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研究3】赣州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

2017-06-14 许五军 规划师杂志
 

点击蓝字关注规划师杂志公众号

本期主题: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

[编者按]

2012 年,我国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在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的联合启动与大力推动下,截至 2014 年底,已公布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合计 2555 个村落。如何实现这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本期“专题研究”栏目以“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刊发一组文章,系统介绍我国传统村落规划编制与实践,以及不同类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模式,以期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专题研究3】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

作者赣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书记、副院长许五军在《规划师》2017年第4期撰文,文章在对赣州客家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与村落特色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遵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轮驱动、“政府主导”与“村民主体”互相促进的总体思路,从强化政府主导、立足村民主体和鼓励社会参与等方面对客家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推动了传统村落的复兴。

[关键词]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赣州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4-0065-05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许五军.赣州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J].规划师,2017(4):65-69.

  一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与村落特色

(一)客家文化的形成及资源要素

中国历史上由于王权变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等原因,引发了五次北方汉民为避战乱而大规模南迁的移民运动,大量的中原汉民进入到赣粤闽三角地区,为这些地区带来了深厚的汉唐文化,并与这一区域的古越族或畲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混合着粤文化、闽文化、赣文化等地域文化的土著文化相互撞击、融合,孕育出既有中原汉唐文化传承,又蕴含着古越族或畲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因子的客家文化。赣州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客家人最早的“集散地”和当今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被誉为“客家摇篮”。赣州分布了大量的的客家传统村落,是客家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客家文化要素包括山水环境、村落格局、建筑形式、饮食服饰、意识信仰、文化艺术、婚丧习俗和方言民俗等。这些要素来源于客家人的生产生活,是客家文化的核心和客家民系的本质特征。

(二)客家传统村落的特色

客家人在不断迁徙的过程中,以寻求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空间为目的,在赣南丘陵区域利用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逐渐形成以“厅屋组合式”民居和“围屋”民居为主要建筑形式的客家村落

(1)村落选址。

客家传统村落以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基本空间观念,结合堪舆文化,形成“背枕玄武,面向朱雀,青龙抬头,白虎低伏”的四山格局,利用山间盆地既可生产又可防御的良好特性,在具有独特山水资源的赣粤闽三角地区形成村落,聚族而居。这样的选址为客家先民寻求族群安宁、祥和的祈福心理提供了慰藉,孕育出适合客家人生产生活的典型村落模式 — 小盆地农耕经济与堪舆文化结合的聚落空间。

(2)空间布局。

客家传统村落通过聚集同一姓氏或宗亲,以“厅屋组合式”和围屋为基本居住单元,以宗亲祠堂为核心,以控制一定范围农田为条件,将若干居住单元依山就势进行布局,形成既契合堪舆文化又有利于生产生活的空间布局形态。

(3)建筑形式。

客家建筑主要有三个特点:①追求建筑的组合与扩展。围屋是聚族而居的民居,从最初的“四扇三间”发展到“两堂两横”再到“九井十八厅”都体现了建筑向前后左右不断扩展、延伸的特点,反映了客家人希望人丁兴旺、力量强大的心愿。②强调主次分明、均衡布局。房屋无论是向前延伸,还是向左右拓展,都是以正厅 ( 上、中、下厅 ) 为中轴,以祖堂为核心,表现出客家人极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③注重防卫,构筑奇特。客家人由于移民外乡,不仅要面临恶劣自然环境的威胁,还要同土著和匪盗争夺生存空间,因此安全性和防卫功能是客家人建房首要考虑的问题,如墙体的厚度设置为1~2m,围屋本体四角设置了炮楼(图1)。

(4)内部功能。

从当代的视角看围屋就是一个“居住综合体”,其内部人口可达千人,占地近万平方米。除正厅、中屋、边屋、龙衣屋、土库等居住和储存用房外,还配有花园、厨房及水井等设施。内部通过巷道、走马廊等连接各功能空间。而正厅则是围屋不可缺少的室内公共活动空间,是村民举行重要礼仪活动的公共场所,也是维系宗族血缘关系的纽带

(5)文化内涵。

围屋是集家、祠、堡于一体,聚族而居的空间。围屋内的村民都拥有共同的祖先,维持着极强的血缘关系,保存了较为完好的宗族文化,展现了客家人“崇先报本、守望相助、坚忍不拔”的意识和精神。

二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生存条件艰苦,村庄“空心化”严重。客家传统村落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建筑使用功能和舒适程度已不能满足当代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公共设施也不配套,大量原住民纷纷迁出村落。

(2)保护意识薄弱。由于村落原住民文化的差异性,导致村落文化保护的盲点较多,村落中常常出现随意拆除老房,建设新房的“插花建房”现象,或者紧贴村落建设大量与村落整体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破坏了村落格局、风貌和肌理。

(3)缺乏有效保护机制。长期以来,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被忽略,尤其是交通不便、人口稀疏的偏远山区,其规划实施、建设管理、资金投入和文化传承等保护机制都急需完善。

(4) 科学发展理念不强。很多传统村落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但缺少科学保护与发展的理念引导。村落发展大都以建设为主,保护次之,在建设中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造成客家传统村落生态环境、空间风貌被人为破坏。

(5)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够。由于缺乏有效宣传,广大村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村民,对客家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总结、创造出来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认识得太少,导致客家非物质文化被边缘化。

  三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思路

面对客家传统村落现状,需尽快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实施科学的保护路径,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轮驱动,建立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图2)。

(一)强化政府主导

首先是实施立法保护。目前传统村落保护的法理依据主要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随着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公布,以及今后省、市级传统村落名录的建立,迫切需要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江西已于2016 年制定《江西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使江西的传统村落保护具备了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其次是编制传统村落保护规划。通过资源调查和价值评估,明确保护对象、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指导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实施。最后是通过政策平台建设、资金支持、技术服务、产业引导和文化宣传等手段,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调动村民参与村庄保护的积极性,引导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二)立足村民主体

传统村落的保护离不开村落的主人 — 村民。规划应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村民理事会的作用,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障村民合法权益的同时,组织村民积极融入到保护与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如制定村规民约,鼓励村民参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的编制、参与并监督公共设施的建设等。

(三)鼓励社会参与

政府从传统村落的保护现状和特点出发,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和风险补助等措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传统村落保护;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捐赠、认领、租赁、投资及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传统村落保护。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实施策略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认知水平的提高,客家传统村落这一特殊文化元素正逐渐被人们熟悉。赣州安远老围村于清康熙三十九年 (1700 年 ) 至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建成。2012年,主体建筑东生围围屋群作为赣南围屋“三群五围”之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首批中国传统村落。该村至今仍保存有陈氏宗祠、蔚庭围、东生围、磐安围、德星围及尊三围 ( 其中尊三围 1933 年 8 月毁于战火 ) 等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以及赣南采茶戏、车马灯、糯米黄板、擂茶、婚嫁节令习俗、民间传说等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存。以下结合老围村的规划实践,探讨传统村落的保护路径。

(一)建立科学保护体系,实施“整体性”保护

1.划定保护范围,明确保护内容

规划根据保护需要,划定核心保护区与建设控制地带两个保护层级,明确保护内容,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在核心保护区,规划主要对山水格局、村落格局、历史街巷、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其他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等进行保护,并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新建、扩建活动进行控制(图3);在建设控制地带,规划对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在使用性质、高度、体量及色彩等方面进行控制(图4)。

2.制定保护措施

规划根据老围村的文化和空间特色,采取分类保护与有机更新措施。

(1) 对于物质文化,在核心保护范围内除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其他新建、扩建活动。具体措施包括:①在山水格局保护方面,规划着重保护村庄背山面水、具有清晰山水轴线关系的山水格局;保护村庄自然山体生态景观背景,禁止任何不利于保护的建设活动,恢复遭到破坏的山林植被;保护镇江河及其支流岸线的自然形态,禁止侵占河道随意修建各类设施;划定围屋的山、水、屋视线通廊,对有碍视线的建 ( 构 ) 筑物应降层处理或拆除。②在历史街巷保护方面,规划主要对街巷空间尺度与形态、铺地形式和铺地材质实施保护,对损坏的铺地按原样进行恢复。③在建筑保护方面,规划对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和其他建筑进行普查和评估。对于文物建筑,规划遵循“抢救第一”的原则,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进行保护;对于传统风貌建筑,规划在不改变建筑外观风貌的前提下,通过维护、修缮等手段,完善建筑内部生活配套设施,使其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对于其他建筑,规划根据其对历史风貌的影响程度,分别采取保留、整治改造与拆除等措施。④在历史环境要素保护方面,规划对古树、名木以及古树林进行统一登记、建档,严禁砍伐,并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将古井、古池塘周边 10m 范围划定为保护范围,不得进行其他建设,严禁任何污水排放,防止污水渗入地表污染井水;对田间小道、墙坎、篱笆和晒谷场等乡土景观元素尽量予以保留;对具有图案的铺地进行保护,局部破损的铺地采用同样的材质、传统的铺设形式和工艺进行恢复 。

(2)对于非物质文化,规划坚持“整体性”原则,既要保护文化本身,又要尊重其内在的丰富性;既要重视文化的“过去时”形态,又要关注它的“现时”形态和未来发展;既要重视文化的价值观及其产生的背景、环境,又要整合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利益诉求,尊重文化共享者

对于老围村非物质文化形态的保护和传承,规划不是进行“机械式”保护,而是融入新科技、新观念,实施“活态化”传承。例如,结合旅游和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进行采茶戏、车马灯和婚嫁庆寿等历史文化民俗表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使传统文化得到延续与发展。

对于传统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规划对其进行生产性保护、开发,生产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饮食、工艺品和纪念品等,让它们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此外,规划还建立了科学的传承机制,对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抢救性保护,在资金补助、生产经营、技艺传授、个人荣誉、身体健康和文化宣传等方面,制定特殊保护政策。


(二)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发展能力,实施协同发展

规划以“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为主要目的,以构建合理发展空间、完善公共配套设施、优化产业发展体系和加强文化融合为出发点,实施协同发展,推动老围村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空间协同

(1) 居住用地。客家围屋是特殊环境下的产物,其现有的居住形式、功能布局和卫生条件等方面都无法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因此,规划在村域范围内,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将空闲场地与土坯房改造用地作为老围村新建住房的用地。

(2)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根据各功能空间的特点,合理安排卫生站、小学、幼儿园、文化活动站、村委会和商品供应点等公共设施(图5)。

(3) 道路系统。规划保留村庄原有道路格局,拓宽主要游览道路,根据围屋历史文化展示利用的需要设置停车场、广场和游览步道,形成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图6)。

(4) 绿地系统。规划在保留围屋群传统生态环境格局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河道绿化和山体绿化等,丰富绿化环境风貌。

2.产业协同

老围村产业发展从转变乡村经济模式入手,将高效农业、对环境影响小的农产品加工业及旅游业结合起来,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和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协同发展,赋予传统村落生产、生活、旅游和生态等多样化功能,形成产业协同的综合发展体系。

在农业方面,规划以发展高附加值生态农业为重点,提高老围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村民收入;将生态农业衍生出的一系列体验式的乡村休闲活动,如农场采摘、花卉种植、生态牧场参观、特色手工制作和农产品就地销售等融入围屋体验、观光之中,推进农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形成良好的产业多元化发展体系。在旅游业方面,规划以客家文化体验与民俗风情展示为主体,打造客家文化、围屋建筑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休闲度假文化四大文化主题,形成东生围民俗文化展示区、尊三围红色革命纪念区、尉廷围客家美食品尝区和磐安围精品文化体验区,同时将各类特色鲜明的文化元素有序地布局在各个区域中,构建集游览观光、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围屋旅游区(图7)。

3.文化协同

传统村落是一个特殊生态文化共同体,其保护与发展不能割断、脱离与之相关的环境和背景,刘福智等人认为自然、人文及建筑空间形态是不断融合、进化、共生共荣的生态体,存在较为独立的系统特征和生态运行机制,体现出特定的文化特质及场所精神。因此,文化协同是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根本,规划将客家文化、山水文化、农耕文化和堪舆文化等有机融合到村庄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如老围村村落格局展示、东生围民俗展示、尉廷围美食展示、磐安围文化度假和镇江河湿地景观体验等。


(三)上下联动的“精细化”管理

根据老围村保护与发展现状,规划成立了东生围围屋群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对村庄实行分级管理,明确了县(乡)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理事会和村民等的管理职责。一方面,政府组织编制了《老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制定了《老围村东生围围屋群周边违章建筑清理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客家文化教育培训计划》《老围村传统工匠培训计划》《老围村产业发展规划》,并定期组织文物保护、规划、建筑等领域的专家对东生围围屋群保护进行“会诊”,优化保护措施;另一方面,老围村村民委员会、村民理事会组织制定了《东生围围屋群村规民约》《东生围围屋群防火安全制度》《东生围围屋群白蚁防治制度》《东生围围屋群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规章制度,既提高了村民对村庄的保护意识,又使村庄的管理有章可循。


(四)盘活资源、借势发力,鼓励社会参与

传统村落从保护方法到发展模式,从资源利用到资金投入,需要建立多渠道的社会投资保障机制,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的积极性。东生围围屋群依托得天独厚的客家文化资源优势。在政府相关奖励政策的指导下,在村民委员会和村民理事会的监督下,规划引入社会参与,设立传统村落旅游运营发展公司,在明晰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和村民资产权属的基础上,在保障各方利益的同时,实施经营权统一 ;采用村集体+公司+村民的运作模式,以村集体资产、村民资产折算入股的形式,由公司统一运营;结合村落特色,发展村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休闲旅游项目。如此一来,村民既是传统村落的保护者,又是受益者。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杂志2017年4期

赣州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

《规划师》杂志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蓝字可看原文)

『福克萨斯建筑设计作品集』新罗马会议中心及“云”酒店

【NEW BOOK】民宿之美Ⅱ

【NEW BOOK】《数据可视化》

『低能耗城市景观』风能技术——科珀斯克里斯蒂北部海湾公园

【规划师论坛6】山地城市综合管廊布局及选线规划实践

【规划师论坛1】城乡规划领域廊道相关研究述评

【规划师论坛2】公共政策视角下的综合管廊规划问题及政策应对

【规划师论坛3】中心城区 E 类用地中的廊道空间生态规划方法

【规划师论坛4】深圳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编制体系与方法

【规划师论坛5】天津市城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编制思路与实践

【PM】“多规合一”规划中的城乡用地分类及其应用

【PM】基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半城镇化地区城市更新模式研究

【专题研究1】“互联网 +”引领的传统村落复兴路径探究 ——以陕西省礼泉县官厅村为例

【专题研究2】传统村落综合规划的编制与思考——以平潭综合实验区山门村综合规划为例

 

转载须知

转载时后台回复“转载”二字,

需开白名单转载请在后台留下公众号ID,

无授权图片的童鞋会被举报的哦!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