的阅读更有意义。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