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 | 汇聚点滴,以成江海——2018年第三期《点滴》出刊啦!

巴金故居 2021-02-13

点击上方“巴金故居”可以订阅哦

  本期“还魂草”刊登《1980年杜运燮致辛笛书信》,由辛笛的女儿王圣思整理并供本刊发表。这十七通书信“以第一手资料真实地展示当时的时代氛围、诗人之间的情谊和《九叶集》问世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在重新拿起诗笔后有哪些创作上和工作中的交流;他们如何讨论和筹备《九叶集》(1981年)的出版,他们在选诗时做了怎样的篇目增删,又有着什么样的期盼和担忧……”(王圣思“整理者按”语)

  慕津锋《巴金的一页译稿》,将中国现代文学馆所藏的一页巴金译稿“草原的李尔王”,与萧珊翻译的《草原上的李耳王》同文比较,分析了两者译笔风格的异同,并认为巴金先生也曾翻译过这篇小说的一部分,出于对萧珊的支持,将它“让给”了萧珊翻译。

  “梦与醉”刊登的周立民《萧珊的译作(上)》则以大量资料,更为全面地追溯了萧珊从学习俄语到从事翻译的过程,介绍她的翻译成果和作品出版情况,并通过对译稿、校改本等文献的深入发掘和解读,将翻译中字斟句酌的种种细节呈现出来。

  徐自豪《故纸堆里的圣约翰大学新材料》,以藏家的眼光解读民国时期圣约翰大学的两份英文公函,讲述了这所历史悠久的教会大学办学中的一些故事及其主事者在历史风云中的苦心经营。

  王建军的《巴金致索非一信再解读》,针对龚明德教授《巴金致索非一信的写作月份》一文(曾刊于《点滴》2011年第6期),在有关史料的基础上,重新考释写信背景,对巴金致索非的这封短信进行了新的解读;李秀芳《关于〈何其芳一封旧信的年份〉的一点补充》,也是基于对史料的重新查找与梳理,解答了龚明德教授文章中留下的疑问并进行了补充。

目 录

  《点滴》是巴金故居内刊,每年出版六期,内容与巴金及其著作有关,也旁及巴金同时代的人和事。欢迎读者投稿,诸如书评书话,读书札记,忆人论事,行旅所见等,惟求文章有点史料有点故事有点趣味;要朴素,不要流俗、滥调,更不要庸俗;那些短小精悍、大刊物上不发的文章,只要是率性之作,也欢迎来稿欢迎。

  投稿邮箱:dd675@sina.com

巴金故居| 公众微信号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活动 | 再现《随想录》中的箴言隽语——《<随想录>绘本》读者见面会全记录

暑期专题 | 茅盾: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荐书 | 迟遇麦克·莫波格——殷健灵老师的书单(三)

品读 | 殷健灵:真正的儿童文学里,遇见或找回自己

纪念︱“每次我回到家门口,眼前就出现一张笑脸。”——怀念萧珊女士

暑期专题 | 郭沫若:一个反逆少年的正确打开方式

暑期专题 | 合上课本,看“熊孩子”鲁迅

编辑  by  忻世超

供稿  by  朱银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