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方明珠下,冬奥首金传奇杨扬制造了一块“星空冰场”

罗冉峰 体育大生意 2019-10-30


体育大生意第1701期,欢迎关注领先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



|罗冉峰

体育大生意记者


很多人初见“东方明珠”脚下的“星空冰场”时,感觉也许和杨扬当年第一次目睹户外冰场时一样震撼。

 

白天,日光洒在晶莹澄澈的冰面上,折射出红黄相间的毫光。抬头一看,天上的白云似也染上一层金影。入夜,陆家嘴的璀璨华灯初起,灯光像星光一般,点点滴滴落在冰面。各色光影盘旋闪烁,恰如筑起一座没有围墙的水晶宫。冰面背后,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静静矗立,聆听着黄浦江的波涛,注视着冰上人的欢笑。

 

这场2019“冰飞扬”上海东方明珠冰上嘉年华在1月6日启动,定于2月24日结束,为期50天。600平方米的真冰冰场全日开放,为上海市民和游客创造一场南方难得的户外冰上乐园体验。体育大生意专访活动“操刀人”、中国冬奥会首金缔造者杨扬的当天,嘉年华的运营阶段恰好过半。杨扬评价,这场活动“社会效应大于经济效应”。


从纽约到摩纳哥

 

作为短道速滑传奇,杨扬自幼与冰面打交道。过去,她更熟悉的是承担竞技功能的专业冰场。十年前的冬天,她对冰场的形象产生新认识。

 

那一次,她邂逅了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户外冰场。“冰面上人头攒动,有恋爱中的情侣,也有父母带着孩子,还有自己插着耳机在冰面上翩翩起舞的陶醉者、还有脚下很娴熟地穿插在人群中的高手。他们让纽约寒冷的冬天变得生动。”杨扬在“冰飞扬”揭幕仪式上动情描绘。


杨扬出席嘉年华揭幕式

 

纽约之行让杨扬意识到,冰面不仅仅是运动健儿追逐人生价值的舞台,同时也是普罗大众体会日常幸福的寄托。2014年底,杨扬以国际奥委会委员身份赴摩纳哥出席国际奥委会第127次全会期间,又发现了冰面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摩纳哥是欧洲南部的海滨城市,冬季温暖。圣诞节将至,当地只能以棉花装饰圣诞树,营造节日雪景的氛围。不过十来摄氏度的气温下,居然有一座户外真冰冰场。”杨扬告诉体育大生意,“有人甚至穿着短袖衣服上冰,反差感非常强烈。”原来,体验冰上运动,不一定只是北国人民的独有“福利”。

 

经历两次海外邂逅,杨扬忍不住畅想,什么时候国人也能体验这种冬日生动。2019年,杨扬终于梦想成真。


兵行险着

 

杨扬既是追梦人,更是造梦者。2018年夏天,她开始和东方明珠探讨打造户外冰场的可行性。

 

“北京2022”“三亿人上冰雪”“北冰南展”……冰雪产业日益瞩目,因气候原因冰雪氛围较淡薄的南方地区,同样在千方百计探索冰雪市场的门道。在这种氛围之下,于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于东方明珠这样的城市地标打造冰场,其创意自然令人振奋。

 

东方明珠同样有着推广城市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和情怀,在多次论证该项目的经营难度很大的情况下,还是欣然接受了这个项目。双方没有把该项目定位为短期收益的项目,而是放眼未来,共同打造一个城市地标的主题活动,共同摸索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


东方明珠与星空冰场相互增色

 

不过“星空冰场”要从梦想走进现实,还要解决制冰、维护、人员等方面组成的成本问题。杨扬没有直言整场嘉年华的总成本,但她提供了一个参考方向。“即使票房收入达到最理想状态,也只能覆盖总成本的一小部分。”

 

票房难以承担成本,这意味着要成功筹办活动,一定要得到赞助商支持。然而这时另一项挑战出现了。制冰需要提前三个月向供应商定制设备。而嘉年华项目在夏天才开始洽谈,其他事项自然也需时推进。于是到了需要设备下单的时间段,赞助商仍未正式落实。要赶上1月份嘉年华揭幕,唯一办法是兵行险着,先提交制冰的订单。

 

“嘉年华的筹备过程并非全程胸有成竹。我抱着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咬牙先上的心态,但心里还是没底。”杨扬回忆当时的紧张局面。


“飞扬”前的跌宕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理想状态,往往可遇不可求。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杨扬创造历史摘金。但她首先经历了强项1500米的失利,一度陷入自我怀疑与失落。后来她终于称后500米,可谓一场破釜沉舟式的胜利。

 

逆境之战是任何运动员都会遭遇的考验。商场如赛场,运动员出身的商人——尤其是像杨扬这样瞩目的谱写历史人物——往往会挟着同一股战斗精神,闯进全新的领域。

 

退役后,杨扬怀着传播冰上运动的热情,2013年在上海创办了自己名下的冰场——飞扬冰上运动中心。正如赞助商悬而未决令“星空冰场”的命运一度成疑,当时飞扬冰场也曾因为资金链摇摇欲坠,而面临削减规模乃至转让他人的危机。


飞扬运动中心的专业冰场带有5000个座位

 

与那些进驻商业旺地、为大型商场增色的室内冰场不同,飞扬冰场坐落于浦东新区的三林体育中心,缺乏自带流量。迄今为止,全国专业冰场市场化运作的还是少之又少。六年前,飞扬冰场作为第一座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冰场,所有冰场的运营、维护、还有租金成本都要自己担,杨杨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压力很大。公司运作到第二年,财务数据非常不乐观,夏天冰场的电费成本将激增,要是业务再无起色,冰场就将无以为继。

 

杨扬最后决定,为了保证冰场的专业品质,不采取所谓“节流”手段——例如关闭专业冰场、只开放大众冰场,把专业冰场上训练的学员“赶到”大众冰场;从“开源”方面着手,发掘更多营收途径。

 

天随人愿,飞扬冰场在2014年暑假激增200多名学员,那个夏天的危机暂时渡过。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市场化运营的专业冰场,飞扬冰场终于看到了立足市场竞争的曙光。


全年龄上冰的温情

 

200名学员帮助飞扬冰场度过了创立初期的难关,而确保星空冰场与东方明珠共同闪耀的“贵人”,则是“冰飞扬”嘉年华的主赞助商支付宝。

 

高效益曝光自然是赞助商眼中的最大吸引力。尤其是“冰飞扬”嘉年华贯穿农历新年,再加上东方明珠这样的地标,可谓“黄金时间”与“黄金地段”的集合。与此同时,支付宝所属的阿里巴巴集团是国际奥委会的TOP赞助商。支持这样一项响应冰上运动文化传播的运动,与其身份也十分契合。

 

嘉年华揭幕初期,“万事开头难”的故事又再重演。前十天沪上地区阴雨绵绵,影响到户外冰场的运营,甚至出现了个别日子上冰人数是零!不过随着天气转好,东方明珠像往常一样人流量也开始上升。东方明珠与飞扬团队一起加大力度做推广。其中杨杨使出奇招,把三林飞扬冰上中心的学员往东方明珠户外冰场“赶”——所有飞扬学员去东方明珠滑冰都免费。她本人也常携家人上冰。

 

嘉年华的气氛逐渐起来,过路的游人、慕名的市民纷纷上冰。由于举办嘉年华的初衷正是吸引南方市民体验冰上运动,因此户外冰场的定位也非常亲民:专业护具、辅助器械和驻场教练,保证“零基础”体验者同样畅玩;亲子互动的专区,给市民创造一家大小同乐的条件。“低门槛”很好地提升了嘉年华参与度,六七十人同在冰面上的饱和状态越来越常见。


嘉年华现场人气火热

 

“嘉年华的效果可以说超出当初预期。”杨扬解释她对嘉年华的“社会效应大于经济效应”评价。“家庭、情侣、孩子的全年龄段参与,休闲、温情、娱乐的冰上体验氛围,令对冰上运动有不同认识的人士都走上同一块冰面。而且东方明珠是旅游景点的特点,来滑冰的除了上海人,还有不少外地人,各种口音的,甚至还有来自西藏的。”

 

杨扬在揭幕仪式上曾说道:“冰雪运动要推广,首先需要培养民众的兴趣。”而随着嘉年华的运营走上正轨,对星空冰场感兴趣的不只是群众中的单独个体,一些组织机构也对其一见钟情。荷兰驻上海领事馆办了一场专场活动,从中宣传了这个速滑强国对冰上竞速的喜爱。也有商家把冰面视为营销舞台,包场举行商业活动。

 

不过杨扬最看中的,始终是“冰飞扬”嘉年华把大众带上冰面、让大众从体验中认识冰上运动的初衷。“我们的初衷是让更多人参与冰上运动,那么商业模式也是按照这个目标设计的,有些商业活动不符合这个目标,我们宁可放弃。比如,年底有公司来包冰做团建或年会活动,我们尝试开了两场以后,发现确实会影响到对公众开放,让很多特意赶来的家庭失望,我们决定不再在营业时间接包场活动,即便费用可观。而我们的赞助商也很支持我们这样的做法。所以我们不是所有的钱都要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初衷最重要。”


冰球少年现场表演

 

除了体验式传播,还有表演式传播。“冰飞扬”嘉年华逢周末晚上有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冰球、队列滑、冰舞等冬奥会项目的专业展示。每逢这样的展示,冰场周围都是满满的围观群众,这场冰上之约的内容,由此更加丰富。


“活下来”

 

众多参与嘉年华演出的孩子,是飞扬冰场的学员。如果说“冰飞扬”是一场专为冬日筹备的冰上盛会,飞扬冰场则是细水长流的冰文化渗透。不知不觉,飞扬冰场已运营六载,成为沪上地区冰雪概念的代表作。

 

在经历了2014年的险象环生后,飞扬冰场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除了学员人数增加,飞扬冰场还成功走进校园,为多家上海中小学培训校队。此外,飞扬冰场凭场地优势,承办过多项国内外赛事。以上业务都促使飞扬冰场加强创收力度,成为专业冰场立足市场的代表作。


美籍华裔花滑名将关颖珊(中排右4)作客飞扬冰场


“一座南方城市的专业冰场,能在市场化的运营方式下‘活下来’,这大概是对其他南方城市同类冰场的一种鼓励。与此同时,冰场培育的孩子也逐渐获得专业领域的青睐。”杨扬介绍,近期有学员入选备战冬奥会的“跨界跨项选材”计划。“希望类似的案例也能为探索社会化冰雪人才培养带来一点启示。”

 

然而,随着飞扬冰场的生意蒸蒸日上,杨扬有了新的顾虑。冰场的上冰时间现已高度饱和。“早年为了收入,我们不断增加冰时。现在冰时已经排满,我们开始要考虑怎样安排不同冰时的功能,以达到效率和效益的优化。”

 

上冰时间排期调整,只是寻找适应市场发展的过程中的难题之一。杨扬实际上更担忧的是,市场上不乏投机行为,伤害了整个冰雪行业的良性发展。


“事业”造就“产业”

 

采访期间,杨扬特意提及了《中国青年报》最近一篇关于中国冰球和冰场运营现状的报道。报道中呈现了一系列不甚乐观的现象:教练员工资被拖欠、部分冰场关闭、很多孩子没处上冰。

 

杨扬认为,过去两年体育产业热,既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机构的关注和投入,也吸引了一部分想赚快钱的投机者。投机者对体育没有太多了解和研究,融资后盲目扩张,更以高薪挖教练、高价抢资源(场馆)、野蛮抢学员等方式扰乱市场。“各冰场的运营成本均因此被推高。但资本市场对体育产业的态度回归审慎,导致继续融资遇到困难。最终结果就是报道中所表示的现象。”


飞扬冰场速滑学员

 

体育产业圈子中有一个说法,“体育是一门慢生意”。杨扬相信,冰雪培训也不例外。“我们现在常常提到‘产业’这个字眼。但在冰雪领域,国民的消费习惯还没达到形成产业的基础。我更主张先不谈‘产业’,把冰雪作为‘事业’去做。‘事业’做好了,‘产业’就会顺其自然地形成。”

 

怀揣着做事业的心态看待冰雪,杨扬已经在冰雪市场上奋战六年。从飞扬冰上运动中心到东方明珠脚下的星空冰场,从南方地区专业冰场市场化运营的代表作到惊艳黄浦江地标的“冰飞扬”嘉年华,杨扬努力让南方冬天变得生动,也让这种生动能四季无阻地找到持续释放的场所。

 

洛克菲勒让杨扬首次体验到冰雪联姻大众后的另一种美。这座户外冰场有八十年传统,是每个冬天纽约第五大道的必备风景。八十年后,中国南方的冰雪事业又将是什么风景?星空冰场开启我们对此的第一道畅想。




注:本文所用图片由飞扬冰上运动中心提供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经典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体育产业干货

武磊加盟西班牙人专访杨璞

Hey Heroes跑者报告

泸州老窖体育营销TOP10


-商务联系-

大生意君|微信号:tiyudashengy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