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读 | 香港,一个陌生又亲近的地方——博悦读书会《旅途随笔》读后感之二

巴金故居 2021-02-13

点击"巴金故居“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旅途随笔

巴金 / 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时间:2017年9月

博悦读书专题

读书笔记

书评

话题

讨论



香港,一个陌生又亲近的地方

——读巴金的《旅途随笔》

王月琴


  “下面是山谷,谷里长满了丛丛的绿树;我们再望过去,还看见一片浅蓝色的海水,海水平静,三四只帆船点缀在那里,像几个黑点。远处是一些岛屿,最远的颜色最淡。天也是浅蓝色,天边有云。有时候望过去,我很难分辨出天和水的界限,云和岛的界限;天和水差不多,岛屿又很像云。”这是巴金在《旅途随笔》中用质朴的文字、诗意的笔调,生动描写1933年初到香港看到的景色。这也是我眼中,车鹏飞笔下水墨画《湖天春晓》里的景色,由近及远色彩由深到浅,风景由清晰到朦胧。诗意盎然又意趣横生,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为蜚声中外的文学大家,巴金的小说脍炙人口、震撼人心。巴金的散文随笔也是独具匠心、情景交融,不同凡响。年年岁岁景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巴金来到香港的前一年,经历了熟悉的上海被日本人轰炸的惨景,对上海的回忆时时折磨着他。香港,对少年时的我而言,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是地图上用括号特别注明被英国占领的地方。2009年,当我踏上香港这片土地,白天在太平山山顶上眺望香港全景,晚上在璀璨的灯光中夜游维多利亚港,虽是初次来到,却是感到亲近。可能它和上海有过类似的遭遇,并且都属“东方之珠”有关吧!


  香港的山水依旧,香港的云海依旧。然而行走在此景中的人感受到的心境不同。当年的巴金是“我每走到一个新地方,就像回到我那个在上海被日本兵毁掉的旧居一样。”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沉沉的乡思哀愁、浓浓的家国情怀。如今,我们穿行于香港的高楼大厦之间,好象穿越了时间隧道。全然没有了巴金那个年代对战争的担忧和阴影,而是看到今日之香港,人们以更快的节奏,谱写着多彩生活之曲!


40年代的香港和现代香港




带着真心和感恩出发

——读巴金《旅途随笔》的随笔

简 泓


  巴金是“一代文学巨匠”、“语言大师”。《旅途随笔》巴金先生的第二本游记,它记录了巴金先生一九三三年南方旅行的见闻,也写了他对朋友们的感激之情。这里的“南方”是指香港、广东、福建等地,通过巴金先生的笔,我们追随他的足迹,看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南方一带的社会剪影。


  有幸两次参加了博悦读书会组织的关于这本书的品读。第一次,在巴金故居的藏书楼,那个静谧的夜晚,我从教师的角度,谈了对于作品《鸟的天堂》,我的阅读感受和教学这篇课文时的一些设计。第二次我们在很雅致的茶馆——遇到你要的时光,大家都穿上了中装,戏称穿越到了民国时期,我们在书香茶香中再次感受巴金先生的文字的魅力,也分享了自己旅行的一些趣事、囧事、感人的事。


  当我喜欢一部作品时,我会更愿意去靠近作者,了解作者。我在想象着巴金先生写书的时候,和旅行时的心情,他出发旅行的初衷。特别开心的是巴金先生本人为书作序,于是在序里我找到了所有的答案。看着序言,旅行是在一九三三年,心里快速地做个减法,那年巴金29岁。年轻的他带着一颗爱朋友的,感恩朋友的心出发的。这序就像他打开心扉,写给朋友们的一封信。


  序中写道:“在这个世界上我并不是孤独的,我有朋友,我有无数的散处在各地的朋友。 我常说我是靠朋友生活的,这并不是一句虚伪的话......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句:我是靠着友情才能够活到现在的......


   读着这样的肺腑之言,喜欢文字涂鸦的我深有感触,没有爱和感恩,生活中的很多美好是发现不了了。


  序中先生谈到旅行的目的,他说"朋友们给我的东西的确是太多,太多了。然而我拿了什么东西报答他们呢?我是一个心地贫穷的人,我所能够献出来的,就只有一些感谢的表示。所以我要到各个地方去看朋友们的亲切的面孔,向他们说一些感谢的话,和他们在一起度过几天快乐的时间......"我并不是因为喜欢“名山大川”才开始旅行的,虽然我也很想知道各个地方人民的生活状况。 


  所以巴金先生这次是感恩之旅,但是正是这场知识分子走向民间的旅行,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底层人民的生活和当时的社会风貌。


  看完序言,看到了巴金先生的真心和感恩,看懂他这次旅行的初衷,随后我们跟着他的《旅途随笔》出发吧。


  人生旅途也让我们带着真心和感恩去发现更多的美好和感动。


青年巴金(左二)与朋友旧影


更多精彩请点击:

品读 | 行走旅途,落笔见闻——博悦读书会《旅途随笔》读后感之一

故居 | 楼乘震:胡适的终点——台北文化名人故居之一

分享 | 愿今后岁月流逝见遍人情世故,仍能初心不改——巴金故居精彩留言整理

阅读专题 | 曹禺:“一颗苦闷种子”的成长记

中秋特辑 | 中秋的意义,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文人笔下的中秋与月亮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end • 

文章来源 | 博悦读书会

编辑 | 茹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