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天》主持人张越作客城院,聊聊关于“女性”的话题
2月28日晚,由浙大城市学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主办的系列公开课“文明与传播讲堂”精彩开讲。主持人、资深媒体人张越为城院师生带来主题为《女性的社会化历史》的讲座。文明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俞虹教授主持讲座。
张越从事女性社会化媒体事业的经历十分丰富,自1995年便开始主持由中央电视台制作、全中国最早开办的女性节目《半边天》。围绕“女性与女性的社会历史”,她提出: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即个体参与社会进程的过程。而女性社会化则是女性角色的社会化过程。这一过程使女性从无社会认识的生物个体,成为一个社会成员,学习社会的基本生活技能并享有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内的权力。回顾中国漫长悠久的历史,男性在历史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影响的社会范围都处在一个主导的地位。然而,女性真正意义上在参与社会进程的历史只有短短的几百年。这种在中国历史上女性社会化角色缺失的原因值得人们深思。
以《红楼梦》中“姐妹”这一组词来展开,张越道出了“文字记载历史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她认为,中国汉字中有关于男女偏旁的演变反映了女性在中国历史社会的参与程度的变化,而在1920年刘半农的诗作《教我如何不想她》中,女性偏旁“她”的出现,标志着女性身份以社会化角色出现在由文字记载的历史生活上。而女性社会化的标志性事件则是三八国际妇女节, 1909年2月8日在世界另一端的芝加哥爆发了女工游行,女性群体争取男女同工同酬;这股来自西方的女性意识之风也吹到了彼岸的中国,中国第一个三八妇女节在广州扎根、生长、发芽。
张越分析了中国女性近现代的社会现状,以全球两性自杀率研究结果为例,全球男性的自杀率高于女性。这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男性承担的社会责任相对于女性要大,而在中国农村,调查结果是截然相反的,这反映了近代历史中女性的主权意识与自主意识薄弱。对比中国现代社会,女性自杀率逐年降低。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参与社会工作、降低被压迫的被剥削权力的可能;另一方面,参与社会进程的她们拥有更开阔、先进的思想、培养出独立自主的意识,从而推动了中国女性的社会化的发展。
中国女性社会化的发展离不开全球格局的推动影响。全球女性社会化,源于工业革命,这使得人类生产方式产生根本性变革,进而推动女性就业,造就了女性参与社会分工、社会生产的颠覆性进步。工业革命随之而来的是两次世界大战,在高度需求军备物资的物质条件下,爆发了女性的就业契机,近代女性社会化得以体现。
女性社会化的发展也体现在女性服装上的变革,张越以开创女性时尚的香奈儿品牌为例,香奈儿设计推出的职业套装、女性西装等简化服装美观功能、增强社会实用功能的衣物,在当时受到了女性群体的热烈追捧,为近代女性带来了“独立”“果断”的女性意识,以职业女性的独特视角为当时女性群体树立了“女性走出家门”的社会角色意识。
回顾中国女性百年历史,从1899年出现的第一份女性刊物《女报》发出戒掉缠足、兴办女学的呐喊,到争取女权的宣言,再到支持女性参政的热潮,女性的声音在历史浪潮中愈发强烈,呈现出极具生命力的爆发与冲破束缚的力量。女性工人、女性作家、女性运动员、女性政治代表……这一百年间,随着当代新思想的传播,男女平等日益成为主流思想,女性也重新开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独特地作用;女性在文化、艺术、体育、政治、医疗及农业劳动等社会事业中扮演的角色愈发成为推进社会行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因素。
面对中国女性社会化只有短短一百年的发展问题,张越指出,作为中国女性社会化的第一个百年中的个体,女性更需要坚定前进的信念!每一次的成功都意味着对等的付出。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作为家庭主妇的女性,还是作为职业工作者的女性,都享有自我付出的价值回报;作为新时代的女性,自主选择想要走的道路,享受所选择的道路;有能力区承担选择的结果,有权力去实现属于自己的价值。
文明与传播讲堂
“文明与传播讲堂”作为文明与传播研究院的品牌项目之一,是在文明与传播的大框架下,由研究院的特聘研究员们和相关名家学者主讲。专家们立足于各自的专业领域,纵观历史、当下、未来,横跨海内海外,链接对文明认识与思考,努力为同学们打开一扇扇新的窗口,为未来播种下希望的种子。2021年9月23日开讲以来,敬一丹、尹鸿、刘昶等知名学者先后开讲。
来源 / 文明与传播研究院
文字 / 钱景
今日编辑 / 吴志茜 郭润历
责任编辑 / 李冠琳
出品:
tuī
推
jiàn
荐
yuè
阅
dú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