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趣留学】我在波士顿WCVB,体验美式新闻生产过程

刘子瑞 留学杂志 2019-03-29

距上一篇文章至今,我结束了为期两个月的波士顿WCVB电视台实习,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讲述了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大三学生,如何在当地找了了一份对口的实习工作,并且就应聘、面试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尤其是面试后发送感谢信的美国职场惯例这一点,与中国颇为不同,希望同学们多多注意。


此文讲述的是我这段时间的实习感受,与大家分享美国实习的感悟与注意事项,因为两篇文章里面的内容皆是个人的所感所想,并不通用,请大家采可取之处借鉴。

文章原载于《留学》杂志2018年10月20日看去,总114期


实习的最后一天,新闻室里的每个人仍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工作,就像是两个月以来的任何一天一样。临别之际,我给新闻室里曾经给予我指导和帮助的导师们,递上了亲手写就的感谢卡片,感激他们对我这两个月来的帮助。

这次实习让我离未来的规划更进一步,更加明白自己对于未来的定位,以及通过实习明了的—些想做和不想做的事情。踏出新闻室,我感受自己源自于内心的一点改变,与第一次进入电视台不同,如今的我多了一份从容与自信。


1

三个不同岗位循环实习

制片组稿件写作与学校所学知识迥异

每一名新闻室的实习生,都要在实习期间要循环三个不同岗位,即制片、社交媒体和新闻台,我也不例外。每个岗位都至少包括五人以上的工作人员,每个人、每个岗位都是新闻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首先在制片组实习了两周,我的导师给我分配了每日要写的稿件,除此之外,我也进入到演播室和操控室学习。我第一篇要写的文章是“第一位邦女郎去世讣告”。虽然曾经有过在国内杂志社实习的经验,但对比上交文章之后的导师修改版,并与其他制片人交谈之后,我意识到电视媒体和印刷文章写作不同的迥异:所有写作稿件都简明扼要、直接明了,可以说是大白话。

在波士顿大学学习时,新闻系的教授大多都是《波士顿环球时报》以前或在职的记者,所以在平时的教学里,非常注重文法和文章的严谨客观性。可是在波士顿电视台,由于面向的观众是本地居民,所以引用一位电台里同事的话来说:“大部分看电视的人并不是时刻都守在电视机前,所以你写的东西必须要让他们在最短时间了解到发生的事情,这是我们的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请教,我基本掌握电视媒体的写法,后续上交的文章中,导师也基本不用修改了。

2

2

随机应变、临时而定

操控室和演播室刷新传统电视媒体的印象

在操控室和演播室的工作,更是刷新了我对电视媒体原本很传统的印象。平时电视台会有五点、六点、七点、十点、十一点的固定新闻节目,准备五点和六点的新闻节目是每天最紧张的工作,因为每一天要写的新闻,涵盖马萨诸萨州的突发新闻、全国重要新闻、还有有趣新奇的事件,加起来超过二十几篇。除了写稿之外,制片人还要去控制室负责节目的播出。但就是在这种紧张的情况下,很多时候,稿子常常都是到最后时刻还在更改,开播之后还能变换新闻事件播出顺序。

不同地点、不同电视台服务的群体和性质不同,比如WCVB和波士顿地区几个主要当地电视台在每天不同时间的新闻都有两到三个记者实时现场报导,其中天气预报占了一大半时间,现场主持人们之间的连接词,都是根据上一条的新闻内容随机应变、临时而定。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电视台能有如此自由变化的工作氛围。

我在社交媒体岗位的实习也收获到了很多,以前我一直觉得传统媒体被现在具有更高技术的媒介方式所冲击,但通过交流和工作后,我发觉很多媒体平台(比如国外常用的推特、脸书等)还是为了宣传电视台为主,并给了群众一个联系媒体的方式,即在新闻室的一个出口放置了一个屏幕,实时滚动电视台几个重要节目和主持人社交媒体的点击量,同时跟波士顿当地其他几个电视台的点击量做比较。每一位员工经过时都要驻足看上几秒,可见其重要性。

不可否认我们现在媒体传播形式越来越多样,但我感觉在我实习的麻省区域,传统媒体其影响力之广泛,毫不逊色于其他媒体形式,依旧是民众最信赖的方式。


2


3

新闻室的核心岗位是新闻台

通过一定时间的了解以及在新闻台的工作经历,我认为新闻台其实是新闻室最核心的岗位,因为要随时在网上查询最新的新闻、调度记者和摄像,与制片人商讨今日新闻内容、给社交媒体组发原稿……这些都是新闻台的工作内容,作为实习生,我最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接电话,而打电话的一部分人是收看本台节目的观众,大多为中老年龄段。他们问的问题很平常,普通问题通常为今天节目播出时间、某些节目会不会复播等。而高级一点的问题,比如邻里发生的故事,电视台是否感兴趣拍摄等等。在轮换的三个岗位中,新闻台的岗位是对我挑战最大的。虽然我一直练习提高英语能力,但是当他们说到一些很本土化的句子或是话题时,我还是不太了解。

每个人成长背景不同,接触的事情和人都不一样,所以必然导致了不一样的结果。不管在哪里实习工作,国内国外,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自己。

暑期实习结束,我心底多出来的那份从容自信,是来自更加明确的自己,知晓了喜欢和不喜欢的因素,同时又不用过分纠结于考虑该在哪里发展。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到工作环境的转变需要实习、交流、反思等的不断调整,也需要好心态的配合。相信在每一个人生的阶段,我们都能展现出最好的自己。

3

4

美国的新闻媒体十分侧重当地新闻的报道

我从找美国实习开始,其实一直在与自己以前在国内做过的实习经历比较。从网上寻找实习、投递简历、联系负责人到最后面试的阶段,我觉得美国的前期程序相对透明,而且更尊重申请者。这种尊重是相互的,即申请者会最快速度把需要的材料发给负责人,负责人会把最后结果告知申请者。

就我所实习过的新闻行业,中美两国的工作内容是有较多差别的。美国的当地报社、电视台等,非常侧重当地新闻的报导。比如我这次实习的电视台,三十分钟的新闻,只有两三分钟是美国国内新闻,很少有世界新闻。我的新闻教授,还有前一段时间一个当地报社的编辑并不给予这种形式很高的评价,也不希望我们这些学生一直从事当地新闻报导,但是他们认为这是一个起步,很能锻炼人。国内很多传媒行业会融合国际报导,这一点我个人很喜欢,而且具有双语思维在报道国际资讯方面会比较占优势。

不仅是在电视台,美国社会和国内相比较而言,更注重个人隐私,工作和生活圈子不会有太多交集。平时实习的时候,因为新闻节目比较多,电台里都是每个人做每个人的工作,是自己带中午饭,只有空档时间会互相交流一下最近的生活或者刚发生的新闻。在国内实习的时候,交流会更多一些。当然我觉得两种工作理念都有可取之处,这与公司整体环境和社会价值观都有紧密联系。

4



往期精彩:

《留学》一周资讯(10.22-10.28)

苹果店门口 VS 华为店门口

QS 发布2019亚洲大学排名,新加坡国立回归首位!香港大学紧跟其后!

用法律,维护追逐“美国梦”华人的最大利益

《留学》招新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