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师父陈治

曹将 曹将 2021-01-22


两天,一位朋友突然微信我,问我认识「治哥」吗。


我说认识啊,怎么突然这么问。

她说,现在治哥是她的领导,前段时间聊天时候提起了我。

原来如此。

然后我们又聊了很多,得到一个结论:治哥是个好领导。

当然,其实自己还想说:他也是位好师父。

01 会议记录


时间回到 3 年前。

那时自己到湖北学习,有幸得到他很多指导。

在第一天,他跟我聊了半个多小时。

他先简单介绍了一下部门架构,然后问了我一个问题:来这里学习,那到底想要学习什么?

我说了几个,包括了解流程、清楚操作等等。然后,他跟我分享了自己早期的经历,经常为了一个项目策划倒腾到凌晨,很累,但是觉得很开心,因为每天都在保持着知识的输入。到了现在,很多早期的积累仍然发挥着作用。

他说话的时候眼里放着光。

然后,他教给我日后影响最大的一个工作技能:会议记录。

它不是会议纪要,而是把会议中所有的内容全部记录下来。当时我听傻了,心想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但是不敢说出来,领导说啥就是啥吧。

下一次会议给了我下马威。

一共三小时,每个小组汇报自己项目的策划,其他人提出自己的意见。全程自己必须保持高注意力,不断地啪啪打字。结束后还要对照着录音,修正文稿,当晚直接搞到凌晨 1 点。

第二天交给他时,他问:感觉怎么样?

我没忍住表情,回了一个苦笑。

他看出了我的无奈,然后说道:你现在是新人,新人旁听会议时,最怕的就是走马观花。为什么要把所有人的话记录下来?因为你可以了解到每个人发言的侧重点。他们都是前辈,这些信息输入对于以后工作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然后,他与我一起分析,每个组的方案特点:有的从细分群体(高知女性)入手,有的从热点切入,有的则从地区客户特点(返乡客)切入,还有的从物业类型(公寓)切入。不同的视角,带来不同的思考方向。而大家给出建议,则在补充每个方案的不足。

如此一来,我的记录哪里是记录,而是六七个具体的全维度方案。

原来如此!


02 每周的分享会


其实那段时间,营销部并不应该特别忙,因为很多项目都处于前期筹备阶段。但是,那段时间大家每天都基本要到晚上 10 点以后才能回家。

为什么?因为都在做准备。

比如品牌线,每周都会有一个分享会。广告公司、营销部都要整理行业内外的方案,汇总为幻灯片后上台展示,还会进行现场 PK ,评选出最佳。

而且,是相关人员都要分享,包括实习生!

↑ 某次分享会

在分享时,大家不能坐着,而是需要像正式演讲一样,站在前台,把案例剖析清楚,并给出自己的总结。

如此一来,人得到锻炼,也沉淀出一系列经典案例。

假设每周都能沉淀出至少 4 份,一个月就是 16 份,半年就超过了 100 份。

等到需要的时候,就能马上从案例库里找到合适的内容。

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前置化!

03 帮助新人融入环境


在刚来的那周四,治哥微信我说:要不要去西海岸帮忙?周六有个活动。

我说好啊!

那天是一个露天音乐节。项目组已经安排得十分妥当,自己在现场更多地就是看演出。

观看的过程中,也有机会跟各个同事聊天。因为不是办公室场景,大家穿着也不再是工装,话题也就更加地活泼。

↑ 白衬衫的就是治哥

那晚他还组织了一次吃饭,一场 K 歌。在 K 歌时,他会有意地 CUE 我来表演,自然就唱了一首《青春修炼手册》,还羞耻地跳了他们的舞。

那晚第一次感觉自己融入了集体。

04 每周的复盘午餐


接下来只要有空,每周一治哥会请我吃个午餐。

在午餐时,他会问我这周的学习收获。第一次的时候,我说了很多自己的判断。他把我打断:尽量说事实。

当时有点不知所然,但也只能照做。

在我说完之后,他再让我表达观点。我突然意识到这么做的科学性:如果只有观点,那就像浮在空中的云,落不了地;而有了事实作为根基,那么观点就长在了树上,更加稳固。

在听完我的表达后,他会先肯定,认可我的观察。然后,则会基于事实进行引导。

比如当我疑惑办露天音乐节的意义时,他从我对现场观众和售楼部的观察中,提出两个问题:那如果自己做,会采用什么方法提升目标客户来访量?如果还是做音乐节,哪些环节会删掉,哪些会增加?

当然,他也会把控午餐的节奏,不会完全聚焦在工作本身。

有一次,他分享了自己之前在上海深造时的经历。

当时他们有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在上海的有块区域,集中生活着来华工作的韩国人。由于语言不通,购买生活用品基本都在生活区里的小卖部里解决。根据他们的调研,这里的产品价格比市场上的贵太多。

这就是痛点。

那么如何解决呢?方案一是自己开店,成本太高。方案二就是做O2O,可以免去租金,推出爆款,库存也不用太大。

说做就做,几个小伙伴,熬通宵,做网页,搞推广,盈亏平衡很快实现。

之后延展产品线,也收获成功。

不过后来因为大家都有各自的职业规划,所以慢慢就脱离了。但回顾这段经历,有两点收获很大,第一是对各种商业案例的总结,第二是在实操过程中的不断复盘。当跳出地产思维来考虑问题时,视角更宽,思考更深。

他的分享就是一个典型的复盘逻辑!

虽然跟他学习的时间只有一个多月,但是说实话,很多日后的习惯都来自于他。

比如说工作前置化。

对大多数工作来说,都会经历闲季和忙季,只是对应的时长会有不同。那么在闲季的时候,绝对不能说因为之前太忙太累而就开始懈怠。——这反而是充电的好时候。

整理之前的经验教训,学习他人的优秀做法,这些会让下一次忙季游刃有余。


又比如说记录工作。

每次开会,或者听演讲,能全盘记录的就不会只记纲要。因为他人的发言有非常多可以学习的地方:

·  有的是内容层面,对方有更特别的洞见;

·  有的是技巧层面,对方使用到不同的调动他人的方法;

·  还有的是角度层面,因为每个人的知识储备和经历经验不同,看待问题的方向也有不同,但这些不同很可能就是自己的盲区。


把这些记录下来,之后再来复盘整理,相当于积累了大量的学习素材。

再比如说如何带人。

最近在看一本书《做个好教练》,发现治哥的很多做法都与书中的观点不谋而合。

第一,从动机出发。比如第一次沟通时,他会主动问我「想要学习什么」。当我梳理出动机后,他则匹配出对应的带的方法,我也会认同并配合。

第二,建立信任。无论是一起吃午饭,还是他分享自己的经历,都让我感觉到「他不把我当外人」,一旦有了这层认知,后续也会敞开自己。

第三,给与反馈。在每次听完我的疑惑后,他不是马上给出答案,而是先肯定我做的努力,然后用“替代法”和“增加减少”法的方式来促进思考。

·  替代法:为了完成同样的目标,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案?

· 增加减少法:在既有的框架中,哪些环节可以减少,哪些可以补充?


动机出发是「我」的角度,建立信任是「我们」的角度,给与反馈是「我们与事」的角度——最后,解决了事,也加深了情感。


不得不说,治哥真的是一个高段位领导。

很庆幸自己能在职场初期认识他。

马上就是教师节,想说一句:谢谢!

晚安好梦。

- 更多精品文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