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规划师论坛5】“在地文化”导向下的社区多元与自主微更新

叶原源 刘玉亭 等 规划师杂志 2021-01-1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期主题:社区规划与微更新

【主持人语】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创新社会治理成为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基于社区展开的城市微更新行动逐渐成为我国常态化改善和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日益受到学界关注。由于社区是在地性特征非常强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针对不同地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水平,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摸索地方经验,总结从社区空间环境到社区治理机制方面的理念与方法。基于此,本期“规划师论坛”栏目以“社区规划与微更新”为主题,特邀一组文章,探讨社区规划与微更新的理论、方法、机制及实施路径等,并着重介绍广州、厦门、重庆与武汉等地的实践经验,供读者参考。

[主持人简介]

黄 瓴,博士,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规划系、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委员。

【规划师论坛5】

“在地文化”导向下的社区多元与自主微更新

作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叶原源,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玉亭,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助理研究员黄幸在《规划师》2018年第2期撰文,在城市“存量规划”的转型时代,城市更新以何种创新路径来实现公平、合理、有效的城市发展成为重要命题。面对多元的更新目标,社区作为丰富城市生活的单元载体,其日常性、灵活性、内生性是城市更新重要的智慧源泉。而扎根于地方各种属性特征和禀赋特色的“在地文化”是一种凝练的内生动力,深刻影响着地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也是社区更新的重要触媒。文章选取广州东山新河浦地区为研究案例,从“在地文化”的视角探讨社区更新如何驱动自主的力量,形成渐进式、多元化的有机更新,探讨其实施路径、效应对城市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在地文化;多元;自主更新;渐进式;内生性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2-0031-06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引文格式]叶原源,刘玉亭, 黄幸.“在地文化”导向下的社区多元与自主微更新[J].规划师,2018(2):31-36.

 社区更新与“在地文化”

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衰败的物质与社会空间进行有计划的改建活动与行。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战后对城市衰败地区的整治和治理,西方国家开始了大拆大建式的城市更新。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城市更新的发展动力、实施机制与表现特征开始发生变化。关注城市中建筑物的历史价值,提升城市经济活力,促进建成社区的综合提升,这些成为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国家城市更新的主旋律。20 世纪 9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国家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演变,物质环境的更新趋于更加缓慢和谨慎,而提升社区活力的微改造更新方式成为主流。

社区更新意指对社区的物质环境、社会、文化与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改善,从而提升社区凝聚力及社区活力的更新改造活动。社区更新由于其尺度较小,更能准确地针对更新改造对象,带动多方力量,达到社区综合提升的目的。我国的社区更新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研究主要分为国外案例引介与国内城市实证两部分。国外案例主要是围绕发达国家的案例进行阐述,旨在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方法。例如,借鉴英国社区更新的案例经验,提出我国的社区更新应以降低成本为目的,鼓励公众参与,将社区建设列为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以日本东京的内生型社区更新为例,指出应建立一个有效的更新体制,以促进多利益群体之间的良好协作机制,这是社区更新得以良性持续的关键;德国柏林的案例研究指出,建立专门的社区更新公共基金和制定符合当地条件的微更新场所使用规则,将有助于社区更新更加公平、公正、有效的实行;此外,学习美国“社会建筑”的更新模式,我国应从调整规划角色、完善政策制度和建构多元组织来实施社区更新发展

近年来,国内对社区更新的实证研究也逐渐增多。黄瓴等人以重庆上清寺学田湾片区为例,探析了以联合周边区域发展与激活社区活力点为主要方式的社区更新模式;左进等人以厦门沙坡尾社区为例,分析了城市存量社区的渐进式规划转型,提出建立创新机制来引导社区更新发展;王婷等人通过比较中国城中村和法国“ZUS”(城市中城市化质量较低区域 ) 的社区更新改造,提出中国的社区更新需要遵循协助式更新规划路径,通过多元主体参与规划来进行社区更新。诚然,无论是国外案例引介,还是国内案例实证,制度优化、多元参与、区域整合、模式探讨是社区更新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而从文化尤其是“在地文化”视角去分析与审视我国城市社区更新过程与机制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对于具有综合特性的社区更新改造,文化要素不容忽视,尤其是根植于社区自身的“在地文化”。“在地文化”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时间性,其广义的理解可以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因地域社会的组织结构、经济形态、宗教信仰等而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其载体既涵括物质性的城市风貌、各类工艺产品、特产资源等,又包括非物质性的地方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人文风情与道德风尚等。地方的概念最早是在 1947 年由地理学者怀特提出,地方是承载主观性的区域。20世纪70 年代,段义孚在《空间与地方》(Space and Place)一书中指出,空间被赋予文化意义的过程就是空间变为地方的过程。一定范围内的空间,经由人们在其中生活,赋予功能、情感的意义后则成为一个地方,主观性与日常生活的体验是建构地方最为重要的特征而一个地区长期积累的文化,以及人们对其产生认同感,就使得该地区具有了地方性。可见,地方与文化的概念相互辩证和依存,“在地文化”是源自于人们在此地区的生活与积累,这种积累不断发展与变化,但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它又具有相对稳定的特质。本文主要在城市社区这一空间尺度探讨“在地文化”与城市更新,故将“在地文化”狭义地界定和理解为:人们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生活而形成的社会组织与行为、历史故事与精神、建筑与街区风貌,并由此而形成与之相关联的潜在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等。

“在地文化”导向的社区更新,是基于“在地文化”的内涵特征,链接并融合于人们在地生活中形成的自豪感、地方认同,地方特色、价值和资源,以及多元内在需求和愿望而形成的核心动力,驱动个体和社会组织行动,以实现社区在物质、社会、情感等层面的改良和优化。而“在地文化”的本质决定了以此驱动的社区更新更多的将会是一个内生性、多元化的更新过程,即“在地文化”与多元、自主更新的生成和运作逻辑是相互耦合的,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图1)。而在此框架下,本文以广州东山新河浦地区为例,探讨“在地文化”导向下的社区更新会形成怎样的更新过程和机制,产生何种路径,具有怎样的效应。

 广州东山新河浦地区的社区更新研究

(一社区发展演变与“在地文化”特征解读

1.新河浦的发展演变

新河浦地区所辖于广州越秀区东山街道,是广州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区域 — 东山的源起之地。新河浦地区东起达道路,西至龟岗步行街,北接东山口商业区与内环路,南临新河浦涌和东湖公园,面积约为62.9hm²,现居住人口约为2.5万(图2)。

东山,因明清时期广州城墙外的“东山寺”而得名,原是遍布着山岗、稻田的乡村,到清末民国时期,在教会、华侨、政府与官僚等的推动下,东山逐渐实现了从“乡村地区”到“社会精英阶层居住地”的空间转变,表明了社会文化动力对城市空间转变起决定性作用

抗战期间,东山的开发一度停滞。经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设期、改革开放初期与住房商品化高潮期等几个阶段的发展,新河浦地区建造了公有制单位宿舍、福利分房及少量的高层商住楼,同时不少政要单位也在此进驻。

可见,经历了自明清以来较完整的演化,新河浦地区叠加了各阶段的社会文化特质,并形成独特、丰富的空间品质。自 2006 年保护规划实施以来新河浦社区更新正以多维度、多元化的路径渐进展开。

2.新河浦地区的“在地文化”解读

新河浦地区经历了“开拓—扩张—发展—保护—更新”5 个阶段的演化,在其物质与社会空间不断的积累与发展中,在历史与现代城市、社区生活的交织与碰撞中,沉淀了地方性的意识形态与价值特征,生成了丰富、多层、交融的“在地文化”,这是相对稳定但又动态传承与发展的过程。

清末教会对东山新兴公共事业的投资建设,孕育了东山的宗教和教育文化,这可谓是东山文化的起点。百年名校林立,优质的教育资源、成长的经历、名人名家的故事与精神,熏陶着这里的一代代居民,而这正是该社区的重要凝聚力之一。民国时期华侨、政府、官僚在东山的大量投资建设并留存至今的中西结合的低层院落式近代建筑群 ( 包括 8处省、市级文保单位和485栋历史保护建筑),是东山独特的历史与建筑文化。这些东山洋楼、花园式住宅区体现了现代居住文明,反映了西方建筑技术和文化与岭南建筑的融合;这些住宅区最初的居住群体是以华侨、官僚为主,其生活方式、学识眼界、行为习俗诠释了东山的权贵、精英阶层的绅士文化;这里每栋建筑都有故事,每条路名都有一段历史……先进的公共关怀、中西交融、昔日的权贵士绅与现代市井的交叠是东山“在地文化”之内核。这些“在地文化”基于不同的视角、在不同的阶段形成,又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二“在地文化”导向下的社区更新路径研究

1.从社区精神到社区组织培育及多维更新行动

在现代城市复杂多元的演化进程中,“在地文化”的沉淀成为孕育社区精神的种子,萌生出多维度的社区行动与有机更新路径。在新河浦地区,社区组织的生成与运作机制,以及其引发的多维自主更新效应,正是体现了“在地文化”孕育下的社区精神与行动。

(1) 新河浦停车自治小组的成立及其触媒效应。

新河浦地区需要对大量的历史文化空间进行保护,这与极其紧缺的停车空间产生矛盾,并已严重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2014 年初,新河浦社区居委会组织居民进行调查、征求意见,并协同派出所、交警部门等进行沟通协调,最终促成由居民自发报名的 30 人组成的停车自治小组成立。自治小组自筹经费,在1至5横路1200m的路面划出了 140 个车位,安装视频监控 22 个和5个岗亭,聘请10名车管员管理车位,并自发性地制定了停车管理公约、例会制度等。在解决了停车难题的同时,受益者们主动提出对街坊们进行利益反哺,如成立爱心滴滴、微信群,提供各种关爱老人和家政互助服务;社区内的社会人际关系也巧妙地发生着变化。新河浦停车设施的更新,在自主解决共性需求的同时形成良性的触媒和驱动效应。具体动因表现为:①在地生活的共性需求。停车难题是源于社区生活中的迫切问题。②家园情感、凝聚力。居住主体有较高的稳定性,沉淀了浓厚的家园情感,在“在地文化”的熏陶与滋养下,他们愿付出努力来共同解决问题和维护自己的家园。③契约精神、公共效益的反哺智慧。停车公约是由居民选举骨干代表,经过8轮的反复讨论而定稿,并根据实行效果每年进行修改和完善,是一个自主制定、推行、完善的过程,某种意义上对居民的综合素养、文化、见识是一个重要考验;而受益者的主动反哺智慧,形成公平、关爱互助、可持续的社区精神,更是对东山地区深厚的宗教和教育文化等的一种生动诠释。④先进、开明的基层管理。居委会作为管理主体,有效组织和引导居民解决问题,并始终坚持居民自主行动、自成规范的原则,基层管理理念先进且开明。

(2) 新河浦路段互助会及其多维更新行动。

自治小组在解决停车难题的契机中产生,进而孵化为广东省首个由社区居民内生而成的社会组织 — “新河浦路段互助会”( 以下简称“互助会”),并进一步探索和实践,逐步推行,完成了多维度的社区更新。

在物质空间维度,除了停车设施的成功更新,还积极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社区的资源。具体包括:①建筑屋顶美化项目。“互助会”组织居民讨论,并咨询专家意见,寻求合适的途径升级美化建筑屋顶。②建筑修复、街道美化与导赏项目。“互助会”希望组织相关的专家和技术力量,对特色建筑进行合理的修复美化,同时对相关街道进行文化风貌升级,形成可供人们游览、体验、学习、互动的社区建筑导赏项目,考虑由这里的居民亲自来导赏,并讲述社区的故事。

在社会维度,“互助会”正积极挖掘社区文化,关注居民需求,孵化社区特色项目。主要包括:①新河浦社区居民口述史。“互助会”协同文化志愿者们开展了口述历史的采访、推进书籍出版的工作。目前已成功采访22名具有代表性的新河浦居民,收集了丰富的素材,包括居民家族史、居民个人史、社区的记忆、居民对社区的评价与期望等,从微观角度讲述社区的历史,从人的角度、居住的角度来看待这里的生活。②小鬼当家和茶文化。小鬼当家是一个以儿童为参与主体的闲置物品交换活动,培养儿童环保、互助的生活理念,同时带动家长间的互动,增进邻里情感。少年茶文化体验活动使孩子们接受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熏陶,也促进良好的社区互动。③酵素生态生活。在社区内倡导环保生活理念,组织居民收集果皮、进行酵素生产和推广。“互助会”计划将以上的文化特色项目发展为公益创投项目,申请资金和集聚更优的资源,以实现进一步的良性发展,惠及广大居民。此外,每季度一次的社区活动正在推行,为推动“熟人社会”的建构,推行“老街坊”聚会,同时“新河浦路段年会活动”等系列活动也在不断创新。通过“互助会”的有序组织,带动街坊们踊跃参与,有效提升邻里街坊们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培育了活跃、有温度、有聚力的社区文化。

“互助会”作为内生性的社会组织,其成功孵化和有效推行映射了“在地文化—社区精神—社区行动”的循环作用与机制效应(图3)。从修复街区建筑到口述历史,居民们自发性地挖掘、学习、利用社区的“在地文化”,并结合这些文化资源,融合多元的社区需求,举办各项特色活动,可以说是从居民的角度实现了“在地文化”的一种再生,惠及街坊、活跃邻里间的关系,进而孕育了社区精神,诱发了渐进式的、从物质空间维度到社会维度再到情感维度的社区更新。然而,“互助会”从成立至今也遇到干事们流动性较大等问题,如何优化机制,强化自造血功能,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这也是需要正视的问题。

2.空间的更新活化 — 从东山洋楼到慢生活公共空间

在“在地文化”的孕育下,该地区的空间更新活化也逐渐形成独特特征。东山洋楼独特的建筑群风貌和文化意象,吸引了一批在东山新河浦长大的年青人或文化艺术爱好者、建筑师等前来购买或租用原已废旧的住宅,根据“修旧如旧”的思路活化改造为咖啡厅、艺术展馆、风情民宿、艺术会所与创客中心等,并生成与文化艺术相关的业态。这类空间更新在区域内形成一定的集聚,并与文保单位、街道脉络、生活区等形成有机耦合分布(图4)。从这些空间更新的功能承载和社会效应看,慢生活公共空间逐渐形成。

慢生活公共空间源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社会从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消费空间逐步取代生产空间成为城市的主角,人本、自由、舒适的城市生活新模式被倡导。在此背景下,城市中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空间正在逐步瓦解,人们纷纷从家庭、办公室走出来,进入作为“第三空间”的慢生活消费空间,实现“快”与“慢”的转换,并通过“社会凝视”和“身份认同”来构建自己的“公共参与”。这种慢生活具有“空间响应”效应,人们追求舒缓身心的场所以缓解城市压力,需要有共同的享受环境和彼此交流,这种响应是单独个体所无法享受的,因为它需要收到共振放大的效果。慢生活场所具有重要的公共空间属性,通常是一个亲切、自在、具有文化意象、充满活力的社交空间,是城市公共生活富有活力的重要体现,同时它具有场所体验性、环境感知性、人本集聚性和亚文化行为象征性等特征,往往与城市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相融合,借助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使场所使用者们充分参与其中,彼此互动、交流获得心理、情感的深度体验,进而形成空间、社群的认同和地域归属

新河浦地区独特的街区肌理与建筑风貌,中西交融、权贵士绅与现代市井交叠的“在地文化”意象,融合一代代居民在此成长的记忆,是慢生活公共空间在此生成的内生动因,而外生动因则可理解为应对快节凑紧张的都市生活的一种慢空间需求。从这些空间更新的操作主体和行动目标看,受到深刻的在地文脉的影响。

(1)逵园艺术馆。

逵园是东山洋房中的五大名园之一,位于恤孤院路9号,1922年由旅美华侨马灼文所建。4个东山长大、海外留学归来的80后,为播种“生活中的艺术”,决定选址东山逵园开办画廊艺术馆。他们希望寻找一个有生活气息的地方,让艺术走进大众,于是把地方定在了曾经生活过的东山。以“修旧如旧”原则更新后的逵园是一个集艺术画廊、咖啡馆、文化活动和艺术生活体验于一体的创新文化空间,已经举办了多个艺术展,其中以广州本土的新锐当代艺术家为主,这里还见证了不少年青人的幸福时光,至少有5场求婚或婚宴在此举行。这里的大门是敞开的,不仅迎来了懂艺术的观众,还接纳了刚买完菜的老奶奶,等来了中午放学的学生们……更新后的逵园作为慢生活公共空间,生动地与城市、社区生活融为一体。

(2) 橄榄山。

这是位于新河浦三横路的一座洋房旧宅,宋美龄曾在此居住,2017 年,5位对东山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年轻人把一楼承租下来,更新活化为生活主题的文化空间。在这里,他们曾举办系列的社区营造活动,如每月邀请城市中的生活家,分享私藏,讲述年代的故事;定期开展阅读、咖啡、茶会与手工等分享课程,为市民、社区居民们提供了感知、学习、互动的场所。更新后的橄榄山,成为了探讨日常生活价值的社区对话场所,更多地体现了慢生活公共空间在社区层面的渗透与作用。

(3) 玳山。

玳山位于龟岗四马路 2 号,是“龟岗”的雅称,2015 年一对夫妻把这幢东山老洋房更新活化为一个集杂货铺、民宿及展览于一体的综合空间,他们选址东山,是因为太太从小就生活于此,对这里的建筑和生活都非常有感情,而先生是建筑师,一直关注社区活化议题,希望为老房子注入文化力量。

东山新河浦地区废旧洋楼到慢生活公共空间的更新,具有“在地文化”的内生逻辑性。更新的主体,部分是源于从小在此生活、具有浓厚情感的东山人,部分是被这里的历史、建筑、文化意象所吸引的文化爱好者、建筑师、怀揣梦想的年青人等。他们的更新理念和目标大多是尊重老房子的历史,同时注入更多文化元素,并与这里的社区生活联动激活,是一种基于地方文脉的空间更新。而慢生活公共空间的产生,亦是这里“在地文化”的一种再生与延续。列斐伏尔认为,空间与行为相互作用,空间在影响行为的同时,又是行为建构的结果。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行为特征体现了城市内不同场所的空间构成,场所也体现了对应空间化的生活方式。

慢生活公共空间在东山新河浦地区的更新生成和集聚,是空间—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认知、情感的多维更新。其对外效应是人们对新河浦文化名片的感知进一步强化,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公共休闲、文化体验和社交空间;而对内效应则更多是融合于社区生活日常的文化公共空间潜移默化地影响居民的意识与行为,并提供了共享和交流的平台,艺术文化活动带动了居民参与和互动,提升居民对地方的感知和认同。

结语

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正向“存量规划”时代转型,社区作为丰富城市生活和基层需求的载体单元,是实现有机更新的沃土。本文通过探讨社区更新现有的研究和实践,解读社区更新的内涵,从“在地文化”的视角,结合广州东山新河浦地区的案例研究,探讨社区自主更新的可能路径和积极意义。

从新河浦多维的更新行动与空间活化看,根植于社区自身的“在地文化”与社区的自主更新有着重要的内生性逻辑。“在地文化”作为社区更新的重要触媒和内生动力,主要体现在:①“在地文化”是孕育社区精神、强化凝聚力、培育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形成共同的意识和行动目标,促使改变、维护家园的共同行动,这是社区自主更新的重要前提;②“在地文化”的唤醒和培育,可形成居民参与的“自主挖掘—文化再生”的良性循环,推动行动创新,形成可持续的内生驱动力量;③“在地文化”作为社区历史的沉淀和属性特征的一种凝炼,体现了社区发展的脉络和特色,与地方生活相耦合,是社区更新的重要依据和资源;④“在地文化”体现了社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特征和价值所在,是社区创新发展的原点。

“在地文化”导向下的社区自主更新涵括多元化的参与和影响,呈现多维度的更新效应。其主要路径和策略为:①关于更新主体,“居民主导,多元协助”的参与模式,有利于从“在地文化”的角度驱动和推行社区的自主更新,在地智慧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居民主导的视角可为“在地文化”注入更多的活力,具有更高的创新能量和可持续性。而在此过程,上位机构的引导、社会组织的推动、志愿者与专家等主体的参与则是更新顺利推动的重要支撑。②关于制度,孵化内生的社会组织、建立有效的基金平台和更新制度,促进各利益群体间的良好协作,是社区更新得以公平、高效实行并持续进行的关键,也是多方主体利益得以平衡的保障。③关于运行机制,在社区内部融合“在地文化”形成“自主认知—自主改良—自主创新”的更新过程;从个人到社群形成逐步影响、逐步发酵的效应;而对外层面,联动周边社区、各种外部力量,推动资源的互补、共享,形成联动式良性发展。④关于效应,社区更新涉及物质环境、社会、经济与情感等多维度的综合效应,而各维度的更新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文化导向的自主更新是一个多维度渐进、有机扩展的过程。

本文结合广州东山新河浦地区的案例研究来探讨“在地文化”导向的社区更新,虽然案例具有一定的文化特殊性,但意在启发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思路,关注“在地文化”的挖掘和培育在社区更新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地文化”与渐进式、内生性有机更新的路径耦合。

来源:2018年02期《规划师》杂志

新媒体编辑:肖莉

审读:郭敬锋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8年02期

“在地文化”导向下的社区多元与自主微更新

 

转载须知

请在后台回复“转载”二字查看转载要求,

如需开白名单进行转载请在后台留下公众号ID,

感谢您的支持!

  

往期精选

【规划师论坛1】走向善治的社区微更新机制

【规划师论坛2】第三方组织参与社区规划的协作机制研究

【规划师论坛3】基于社区资产的山地城市社区线性空间微更新方法探究

【规划师论坛4】公共性的旁落与唤醒 — 基于空间正义的内城街道社区更新治理价值范式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规划师杂志公众号ID

guihuashizazh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