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作群”之殇
前段时间,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某汽车销售企业一位年轻高管因工作压力太大而过劳死,家属整理其遗物时发现:高管猝死之际,手机里有130个工作群消息在等待其回复......
看到这个新闻,身为地铁从业者的我,不禁让感慨万千、悲从中来。
我不是什么高管,只是一名普通的地铁从业者,但我手机里的工作群比起那位高管,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年头,在地铁工作的,手机没有二三十个工作群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工班长。
这里,顺便做一个调查:地铁人的你,手机里有多少个工作群?
工作群泛滥成灾是否有必要?
作为地铁从业者,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有多少人半夜酣睡之际被各种群消息吵醒?而且即使内容与自己无关也必须回复:收到!
有多少人下班在家休息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查看和回复各种群消息?
有多少人因不慎忽略群消息未能及时回复,而造成工作被动且被追责、考核、处罚?
有多少人在公交上、在商场里、在聚餐宴会时、在陪伴家人时、在追剧直播时,总是被苍蝇一般的群消息骚扰得无名火上头却无可奈何?
有多少人因为群消息忘掉了锅上煮的粥、杯里泡的茶、浴室放的水?
有多少孩子的撒娇、爱人的交流、父母的谈话都因为这些无关紧要但有不得不回的群消息而被我们冷酷的无视掉、无情的错过?
有多少地铁人的梦想是能舒舒服服真正放空一天自己、不要有任何和工作有关的消息打扰自己?
我们不禁开始审视这些工作群和群消息:我们真的有必要把那么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处理和回复各种群消息上吗?
群里那么多打卡式的上图、签到和汇报,每天早晨醒来永远有几十条群消息未读,这样真的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了吗?
让手机全天候地侵占我们的生活、占用大量业余时间来处理各种群内琐事既增加了员工的压力负担、又大大牺牲了员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听到手机群消息提示音便害怕、工作群逐渐成为桎梏我们的牢笼,使我们无法摆脱,让我们没有办法尽情的享受生活,享受自由,大大降低了我们的生活质量,逐渐使我们对本职工作产生排斥,甚至是厌恶,继而萌发辞职的念头。
我想这也是大部分地铁从业者都曾有过的经历和体会。
鞭辟入里
前段时间,在网上刷到了许多年前春晚上的经典相声《小偷公司》的视频,冯巩和牛群的精彩表演把改革开放之初政府部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弊病讽刺得入木三分。
看到这个视频,不禁让人有感而发:今天的国企发展又何尝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呢?
唯一的区别只是:表现形式由相声中的“春节期间临时突击盗窃办公室”、“1个总经理、48个副总经理”这些那个年代的经典台词,放到现在成了“一个中心、三四十个管理群” “同一个部门的固定人员组建不同的工作群汇报不同的工作事项”而已。两者没有本质区别,只是由曾经的纸质的文山会海改为了电子的文山会海。
这些难道不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另一种存在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这些长期存在的弊病不仅导致了企业内耗增加,员工大量时间精力为应付各种无关紧要的琐碎小事而白白浪费。更严重影响了基层员工的工作热情,使许多年轻人对工作的激情和梦想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内卷之中逐渐消磨殆尽、一步步蜕变成为又油又腻的职场老滑头。
破解之道
地铁公司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公司的管理者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对这些工作群进行一些分类和清理:哪些群没有存在的必要可以与其他群合并的及时解散,保留几个主干群,其他比较细分的各模块群可以合并成一个综合大群,避免群消息发的到处都是、员工不得不一个个群去看的情况。
群内容也要精简,一些和大多数人都无关的消息能不能别往群里发、尤其是一些固定的打卡式照片签到(如巡视照片等)整天刷屏,设置为免打扰又怕错过重要消息,不设置又被振动和响铃一次次骚扰,不胜其烦。
群里发的消息应当是一些重要的通知及要求、需要全员掌握的工作内容和要点,而且不再需要人人回复“收到”之类的。
实际上,与各种无效信息的狂轰滥炸相比,简而精的重要内容能够及时传达发布才是我们建群的初衷,如果消息实在多,重要紧急内容可以即时发布,不重要不紧急内容建议可以在一天工作结束后把这些内容编辑成简报一次性发到群中,这样,群成员每日只需在固定时间点看一下当天所有通知消息即可,不会整天手机响个不停、零零散散的消息前发后忘、总是忽略。
写在最后
地铁人苦形式主义久矣,更苦 “工作群” 久矣。
工作群之殇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解决起来其实也并不难,但需要企业的管理者花时间对这件事儿给予足够的重视。
但要注意,不要用形式主义去覆盖形式主义,不要为了整顿工作群,又去拉人建新群来讨论整顿群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也许未来又会有新的表现形式会替代工作群成为新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弊病。所以,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如何提高效率、减少内耗、如何把时间和精力真正花费在刀刃上并不断克服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真的需要每一位有远见卓识和进取精神的管理者去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