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规划设计】空间基因:驻留地方记忆的规划设计新途径——南京原近代民国首都机场案例

邵润青 段进 等 规划师杂志 2022-04-24

导语

作者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邵润青,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城市空间研究院院长段进,东南大学城市空间研究院硕士钱艳,东南大学城市空间研究院工程师王里漾,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姜莹在《规划师》2020年第19期撰文,针对在城市片区发展变迁中地方记忆驻留的难题,文章提出了基于空间基因的规划设计新途径,借助空间基因的地方信息承载作用,实现了地方记忆的驻留。首先,解析获取承载地方特征信息的空间基因,同时结合深层结构的发展变化情况,判断其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其次,将筛选出的空间基因及其特征因子传承在满足发展需求的新的空间结构中,并通过设计演绎,再现出具有历史特征记忆的新场景,从而在规划设计中完成历史信息传递,留住令人留恋的地方记忆。该方法在南京原近代民国首都机场片区搬迁再开发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关键词]地方记忆;空间基因;规划设计方法

[文章编号]1006-0022(2020)19-0040-07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邵润青,段进,钱艳,等.空间基因:驻留地方记忆的规划设计新途径——南京原近代民国首都机场案例[J].规划师,2020(19):40-46.

留下地方记忆:城市片区剧烈发展变迁中的难题


中国数十年快速的现代化进程往往伴随着剧烈的城市发展变迁,小镇变为城市、边缘成为中心,城市片区往往会由于城市功能结构的调整需求,面临功能的巨大更迭、建设量的剧增和既有空间肌理的巨大变化。这其中,地方记忆能否得到有效的保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规划建设中,针对典型的历史街区,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保护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针对渐进发展的老城旧区,吴良镛先生创建的有机更新理论可以指导规划设计师寻求保护和发展的平衡。对于城市边缘的风土聚落,常青院士的历史环境再生理论也可以帮助实现乡愁记忆的重组。

然而,实践中更多的典型情形是:某些地区可能只存在零星的文物古迹,并不属于历史街区、历史地段,不可能进行成片保护,于是这些地区往往会被当作所谓的“空地”,进而被推倒重建为千城一面的现代都市。可是这些地区明明具有一种独特的地方“味道”,放任这种地方“味道”的消失,不仅令人惋惜,还造成了某种意义的文化断裂。

以位于南京的原近代民国首都机场片区搬迁再开发项目为例(图1),根据城市总体规划,10km²的原机场片区将成为南京新的中心区域之一。段进团队在2004年机场启动搬迁时,就在国际方案征集中提出应尽力保留历史资源,保留跑道并将其建设成为跑道公园、城市文化客厅等超前设想,且受政府委托负责地区全程规划的实施把控。其后在进一步的深化设计中面临如下问题:面对1400万平方米的再开发建设量,仅仅通过保留区域仅有的2处区级以上文物和6处南京历史建筑来保留整个地方的“记忆”,能否奏效?跑道公园该如何设计?原近代民国首都机场的突出印象与种种独特场地氛围,能否真正避免其成为城市空间发展变迁中的牺牲品?

图1 南京原近代民国首都机场现状鸟瞰图


可见,用什么样的理论和规划设计方法来指导类似地区的规划建设,留住这些宝贵的地方记忆,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个技术问题。


2规划设计新途径


2.1 既有研究和实践

就现有城市规划设计技术而言,促进地方记忆驻留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对地方场所特征的保留,向未来传递地方的历史信息,为公众的地方记忆建立物质性的基础。

对于相对静止的历史文物,其具有保护价值的物质实体本身及其周边与之协调的历史环境,会被作为原真性的信息如实保留下来,以激发公众的历史联想,留下地方的历史记忆。但对于作为一个有机体的城市,应如何应对社会发展中历史信息的传递,值得深入探讨。例如,经典的有机更新理论突破了纯粹形式的束缚,突破了静态保护的历史记忆策略,把肌理和社区结构作为联系当地历史与未来的信息纽带。吴良镛先生将城市看作一个有机体,判断“城市的细胞总量是要更新的,保留相对完好者,逐步剔除其破烂不适宜者,新的建设自觉地顺应其肌理”,使得规划设计既满足当今生活需要,又“保持了旧有城市的结构与质地”。在技术上,有机更新理论以肌理(高度、密度及院落构成等)和社区结构等作为联系历史与未来的纽带,希望在上述方面建立历史和未来之间地方特征的传承关系。有机更新理论与方法为建筑师、城市规划设计师开展旧城更新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工具,并在众多学者的实践中展现了深远的影响。在有机更新理论的基础上,常青院士的历史环境再生理论,针对风土聚落,在历史信息传递方式方面有了进一步突破,其提出“延续地志、保持地脉、保留地标”等策略,结合建筑类型学及原型解析理论,通过地志、地脉、地标和建筑谱系信息,将地方记忆带进未来。

不论是有机更新理论还是历史环境再生理论,其应用前提均是一个较为稳定的社区或聚落结构,并具有明显的建筑形态特征。但是当整体或局部地区面临剧烈变迁、结构发生重构时,基于“肌理”“社区结构”的有机更新方法往往面临挑战。例如,一个原来位于城市边缘的机场,以低层、低密度为特点,当城市空间重构,需要其转型成为人群和功能密集的城市中心区时,其密度、高度、肌理和社区结构必然发生剧烈变化。此时,如何传递历史信息,留下历史记忆,就超出了有机更新理论有效的历史信息传递范围。而这样的地区又难以称为风土聚落,历史环境再生理论的现有常用技术手段(如谱系、地脉等) 也难以发挥作用。


2.2 基于空间基因的设计方法

空间基因现象的发现,提示了在易变的城市形态背后,有着更广泛、更稳定的地方信息承载方式,这更新了人们对于联系地方历史与未来之间的信息传递纽带的认知。所谓空间基因,可以理解为一系列空间组合方式,承载了地方的历史信息,并形成了地方的特征标识。通过对空间基因的研究发现,这些空间组合方式并不局限于人工建设空间及有限的肌理等结构特征。例如,武陵山区的“溪田宅山”空间基因,就是人工空间和自然空间相互组合的序列关系,它们传递着当地人居环境的历史信息。此外,研究还发现,特定的空间基因不仅传递着地方的形态特征等物质信息,还传递着地方的性格特征等精神信息。例如,通过对烟台、厦门海湾的空间基因比较研究发现,厦门海湾的浪漫、烟台海湾的缥缈等地方的性格特征,都可以通过空间基因的不同加以解释。因而,空间基因足以成为更为广泛、多元的联系地方历史与未来之间的信息传递纽带。

空间基因技术的研究为进一步解释深层结构剧烈变迁情况下地方特征延续的条件提供了技术支撑。空间基因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甚至带有精神色彩的地方特征转译为可以支撑这个特征存续的空间组合关系集,并可以具体分解为一个个独立的特征因子(空间组合关系)。基于此,就可以将地方历史特征的概念化存续分析转化为对这些空间组合关系存在的充要条件分析—在新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等深层结构发展条件下,这些空间组合关系是否还有存续的可能性。如果支撑一个地方特征的空间组织关系集能够继续完全存在,那么在剧烈的变迁中,该空间基因和对应的地方特征仍然有着存续的可能。如果新的发展条件对某种空间组织关系(即某个因子) 形成否定性的制约,那么该空间基因和对应的地方特征在新的发展条件下无法存续。

基于此形成的空间基因设计方法,可以借助空间基因的地方信息承载作用,为在规划设计中实现空间重构条件下地方记忆的驻留建立了新的技术解决途径(图2):首先,对承载地方特征信息的空间基因进行解析与评价。通过对地方场景的梳理,总结值得记忆的地方特征,并将该地方特征转译为空间基因,同时结合深层结构的发展变化情况,判断未来空间基因传承与发展的可能性。其次,再现地方特征的空间基因设计演绎。在空间重构的过程中,将承载地方特征的空间基因锚固在新的结构和功能中,并通过设计演绎,再现出具有历史特征记忆的新场景,从而在规划设计中完成历史信息的传递,留住令人留恋的地方记忆。

图2 基于空间基因的设计流程图


承载地方特征的空间基因解析与评价


3.1 从地方场景到地方特征

每一个地方,都因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条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特征。其中,特别具有历史意义的建(构)筑物成为文物古迹,需要进行特别保护和记忆;同时,很多并不能称为文物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如物质层面的形象特征或地方场所精神层面的性格特征,因其承载了当地自然人文的历史信息,也让人难以忘怀。

在地方特征分析的过程中,为避免假设和臆测,需根据真实的场景,以现场踏勘为主,以其他方法为辅。在现场踏勘中,首先感知到的是一个个海量的实景。其次,通过问卷法、文献法、访谈法和对比法等基础性方法,对众多复杂的城市场景进行遴选和提炼,筛选出具备一定共识、能反映场所记忆的特征集,并总结归纳为具有地方代表性的典型特征。

据可考的历史资料,位于南京的原近代民国首都机场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古秦淮河从基地东南方向经古秦淮湾折向西,把这片区域和南京古城的其他区域分隔开来,自成一体。在明朝初期,这里就是皇城军队的训练场所和大典时的比武阅兵之地。到了民国时期(1929年),这片空旷的城外之地又成为民国首都机场和军事基地。经历了世纪的更迭,历史信息沉淀在场地之中,形成了“神秘的基地”“野性的边缘”“空旷的机场”“巨构的跑道”4个独特的地方特征(表1)。


表1 南京原近代民国首都机场地方特征与典型场景一览


3.2 从地方特征到空间基因

在明确上述4个地方特征后,需要解析与这些地方特征对应的空间基因。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过程并不是从总特征到分特征的分解过程。为便于理解,以花的“红色”特征为例,如果将其分解为花的上半部是红的,花的下半部是红的,花的顶端也是红的等,那么就没有深入到基因的层次。例如,对于“空旷的机场”这一特征,很容易错误地分解为:空旷的跑道、空旷的后勤区、空旷的外围地带。这只是对特征自身的分解,而不是这个空旷特征产生的特定空间组合原因,并没有在分析层次上深入一步。

因此,在段进院士给出的空间基因定义的基础上,本文将其进一步明确为形成地方特征所依赖的充要空间组合规则集,其中每一个空间组合规则称为该基因的特征因子。当人们关注空旷特征产生的空间原因时,即去找出形成空旷特征的一系列空间组合规则,包括机场净空限制要求下的周边建筑高度与飞机起降空间之间的严格量化管控关系、整个机场片区基于航运功能要求的超低容积率建设和特定设施布局等,这些空间规则的合集才能称为空间基因,而其他特征的空间基因转译过程也是如此(表2)。


表2 南京原近代民国首都机场空间基因解析与评价一览


3.3 空间基因的在地性发展评价

空间基因来自城市历史发展进程中空间与当地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等深层结构的互动,其中与深层结构相适应的空间组合方式才能够长期稳定存在而不被淘汰。但对于地区发展剧烈变迁的区域,部分既有空间基因将可能因不再适应于未来该地区的新的深层结构发展条件而失去了进一步存在的可能性。因此,需要通过将既有空间基因与未来该地区新的深层结构发展条件相匹配,去研判既有空间基因是否存在维系与发展的可能,从而筛选出具有在地性发展可能的空间基因,为进一步的设计演绎提供基础。

以南京原近代民国首都机场为例,该地区自民国时期就是一直服役的军用机场,2004年启动机场搬迁,历时十余年,于2018年作为南京四大市级中心之一正式开工建设。该地区毗邻南京高铁南站,在产业上,是高铁经济影响下的现代服务集聚区;在文化上,是民国文化、明文化、秦淮文化交汇的城市文化客厅,以及南京都市型旅游目的地;在空间上,与南京高铁南站地区共同构成南京主城城南中心;在人居上,定位为生态宜居智慧新城,将容纳约15万居住人口。在此背景下,既有空间基因依赖的生成机制,如飞机起落空间需求、航运功能需求和军事保密需求等不复存在。由此,需要具体分析评价每一个既有空间基因是否与未来该地区的新的深层结构发展条件存在耦合的可能性。例如,“神秘的基地”基因主要包括军用飞机隐蔽设施、大件库、油库与油库连接线等设施零散分布并消隐于片区茂密的灌木、树林之间的空间关系这一特征因子,虽然军事保密需求已不存在,但当今的爱国主义政治教育要求仍然需要军事遗迹,而场地内灌木、树林等的生态价值与意义尚存,可加以保护与利用;既有的隐蔽的空间关系也会对地区未来空间趣味性的形成有积极的价值,因而对于其的评价结果可以概括为基因保留、神秘特征延续及功能再生。而针对“空旷的机场”基因,其包括两个特征因子:一是航运设施布局的空间规则和整个片区的超低容积率建设;二是周边建筑高度与飞机起降空间之间的严格量化管控关系。这两个特征因子背后的“净空限制和航运功能要求”已经不存在,未来该片区作为城市新中心的定位、高密度开发的经济发展要求也与之冲突、无法调解,因而该空间基因无法正常存续,只能舍弃。


再现地方特征的空间基因设计演绎


4.1 基因传承

为达成地方记忆的驻留,在整体规划层面,需要将承载地方特征的空间基因牢牢锚固在新的空间结构中。将空间基因特点和新的城市需求进行匹配,将空间基因对于空间组合关系的各项要求靶向落实在功能布局、街道系统、形态分区、景观体系及开放空间的规划中,使新的城市结构继续保留既有的地方特征信息,为最终在未来发展中再现带有地方记忆的场景奠定规划基础。

在南京原近代民国首都机场地区的概念规划中,为契合“巨构的跑道”特征及其空间基因,规划根据跑道的走向,调整了片区路网和轨道交通的走向,并通过道路下穿等手段,将该基因所必需的连续巨尺度线性空间的完整性要求契合在新的空间骨架中(图3)。这种开敞的、导向明晰的空间形态恰好又能满足机场片区未来作为南部新城集商务、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城市客厅的需要,以此作为鲜明的公共空间骨架。由此,“巨构的跑道”空间基因将得以选择全新的城市公共空间功能载体,在新的城市结构和功能中锚固下来并进行延续,同时因这种“巨构”感的独特性,为城市客厅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身份,增加了其保留下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图3 空间基因的系统锚固示意图


为契合“野性的边缘”特征及其空间基因,地区的开放空间骨架围绕这个连续的边缘展开:保留、设计七桥瓮湿地公园,打造城中绿肺并融入市民休闲活动功能;保留机场沟,打造成为水岸公园,并与市民生活相融合;保留场地中的小池塘,打造成为中芬中心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附属公园。最终,使其成为有助于整个南京城市消解热岛效应的重要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契合“神秘的基地”特征及其空间基因,将代表“神秘”特征的隐蔽油库、输油管线和树丛中的机窝等,在开发地块图则中进行落位,不仅保留油库、机窝本身,还对起到隐秘作用的沿线树林(即便不是古树名木)、灌木丛、土坡等进行一一核实并保护,精准保证“神秘”这一记忆信息在未来传递的可能性。而这种半隐半现的探秘感和柳暗花明的空间素材恰好可以营造特殊的趣味主题,为周边的社区提供有意思的生活场景,在繁华喧嚣的都市中给现代都市人留下一些“秘境空间”。


4.2 场景再生

在上述研究和规划中,首先,从既有的地方场景中总结出值得记忆的地方特征,解析与评价出在未来的发展变化中仍然能够顺利传递下去的空间基因。其次,通过规划过程将这些空间基因锚固在新的城市结构中。最后,通过设计过程,将这些从历史传递向未来的地方记忆信息重新呈现为场景,为公众所感知,并激起对地方的历史记忆。如同有机更新理论指导下的老城区,每一个局部的建筑场景都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变化,但由于肌理等结构性信息的控制作用,在新的潜在的场景中,人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地方的历史记忆。空间基因设计演绎的过程与此类似:通过设计创新发掘出新的面向未来的场景,但同时这些场景又在空间基因的控制要求之下,因而新的场景仍然能传达出地方特征和历史记忆。

在中国• 南京RUNWAY PARK(大校场机场跑道公园) 文化活动策划及方案设计国际征集之前,段进团队针对“巨构的跑道”提出了限定苛刻的“巨构”基因要求:①保护大校场机场跑道空间形态;②最大限度地保护大校场机场跑道本体的真实性、相对完整性;③保持跑道各时代的历史信息叠加和真实性,采用“微创手术”方式进行修缮;④地下空间应采用盾构、管棚等方式,不得破坏跑道;⑤跑道与道路平交时,采取特殊的、结合原状设计的利用方法;⑥跑道空间内鼓励采用可移动装置、临时设施等多种技术手段增加多样化、个性化的座椅、雕塑、花坛和遮阴棚架等城市家具;⑦允许对跑道场地进行彩绘设计,并采用可逆的涂装材料。也有人质疑,严格的基因控制会不会过于守旧,限制设计师的创新,并使得未来跑道公园丧失时尚感。而最终的竞赛结果消除了这些疑虑,特别是西班牙团队提出的《九号云层》方案,以大尺度的天空构筑物,巧妙地烘托了线性跑道的巨尺度,完好地延续了空间基因的记忆内涵,并以“浮云”的飞行意向发展了记忆,在大胆的地面彩绘用色中呈现了从来没有人想象过的绚丽场景,这一方案一经提出,就被认为在创新中留住了地方记忆(图4~图7)。该方案的胜出,充分说明空间基因控制下的设计过程不仅可以留下记忆,还鼓励和容纳了创意。

图4 跑道公园管控示意图

图5 跑道公园 “浮云”方案平面设计示意图

资料来源:中国• 南京RUNWAY PARK(大校场机场跑道公园) 文化活动策划及方案设计国际征集,西班牙EMBT 团队方案《九号云层》。

图6 跑道公园“浮云”方案透视图

资料来源:中国• 南京RUNWAYPARK( 大校场机场跑道公园) 文化活动策划及方案设计国际征集,西班牙EMBT 团队方案《九号云层》。

图7 机场片区整体效果图

资料来源:东南大学段进团队项目《南部新城机场跑道周边地上地下一体化城市设计》。


同样,针对“神秘的基地”特征,最终设计的机场油库仍然被置于一片浓密的树林之中,继续保持其特有的神秘感。南京大学张雷团体进行如下演绎:原位保留油罐,在保护外形完整性的基础上可适当改造、活化;保留油罐,可调整位置,可进行立面改造与设计创新;原位保留输油栈道,保护两侧密林;保留瞭望塔,可调整位置,可进行立面改造与设计创新;保留水泵房,可进行立面改造与设计创新;尽可能保护场地植被和原生态环境,保护神秘的场地气质(图8,图9)。经过张雷团队的演绎,该片区变成了夜光秀场、极限探险和遗址浮潜的时尚之所。而段进团队提出以下基因管控要求:结合社区中心绿地、街角绿地和小区内部绿地的设计布局,尽可能原位保留机窝,在保护外形完整性、植被完整性的基础上可适当改造、活化;部分无法保留的机窝可择地复建,在复建中注重维护绿树掩映的“神秘”场地气质;机窝公园应通过慢行优先街巷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开放空间等相联系,融入公共生活骨架( 图10,图11)。该设计再现了以下场景:林阴中的飞机隐蔽设施“飞入”寻常百姓家,“穿行”于军官小区之中,偶然呈现在世人面前。历史的神秘感在这个场景中和百姓祥和的日常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勾起世人对神秘基地的回忆。

图8 油库公园管控示意图

图9 油库片区设计方案透视图

资料来源:南京大学张雷团队项目《油库艺术公园项目策划及空间布局研究》。

图10 机窝公园及周边城市设计控制图则(左) 与平面图(右)

图11 机窝公园设计方案透视图

资料来源:东南大学段进团队项目《南部新城MCd051-04 规划管理单元城市设计及控详调整》。


由此可见,记忆驻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个设计师、一代人能够包揽的。空间基因的研究与规划传承,为地方特征的信息传递提供了基础,并可以通过其后不同设计师、民众的集体智慧,通过基于空间基因的设计演绎,呈现出有着地方记忆的新场景。


5 结语


本文借助了一个在中国普遍存在的城市发展状况—巨大的变化和结构重构来审视地方记忆驻留的一般性问题。在技术上,期望探讨向未来传递地方历史信息的传统规划设计技术工具之外,特别是当这些技术工具本身面临变化的情况下,更多的地方历史信息承载和传递工具的有效性。空间基因的理论和技术拓宽了规划设计师的思路,也有助于其利用更多的技术工具在不同的发展现实中促进地方记忆的驻留。在实践上,本文提出的基于空间基因的设计方法雏形及在机场再开发案例中的应用,对于那些并不是需要完整保留的历史街区、历史地段、聚落,但又有一些历史味道的更广泛的一般性地区的地方记忆驻留,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方法。

同时,在南京原近代民国首都机场片区搬迁再开发的十余年探索中,本文发现了空间基因作为一种联系地方历史和未来的技术方法的意义。看似天外来客的《九号云层》方案,令郑时龄院士、段进院士所组成的评委会看到了其对历史记忆的强化和创新应用。基于空间基因的设计显然可以很好地联系过去的回忆和未来的发展,研究者似乎看到空间基因提供了这样的理论和技术可能性:空间基因作为一条信息纽带,可以形成把历史和未来作为整体进行审视的技术方法框架。这将具有更为深远的理论和技术意义,也将具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这或许是空间基因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潜在研究方向。

新媒体编辑:苏子语

审读:王青

终审:杨一虹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20年19期

空间基因:驻留地方记忆的规划设计新途径——南京原近代民国首都机场案例

《规划师》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链接)

【规划师论坛】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的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研究

【规划师论坛】面向规划统筹的厦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探索

【规划师论坛】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广州城市湿地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规划师论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新思路:广东万里碧道规划建设探讨

【规划师论坛】县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框架及实践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guihuashizazh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