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3月3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事业线事业心都有了,你才能去蹭戛纳的红毯

开寅 枪稿 2021-03-31


戛纳电影节,对99.8%的地球居民来说,是一个模糊而遥远的存在。


但对所有搞电影或被电影搞的人来说,这是一生必去一次的麦加。


可不只是一个“艺术电影大爬梯”那么简单。


它是名利场的修罗场。



他们去戛纳干啥?


文|开寅


作者简介:笔名九只苍蝇撞墙,朋友们都叫他九苍老师,但为了不与苍老师搞混,所以,开老师在这用真名了。他曾在法国学电影,一不留神拿了个索邦大学的电影学博士证书在家摆着看。还曾是九十年代传奇的《戏剧电影报:环球综艺》的创始人之一。



前两天,豆瓣电影红人米粒同学制作了一部纪录短片《戛纳本色》,吐槽戛纳电影节将观众分成不同等级的习惯性做法——


组委会分发不同颜色的证件,持白证和粉证的观影人可在各种放映活动和发布会上优先入场,而持低等级蓝色、黄色和其他证件的人则需要在场外长时间排队,才能获得看电影的机会。


《戛纳本色》呼吁取消观众分级制度


把前来看电影的人分成三六九等区别对待的传统,戛纳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按理说在平权运动几乎已经畸形发展的欧洲,人民群众在任何一个地方遭此“纳粹”待遇,很可能早已经炸了锅。


但奇怪的是,在戛纳绝大部分记者、媒体人和电影人都像在幼儿园等着发糖的学龄前儿童一样,乖乖杵在戛纳电影宫门口,顶着炎炎烈日的暴晒,看着持高等级证件的同行们大摇大摆地插队默不作声。


烈日下等待入场的人群


而且年复一年的五月,他们都心甘情愿地从世界各地聚集于此,在电影院门口晒太阳。


对比国内北京和上海电影节,记者影评人们被邀请来住进五星酒店,大摇大摆甩证件长驱直入放映厅的待遇,这些戛纳看客们着实可怜。要是此刻海淀大爷朝阳大妈在场,恐怕也会走上前去心疼地问:“你们这是图啥啊?”


是啊,他们到底为啥去戛纳呢?


01



戛纳电影节在创办之初,在选片定位上并不是那样清晰,经常是混合着来自欧洲各国的商业和艺术作品。好莱坞电影公司也非常乐于把当年拍就的大片送到戛纳来溜达一圈,做为欧洲发行前的路演。我们还可以看到不少的苏联和东欧电影,它成了冷战对峙的两个阵营在文化上的一个交流通道。


1968年巴黎的五月街头暴动波及到了戛纳,戈达尔等一批左翼导演冲进放映厅中断了电影节,把戛纳变成了示威游行的战场。


从这以后,戛纳电影节的主导思想不但与不疼不痒的文化折衷主义脱钩,而且与美国式资本主义主流商业电影文化完全切割,成为欧洲知识分子和文化人倡导左翼价值观和文化多元性原则的主场


电影《敬畏》再现了五月风暴时的戈达尔


它在电影选片上则表现为,主流商业电影逐渐被“拒之门外”,代表欧洲“社会主义式”文化精神和强烈西方左派思想意识的作品成为戛纳的主流,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电影作品也开始登陆这个法国南部小城。这实际上在表面上把戛纳推上了所谓“艺术电影”展示平台的轨道。


随着“导演双周”、“一种关注”等单元的开办,戛纳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逐渐成为了世界艺术电影的“圣地”。它的意义在于,为来自世界各地非好莱坞模式的影片提供了最华丽的展现舞台。在强大的美国主流电影工业之外,建立了另一个与之完全不同的衡量电影艺术质量和工业质量的标准。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电影人不太想让自己的电影与《星球大战》《泰坦尼克》《复仇者联盟》为伍,那戛纳所选择的电影就成为重要的参照系和制作样板。


戛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对外开放的电影节


但由于我们经常被那些自我标榜为“艺术”的电影之五彩光环晃瞎,总会产生艺术和商业是不能共存的死敌的错觉。但其实对戛纳系统来说,艺术和商业非但不矛盾,反而是一对双簧演员,艺术被顶在前面风光无限,但商业却是背后真正掌握着话语权的发言者。只不过这个“商业”和大洋彼岸那个好莱坞体系完全不同,它所遵循的是一套欧洲式、甚至可以说法国式的电影商业运作模式。


需要提到的是,戛纳大概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对普通观众开放的电影节,这意味着一个平头老百姓临时脑袋一热想买张票在戛纳看个电影,连门儿都没有。能入场坐在电影院里的,只有和电影产业和媒体相关的专业人士


也因此,那些每年五月从世界各地汇集到这个地中海小城的各色人等——电影人、媒体人、生意人,他们来此的目的绝不简单是看几部还没公开上映的电影,饱饱眼福娱乐一下。在亮瞎眼的闪光灯下,群星拥挤的红毯上,眼花缭乱觥筹交错的豪华趴体背后,这些人其实都抱着相同的目的:扮演自己的职业角色,完成那份必须完成的工作


02



如果你是一位导演、演员或者制片人,不管是带着哪个单元的参赛片来戛纳红毯散步,还是掏钱买了一个市场放映的时段混脸熟,甚至是电脑里藏着一份待拍摄的计划,夹杂在各国代表团成员之中,来此战战兢兢碰运气,你首要做的,就是在这艺术电影的“圣地”,以最有效的方式推销自己


戛纳从来不缺少给自己加戏的红毯秀


这里最低端的办法,就是赖在某场放映前的红毯上,假装不知道影院入口在哪儿,在搔首弄姿来回徜徉的过程中,被沿途的各路记者一边用闪光灯和快门啪啪啪,一边私底下问“这傻X是谁”,直到被保安以给迷路的你指方向为由,拽到一边查入场券。


比较正常的方式是在所有相关的场所,影院前厅、会议厅、媒体中心、市场论坛、咖啡馆、餐厅、彻夜狂欢的酒会,甚至是旅馆电梯和公共厕所里,努力“邂逅”你认为合适的人——权威发行公司的代理人、来自世界各国的买家、基金和电影节策划人、潜在金主、影视机构和制片公司的代表,以及神头鬼脸的各级电影“教父教母”级人物。


向这些平日难得一见的人宣传你和你的作品,用最有魅力的方式打动他们,获得他们对你能力和水平的首肯、背书甚至直接博得他们的好感以获得一纸销售/投资协议。


请大家品一品今年红毯大秀上的中国女星


这对已经功成名就自带光环的明星级人物来说,自然是信手拈来。但对那些初出茅庐的新手来说,是一项需要克服“社恐”心理而必须主动发起的挑战。没别的,只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电影节可以汇集数目如此众多的顶级电影业界人物。如果你想把为了拍片而欠的一屁股债还清,想要让自己的电影在世界各地顺利发行上映,甚至想要筹措到启动项目的那笔资金,你都需要在此付出艰辛的沟通努力。


对于那些已经入选各个竞赛单元的影片创作团队来说,他们的任务也不会轻松多少。你需要制定成熟有效的媒体宣传策略,利用电影节期间一切发布会、采访和公共活动的机会,树立影片的场外声誉和创作者的个人形象,适时对媒体释放出精准的言论和观点,想方设法影响评论界对于影片的观感,以达到推销自己的目的。


在戛纳宣传策略运作最成功的例子,莫属2004年美国大胖子导演迈克尔·摩尔的影片《华氏911》。该片本来因为出格的左翼政治观点在美国已经被出品公司迪斯尼封杀。但迈克尔·摩尔在戛纳期间一系列带着鲜明政治色彩的公众言论,成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波澜,不但最终影响了金棕榈的走向(它获颁最佳影片),还迫使迪斯尼重开该片在美国的发行,最终收获了一亿两千万美金的票房。


导演迈克尔·摩尔手捧57届金棕榈


当然,在卖力吹捧自己之余,做为电影创作者或者制作者,也需要排个大队坐到电影院里,仔仔细细观看有机会看到的一切电影。当然不是为了在累人的社交之余消遣放松,而是因为每年戛纳都汇聚了当今艺术电影界最有代表性的一批影片,它们对今后几年世界艺术电影的发展方向和美学趋势具有指标性的意义,而这些影片在放映现场引起的反响——要知道来看电影的都是各国电影评论报道和制作行业的顶尖人物——则是电影人创作的风向标。


仔细琢磨、体会和消化影片在专业观众中所掀起的波澜,对今后是否能拍出在各大电影节掷地有声的作品至关重要。这同样是电影节期间电影人要完成的一份重要工作。


03



如果你是一位媒体人——无论专业的电影记者,还是被拉来为某个媒体写报道的“临时工”,抑或是新兴自媒体的自我代表,你在戛纳期间的活动似乎都更有目的性:看片,采访,然后疯狂写字。


你可能就是那个奔波于戛纳几个不同电影院之间,看着电影院前大太阳底下蜿蜒蛇型的长长队伍叹气,但依然要鼓足勇气排上去的悲催小记者,因为很可能后方的编辑每天都在追魂索命一样催稿。白天看不到电影,如何能午夜挤在狭小的旅馆房间,对着键盘狂野地敲出一篇篇评论呢?


在戛纳的记者们痛并快乐着


当然你可能还需要花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和演员、导演或者重量级电影人物的助理或者经纪人取得联系,以期在电影节期间可以采访到他们。毕竟在平时,你可能需要打着飞机的,穿山跨海,走遍世界各地才能见到的明星级人物,会忽然一下都在这两个星期之内,突然出现在戛纳的街道和海滩上,不逮住他们说两句,实在是有愧于记者的头衔和职业素养。


不过,如果你是一个在西方电影媒体和评论界说话掷地有声的著名影评人,那充当的角色又不一样了。你有可能会在由《银幕》杂志操办的戛纳场刊评分栏上占据一个位置,给每日放映的参赛单元影片打一个分。


可不能小看这分数,以及打分的专业电影媒体人在分属的各个杂志报纸和电子媒介上所撰写的评论。它们也许对影片获奖与否没有直接影响,但却对影片能否卖得出去起着决定性作用。


《托尼·厄德曼》凭借口碑成为销售赢家


说白了,电影获奖是巨大的荣誉,但电影是否在市场受各路买家的欢迎却决定了它制作者的“生死”。众口称赞可以让一部没有得奖的影片平步青云,而遭大家嫌恶则有可能让它直接坠入地狱。最直接的例子就是2016年的《托尼·厄德曼》,尽管在戛纳正规奖项中铩羽而归,但却被评论一致赞美,结果它成为了那一年在世界范围内销售最成功的非好莱坞电影之一。


04



最后,如果一个手里攥着钱来戛纳找“货源”的买家或者发行代理,你需要精准敏锐的嗅觉。坐在影院中,以极其挑剔但又具有市场前瞻性的眼光审视每一部影片,确定它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判断它在市场上的商业潜力和口碑趋势。


这同样是一项带着押宝下注性质的冒险工作,你有可能在一堆石块中挖出一颗超大个的钻石——用极低的价格买到会引起票房爆炸性增长的“炸弹”,也可能以高价淘回一件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外表花哨却可能根本没有观众问津。


贾科长新片《江湖儿女》即将在戛纳接受检验


而如果你是一个项目投资者,则更需要紧跟电影节上的热点,甄别在此涌现出的具有才华和吸引力的电影人,及时和他们搭上线,发掘他们手中待开发的项目,为握在手上大把的钞票找到一个最适合在电影领域增值的渠道。


05



说白了,和世界上其他所有电影节都有所不同,戛纳不是一个以迷影精神看电影的地方。它是评论电影、社交、谈生意和宣传推广的商业场所。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聚集于此,并不是单纯为了目睹几部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新片,而是为了在一个和好莱坞运作模式不一样的工业体系中,寻找和辨别电影发展的新趋势,并创造和发展潜在的电影商业机会。


它本质上是一场庞大豪华的商业社交聚会,只不过这个聚会的主题是高端的“艺术电影”而已。


戛纳之旗飘扬


当然,得以撑起这场盛事的基础,是戛纳电影节组委会对于艺术电影品质的把控和引领,对于电影商业操作模式的准确宏观认知。正是他们挑剔、严苛、充满法国高端知识分子气质的视野,保证了戛纳电影节在艺术和工业水准上的领先。而随后的商业运作则在这样的总体纲领指引下,时时刻刻与好莱坞电影体系相区别。


而那些聚集在电影宫外,排着长长队伍等候入场的人们,他们来此,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一个影迷的观影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特殊而又完整的艺术电影节体制下,完成每个人由此而衍生出的工作。


没错,去戛纳,看电影不是休闲、娱乐和爱好,而是认真严肃、而且可能相当累人的一项职业需要。


THE END


相关回顾:

黄秋生说的没错 | 开寅

对或错:洪尚秀金敏喜私奔之后 | 开寅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