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读︱袁坚:巴金的书桌

巴金故居 2021-02-13

点击上方“巴金故居”可以订阅哦

我们需要一些具象的东西来承载抽象的概念与情感,所谓的温度其实蕴藏在细节中。



巴金的书桌


我跟巴金故居联手推出“跟猫一起游故居”活动,开幕场放在4月,正是故居的院子里繁花盛开的时节,阳光照落,让原本寂静的老洋房也多几分热闹和暖意。

 

通常博物馆做活动,无非两种:一种是安排导览、或规格较高的就请一个研究员,领着一群人按照既定路线走,边走边听讲解,这是课堂模式。如果讲解者知识丰富、言语有趣,参观者的体验就比较好,但不管怎样,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度模式。有时候也会安排所谓“互动”环节,但也无非是在既定的安排底下,按照既定的方法,稍微动一动手,类比于学校里的实验课吧。还有一种也很常见,就是各种比赛:征文比赛、绘画比赛、知识竞赛……


讲解员带讲




故居举办“我眼中的巴金故居”摄影比赛

总体而言,这样的“活动”首先都是单向度的,其次都偏重于知识性。




但我并不喜欢这类所谓的“活动”。因为我们之所以要去博物馆、美术馆之类的地方,并不是为了接受“教育”,而是为了获得“体验”。说白了,因为那里有实物,并且是被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摆放在某些特定的空间内。所以对一座博物馆、或美术馆而言,空间和物品才最重要,而非抽象的知识。而人们认识空间、物品,最主要的途径也不是透过听、或记忆,而是调动五官的感知。这时候,我们的身体会有自然的反应:对这个很喜欢,想停留,对那个不感兴趣。

 

是从这些直接的体验和感受出发,我们形成对事物的第一认知,沿着这种直观认识再往下追索,才是去寻找各种与它相关的资料,去了解它的方方面面(包括知识性的记忆),这时候的观览和探究,都是自由的、主动的。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先被动地塞入一堆知识点,再去跟实物对应(相信我吧,对应不过来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你能有深刻感触的机会实在太少。



有时候我也觉得很好笑:在观览的时候谈知识点,在事后写文章时又描写细节、抒发感情。一个全然大写的颠倒。

 

所以我做了一点不同的尝试。对于巴金这样的作家——我的意思是,人人都知道他,却很少有人认真读过他的作品,这样的作家经常容易被处理成抽象的知识点——变成语文考卷上的试题,变成唯有提及名字时大家说:哦……但同时头脑中的印象空空的存在。因此,我想透过具象的空间和物品,让观览者能够与他、至少与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发生一点更有温度的关联。





那会儿还是冬天,我跟着在故居工作的女孩儿穿过门廊、大厅,走到面向庭院的阳光房时,停住脚步。太阳晒在肩膀上,狭长的空间里,一左一右摆放着两张书桌,其中一张,仔细去看会发现,其实是台缝纫机,是巴金晚年(我猜测是由于腿脚不太便利了),搬到一楼写作后最先使用的。后来,家人才为他购置了另一张。而在缝纫机书桌旁边,还有一张隐藏的书桌:架设在轮椅上的小桌板。在最后的日子里,巴金就是在这块小木板上,继续他的写作。

 

后来我们转上二楼,正对着楼梯是一面书架,卧室边上是书房。也有两张书桌,一张在沙发旁、角落里,既可以专心写作,又可以关照到整个书房内(如果有朋友们在)的情况。还有一张,在阳台上,是搬到楼下之下那段时间,巴金最喜欢用的。



所以这就是我找到的落点之一:巴金的书桌。如果你在上海、或者去上海,到武康路上看见了他的故居,又有时间进去走走、看看,不妨找一找它们。在这些具体之物上,在它们所处的空间里,或许你就能稍微真切地感受到一点巴金。



  所谓温度,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在非常具体的细节里。



猫博士:

袁坚,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多年媒体人,多家媒体专栏/小说作者。曾任绘本馆课程总监、互联网创业公司策划总监。2016年创立“猫博士工作室”,提供既具专业性、又脑洞大开的阅读、写作与思维拓展课程,及综合活动。

2017年4月与巴金故居联合设计推出“猫博士”带你品故居——巴金故居系列互动体验课程,正在进行中。


更多精彩请点击:

活动︱思维导图,画出你的创意——“猫博士”品故居巴金故居系列体验课程5月课程火热报名中!

猫博士︱袁坚: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活动︱最想带走的东西,有人选了一个柜子?——“猫博士”互动体验课内测实录

资讯︱一块板竟是你的最爱?——“猫博士”品故居巴金故居系列体验课程4月课程实录

资讯︱巴金故居创新观展思路,启发观众主动探索——媒体报道集锦

编辑︱茹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