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蜗牛说”第22期 | 石云里——让国宝说话,带你去看两千年前的灿烂星空

学术科技部 中国科大研究生会 2021-06-17

你是否了解过中国的科学技术史?

你是否知道历史的长河淹没了多少古人的智慧结晶?

你是否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迷茫过?

下面,就让石云里老师带着我们走进历史,寻找古代科学技术留下的痕迹,同时借石老师的人生轨迹,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期嘉宾——石云里老师

Introduction

石云里教授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历史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科技史联盟古代与中世纪天文学委员会主席,德国图宾根大学中国与韩国研究所客座教授,Annals of Science、East_Asian Science、Technology and Medicine等专业期刊编委。

研究方向:天文学史,物理学史,科学思想史,中外科技交流史。

主要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纲·天文卷》、《科学简史》等。


   科研活动   

1、科学简史

国外的研学经历让石老师认识到学习科学技术史的必要性,“我在美国访学期间,发现科学史是其本科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觉得这些东西美国的学生都了解了,那我们中国学生当然应该要了解。”

于是在《科学简史》全书26个章节,近30万字的篇幅中,他谈到了从早期的“自然知识的起源”到后来的“文艺复兴”,再到后来的“牛顿综合”以及“现代生物学”。

石云里老师着眼于知识的传承,“事实上,科学知识是人类意识的产物,是人类利用自己的语言对自然进行的理解和描述。”“这是一种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不仅决定着科学知识的形式和内容,也决定着人们获取自然知识的方式方法(也就是方法论),甚至还决定着人们对于科学知识的价值判断:究竟什么样的自然知识才是好的知识,才是确定的和可靠的知识?

2、崇祯历书

《崇祯历书》是一部比较全面的介绍欧洲天文学知识的著作,是明代末年由徐光启、李天经、汤若望等人译编。它是当时向中国传输欧洲历算学最重要的一套科学丛书,是20世纪之前中国最重要的科学典籍之一。

“当传教士到达中国开始传教后,一开始国人比较抵触和提防。但那时候我们的历法不准确,很多被视为灾异的天象无法预测,而传教士们可以帮助我们修改历法,使其更加精准,因此中国人逐渐接受了传教士,并邀请他们参与编写了这本书。”

但是,这样一部重要的科学典籍现在已经只有一些残本仍然留存于世。为了完整、清晰而准确地反映这部重要科学典籍的全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组成团队,花费十多年功夫,在世界范围内对《崇祯历书》的存本进行了普查与追踪,并进行了研究与校订,出版了《崇祯历书汇校》这部书。

这是国内外学术界对《崇祯历书》不同版本的首次系统整理,在中国天文学史与中西科技交流史的研究以及中国科技古籍的整理上都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3、如果国宝会说话

石云里老师通过对西汉夏侯灶(?—前165年)墓出土的漆器进行研究,发现了中国浑仪发明之前的天文观测仪器——二十八宿圆盘(圆仪),同时发现了用于指示节气的仪器——圭表。这两件国宝也从全国登记在册的380多万件文物中脱颖而出,成功地登上了CCTV9的栏目——《如果国宝会说话 :二十八宿圆盘圭表带你看星星》。

详见腾讯视频:

https://v.qq.com/x/cover/m9uajvun1eq5k3q/z0027oqj7es.html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二十八宿圆盘

二十八宿圆盘

二十八宿圆盘由两个圆盘构成。上盘直径23.6厘米、边厚0.4厘米,下盘直径25.6厘米、边厚0.5厘米,两盘中心有圆孔相通。上盘面刻六颗圆点,与盘心孔正好连成北斗七星的图像。边缘密排一周小圆孔,总数为三百六十五个,对应古代的周天度数。下盘刻有二十八星宿名及其距度。

二十八宿圆盘复原图

将二十八宿圆盘的上下盘同心地叠在一起,在中心小洞中垂直插入一根指针作为定标。利用这件支架正好可以把圆盘支撑到与当地赤道面平行的位置上,形成一个赤道式装置,用于天体赤道经度的观测。

二十八宿圆盘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这件圆盘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天体测量仪器实物,填补了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史上的一个空白。

圭表

圭表出土图

圭表使用图

经石老师研究发现,这件出土时被考古学家命名为“不知名漆器”的器物其实是一件可折叠的圭表,可以指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他的研究表明,在阜阳将这件漆器支起,水平安放在南北方向上,在正午便可利用立耳取日影。冬至那天,“表”影子影刚好到达“圭”的末端;夏至那天,“表”的影子刚好达到“圭”上特殊的一点;而春秋分那天,“表”影则刚好到达“圭”上四个“⊥”字形围成的中间那一点。

石老师凭借二十八宿圆盘和圭表两件文物,揭开了一段被掩埋了2000多年的历史。

4、传承与传播

学习科学史最大的一个功能就是教育功能。”无论是编写《科学简史》,还是出席《如果国宝会说话》,还有央视十套《解码科学史》栏目的《2000年前的科技文明》(入选《学习强国》的“学习视频”栏目),石老师在认认真真做研究的同时,也在履行着向公众传播科学技术史的义务。

了解是兴趣的开始,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技术在古老的中国的发展历程,理解其中的科学知识,从而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激发全社会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从而形成健康良好的社会风气。

在这个层面上,科学技术史的意义不亚于科学技术本身的意义。


左手数理化,右手古近新

在石云里老师的个人经历上有这样一笔:

1985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本科,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8年9月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获理学硕士学位。

没错,石老师在本科毕业的时候是一枚正宗的“理科男”。是什么原因让石老师从“科学”投身于“科学史”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30多年前的他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跨之初 

“促使我跨学科学习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他人的影响。在本科阶段,一位专业课老师提及物理学的伟大时刻已经过去,现阶段在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很难有大突破;与此同时,他经常给我们做科学哲学方面的讲座,潜移默化地对我产生了影响。二是自身原因,在深入学习物理学一段时间后,发现自身的兴趣点仍是在文科历史方面,而且那个时期,国家对科学历史的重视程度不够,科学知识在大众间的普及程度也较小,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既有发展空间,又能发挥自己特长的方向。”

科学史与其他文史类专业不同,需要具备一定的理学基础,读懂科学方面的著作。在自然科学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这样才能够做好科学史。早期许多科学史学家,都在科学上有相当高的造诣。例如乔治·萨顿,可以算是现代科学史学科的奠基者,曾获物理学的博士学位。1909年后,他开始着手筹划和实施科学史的研究工作,1914年德国入侵比利时,他来到美国的哈佛大学当科学史讲师。其对科学史的热情、人格魅力和博学都充分地体现在教学中。所以在我刚来中科大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说,其实当时的我们都是不合格的,应该对科学有了一定研究后再做相关工作。”

“而我,作为一个学物理出身的理科生,一开始是存在许多困难的。当时最困扰我的是古文断句,硕士快毕业时仍不完全会断句。做学位论文研究的古书读不懂,只能先照样誊抄下来回去慢慢研读所以说我一直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喜欢科学史,也觉得这个领域更适合自己,我可以在这个领域中做一些事情,所以我就选择了这一方向,并能克服中间遇到的各种困难。

 跨之梦 

最初的梦想很简单——写几本书。由于是从纯理科转向文科,最初自身也承受了不少压力,经常在深夜的时候思考人生。在经历过徘徊和茫然后,下定决心按照自己的本心走——报考中科大科学史类研究生。到现在仍依稀记得当初为了咨询考试情况坐火车来到这所陌生的城市时内心的激动、忐忑。在感受到科大的学术氛围后,我被这所大学的老师和研究生们吸引了,接下来的几十年就一直学习、生活在这所大学里。”

 跨之感 

“我们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学校为了管理方便,是分学科学习的,但在做研究的时候就不能再分学科了。在开展科研更是需要有一个交叉性的眼光,所以我很赞同跨学科学习并且鼓励同学们这样做。但是对于转变研究方向而言,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在这里我不提倡盲目的“钉子精神”。在科研这条道路上首先应该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其次才是努力和坚持,这样科研之路才能够走下去。我认为本科阶段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也是一个认识自我、挖掘自我的阶段,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为之努力,这才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做的。”


  Q & A  

Q:研究科学史如此久,您最喜欢哪一段科学史?

“我最喜欢的就是现在研究的这一段,16、17世纪时期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例如哥白尼学说、伽利略理论最早什么时候传进来?这段时期中西方文化是怎样交流的?在这一过程中,中、西方从思想到文化到很多其他方面都存在一些冲突,我们要研究的是外来先进科学如何与本土科学结合起来。在冲突过程中,可以发现我们的科学还缺少什么。我们一直以来看重的都是科学的实用性,在这方面付出的精力较多,而西方国家看重的则是基础性的研究,这也是矛盾点。在解决这一矛盾的同时,往往会出现碰撞,但也会产生火花。”

Q:您对参加过的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有什么想法?

“这个节目由于它每集时间短,可能其中讲解的知识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有点难理解。这个节目播出的更多目的是希望大众能关注科学史。当初节目在拍摄时也处于摸索阶段,不知道怎样能够迎合大众,缺少一点美感。后来也出现了一些类似的节目,例如国家宝藏 。虽然有人指出节目中存在一些错误,但这种节目是为了普及科学,引起人们对考古学的兴趣,没有必要让普及科学的人也跟科学家一样,追求严谨,那样只会让大众觉得科学冷冰冰、硬邦邦的,毫无有趣点。因此在现阶段,找到普及科学和研究科学的切合点是十分必要的。”

Q:您和您的课题组有没有做过有趣的实验?

科大科技史研究的一个特色就是以实验弥补历史文献的不足。比如为了验证中国古代计时的准确性,我们会复现中国古代用来计时的各种漏刻,并利用现代手段来检测其计时精度与产生误差的原因;再比如,宋代的苏轼和沈括在《苏沈良方》中提到,可以用某种方法从人尿中提炼“秋石”,可以治疗一些性功能衰弱的疾病。1963年,英国有位生化学家叫李约瑟(Joseph Needham)在Nature上发表文章,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从人尿中提炼性激素的工艺,引起很大反响。但是,我系的老师经过模拟实验,发现这样提炼的‘秋石’中并不存在性激素。文章发表后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我自己在研究二十八宿盘和圭表时是做过复原模型和并进行过一些简单的模拟实验的,但在研究古代天文学材料时,用得更多的还是模拟计算。”


  寄   语  

做科研最主要的是有乐趣,需要学会从自己做的每件事情中发现乐趣;其次是要确定一个人生目标,无论目标的大小;最后是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你们都是未来的科技与管理精英,是未来掌握世界按钮的人。按钮装得对不对,有没有装到合适的位置,该不该按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按下去,这些都需要你们拥有足够的人文知识与经验去做出判断;要学会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这样才能够更正确地引领这个世界。

  往期蜗牛说回顾:

第21期 | 中国科大丝路考古队赴伊朗Borj遗址考古发掘见闻

第20期 | 黄方——既要做螃蟹,也要做分馏计算

第19期 | 纵横捭阖,绿茵场上的最佳辩手

第18期 | 陈国良院士——家乡的月饼和35年前的工程包

蜗牛说

”蜗牛说“是研会品牌栏目之一,主要内容是对采访对象的科研和生活进行全方位展示,树立科研榜样;深入挖掘学术达人的宝贵精神品质,实现正确的思想价值引领。

如果你身边也有“蜗牛”或者你也是一只“蜗牛”,请在下方留言或者联系我们:USTC_xssj@163.com

-中国科大研究生会-

学术科技部

文案 |  常力戈 李尹 覃显慧 徐国亮

排版 | 林明昊

审校 | 李永哲 米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