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闪闪发光的20000+,中南谢谢你!

致敬劳动者的 中南大学 2023-08-28

在中南,你是否留意到

那些在人潮后默默守候着的人

因为他们,求学有道

因为他们,昼夜无忧

因为他们,前行不惧

……

8年、16年、23年、33年

20000余个辛勤工作的Ta

用劳动的热情

奋斗的双手

创造更加美好的中南

他们的故事

你可曾听说


无论什么时候发生故障,都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陈柏青


 修建服务中心员工,在校工作23年 


在中南校园里,你总能看到着一身深蓝色工作服、头顶安全帽、腰跨工作包的身影在各处穿梭。学生宿舍、家属区、工作区……陈柏青和他的同事们默默守护着中南的“点点星光”。



尤记19年5月一个夜晚那声惊雷,一时间大半个校本部都陷入黑暗之中。高空电缆短路,又正值用电高峰,事态紧急!一个电话打过来,正在家中休息的陈柏青二话没说,换上工作服,提起工作包顶着大雨就往外走。这次不同于以往的高空电路作业,涌动着的高压电流散发着危险的气息,大雨打得人脸生疼,笼罩着的夜幕更显紧张。用不了登梯,就用吊车把人托举着作业,整整两小时的不间断紧张工作,最终找到并修复了短路电缆,校园终于恢复了明亮。对于生活在中南的人来说,这可能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次停电,但对陈师傅和工友来说——“终于搞定了,我们又一次‘守护’了校园。”


了解学生事,速找费老师!


费洪晓


 计算机学院教师,在校工作32年 


在30余年教龄里,费洪晓能叫出绝大多数所教学生的名字,对部分学生还能准确说出他的家乡,会打球还是会唱歌,编程的水平高低……专业课老师想了解学生的情况,事先可以询问费老师;学生遇到困惑和难题,常常找费老师“倾诉衷肠”;家长想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也会想到费老师;连宿管阿姨都知道计算机学院有个费教授。



在课堂上,费洪晓根据专业特点与新工科建设要求,倡导以自主学习、经验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学习,由浅入深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和学生的课堂。费洪晓还“扎根”在软件系的每一个年级群和竞赛群,积极地进行信息分享,鼓励学生们组建竞赛队伍。费洪晓的竞赛指导,并非大水漫灌的灌输式教学,他注重启发性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拆解问题、逐步分析问题。


学生宿舍、教学楼、办公室、竞赛赛场……费老师的足迹踏遍学生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学生在哪里,费老师就在哪里。


让罕见病被看见,让爱不罕见。


涂超


 湘雅二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副研究员 

 肿瘤模型与个体化诊治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在校工作9年 


骨肿瘤是一类少见乃至罕见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骨肉瘤的发病率也仅约百万分之三。作为骨科最“冷门”的方向之一,涂超等人的坚守让这分“冷”慢慢升温。由于骨肿瘤罕见,加上异质性高,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十几年来,涂超围绕骨肿瘤诊治瓶颈难题,在手术与教学之余扎根实验室,不断解析新机制,尝试新方法。



为提高基层医生对骨肿瘤的认知,他担任“湖南省骨肿瘤学术直通车”巡讲讲师,将规范化治疗带到基层医院。但涂超发现,仅医生有意识和能力还不够,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也很重要。“我们要让患者获得更多机会,防止患者因病理相关知识的缺乏与偏信导致悲剧。”2019年,看到《人间世2》中的安仔时,涂超更确定了要将心中想法落地,为骨肉肿瘤出版科普读物。2021年,涂超与科学出版社合作共同主编国内首部骨肿瘤漫画题材科普书籍出版,书中的每一个病例,都是真实病例。


我热爱这一行,干了三十多年,真的舍不得。


黄金亮


 饮食服务中心主任,在校工作33年 


每天天色仍暗的四点半,黄金亮便睁开眼睛,来到厨房跟班。开餐前,他在备餐间巡视,盯在厨师旁边,如有不对,亲自讲解、示范;开餐后,他仔细观察各道菜品的销售速度,并在学生与教师就餐结束后,组织厨师品尝当日剩得较多的菜。“发现什么问题了吗?”他带领大家在一次次的省察中精益求精。



    黄金亮时常教导员工要把来用餐的师生当成家人来看待,“只有家人吃得好、觉得行,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位了。”为确保食品安全,他严抓产品验收、储存、初加工、熟加工等每一个环节;为提供就餐者满意的服务,每周一中午组织例会指出问题与要求,不断进步;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他推出“八大菜系”,并坚持每季度开会制定菜系,指定菜谱,不断出新……一餐一饭,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师生们的胃在中南“安家”。


陪着中南从烧煤气到使用天然气的黄金亮,在聊及几个月后退休的日子时,红了眼眶,言语中满是不舍。


教育者要有强大的责任心,更要与时俱进。


孙晓


 土木工程学院教师,主讲《工程测量》等课程,指导本科生勘测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在校工作20年 


刚进入工作岗位时,孙晓认为备好课、讲好课就是好老师,随着经验的增长,她意识到真正的好老师应当能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价值。为此,孙晓对每一个知识点反复推敲,对每一堂课认真总结,对每一位学生细致观察,贴心地指导每一个同学的作业,在闲暇时与大家一起沟通交流职业规划,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未来之路走得更稳健。



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当前的教学工作,孙晓认为是“紧张”,并非出于对教学本身的畏怯,她认为面对当前快速变化发展的时代、日益增长的育人新要求与学生需求,必须时刻保持紧张的态度,不断丰富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而不能安于现状、故步自封。当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教学安排时,孙晓和所在教学团队成员以极快的反应研究出了MOOC+课堂直播并佐以Tronclass平台记录教学过程的总体教学方式,确保学生们在家中也能身临其境般地学习实操技能;她的教学PPT往往在上课的前一天还在更新,她的课堂一直与时俱进。


辅导员是读故事、写故事的人。


王梓懿


 建筑与艺术学院辅导员,在校工作8年 


“真性情”是学生们对王梓懿的统一评价。“我能够站在同学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去换位思考,可能这就是他们评价我‘真性情’的含义吧。”


在同学们眼中,王梓懿总是用自己的热情与真诚来帮助大家解决问题、走出困境,也认真走近每一个学生的内心。“王老师平时会和我们一起运动,聊八卦,更会谈天说地,与我们在思想上深度交流。”有一次,王梓懿去宿舍看望考研的同学并聊起了政治考题,后来讨论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起点”,越聊越起劲,最后到了宿舍快关门才离开,事后两个人都感觉醍醐灌顶。这样的“灵魂碰撞”还有许多,王梓懿和学生一同在点点滴滴中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升华”。



在王梓懿看来,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人,在和他们接触的过程中,自己也像是收获了很多份不同的经历与成长,看到了许多与众不同的风景。他认为,辅导员是这样一个读故事、看风景的人,然后再去写故事,用故事引导学生成长。


科研要深入第一线,认真做事!


潘建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烧结球团与直接还原,在校工作20年 


“球团烧结就像做饭,要加入配料,还要有些调味品,球团烧结工艺得到的球团是为钢铁行业提供炉料的。”潘建在中南学习、工作20余年,在球团烧结与直接还原的田野里也深耕了20余年。“科研和科研成果的转化都是反复的过程,是从解决问题、新的问题出现、再解决问题的反复,因此必须深入第一线。”


在和安徽淮海实业集团合作共建煤矸石自热式脱碳生产线的过程中,团队从2017年开始谈项目,到2022年动工,历时五年将这项冶金与煤炭产业相结合的新技术落地。由于项目的先例性,全国无经验可参考,团队只能在一次次实验中完善技术,在一次次的参观讲解中向合作人员阐释工作原理,在反复的工业实验中向合作企业论证该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与经济性。



与此同时,潘建还为学生主讲《烧结球团》《煤化学》等5门专业课。“‘5‘这个数字对我来说很有意义:上学期间,‘5’是我的学号,科研道路上,我们的研究也一般都是5年才结果,或好几个5年。”


我非常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喜欢学校的环境和氛围,喜欢和青年学子们一起学习生活。


张寿春


 化学化工学院教师,

主讲《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

《配位化学》等课程,在校工作16年 


多年来,张老师一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潜心教书育人,引领学生探索化学的魅力与神奇。“师生相互的主动积极参与”是张老师的教学核心思想,他会让学生上讲台做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化学奖解读,也会“自掏腰包”在学生间举行元素化学知识竞赛。在学生们眼里,张老师的课堂总是最“潮”的。而张老师的教学绝不仅限于课堂,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自发组织师生成立“化学与思政”微信公众号策划团队……张老师一直力行由内而外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广泛学习。



而在平日里,张老师和学生常常“打成一片”。学习上有问题,问张老师!生活上遇到麻烦,找张老师!想运动了,走!找张老师打羽毛球去!“师生就应该是亦师亦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关系。虽然我在课堂上是传授知识的老师,但下课打起球来,同学们可没少帮我‘提高’球技。”张老师笑盈盈地说。在未来,张老师希望自己继续有一份热,发一分光。


既然选择了干这一行,那就要专注这一行,更要做好这一行。


杨卫


 铁道校区保卫人员,在校工作9年 


整治校园交通秩序,维护校容校貌,安顿校内无主动物,调解居民的家庭纠纷,保持校内和谐……三班倒是杨卫的工作常态,风雨无阻地不间断巡逻是家常便饭,杨卫的工作便是守护校内师生居民的安全。



面对这样日复一日事无巨细的工作,当被问起是否也曾感到过倦怠时,杨卫笑了笑,摇摇头说:“只要认真干就不会疲倦,我的性格就是这样。”今年2月28号的一次校内火情,在刚发生时就被杨卫及时发现并扑灭,最终没有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是得益于杨卫在巡逻时的细致和处理火情的准确专业。虽然他当初选择这份工作只是为了生计,但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更要做好一行,杨卫始终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保持细致而专业的态度。


他们也把爱回馈给了我。


宋添添


 中南大学第一附属小学语文教师,

在校工作14年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宋添添重视语文学科课外活动,她说:“我希望他们学会学习。”她在班上举办故宫系列科普分享、随课本与世界相见、四大名著精读、专题作家作品介绍和阅读等拓展活动,让语文的教学源于教科书,而不囿于教科书。



作为一名班主任,宋添添尊重孩子不同的个性特点,她说:“相互尊重是产生爱的前提。”有一次,宋添添批评了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非常生气,放学后把门一摔,背着书包气冲冲地回家了。但宋添添相信:“孩子本身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和老师起冲突,只是事发当时有了情绪化的行为。”第二天,孩子给她带了一块小小的巧克力,她的理解与孩子的真心相向而行。


去年的毕业班给宋添添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作为生日礼物的空白画框里,各不相同的手指印和名字缩写在说着相同的不舍。宋添添眼里回忆闪烁,笑脸如花的男孩女孩仿佛又一次站在了她的面前,“他们也回馈了我爱。”

中南

有20000余名劳动者

他们是诲人不倦的教师

是深耕不辍的科研工作者

是无微不至的辅导员

是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

是披星戴月的后勤工作人员

是电工师傅、是校园保卫者

……

是每一个用青春和汗水

汇聚成校园点滴美好的人


千言万语道不尽心中情意

今天

让我们对每一位伟大的中南劳动者说声

“谢谢你!”

感恩有你,温暖中南


策划 | 方健骁

采访 文字 | 吴进 黄芳淮 易嘉新 欧阳婷 黎迈

摄影 | 方健骁 覃燕林 钱薪妍 卢泓源 受访者本人

指导老师 | 邓皓迪

编辑 | 周芳妃

审核 | 邓皓迪 韩艳 唐潇珺


往期精彩推荐

中南大学真的很……
首发!《中南故事》里,藏着你的青春
二十三载,和中南一起走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