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杯遇上“双11” 消费升级如何让帆船产业乘风前进?
体育大生意第1620期,欢迎关注领先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
文|罗冉峰、陈曾义
体育大生意记者
因为改期,2018年的中国杯帆船赛遇上了“双11”。
在如今的中国经济背景下,“双11”是“消费升级”的某种具体体现。每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规模膨胀速度依然惊人。而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双11”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终战纪念日。今年恰逢一战结束一百周年,这一时刻更令我们再次反思人类历史进程各种起伏带来的启示。
无论是从消费升级的角度把握当下,抑或从回顾历史的角度寻找启示,与“双11”相遇的中国杯,与“双11”背后的两种内涵不谋而合。
试水离岸赛巧遇“双11”
2018年,中国杯迎来第十二届。过去中国杯一般安排在10月最后一个周末。正是今年打破传统,赛事碰上了“双11”的“吉时”。
第十二届中国杯在11月8-12日在深圳大亚湾海域举行,与往年相比相当于推迟了两个周末。推迟的基本原因是天气状况,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适应赛事的发展规划。
自从中国杯进入“第二个十年”之后,组委会一直提出扩大赛事规模,在已经规模颇为庞大的近岸赛的基础上,增加距离更长、难度更大的离岸赛。顾名思义,近岸赛在海岸线附近举行,岸上的观众能看到海面上风帆点点。离岸赛则进入到更遥远的开放水域,从岸上基本无法目睹帆船。
万航浪骑队赢得最激烈的First 40.7组别冠军
今年,中国杯终于迈出尝试离岸赛的第一步,在最后两个比赛日设置长距离航线的比赛。因应新的赛事安排,中国杯的赛期从过去的四天增加到五天,多出来的周一比赛是其中一个长航赛比赛日。
帆船比赛本身是一项“看天吃饭”的比赛,没有风比赛就无法展开。为了“等风来”而暂停比赛的窘况,对中国杯来说并不鲜见。今年赛期、距离均被拉长,中国杯需要更好的天气条件来保证赛事顺利进行。
没有风不行,风太大了也是麻烦。中国杯帆船赛CEO钟勇说:“距离中国杯开幕仅一周,强烈热带风暴‘玉兔’与深圳擦身而过,再次引发中国杯赛期何时最为妥当的话题。”不仅是台风期间赛事不能进行,赛前台风侵袭也会对赛场搭建、船队抵达、赛前训练等备赛工作造成影响。中国杯帆船赛COO晓昱进一步告诉体育大生意:“今年9月的超强台风‘山竹’,导致部分船东的船只损坏,无法参加本届中国杯。另外组委会本身的赛前帆船维护保养也遇到挑战。”
既不能没有风,又要避开台风风险,11月初成为一个好选择。钟勇解释道:“一般来说,11月中上旬,深圳已经处于初秋时节,比10月底更加干燥少雨,常有秋高气爽的好天气。”这保证了中国杯期间有风。
百舸争流的盛况需要好风支持
钟勇又补充道:“在过去两年,每年10月太平洋都形成了14级以上的超强台风。从近年的气象数据来看,广东沿海10月底受超强台风影响的可能性可观存在。”为了保障各方安全,中国杯也有更改赛期的必要。
发展中国杯需要举行离岸赛,推出离岸赛需要好天气,迎接好天气11月更适宜。综合各方因素考虑后,赛期终于确定更改。比较遗憾的是,本届赛事周日的第一个长航赛比赛日风势劲急,周一却风平浪静,最终导致最后一个比赛日的赛事腰斩。组委会本来志在用长航赛来测试离岸赛的办赛能力,最终可惜未能完整测试成功。
帆船赛的经济效益主要在赛外
尽管长航赛比赛没有完全展开,但综合来看本届中国杯帆船赛依然取得成功。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条赛船、超过1600名水手参加,规模再创历届之最。
其中长航赛提升了赛事挑战性,吸引到更多帆船界高手参赛:卫冕冠军、隶属于新西兰皇家游艇会的一花·口袋新西兰酋长队囊括了美洲杯帆船赛、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等全球主要帆船赛事冠军,其成就独步全球;首次参赛的车车科技队是新科西班牙国王杯帆船赛亚军;萌蛋·种鱼号的船长雷·罗伯斯曾担任首届中国杯的冠军船队的船长,船上还有赢得过劳力士年度水手奖项的明星;迪卡侬Tribord船队的船长唐吉参加过旺代单人环球帆船赛,独自完成地狱式难度的环球帆船旅行……
赛事合作伙伴的数量同样不俗。其中官方合作伙伴17家,官方供应商10家,特别支持单位7家,赛场支持单位16家。总共有50家不同类型的商业合作伙伴呈现在赛事官网上。晓昱表示,今年中国杯帆船赛的赞助收入保持往年规模,虽无爆发式的增长,但依然处于上升曲线上。“考虑到今年的大环境,我们对本届赛事招商合作表现感到满意。”晓昱说。
帆船世界冠军陈佩娜亮相赛事赞助商的展台
合作伙伴的认可令晓昱对帆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她再次强调中国杯帆船赛的生意经:“帆船赛本身不能带来盈利,但当帆船赛规模日益增大,中国的帆船人口不断增多,我们便能通过帆船产业链的其他部分获得收益。”
体育大生意此前已报道过,中国杯组委会真正的“收入型”业务与帆船产业发展相关。通过中国杯扩大帆船运动接触人群之后,帆船或游艇的经销、租赁、维护,帆船运动的培训教育,还有更广义相关的滨海地产、高度服务业和旅游业,都成为可观的收入点。
这次晓昱举了一个新的例子来说明帆船赛事的高附加值。“接下来一届美洲杯将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举办美洲杯对东道主来说投入不菲,但新西兰政府预计单是赛事本身将为新西兰经济带来10亿美元的收益。”
根据新西兰商务改革发展部的公开信息,在2018-2021年的美洲杯举办周期中,新西兰通过赛事获得的具体预估收益为6亿-10亿美元。当地有望新增4700-8300个相关就业机会。
新西兰政府对承办美洲杯的经济效益的预估
图片来源新西兰政府官方文件
钟勇和晓昱带领的中国杯的运营团队,实际上也运营着其他帆船产业链的业务。这些业务的收益支持着中国杯发展,而归根结底是中国杯和中国帆船产业发展才能令其他产业链业务更有价值。“譬如我们为了更好地表现赛场情况,我们专门成立一家公司,研究帆船赛事直播技术。一开始这家公司服务于中国杯,但现在已经开始与其他帆船赛事合作。”晓昱说。
“消费升级”给大众玩帆船的理由
帆船运动在国人眼中一直披着“贵族运动”的外衣。国内热心于帆船推广的人士希望把这项运动“去贵族化”,不然这项运动永远曲高和寡,中国帆船产业也谈不上大发展。不过他们努力多年,如今可能还需要一种新的时代潮流来助力,才能取得更成功的宣传效果。
这就是“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的意义不是单纯的“买更贵的”,而是消费者有更多消费途径、消费对象,同时从价格敏感转向品质敏感或体验敏感。
《光明日报》最新发表题为《“双11”十年:见证我国消费升级变迁》的文章,文中所绘画的“双11”受众消费特点就符合上述论点。例如海淘比例和额度显著增加,表现出国内消费者对国外优质商品的热情。又如许多消费者倾向于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下单,价格便宜不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高品质商品成为他们的首选。
消费升级一例:想睡个好觉,先熬夜剁手
图片来源见水印
过去帆船界试图向外界表示,帆船运动的体验成本不高,甚至买一条帆船也没有想象中昂贵。但这种宣传角度顶多只能解决“价格敏感”的问题,而没有给消费者一个玩帆船的更充分的理由。
而在消费升级的语境下,帆船以一种“品质生活方式”的形象出现。正如钟勇两年前向体育大生意描述的他心中的蓝图。“即使不出海,闲暇时登上船,冲壶咖啡,听听音乐,单纯享受在穿上的那种宁静,也是极好的体验。”
另一方面,中国杯在帆船运动宣传中也加入了时兴的自我挑战、团队合作、人与自然和谐等概念,强调其塑造身心的功能。这就顺应了消费升级大势中的另一种常见消费者心理:打造更优秀的自我。
历届中国杯除了海面上的激战之外,赛事村的赛事嘉年华也是充满看点。从今年的赛事村布置来看,众多以高品质形象示人的品牌入驻。这些品牌试图与本身就追求品质调性的帆船运动展开形象互动。因此这个嘉年华也恰似一场消费升级方案展览会。
譬如本届中国杯的重要合作伙伴普托米亚,是意大利的床垫品牌,以高舒适度和使用寿命而著称;芙丝饮用水更是挪威的高端饮用水品牌;马爹利洋酒的名堂则人人皆知。但中国杯现场并非只有这些“奢侈品”展示。知名运动超市迪卡侬除了组织企业员工组队参加中国杯之外,也在赛事村展示了其高性价比的帆船产品,引来不少游客和船员驻足。迪卡侬帆船运动全球品牌经理格诺向体育大生意表示,迪卡侬希望借此降低大众接触帆船的门槛。
迪卡侬Tribord船队
还有一个值得提及的品牌是优必选。这家智能机器人公司的一大核心产品是教育类机器人。孩子以机器人为媒介学习编程,进而了解人工智能的精彩世界。面向下一代市场,令优必选与中国杯着力在青少年群体中宣传帆船的策略有了共舞的空间。优必选COO王汝林接受体育大生意专访时说:“优必选与中国杯有一致的情怀,希望为孩子提供更丰富的拓展渠道。”智能机器人概念前卫,也是消费升级时代下的一种突出产品。
无论是与形象鲜明的合作伙伴相互映衬,抑或直接呈现表现帆船运动的积极气质,在国内宣传帆船运动的条件变得越来越有利。因为消费升级在改变国人的消费方式、消费理念。而国人的消费新姿态促使他们有兴趣体验不同的新事物,逐步感受这些新事物的多姿多彩。在这一时期,当他们听说“帆船很好玩”时,他们就有了体验帆船运动的真正理由。
中国帆船往史钩沉
每年“双11”,国人抢购乐在其中,不过国外尤其是欧洲地区的气氛则相对凝重。因为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终战纪念日。战争中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经济损失不计其数。这可谓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大污点。
借助这个特殊日子,体会历史教训,是一种正确的态度。而对历史的求索精神,同样体现于中国杯组委会身上。
“中国拥有很长的海岸线,然而海洋文化突然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之路上消失了。中国古代海洋文化与在世界史上举足轻重的海洋文化出现了断裂。”晓昱说,“一说中国航海,大家只会想到郑和。而在海洋文化发达的国家,一代代传奇船长都是家喻户晓的明星。将中国文化中缺失的关于海洋的部分填充回来,这是我们从创办中国杯伊始就具有的初衷。”
十二年前中国杯创建时,中国的帆船产业几乎是“从零开始”,遑论帆船文化、海洋文化如何影响国人。因此帆船运动一直以舶来品的形象出现在当代中国。中国杯组委会认为“洋气”并非帆船唯一的标签,遂开始回看中国历史,挖掘中国人与海洋的故事。
郑和是为数不多的中国航海符号
图片来自网络
这就有了中国杯与多种中国海洋文化研究项目的合作。今年,其中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在中国杯比赛期间展出。这场名为“寻梦中国帆”中国古代船模全国巡展之中国杯帆船赛特别巡展,由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的科研团队历时一年半精心准备。在中国杯开赛前,体育大生意曾预告过这场展览。
中国杯在赛事期间专门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进一步介绍这场展览。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主席张小冬,国际奥委会组委、人事兼财务委员会主席黄思绵等国内帆船界的重要人物均有出席。这展示出一种态度:中国的帆船往事、海洋往事,太值得我们追忆。
现场的展品进一步表现出这种追忆的价值。21艘参展船模起到两种重要的记录作用。外形的记录不在话下,观众可以通过船模了解曾经活跃在中国海面的经典船型。技术的记录更是意义非凡。船模还原了大量现实船型的工艺细节,相当于以模型的形式记录了中国古代船只的设计方案。
来自香港的民间古船研究者邝向荣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表明中式帆船技术历久弥新。在一场十多年前的帆船赛中,他驾驶着挂着西式风帆的船只一路领先。“然而后面一艘西式船,没有挂球帆,而是挂着两幅中国帆,一下子就告诉超越了我们。”邝向荣回忆道,“后来发现,船员居然是一对外国老夫妇。这是一个生动例子:古代中国帆船的技术,在今天仍然富有应用的价值。”
老祖宗的造船智慧,首先是一座宝库,助力帆船研究者琢磨出融汇中西方优点的新造船技术。然后它更是一种姿态,表明了帆船曾经如何融入沿海地区人民的血液,表明了海洋曾如何塑造出独特的地区文化。在如今宣传帆船文化的路途上,过去的灿烂历史正是激发当代人认同感的一种媒介。
然而,古船固然因年代久远而腐朽、消亡,拥有传统帆船建造记忆的匠师也已过知天命之年,古船技艺的保留与传承更加迫在眉睫。深圳市海洋文化艺术研究所副会长周海滨说:“为了抢救性保护与传承中式传统帆船文化及中国传统海洋文化,我们希望与中国杯在上述领域开展全面且深入的合作。”
国际奥委会组委黄思绵欣赏船模
中国杯欣然支持,发布会上由钟勇代表赛事组委会向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捐助三万元保护基金。晓昱在接受体育大生意采访时曾说:“我们看到中国古船的高超技术时,会想到中国人过去在帆船发展方面曾经达到怎样的高度。后来东西方在海洋文化方面出现了鸿沟,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遗憾。”中国杯不希望中国传统造船技艺消亡的新遗憾出现。
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的话题比较沉重,一如外国人谈起“双11”、回想有关一战的历史往事时心中唏嘘。反思战争的话题看似与购物狂欢风马牛不相及,实质正是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才能造就社会财富日益增多、老百姓亲自践行消费升级。
而对中国杯来说,消费升级和追忆历史更是一组相辅相成的综合体。历史的渊源令我们重新明确帆船与海洋对中国文化的意义,而消费升级则为帆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海洋文化在中国的复醒提供坚实基础。
在赛期碰上了“双11”的2018,中国杯帆船赛升起追忆历史的帆,乘着消费升级的风,也许能更快地到达中国帆船文化灿烂成长的目的地。
注:如无注明,本文图片来自中国杯组委会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经典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体育产业干货
-商务联系-
大生意君|微信号:tiyudasheng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