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分享 | 巴金在上海的“家”:宝光里14号

巴金故居 2022-03-21

点击“巴金故居”

关注我们


号外!号外!巴金故居又开新服务啦~~从本月起,小编们将化身为“在线导游”,带大家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跟随巴金先生的足迹,去四处走走。他们中的有些地方是巴金短暂居住的,有些是工作学习过的,有些是故事诞生的地方......

快跟上小编的脚步,我们一起去“拜访”巴金的“家”。


温馨

提醒

1

本次游览均为线上,不收取任何费用。当然,我们也没有收过任何机构的出场费和广告费哦;

2

天气虽好,口罩也要戴好,线下旅游注意安全;

3

欢迎大家分享旅途中的故事。

错过前面游览的,这里回放哦

分享 | 巴金在上海的“家”:景林堂

分享 | 巴金在上海的“家”:南洋中学

分享 | 巴金在上海的“家”:贝勒路天祥里·康益里四号

第五站

宝光里14号


N

BAOGUANGLI

S

巴金的“家”:宝山路宝光里14号

居住时间:1929年1月至1932年1月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宝山路

(原址毁于日军炮火)


1

巴金与它的故事


宝光里的客堂间,诞生了长篇名作《家》


那是巴金精力最旺盛的时期,许多重要作品都诞生在宝光里14号,如中篇小说《死去的太阳》《雾》,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中的作品,同时还译出克鲁泡特金的自传《一个革命者的回忆》(后改名《我底自传》)、秋田雨雀的《骷髅的跳舞》、廖·抗夫《夜未央》等众多译作。当然,还有让他后来名满天下的长篇小说《家》。


选自周立民《那些匆匆翻过的上海记忆

——巴金与上海三十年》


一九三一年春,巴金应友人之约,开始着手撰写从法国马赛回国途中开始酝酿的长篇小说《春梦》,他一章一章地写,连载时把题目改成了《激流》,开明书店出书时又改了名,它就是后来被译成了几十种语言文字蜚声海内外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家》了。


选自陆正伟《寻访巴金在上海的“家”》


(《家》中外版书影,图片源自巴金《我的家》)


这一年我一直住在宝光里,那是一幢石库门的二层楼房。在这里除了写《激流》以外,我还写了中篇小说《雾》和《新生》以及十多个短篇。起初我和朋友索非夫妇住在一起,我在楼下客堂间工作,《激流》的前半部是在客堂间里写的。“九·一八”事变后不久索非一家搬到提篮桥去了,因为索非服务的开明书店编译所早已迁到了那个地区。宝光里十四号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还有那个给我做饭的中年娘姨。这时我就搬到了二楼,楼上空阔,除了床,还有一张方桌,一个凳子,加上一张破旧的小沙发,是一个朋友离开上海时送给我的,这还是我头一次使用沙发。我的书和小书架都放在亭子间里面。《激流》的后半部就是在二楼方桌上写完的。


选自巴金《关于激流》


(巴金译《秋天里的春天》)


不久,巴金迁居宝山路宝光里十四号,与索非住在同一栋小楼里。索非结婚后,住在楼上,巴金单身住在楼下。巴金每天过着看书、写作的生活。他不喜欢交际,不愿同陌生人打交道。许多报刊编辑常常通过索非向巴金约稿。巴金常将写好的稿件交给索非,请他带去交给别的编辑朋友。巴金写作常常通宵达旦,至天亮才搁笔去睡觉。索非则在清晨上班前,到巴金屋里的桌子上把刚写完的稿件带走。巴金在这里一直住到一九三二年一月下旬离开,一共住了三年。在这里他创作了《家》《雾》《新生》(第一稿),翻译了《秋天里的春天》等作品。 


选自李树德《巴金与索菲


(《新生》书影)


我写《新生》,一共写了两遍。第一稿是在一九三一年八月写完的。我九月里把稿子送到小说月报社去,后来见到一九三二年一月号《小说月报》的“目录预告”,知道我的小说在这期《月报》上开始连载。我听见一位朋友说杂志已经印好,在装订中,却没有想到“一•二八”的炮声一响,闸北商务印书馆的厂房全给日本侵略军的炮火和炸弹毁得一干二净。当天的号外上就刊出这样的消息:纸灰飞满了闸北的天空。我看见不少人遭受了家破人亡的灾祸,仍然勇敢地站起来跟侵略者作斗争,我不会为自己这本小说感到痛惜。我说,我的精力是侵略者的炸弹毁灭不了的,我要把《新生》重写出来。


选自巴金《谈<新生>及其它》



2

今时今日的它

宝山路

宝山路在闸北地界内,南连现今的天目东路,紧靠热闹纷繁的老北站,北接西江湾路,整条路呈S形,路不长,最大的门牌号也只不过八百多号,但这一代遭受过的灾难是极其深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就是在宝山路、同心路、天通庵路汇合的天通庵车站打响。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向闸北的宝山路、吴淞路进行烧杀掳掠,这里成了一片火海。所以,我顺着宝山路一路走去,已难以捕捉到一丝历史的痕迹,不要说当年的石库门,连当时被称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图书馆的东方图书馆的遗址也遍寻无着了。我饶有兴趣地弯进了横浜路,穿过多伦路,不一会,便走到了四川路上的横浜桥了。这段路,巴金在二十年代与三十年代交替时期是常走到 。那时,他正步入第一次文学创作的高潮期,仅在一九三〇年下半年就一气创作出了十二个短篇小说,写累了就独步在横浜路上边构思,边散步。


选自陆正伟《寻访巴金在上海的“家”》



“五公里”游览路线


01

商务印书馆第五印刷所旧址

地址:静安区天通庵路190号


商务印书馆第五印刷所旧址,位于天通庵路190号。坐南朝北,平面大致矩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二层大楼,中间有四方弧顶钟楼,钟楼立面撰有“商务”二字。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200平方米。建于1922年,原为五洲大药房建造的仓库。

1923年,商务印书馆在此设第五印刷所。日军占领期间,厂房曾作日军军需仓库和马厩等。1954年,商务实行公私合营,总馆迁北京,第五印刷厂改组为商务印书馆上海印刷厂,先后隶属出版总署、上海出版事业管理处领导。1998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称商务印书馆上海印刷有限公司,隶属于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底工厂搬迁至青浦。2017年2月11日商务印书馆创办120周年之际,商务印书馆第五印刷所作为商务印书馆发展史的展示场所经修缮后向社会开放。



02

鲁迅纪念馆

地址:虹口区甜爱路200号


鲁迅纪念馆位于虹口区甜爱路200号鲁迅公园内。馆舍占地面积4212平方米,建筑面积5043平方米。建筑保留原二层庭院式的江南民居风格的建筑特色。粉墙、黛瓦、野山面花岗石墙裙。造型简洁、朴实、雅致,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博物馆的功能。地下一层为文物库房,藏有文物、文献资料20余万件,其中有鲁迅的文稿、诗稿、译稿、书信,以及鲁迅收藏的木刻作品和生活用品等。

地上一层为文化名人专库“朝华文库”、学术报告厅“树人堂”和“奔流艺苑”等。二层为鲁迅生平陈列展厅。展厅通过不同方式,如大量珍贵的文物,丰富详实的资料,以及雕塑、场景、影视及多媒体形式等,概括地介绍了鲁迅先生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和思想内容。



03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

地址:虹口区多伦路201弄2号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坐落在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201弄2号多伦路145号。在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努力下,“左联”于1930年的3月2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今多伦路201弄2号)举行了成立大会。在成立大会上,鲁迅先生作了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讲话,第一次提出了文艺要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方向,并且指出左翼文艺家一定要和实际的社会斗争接触。

纪念馆主要是宣传、研究左联,对有关左联资料的征集保管等工作。该馆藏有文物、资料、图书2000多件。基本陈列分为筹备与成立、组织建设、正义斗争、文学成果、解散与影响五个部分,共展出实物、文献和照片400多件,系统地反映了左联的战斗历程和光辉业绩。



04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地址:静安区光复路21号


高六层宽近百米的四行仓库屹立于苏州河北岸。1932年盐业、金城、中南、大陆四家银行共同出资,在西藏路桥(原泥城桥)北堍光复路紧靠大陆银行仓库处,建造11984平方米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四行仓库。

1937年淞沪抗战打响后,中国军队第88师524团官兵在团副谢晋元的带领下驻防北火车站。谢晋元率领524团1营400余名士兵,自1937年10月27日下午至10月31日,在四行仓库英勇抵抗了日本军队的进攻,掩护88师撤退到上海郊区。1995年8月13日,光复路21号底层建立了八百壮士英勇抗日事迹陈列馆。2015年8月13日,在淞沪会战78周年纪念日之际,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落成开馆。2015年8月,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



05

上海铁路博物馆

地址:静安区天目东路200号


上海铁路博物馆于1909年建成、具有英式古典建筑风格的沪宁铁路上海站(老北站)的原样,在其原址上建设,于2004年8月上海铁路局建局55周年之际建成开放。

上海铁路博物馆展示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铁路进入中国后,上海及华东铁路一百多年来所走过的历程,突出反映铁路生产力的变化、发展。馆内分6个部分,有50余个展项,近千件展品。内有珍贵的铁路老设备、老器材和历史图片,还有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可让观众参与的科普项目。上海铁路博物馆室外的广场展区营造了一个早期铁路火车站的场景,笨重的蒸汽机车和木结构的月台雨棚显得饱经岁月沧桑。




下期见

(这里虽然被称为“花园别墅”,但实际上只是一处老巷弄,不过你知道还有哪位文化名人也住在这附近吗?一个小小的提示:轻轻的我走了~~)


敬请期待



 · 推荐阅读 · 


世界读书日 | 我的“巴金书单”我做主——最终书单揭晓啦

读书天 | 我的“巴金书单”我做主(读者评书选书活动最终期)

读书天 | 我的“巴金书单”我做主(读者评书选书活动第二期)

读书天 | 我的“巴金书单”我做主(读者评书选书活动第一期)

分享 | 巴金在上海的“家”:贝勒路天祥里·康益里四号

分享 | 巴金在上海的“家”:南洋中学

分享 | 巴金在上海的“家”:景林堂

编辑:刘现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