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他们终于可以把镜头对准自己

请关注 浙大城市学院 2022-12-21

11月8日,记者节。这一天,记者终于可以把镜头对准自己


小编采访到了浙大城市学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电视台知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请她分享了从业感悟。由此,我们见到了新闻工作者这一职业的日常图景,邂逅了他们在敬畏在守望且为之悸动的事业。

 

谨以此,敬每一次乐此不疲的出发,敬每一幕直抵人心的报道,敬每一个白发不休的理想。





敬一丹

1988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后曾主持《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感动中国》等节目,三次获得全国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现任浙大城市学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研究员。


Q

记者凭什么拥有这样一个节日?

A

2000年11月8号中国记者有了自己的节日,记者有这样一个节日是很幸运的。当时的大背景是媒体空前发展,记者阵容可观,社会需求强劲,职业声望提高,这才有了记者自己的节日。那时,我们遇到变化的时代,处处都是新事物,记者有了从未有过的空间。


记者是瞭望者、发现者、记录者,这样的职业形象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价值,凭什么记者有了自己的节日?这个记者节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何德何能拥有这样的节日?这个节日是提醒的日子,它提醒着我们尊重自己的职业,敬业、尽责。


Q

今天的主角是记者,哪个记者没有故事。您的记者生涯中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哪一件?

A

恐怕不能说哪一件,而更适宜说哪一段,在90年代《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的经历,是我特别珍惜的职业经历。那一段时间我们经历了很多中国电视第一次,正赶上电视处于上升期,也正赶上新闻改革的开拓期,这是一种职业幸运,我们记录充满变化、充满机会的时代,也成全了记者的职业理想。


Q

记者节,这么多年来您是怎么过的?

A

记者节,多半是在工作中度过的,也是在思索中度过的。前些年,我常在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记者节论坛上和记者、学生们谈论当年的热门话题。现在回望那些年聚焦的关键词是很有脉络感的,从收视率到转机,从媒介责任到职业坚守,从新闻伦理到重建信任,这些话题记录了媒体格局变化,记录了学界业界的关注点,也记录了记者和学者思考交流的过程。


当年在论坛上那些眼睛发亮的同学们,有的已经成为我们的记者同行。每年的记者节,在忙碌中停下来热运转,冷思考,以这样的方式度过记者节是很有价值的。


Q

您对浙大城市学院的新闻人才培养有什么建议?对大学生们有怎样的寄语?

A

有机会和浙大城市学院的同学们交流,我很高兴,今天,在全媒体的背景下,年轻人更敏感,更富于应对变化的能力。


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懂中国,要在更大的视野里看中国,才是真正的懂中国;讲好中国故事,要懂传播,尊重传播规律,提高业务能力,这应该是记者的基本功,也是记者职业生涯中永远的功课。对于今天在校园里的准记者来说,保持清醒、保持敏感,就是在做当记者的准备,愿更多的记者同行在这个校园里产生。



记者

是习惯了天亮才说晚安的人


作为2020东京奥运会演播室主持,曾侃每天中午12点到岗化妆,12点50分来到演播室,拿当天直播的串联单,和导演、搭档一起沟通比赛内容,保证录制时的万无一失。“我们体育主持人没有提词器,所以对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还要对体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倒时差、日夜颠倒都难不倒实战经验丰富的他。

国际贸易2010届校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主持人曾侃



做记者这几年最多的体会就是“人生无常”,跑突发看到太多人情冷暖;去调监控,看到过太多悲剧;但同时也见证了很多美好的瞬间,参与了很多活动,和整座城市一起在成长。对我来说 ,视频后期是我的兴趣所在,把自己喜欢的事变成一种职业是一件幸福的事。

杭州日报全媒体中心视频记者、广电2014届校友钟旭峰



记者

气质里藏着采访过的人


毕业一年余,现实给了我不小的挑战,让我快速成长。作为在现场的那个人,在见证故事发生的同时,采访过的人、经历过的事、发出的报道也都在影响和改变着我。有开阔眼界的新鲜,也有灰头土脸的“狼狈”,而每次发稿,我的内心总会泛起一阵满足,心底也总有一个声音会在下次接到任务时响起,“出发!”

杭州日报记者、商务英语2021届校友谢吴艳(左)



在大学时期担任过学生记者,所以我初入媒体行业适应得还算快。作为记者“小白”,我最初在采访企业家、面对“大佬”时会有胆怯和紧张,但经过了多次单独采访和磨练,我逐渐变得从容自如。新闻现场,皆是榜样。可能,一个记者,离采访对象最近的时候,就是努力成为他的时候。

每日商报见习记者,商务英语2022届校友黄诗睿



记者

是一路奔跑、一路成长的人


普利策说,新闻记者是社会这艘大船的瞭望者。三年多时间来,我写过维权报道,替消费者保护了属于他们的权益;脚步踏进过深山,见过一张张脱贫后绽放的笑脸。与主旋律同频,与时代脉搏共振。记者这份特殊的职业,让我们随时随地在面临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职业新时代多样要求的锻炼下,写报道、做策划、直播带货......逐梦路上,我也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每日商报经济部记者,新闻2019届校友祝芷媛(左)



在一次次大型活动和会议中追赶热点,学会凝练和取舍;在一个个选题策划中迸发创意,学会发现和思考;在一位位优秀师生校友的故事中挖掘精彩,学会探索和交流。我们在历练中成为技能点满的媒体人,在坚守中成为学校历史的见证者,从零经验的新手小白到逐渐适应采访节奏的校园记者,这是是专业成长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历程。

校全媒体中心主任、广电2001班毛珮瑶



在校全媒体中心成为校园记者的三年来,我变得更加外向开朗、善于与人沟通,遇到大场面也不会怯场。同时,我的广播电视学专业技能也得到了提升,我在课余时间也能获得许多与主流媒体交流的机会,在杭州日报担任摄影师、为各大媒体提供视频素材等,都让我收获满满。

校全媒体中心副主任、广电2001班金泽宸



记者

是永远出发在路上的人


走出校园踏上工作岗位,我就一直坚守在新闻一线。这些年经历过痛苦和迷茫,也品尝过成功和喜悦;面对过很多次困难和挑战,却从未放弃初心和梦想。有人羡慕我拿到了中国新闻奖,也有人羡慕我出国采访奥运会,还有人羡慕我采访过那么多重大事件,见证了那么多历史时刻,但在羡慕和赞赏的背后,其实是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付出,是日夜颠倒埋头苦干,是奋勇前行不计得失。荣誉属于过去,当下唯有奋斗,未来还有无限精彩。记者,永远在路上!

浙江广电集团浙江之声、浙江卫视评论员,2006届广播电视学专业校友袁奇翔



我参与过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冬奥会报道等等。这类大型活动是全国甚至全球记者的一个同台竞技的机会,尤其对于影像方面,每个记者各自的关注重点和敏锐程度会被很直观地展现出来。新闻本身是一种刚性需求,也许随着娱乐化和专业领域内容制作者的努力,这个需求会降低,但它永远不会归于零。

新闻专业2012届校友、浙江日报天目新闻记者倪雁强


记者

出生入死一时,刻骨铭心一生


2014年3月,中新社派汪恩民跟随中国海军,穿过赤道前往澳大利亚西部海域,报道马航MH370的搜救过程。这片海域被世界各国公认为世界最恶劣海域之一,称为“咆哮西风带”。“凌晨两点,我爬上军舰的瞭望台。当时风雨很大,人在平台上面呼吸都很艰难,讲话都要用手捂着嘴才行。我就和瞭望兵一起穿着棉衣和救生衣,用绳子把身体绑在柱子上。”为了采集中国海军海上搜救最鲜活的元素,汪恩民主动提请体验式报道。

新闻学2008届校友,中国新闻报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社驻浙机构管委会委员、中国新闻网浙江频道(筹)执行总裁汪恩民





文字 / 李冠琳   

今日编辑 / 李冠琳 

责任编辑 / 孙亚飞

审核 / 徐婧

终审 / 李磊 

出品

tuī

jiàn

yu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