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共建 | 【读五四】春吹到每个人的心坎,带着呼唤,带着盅惑

请关注 巴金故居 2021-02-13

点击上方巴金故居关注我们

巴金





5月,共建开出新花朵


进入2020,新冠病毒疫情彻底改变社会的发展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的常规模式。经历三个多月的休整,社会秩序正在慢慢恢复。

在这休整、学习的时间中,巴金故居也在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建设的新方法,以最适合当下的新形式与共建单位开展更紧密的合作。

继上期南洋中学的同学们分享了阅读“五四”新文学作品的感受之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优秀学子们接力上线。他们选择了各自感兴趣的篇目,接触到百年前充满热情和思索的文字,从而思考“五四”精神在当下的意义。

我们欢迎各共建单位与我们积极合作,将精彩的文化活动和共建信息提供给我们,共同打造云共建空间





小编语


时代已经更迭,但是文字传递的情感、思索、热情是相通的。旧时代与新时代的青年,通过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或淡然细腻或真挚坦诚的笔调联系在一起。朗读的虽只有片段,但这也启发了一颗颗感受着、探索着的心。


叶圣陶《倪焕之》(节选)



01


朗诵音频


上师大人文学院许玮暄朗读叶圣陶《倪焕之》(节选)


02


自我介绍


我叫许玮暄,来自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8级硕二党支部

许玮暄


01


读后感


在这短短的节选中,我已经深深地感受到倪焕之的乐观和冲劲,他用尽自己的热情和坚持,想号召起台下身处困顿的中国人奋勇抗争起来。和倪焕之一样,我也曾不太喜欢教师这个工作,当深入了解,受到身边同学的感召,学校氛围的感召,以及切身走进校园和学生们相处的过程,我才真正开始喜欢上教师这个行业。我知道站在我对面的,是未来之中国的缩影,它象征着无限可能和不可能,而这份可能性被我有幸预见,参与,创造,与有荣焉。倪焕之的无畏和热情,也唤起了我身体里的力量,不管是现在学生的位置,还是未来成为教师,学生与教师,从来不是对立,他们是国家生产线上最原始的螺丝钉,而这一颗颗小小的螺丝钉都将有大大的功用。


03


原文欣赏


  倪焕之(节选)


叶圣陶

第二个登台的是倪焕之。近来他的愤激似乎比任何人都厉害;他的身躯虽然在南方,他的心灵却飞驰到北京,参加学生的队伍,学生奔走,学生呼号,学生被监禁,受饥饿,他的心灵仿佛都有一份儿。他一方面愤恨执政的懦弱和卑污,列强的贪残和不义,一方面也痛惜同胞的昏顽和乏力。民族国家的事情,大家看得同别人家的事情一样,单让一些贪婪无耻的人,并不是由大家推选,却是自己厚着脸皮出来担当天下之重任的人,去包皮办,去作买卖,事情哪里会不糟!应该彻底改变过来,大家把民族国家的事情担上肩膀,才是真正的生路啊!——几年以来他那不爱看报、不高兴记忆一些武人的升沉成败的习 性,到这时候他觉得应该修正了;必须明了现状,才不至于一概不管;武人的升沉成败里头就交 织着民族国家的命运,又岂仅是武人的私事呢。——他恨不得接近所有的中国人,把这层意思告诉他们,让他们立刻觉悟过来。此刻登台演讲,台下虽然只有几百人,他却抱着面对全中国人那样的热情。他的呼吸很急促,胸隔间似乎有一股气尽往上涌,阻碍着他的说话,致使嘴里说的没有心里想的那么尽情通畅。他的眼里放射出激动而带惨厉的光;也可以说是哀求的表情,他哀求全中国人赶快觉悟;更可以说是哭泣的表情,他哭泣中国已经到了不自振作受强邻鄙视的地步。他的右手伸向前方,在空中舞动,帮助说话的力量;手掌张开,作待与人握手的姿势,意思仿佛是"我们同命运的同国人啊,大家握起手来吧!"

他承接冰如的话,说国民团结起来,才能贯彻大家的意思。团 结得越坚强,力量越大,才能外抗贪狠的列强,内制蠹国的蟊贼。他相信大家不觉醒不团 结,由于不明白利害,没有人给他们苦口婆心地这么讲一番;如果有人给他们讲了,其中利害谁都明白了,还肯糊里糊涂过去么?此刻他自己担负的就是这么讲一番的重任,所以竭尽了可能的力量来说;口说似乎还不济事,只可惜没有法子掏出一颗心来给大众看。但是他并不失望,以为明天此刻,这台前的几百人必将成为负责的国民,救国运动的生力军了;因为他们听了他的话,回去总得凝着心儿想,尽想尽想,自然会把他没有讲清讲透的体会出来。他忘了站在台前的正就是前年疑忌学校、散布流言的人;这一刻,他只觉得凡是人同样有一种可塑性,觉悟不觉悟,只差在有没有人给讲说给开导罢了。

他踮起脚,耸起身子,有一种兀然不动的气概;平时温 和的神态不知退隐到哪里去了,换来了激昂与忧伤;声音里带着煽动的意味;他说:"不要以为我们这里只是一个乡镇,同大局没有什么关系。假如全国的乡镇都觉悟过来,还有什么目的不能达到!他们当局的至少会敛迹点儿,会谨慎起来;因为不只几处通都大邑表示态度,连穷乡僻壤都跳出来了。贪狠的外国至少也会减损点儿不把中国放在眼里的恶习 ;因为乡镇里的人都知道起来抗争,可见中国不是几个官僚的中国了。在场的各位,不要把自己看轻,大家来担负救国的责任吧!不看见报上载着么?各地人民一致的第一步目标,就是要惩办一些媚外卖国的官僚。要注意,这只是第一步,不是最后一步;以后的目标,我们还有许多。不过这第一步必须首先做到,立刻做到。假若做不到呢?吓!我们不纳租税,我们采取直接的反抗行动!……"

忽然来了一阵密集的细雨,雨丝斜射在听众的头顶上,就有好些人用衣袖遮着头顶回身走。一阵并不高扬的嚣声从走散的人群中浮起,带着不平的调子说以下一些话:"我们也来个罢市!""卖国贼真可恶,不知道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心肝!""不纳租税倒是个办法,我们乡镇与都市同样有切实的力量!"匆匆地各自顺着回家的道路去了。

台上的焕之并不因听众走散了一部分而减少热情。雨来了,站在露天的急于躲避,也是人情之常,他完全原谅他们;不过这原谅的念头沉埋在意识的底里,没有明显地浮上来。在他自己,从树上滴下来的水点落在衣服上,头顶上,面颊上,睫毛上,湿和凉的感觉使他发生志士仁人甘冒苦难的那种心情;他仿佛嫌这阵雨还不够大,如果是狂暴的急雨还要好些,如果是鹅卵大的冰雹那就更好。他闭了闭眼,让睫毛上的水滴同颧颊上的水条合流,便提高嗓音继续说:"通常说民气民气,人民应当有一种气焰,一种气概。我国的人民,向来太没有气焰了,太没有气概了;强邻拿我们来宰割,我们由它,当局把我们当礼物,我们也由它!民气销亡了,销亡到不剩一丝一毫。然而不!现在各地人民一致起来救国。又悲壮,又热烈,足见民气到底还保存在我们这里。郁积得长久,发泄出来更加蓬勃而不可遏。我知道这一回的发泄,将为中国开一个新的局面……"



萧红《小城三月》(节选)



01


朗诵音频


上师大人文学院张子扬朗读萧红《小城三月》(节选)


02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8级硕二党支部的张子扬,很喜欢读书,喜欢在文字中得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很荣幸参与这次“云共建”活动,为大家朗读萧红的《小城三月》。

张子扬


01


读后感


萧红本人一生颠沛流离,《小城三月》是她的绝笔,我想她在写这篇故事时,多少投射了一些自己病中凄苦等待的意味。但是她的文字中带着思考的理性与冷静,对于故事的讲述娓娓道来,有着淡淡的哀思,却不至于悲凉,小说中反映的女性命运的历史性具有永恒的意义。


03


原文欣赏


小城三月(节选)


萧 红

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像地衣那样绿,透出在这里,那里。郊原上的草,是必须转折了好几个弯儿才能钻出地面的,草儿头上还顶着那胀破了种粒的壳,发出一寸多高的芽子,欣幸的钻出了土皮。放牛的孩子,在掀起了墙脚片下面的瓦片时,找到了一片草芽了,孩子们到家里告诉妈妈,说:“今天草芽出土了!”妈妈惊喜的说:“那一定是向阳的地方!”抢根菜的白色的圆石似的籽儿在地上滚着,野孩子一升一斗的在拾。蒲公英发芽了,羊咩咩的叫,乌鸦绕着杨树林子飞,天气一天暖似一天,日子一寸一寸的都有意思。杨花满天照地的飞,像棉花似的。人们出门都是用手捉着,杨花挂着他了。

草和牛粪都横在道上,放散着强烈的气味,远远的有用石子打船的声音,空空……的大响传来。

河冰发了,冰块顶着冰块,苦闷的又奔放的向下流。乌鸦站在冰块上寻觅小鱼吃,或者是还在冬眠的青蛙。

天气突然的热起来,说是“二八月,小阳春”,自然冷天气还是要来的,但是这几天可热了。春天带着强烈的呼唤从这头走到那头……

小城里被杨花给装满了,在榆树还没变黄之前,大街小巷到处飞着,像纷纷落下的雪块……

春来了,人人像久久等待着一个大暴动,今天夜里就要举行,人人带着犯罪的心情,想参加到解放的尝试……春吹到每个人的心坎,带着呼唤,带着盅惑……

我有一个姨,和我的堂哥哥大概是恋爱了。

姨母本来是很近的亲属,就是母亲的姊妹。但是我这个姨,她不是我的亲姨,她是我的继母的继母的女儿。那么她可算与我的继母有点血统的关系了,其实也是没有的。因为我这个外祖母已经做了寡妇之后才来到的外祖父家,翠姨就是这个外祖母的原来在另外的一家所生的女儿。

翠姨还有一个妹妹,她的妹妹小她两岁,大概是十七、八岁,那么翠姨也就是十八、九岁了。

翠姨生得并不是十分漂亮,但是她长得窈窕,走起路来沉静而且漂亮,讲起话来清楚的带着一种平静的感情。她伸手拿樱桃吃的时候,好像她的手指尖对那樱桃十分可怜的样子,她怕把它触坏了似的轻轻的捏着。

假若有人在她的背后招呼她一声,她若是正在走路,她就会停下,若是正在吃饭,就要把饭碗放下,而后把头向着自己的肩膀转过去,而全身并不大转,于是她自觉的闭合着嘴唇,像是有什么要说而一时说不出来似的……

而翠姨的妹妹,忘记了她叫什么名字,反正是一个大说大笑的,不十分修边幅,和她的姐姐完全不同。花的绿的,红的紫的,只要是市上流行的,她就不大加以选择,做起一件衣服来赶快就穿在身上。穿上了而后,到亲戚家去串门,人家恭维她的衣料怎样漂亮的时候,她总是说,和这完全一样的,还有一件,她给了她的姐姐了。

我到外祖父家去,外祖父家里没有像我一般大的女孩子陪着我玩,所以每当我去,外祖母总是把翠姨喊来陪我。

翠姨就住在外祖父的后院,隔着一道板墙,一招呼,听见就来了。

外祖父住的院子和翠姨住的院子,虽然只隔一道板墙,但是却没有门可通,所以还得绕到大街上去从正门进来。

因此有时翠姨先来到板墙这里,从板墙缝中和我打了招呼,而后回到屋去装饰了一番,才从大街上绕了个圈来到她母亲的家里。

翠姨很喜欢我,因为我在学堂里念书,而她没有,她想什么事我都比她明白。所以她总是有许多事务同我商量,看看我的意见如何。

到夜里,我住在外祖父家里了,她就陪着我也住下的。

每每从睡下了就谈,谈过了半夜,不知为什么总是谈不完……



沈从文《菜园》(节选)



01


朗诵音频


上师大人文学院曹蔚婷朗读沈从文《菜园》(节选)


02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师范)1班的曹蔚婷,在班中担任班长一职。很荣幸能够为大家朗读沈从文先生的短篇小说《菜园》,共同感悟文字的魅力。

曹蔚婷


01


读后感


《菜园》是沈从文先生早期所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围绕着一座小城、一个菜园、一对母子,融叙述与抒情为一体,用清淡雅致的笔调向我们展现了美丽自然与美好人性,也正是通过这些“美”的被扼杀,“从塑造美到毁灭美”为我们谱写了一段无声的悲歌。


03


原文欣赏


菜  园


沈从文

时间过了三年。玉家菜园还是玉家菜园。地方一切新的变故甚多,随同革命,北伐……于是许多青壮年死到野外。……于是北京改成了北平。

当母亲接到了儿子的一封信,说本学期终了可以回家来住一月时,欢喜极了。

儿子如期回来了。更出于意外叫人惊喜的,是同时还有一个新媳妇回来。这事情直到进了家门母亲才知道,做母亲的似乎人年轻了十岁。

因为媳妇特别爱菊花,今年回家,拟定看过菊花,方回北平,所以做母亲的特别令工人留出一块地种菊花,母亲见一对年轻人,在菊圃边料理菊花,便做着一种无害于事极其合理的祖母的幻梦。

儿子同母亲正说北平如何栽培菊花的,忽然县里有人来说,有点事情,请两个年青人去谈一谈。来人连洗手的暇裕也没有留给主人,把一对年青人就“请”去了。从此一去,便不再回家了。

做母亲的当时纵稍稍吃惊,也仍然没有想到此后事情。

第二天,做母亲的已病倒在床,原来儿子同媳妇,已与三个因其他原故而得着同样灾难的青年人,陈尸到教场的一隅了。

做母亲的为这种意外不幸晕去数次,却并没有死去。儿子虽如此死了,办理善后,罚款,具结,她还有许多事得做。

三天后大街上贴了告示,才使她同本城人同时知道儿子原来是共产党。仿佛还亏得衙门中人因为想到要白菜吃,才把老的留下来,也没有把菜园产业全部充公。这样打量着苦笑的老年人,不应当就死去,还得经营菜园才行。她于是仍然卖菜,活下来了。

玉家菜园或者终有一天会改作玉家花园,因为园中菊花多而且好,有地方绅士和新贵强借作宴客的地方了。

玉家菜园从此简直成了玉家花园。内战不兴,天下太平,到秋天来地方有势力的绅士在园中宴客,吃的是园中所出产的蔬菜,喝着好酒,同赏菊花。因为赏菊,大家在兴头中必赋诗,有祝主人有功国家,多福多寿,比之于古人某某典雅切题的好诗,有吟诵玉太太写的卖菜媪对于旧事加以感叹的好诗,名士伟人,相聚一堂,人人尽欢而散,扶醉归去。

玉家菜园改称玉家花园,是主人在儿子死去三年后的事。这妇人沉默寂寞的活了三年。到儿子生日那一天,天落大雪,想这样活下去日子已够了,春天同秋天不用再来了,把一点家产全分派给几个工人,忽然用一根丝绦套在颈子上,便缢死了。

一九二九年夏


共建单位介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创建于1954年的中文和历史学科是上海师范大学历史最悠久、基础最雄厚的传统优势学科,于1996年组并为人文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200余人,其中教授60余人、副教授40余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占学院教师总数的93%。有在读本科生1200余人,研究生1000余人。

学院下设中文系、历史系、世界史系、古籍所(文化典籍系)和信息管理系,开设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教育、世界史、古典文献学、档案学5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硕士学位点20个;建有5个研究所、20个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家与区域重点研究(培育)基地:非洲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才培养基地:中国语言文学;教育部古典文献人才培养基地:古典文献学;上海高校E-研究院:都市文化E-研究院、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全球城市与世界文明传承研究基地;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计划:中国语言文学;上海高校高原计划:中国史、世界史。

学院定位:以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开阔的世界视野、扎实的文史基础、良好的审美素养和深厚的人文情怀为根本,以传承文明、创新文化的学术研究为基础,以服务国家和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为目标,建成“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学院。

愿与各共建单位携手合作

共建精彩未来


更多精彩请点击

活动预告 | 这个初夏,约会巴金那些译文

上网课 | 签到提问四位画家老师,独家好礼带回家!

青年说 | 在生命最旺盛的日子里,就该向着理想恣意生长和攀爬

云共建 | 【读五四】崇高的感情鼓动着他,使他脸上现出光彩

读书天︱陈喜儒:在巴金家“偷书”


策划、编辑:茹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