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真的塞不下了!”
时光飞逝
老生们已陆续返校
新生也很快就要来报到
我们都离不开行李箱
新校园旅程就此启程
看看华师人的行李箱中
藏着多少故事
行李箱是一程一程的开始
也是家与学校之间爱的纽带
轮子咕噜咕噜
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
小小滚轮里翻滚出人生的记忆
温暖又细腻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哲学专业2023级本科生郑欣妍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3级本科生王嘉彤
行李箱里的物品:书籍 朋友送的明信片
把喜欢的书籍装入行李箱,把宝贵的回忆放入行李箱,然后准备启程。对王嘉彤来说,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书中各色各样的人物,他们的经历、性格、面对难题时的抉择,对她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甚至有时候书中一些话语也会成为她在低迷时期努力前进的精神力量。而明信片则是王嘉彤与朋友们之间的纽带,每一张明信片都承载着她们之间的美好回忆,时不时翻看那堆叠在一起的明信片,就仿佛曾经那美好的一幕幕在眼前回放。她相信,即使现在大家都踏上了新的旅途,友谊也不会因为距离和时间而冲淡颜色。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传播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朱景裕
行李箱里的物品:内蒙古家乡特产
从内蒙古到广东,是两千多公里的距离,即使已是第二学年,朱景裕的父母仍习惯性的给女儿塞上满满一箱的特产,牛肉干、咸奶茶……在遥远的广东,这些将行李箱填满的食物承载着父母对自家女儿的担心与疼爱,“每每打开行李箱,看到那些在广州很难买到的家乡特产,我好像就已经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父母身旁。”除了美食,父母因为担心女儿着凉,还塞上一套又一套的衣服。
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23级本科生王继淳
行李箱里的物品:朋友送的书 家乡的土
王继淳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跨越两千多公里来到广州,他非常期待在华师开启的新旅程,在装满新物品的行李箱里,他还携带了跨越南北的友情与乡情。去哈尔滨读大学的朋友送给王继淳一本书,王继淳想用书里空白的前两页用做手账的方式记录广州生活的一点一滴。在广州生活的有感而发、广州的树叶、有广州特色的贴纸和印章等,都将被收纳在内,最后寄送给朋友。这是王继淳给朋友特殊的礼物,也将是他的独家记忆。
在遥远的南方生活,远行人常常会带一把家乡的土,这是减少因水土不服而产生的担忧的良药。这中国式的乡土浪漫,在王继淳家中也是惯例。“如果在广州有点水土不服,身体不适,就会放一些在水里服下,这样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他也备好了这一味“良药”,适应在广州的新生活。
化学学院化学(师范)专业2023级本科生邱林锋
行李箱里的物品:厚衣服
“爸妈从夏天就开始为我准备冬天的厚衣服了。” 邱林锋说,担心孩子不能及时在广东多变天气下增减衣物,邱林锋的父母在儿子的行李箱中细心地为他准备了一年四季的衣服和结实温暖的厚被子。即将开启崭新的大学生活,这也是邱林锋第一次出远门上学。相比于以往,父母首次为他准备了如此全面与正式的行李。起初,邱林锋认为父母给自己准备的物品有些过于繁琐,但在内心的感慨之下,他渐渐明白这份精心打包的行李背后蕴含的是家人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祝福,是沉甸甸的温暖与爱。
心理学院心理学(基地班)专业2022级本科生林家栩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2022级本科生梁敏炼
行李箱里的物品:红包
提到开学行李箱内装载的物品,梁敏炼不禁想起每年自己都会收到的“开学红包”。在她整理行李箱准备去学校的时候,她的妈妈总会给她塞一个红包,金额不是很大,但常常是一些特别含义的数字。“这也是妈妈对我新学期在外面能够平安顺利的一份祈佑。”从懵懂时期的沉重行李箱,到熟悉过后的轻装上阵,小小的红包始终放置其中,承载一份家的思念,带去一份来自母亲的牵挂。
各式的行李箱里
不仅蕴藏着一段段真挚的情感
还承载着一幕幕深刻的回忆
它们述说着无尽的怀念
独特且珍贵
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2023级研究生邓心怡
行李箱里的物品:毛球
“换洗衣物、专业书籍、弹力带……欸?”回到学校后,邓心怡正把行李箱中的物品一件一件地拿出来,却发现了一件意外的物品——自家猫猫最喜欢的毛球。邓心怡回忆起,自己在收拾行李箱时看到猫猫突然跳进行李箱,眼神中透露着不舍,也许它就是在那时候把毛球叼进行李箱的。也许是猫猫知道不能陪同主人上学,便悄悄把自己的毛球塞入行李箱,以此陪伴主人。每当看到这颗毛球,邓心怡都会感到无比温暖,就像猫猫一直陪在身边。邓心怡说:“猫猫是我生活中很好的陪伴者。”
城市文化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23级本科生尹燮盈
行李箱里的物品:《南怀瑾的32堂国学课》
高中时的行李箱,重点都放在“学习”上,上大学,终于能留足空间带上自己喜欢的东西,“大学应该是注重生活的好时间”,所以尹燮盈希望能利用这自由的时间去了解更多东西,拓宽知识面。对国学很感兴趣的她,当即决定要带上相关书籍,从《南怀瑾的32堂国学课》开始,走进国学的世界。读懂国学很难,她也未曾想过自己会走到精通的一步,在学习的旅途中能学习到前人的一些思想理念,不被潮流盲目裹挟前进,足矣。她说,很多东西课本不会教给你,只有你自己主动去挖掘。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日语专业2022级本科生胡颖佳
行李箱里的物品:小卡卡册
这个行李箱的必备物品,是那一本小小的卡册,热爱追星的胡颖佳因为担心卡册不在身边会积灰压坏,所以每次都会在行李箱为自己的卡册留下位置,甚至在她的心里,这是和电脑平板同级的存在,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和丢下。其实,追星与其他爱好一样,胡颖佳的收藏爱好让她把卡册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每当我看到它时,心情就会前所未有的好,这可以说是我心情的一个调节剂。”在思念远方的人的时候,她也会把卡册拿出来,翻翻看,卡册是情感的一种寄托,也是对自己来说很珍贵的东西。
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师范)专业2022级本科生李果悦
行李箱里的物品:岩石与矿物
“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在7月份,李果悦和小伙伴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从广州出发,向北行驶,历经27个小时,跨越了2000多公里的距离,最终抵达了第一站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携一把地质锤与标本袋,攀登大大小小的山峰,日行两万余步。
他们去到呼和浩特、巴彦淖尔、银川,靖边……考察乌兰哈达火山,阴山,黄土高原……判断火山的形成年代、研究山脉的地质构造,并采集各种岩石。将这些岩石从广袤的西北带回广州,再带回学校,对李果悦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不仅是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地理实践力的证明,还将成为我未来教学中的珍贵资源。”
说走就走,“箱”伴随行
小小方正,不离不弃
探索华师人心中行李箱的意义
容量有限,含情无限
行李箱于我
@纸扇:盛着希冀而往,是旅行的第一步;满载回忆而归,是旅程的最后一章。行李箱总是伴随着出发与回归,出发时,行李箱中被父母塞入家的记忆和家的牵挂,满满当当地启程;归家时,行李箱中被我们塞入旅程的纪念,让家人期待满满地迎接。谢谢这位伴我们出发也伴我们回归的伙伴。
@幸运:背上行囊,离开家里舒适的被窝,在漫漫求学路上,是行李箱一路的陪伴。小小的行李箱不仅承载着生活必需品,还承载着对家乡的记忆。每次打开行李箱,都是不同的心境:离家时,行李箱满载父母的叮嘱与关切;在校时,行李箱承载着我对家乡的思念;归家时,行李箱装载着满满的新记忆。行李箱陪着华师人走过坎坷与颠簸,也陪伴华师人品尝收获的果实。行李箱于华师人而言,是装载回忆、讲述故事的“时光记录仪”。
@乐乐:行李箱是我们的“生活档案”,装满了鲜活的灵魂与感悟的文字。它见证了春夏秋冬的轮回,留下了每一个流逝的瞬间,记录着我们欢笑与泪水的秘密,留下一段段美丽的篇章。我们在行李箱的陪伴下,不断启程,穿越岁月的长河,继续前行,去感受广阔的世界继续追寻那些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带上承载着我们的期待与希冀的行李箱,延续生命的律动,在新的地方重新发现自己。
@好吃鱼:启程时的期待感,未知的神秘感,在校时的幸福感,归途中的归属感,通通打包装进行李箱里。在每一个出行的时刻,行李箱都像是华师人密不可分的老友。在行李箱轮子与地面亲密接触发出的轱辘声中,一起走过成长的颠簸,也一起采摘过收获的果实。在未来,行李箱也将陪华师人一起,看遍世间繁花盛开,一同拥世界美好入怀。
@何乐儿:于我而言,行李箱是出行必备的“贴身伴侣”。行李箱装载的不仅仅是我所需的“物”,同时运载着“情”。临行前,随着一件件物品被装进行李箱,对旅途的期待感也被一点点打包起来;返回时,收拾起行囊,行李箱又带回了对家的归属感。它是我不离不弃的伙伴,陪着我踏入陌生的城市,走过坎坷、经历颠簸,伴随我挤入熙熙攘攘的人群,感受街头的喧嚣、体会人间的烟火。一个行李箱,是可靠的工具,是可信任的伴侣,也是情感的见证。
轮子滑过地面
正如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走过坎坷与颠簸
也收获世间温情
带着满载故事的行李箱
我们继续出发
下一站,华师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90周年校庆,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回望发展历程、凝练华师精神、展现办学成就、汇聚各方力量的重要契机。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面向广大华师友人启动“90元庆90年”捐赠项目和持续推进“文博中心建设”捐赠项目,汇聚点滴爱心,传递爱校情谊,共襄校庆盛举。
点击下方小程序
#往期回顾#
采写丨郭蕾 陈海菱 李雨潼
胡语婷 程翰仪 李睿 陈芸仪
杨紫珊 施怡静 何乐儿 林殷如
谢咏欣 赖静瑶 黄靖茹
摄影丨王子谦 黄文慧 钟天朗 鲁泽成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执行编辑丨黄羽君 陶嘉琪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吴建国 卢嘉裕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