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跑出发展“加速度”!珠海吹响新年奋斗“号角”


新的一年,

珠海树牢“产业第一”的发展共识,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吸引聚集各类创新要素,

加大力度引进一流人才,

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



香洲区


 园区企业生产热火朝天 


春节假期刚过,香洲辖区的工业园内各企业便抢抓时间忙生产、赶订单,一条条生产线全速运转,开启紧张而忙碌的生产模式,开足马力,全面投产,拉开新一年的生产序幕。


2月16日上午10时许,在珠海红塔仁恒包装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偌大的车间内,一组庞大的机器设备运转产生巨大的轰鸣声,几名工作人员正在操作台前紧张有序操作,在机器设备的尽头,质检人员正对生产的白卡纸认真检测……


红塔仁恒是中国纸业旗下的高端白卡纸生产基地,该公司党委副书记倪浪介绍,春节期间,公司一直坚持在严防疫情的前提下保障生产。目前员工返岗率已超90%,每天大概约400人参加生产。


倪浪介绍,自2019年公司实施“满负荷、高周转、调结构”的经营策略后,近两年订单一直处于饱和的状态。从目前趋势看,一季度有望实现“开门红”。


▲红塔仁恒包装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红塔仁恒是南屏科技工业园复工企业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记者从南屏科技工业园管委会获悉,截至目前,园内企业已全面正常生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产率达100%。2021年全年,园区169家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41.41亿元,同比增长10.82%,正式迈入“千亿园区”方阵。


春节假期以来,南屏科技工业园管委会多措并举,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全方位服务。大力宣传《香洲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保就业稳增长促创新若干措施》(下称“香十条”)等政策文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纾解企业困难,减轻企业负担,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把新冠肺炎疫情对园区经济的影响降至最低,鼓励企业春节期间不停产,春节之后早复产,为第一季度经济稳增长提供支撑。


从年初二开始,管委会全体干部职工放弃休假,全员上班,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两手抓。此外,深入走访园区重点企业,现场协助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一对一跟踪,确保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在三溪科创小镇金邦达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个工位前座无虚席,组装、检测、包装……工人们在各条生产线上有序忙碌着。


金邦达首席运营官吴思强介绍,受行业特点及保证冬奥会产品生产的需要,春节期间,公司均有投入生产;年初二开始,生产线已基本全线开工。截至正月初七,公司集团正式开工,员工返岗率超过98%;目前每天一线的产业工人超过600人。


“目前我们公司产品、业务订单量充足,2022年一季度订单已经排满,现有订单排程已到4月中旬。”吴思强表示,2021年订单情况已全部完成,达成既定目标。2022年,公司有望实现一季度产值“开门红”。


据了解,自2月2日起,三溪科创小镇园区企业陆续开工,目前已全面恢复生产。2021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为91.56亿元,比2020年增长11.10%。2022年,三溪科创小镇继续围绕“创新为魂、人才为本、产业为基、生态为美”的原则,坚持产业第一,全面实施工业投资倍增和园区投入倍增两大计划,抓产业、抓服务,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湾区


找准发展路径

擘画新能源产业集群蓝图


金湾区三灶岛南侧海域上海风阵阵,只见55台单机容量为5.5兆瓦国产抗台风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在这片辽阔海域上迎风屹立,它们和陆上集控中心、海上升压站等组成发电体系,最大限度捕捉南海的风,最终将其转化成电能。


▲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


这一带有科幻色彩的海上风电场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大容量海上风电场项目——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项目。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后,预计年上网电量达7.29亿千瓦时,满足约100万珠海市民一年生活用电需求,如按火力发电标准煤消耗量计算,每年可节约标煤22.9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63万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而这只是金湾新能源产业开发建设的冰山一角。


金湾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一方面,坚持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核心,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风电产业、智能电网产业及新能源服务业,形成“一个核心、四个重点”的新能源产业结构;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传统产业边界,将着力引进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光伏设备等新兴新能源产业项目,系统构建新能源产业体系。


▲中兴智能汽车。


夯实保障体系

促进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


从2021年1月29日高景50GW大尺寸单晶硅片生产基地一期厂房正式动工建设,在当年6月18日成功试生产出第一张大尺寸硅片。140天,项目从0到1,刷新了行业纪录。经过数月的发展,高景太阳能一期已基本实现了初期15GW的产能目标,在全国大硅片生产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高景50GW大尺寸太阳能硅片生产基地的一期厂房。


金湾区依托省、市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在人才、资金等要素上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保障的同时,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推出产业集群“群主制”,旨在开展精准招商,更好地服务企业,创新方法促进产业升级。


产业集群“群主制”是指在安排专人对接产业发展,以建链、补链、延链、融链、强链为主线,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加快区内各产业实现集中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群主”主要负责“吃透”产业,研究制定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的“四图”作战机制,通过商协会和重点企业“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等多渠道大力招商选资,提出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及协调解决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中的共性问题,推动产业集群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



斗门区


20亿项目云签约

专精特新企业落户


2月11日上午,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2022年春季重点项目“云签约”仪式举行,总投资近20亿元的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线上签约,为斗门区围绕“产业第一”目标发展“大产业”、建设“大斗门”注入新动能。


▲“云签约”仪式。


此次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引入的5家企业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和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集群,项目总投资19.32亿元,达产后预计实现产值22.2亿元,整体业态良好。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圳市佑明光电有限公司将建设高端LED及封测生产基地项目,打造成为该公司LED及半导体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计划2024年竣工投产


据了解,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2021年2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是珠海近15年来唯一一个新设立的开发区,批复面积2.08平方公里,实际管辖面积20.9平方公里,位于斗门区白蕉镇。开发区具有空、铁、港、陆4种交通设施兼备的综合交通优势与区位优势,内有国家一类口岸斗门港,西部沿海高速、江珠高速在园区设有出入口,半小时可抵珠海金湾机场。开发区现有重点企业90多家,2021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9.7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27亿元,各项指标均实现大幅增长。


吹响“产业第一”冲锋号


春节期间,珠海越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越亚)900多名工人坚守岗位,每条生产线紧张而有序忙碌着。而在其高端射频及FCBGA封装载板生产制造项目建设现场,则是另一番景象:100余名工人奋战在建设一线,在工地上过大年。“今年春节,我们生产、建设不停歇,开足马力完成订单、抢抓工期,瞄准今年7月具备投产条件的目标全力冲刺。”珠海越亚总经办主任王瑾表示。


▲斗门区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加速建设。 


斗门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21年,全区完成工业投资134.8亿元,同比增长102.8%,实现倍增目标。该数据还显示,斗门区去年工业投资增速在全市名列前茅,成为珠海工业投资强有力的增长极。


通过生机勃勃的生产、建设,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正是斗门区坚持“产业第一”的新方法论。


新的一年,斗门区将以项目为中心推动产业发展,优先发展壮大制造业,建设一流产业园区,全面打响产业发展攻坚战。



高新区


吹响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集结号”

力争今年引入160个项目


为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推动高新区招商工作再上新台阶,2月16日,珠海高新区举办2022年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动员大会,现场宣布成立高新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指挥部,并举行了招商特使、招才大使授牌仪式。


▲2022年珠海高新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动员大会。


“招商引资是产业发展的源头,是高新区未来一段时间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赵适剑表示,本次大会的召开正式拉开了高新区全年双招双引工作的序幕。高新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指挥部的正式成立,也标志着高新区构建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同频共振、互促互进的体制机制,将全力推动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高新区坚持“产业第一、项目为王”,深入实施人才强区工程和产业培育工程,加速招大引强、培优育强,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构建“4+3”大区域、大兵团招商引资模式,发挥好招商专员精准化、资源式招商;聚焦人才“来、居、业、学、乐、留”六大行动,打造青年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体系。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和以投促引,全力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和造血强链功能的“链主”企业。


珠海,

释放产业新活力,

跑出发展“加速度”!


来源 | 珠海政府网综合整理,素材来源于今日斗门、珠海高新区、珠海传媒集团

珠海多所学校建设迎新进展,学位新增超5000个

快收藏!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珠海政策合集来了!

春风送岗!珠海多场招聘会火热来袭,市级和各个区都有

不限户籍!在珠海,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失业保险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