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0月2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写在年底:小丑·寄生虫·爱尔兰人·好莱坞往事|赛人专栏

赛人 枪稿 2020-09-07


赛人是中国最勤勉的电影观众。


出于工作原因,他在央视电影频道看了无穷多的我们闻所未闻的国产烂片、小片。


作为国内最优秀的影评人,在开画之前,他就消化了大多数的院线片。


而身为一个影迷,他也和我们一样热切地等着“资源”,第一时间领教那些不能来中国的鲜货。


首先,他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贪婪地迷恋着电影,其次,他才是所谓的那个最毒舌的影评人。


2019年马上过完了,他发来了关于外片的年终总结。


文章有点长,而且需要你细细、慢慢地读。



告别的年代——每个人都想登堂入室


文|赛人


作者简介:五岁开始泡影院。中国5000年历史上,比他看片更多的人,不超过十个。而且,每一部看过的电影,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宛如昨日。




老早就有人约我写《小丑》和《寄生虫》,编辑的意思是这两部影片都用类型化去包装作者表达,且在最重大的国际电影节上拔得头筹,票房也颇可观,当然《小丑》更凶猛些。我没有动笔,在于我一直认为类型与作者表达之间并无天然冲突:电影史上惟一获得金熊和金棕榈双项桂冠的影片《恐惧的代价》,便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历险片。


昆汀导演在最拿手的犯罪片中始终都有丰富、自由的作者表达。

 

又过了几日,看了《好莱坞往事》。昆汀是新世纪以来,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很多人的电影里,时间是流淌的,而昆汀最让我着迷的地方是,时间常常被冻住了。他擅长使用两种节奏,前一秒还漫不经心,后一秒就惊心动魄,当然还不止这些,他的慢镜是顽皮地对时间进行逐层冻结,而他对历史凭吊,虽不乏借尸还魂的怪趣,但他的近作,却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电影不完全是对历史的重塑,而是将人与时间的关系,化被动为主动,从而建立一种与记忆无关的精神乌托邦。


而关于他的迷影情结,我从不认为那是在完全的致敬,他的那些疑似控制不住的引经据典,一方面使他的影片具有一种私品的意味,更使其作具备相应有的游离感。昆汀对于影片要到达的终点并不感冒,他的电影从头到尾都是开放的,毫不谄媚地摆出一副欢迎光临的姿态。他设置了很多门窗,你可以爬进来,也可以走进来,或者最终,你只能滚出去。他的这部新作争议颇多(《小丑》和《寄生虫》也是这般),但我个人非常喜欢。在他的电影序列里,至少能挤进前三,还是干脆一点,这就是他最好的电影。


《好莱坞往事》这张帕西诺、皮特和小李子同框的剧照自带一种过去和现在同时存在的“时间感”。



稍微岔开一下,我曾认为2018年是中国电影关键性的一年,在此不再也不便去赘述它的意义所在。那么2019年的电影,放到国际影坛的视野,也是很微妙的年份,最明显的表征,它所暴露的时代症候正以环球同此凉热的姿态,向我们款款走来。它之于中国的某类或某群影迷而言,大概是极为振奋人心的一年。


2016年,从法国引爆出的移民危机,再到2017自好莱坞所掀起来的METOO运动,而到了今年,我们这边同样也是状况不断。老房东总担心旧房客会反客为主,四海为家之人,又总盼着一落地便能生根的理想能早日实现。整个世界的理想是和平与发展,而按下葫芦又起瓢的问题永远是,这个世界到底谁说了算。当我们还在无尽的怀旧里,诉说着归去来兮的乡愁,而人类的普遍命题一直是如何才能不抱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负担,轻松愉快地去反认他乡是故乡。


《寄生虫》《小丑》和《同义词》,欧洲三大电影节的登顶者,宛若三重门,都在破门而入,都想从客人升级为主人,都想把别人的家当成自己的家。“门”成为2019年世界电影最大的喻体。《寄生虫》里的门是家中之家,国中之国。《小丑》里的门,是臆想者通过闯入黑人母亲的家,顺便把梦想照进现实。《同义词》里的门是以牺牲母语为代价去建立极具侵略性的三角关系。都是进门容易出门难,都各有各的险象环生。有的貌似门槛颇高,但那只是针对侏儒而言(《小丑》),他需要小丑帮忙,才能溜之大吉。而对更多致力于改变自身命运的人来说,并非难事。


《寄生虫》里的门是家中之家,国中之国。

 

泛意义上的阶级固化,是那些闯入者的行动力的根系所在。自人类有制度以降,就没有一个制度是完美的,这应是不争的事实。与其说反社会人格在反社会,不如说是在“反”他们自己,“反”自己为何不能被社会机制愉快而昂扬地接纳,假如有一天他们飞黄腾达,他们则会换一副嘴脸。太多沉醉于暴力电影的人,都免不了对自我有所憎恨。他们根子里对砸烂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并不感兴趣,他们所盼望的是,这个世界什么时候轮到我说了算。好的犯罪电影,会毫不客气地告诉这群人,这个世界永远与你无关。


崔卫平有一篇批评《小武》的文章,我记得标题是“社会的归社会,个人的归个人”。假如说所有的妓女和窃贼都是社会压迫的成果,那么社会就从来没有好过(可能事实也是如此)。那么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之流,在那些陪着礼乐崩坏而随意堕落的人看来,是更不识事务的怪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丑》这部伪革命色彩的影片,是最浅薄的。他的大笑等同于我们的痛哭,他是在用一个状态来包裹所有的状态。也可以说,他要用一种方式与其它所有的方式进行对接。从前是笑,现在是杀人。他以前认为自己的生活是悲剧,他现在学会了自动洗脑,开始接受这个世界是喜剧。无论悲喜,其实都与小丑无关。影片关于这种游离感始终拿不定主意。


《小丑》中的笑相当于我们的哭,从大笑到大开杀戒,是他在对世界绝望之后行为的反转。



而《寄生虫》,不妨将它视为一部讲入侵的电影,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真正的入侵,有两种,一种是让别人成为我,如约瑟夫·罗西的《仆人》和帕索里尼的《定理》。另一种是让自己成为别人,如希区柯克的一系列电影,奉俊昊取的是后者。


与染谷将太气质接近的崔宇植要通过奋发图强来取而代之,后来他努力的方向和形态都有所改变,但还是流于常态。倒是那个小少爷的表现,很有意思,他是靠他的好斗、好战来掩饰他的恐惧。他爱扮演入侵者,换来的却是一场真正的入侵。就此,也极幽默地道出某类人欲成为艺术家的种种不宜告人的隐秘。《寄生虫》对这场入侵最有意味的反思是:最好的计划就是不计划,这大概是另一种风貌的无欲则刚。


《同义词》取的是前者,那个以色列退伍兵借自己的历史来改写他人的历史,妄图在精神领域作一个更为彻底的占领,多少有些想当然,那无非是一次存活于想像中的洗牌,你可以洗,别人同样可以洗。


第69届金熊奖作品,法国电影《同义词》中的以色列退伍兵借自己的历史来改写他人的历史,妄图在精神领域作一个更为彻底的占领。


2019年,关于“入侵”意味的电影还有黑人惊悚片《我们》,以及岁末在我们这边正热的《利刃出鞘》。这部悬疑片最难自圆说的部分,也是它最吊诡的部分。老作家为何把丰厚的遗产全部给一位南美裔的护工,这真是太过慷慨的一次精准扶贫?有人把这个一撒谎就会呕吐的护工看作是扮猪是吃老虎,对于这样一个入侵者,家族成员很快分成两个阵营。一个阵营已经死去,另一个阵营则欲驱之而后快。但死亡的力量,以准灵魂的方式决定了最终的局面,让这部蹩脚的推理片有了一番影射国际时势的端倪。


《利刃出鞘》中不知是来自乌拉圭还是巴西的南美小女佣与大家族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射了川普当局与移民的关系。



这不是惟一的一部对入侵者进行“反抗”的电影,还要说回到《好莱坞往事》,它也是干净彻底的一个也不放过,影片最后的杀戳是在水火不容的局面下,达到了一次完胜,在美学上来说,是火对水的一次重新定义。看到这一幕,不得意兼不得志的汹涌的大多数,应该感受到一次毫不留情的挑衅。


从小李所饰演的明星里克·道尔顿的落魄,来映射旧好莱坞的衰颓,是进入这部信息量极为丰富的影片的第一条路径。对于中国影迷来讲,要多么熟谙好莱坞的起落,才能逐一找到兴奋点,这是一条横亘在前但不必要一一去跨越的路障。迷影化只是愿者上钩的香饵,既然够不着也就用不着去咬钩。这也像片中最重要的空间,那座农场,再多的诱惑和胁迫,仍然不能影响克里夫·布斯(布拉德·皮特)的金刚不坏之身。同样,1969年的美国在风物人情上的还原,也只是提供一种乐趣。


我的意思是说,看这样一部时代氛围极其浓郁的电影,其实不需做太多的功课。全片那种经意或不经意的神秘气息,早早地就凌驾于那些字斟句酌的时代刻划之上。例如最重要的,克里夫·布斯杀没杀他的妻子,如果是,他为什么要杀?其它的,还有那根含致幻剂的香烟。


理解《好莱坞往事》不妨从小李所饰演的明星里克·道尔顿的落魄中思考。


第二条路径,是道尔顿和布斯亦朋友亦雇佣的工作关系。昆汀在《金刚不坏》里已表达了他对幕后人员的深深敬意,这一次更为显著。这自然可以延伸出电影就是在真作假时假亦真之间徘徊不定,影片最终的立意也是如此。很多人认定《无耻混蛋》在表明电影可以重新定义历史,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昆汀通过提前结束希特勒的生命,实际告诉我们,电影无法真正地构建历史的样貌,或者说历史和电影一样,都是想像力在作祟。我更愿意看到的一点是,替身可以代你完成危险动作,但不能代替你用自己的面目去进入一个虚拟的人物。真正危险的动作,不是腾挪跳跃,而是进入人的内心。


第三条路径,是两个小女孩,一个八岁,一个应不到十八岁。前者敬业爱岗,且善解人意。后者以为自己放纵,别人也会跟着放纵起来。有人从这两个女孩身上,看到昆汀不多的温柔的一面,我每次看昆汀,都能领略到他决断中的犹疑、残忍中的不忍。既有致命一击前的喋喋不休,也有香消玉殒时的叹息。而这两个女孩之间的类比,也许是在阐明电影比某类宗教更靠得住,更能让你满心欢喜地去建构一个新的世界。这是真正的温柔所在,但奇妙之处还在于,全片最狰狞的部分,也是最仁慈的部分。不便剧透,细想细品,外加了解一下真实惨案的来龙去脉,便可得之。


这部电影可说之处太多,最后我想说的是,没有信仰,也比为了信仰而信仰,并为之胡乱找一个信仰要好得多。于是,这部反侵略的影片,有了更空茫也随之更自在的品格。只是,那个三级片都可举办首映礼的美妙年代,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


《无耻混蛋》告诉我们,电影中所有对历史的重塑都是创作者的想象。



最后,再说一下众望所归并不负众望的《爱尔兰人》。这部未能在影院上映的佳作,却成为2019年世界影坛真正意义上的掩卷之作。有了它,我们就可以向过去的这一年告别。敏感的,并且在内心深处有过经历的人,应该还可以向任何一个时代挥手却不必自兹。


马丁·斯科塞斯的作品,我喜欢的不多。他的电影里有那么多奸诈之徒,他的电影本身,却是老实的,有时老实得过了头。《爱尔兰人》也非常老实,但于这部极具跨度的影片而言,是合适而妥帖的。电影很老派,常让我想起自《红与黑》问世以来,弥漫在十九世纪的,欧美上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个野心勃勃的少年总想往上爬,美其名曰为个人奋斗。爬着爬着,绳子不是被人割断了,就是被老鼠咬坏了,而自己离地面还有好长一段距离。


罗伯特·德尼罗扮演的退伍兵弗兰克·希兰(又是位退伍兵),就是于连,就是巴里·林登。只是他年龄稍长,且有家累,但他的钻营劲和那些俊美的小生没有两样,最终的结果也是不得善终。


罗伯特·德尼罗扮演的退伍兵弗兰克·希兰就是《红与黑》中的于连,就是库布里克的巴里·林登。


前面列举的大部分电影,常常会回响一个人想成为另一个人时所发出的一声声怒吼。《好莱坞往事》里的克里夫·布斯是例外,他虽身为替身,但对成为他人的影子并不介怀。《爱尔兰人》里的弗兰克·希兰也是如此。他再怎么由黑转白,由两胁插刀变成背后一枪,不变的仍是他对权力的恐惧,他最大的能力是能将恐惧变成力量。


影片的高潮段落,是弗兰克杀死他的另一领路人霍法的过程,你可以理解为他在挣扎,在做良心拷问,还有一种可能是在积聚力量。马丁的这段戏之沉着平稳,真是他数十年电影功力的集大成。德尼罗的不动声色之下,却能将一个懦弱的灵魂演绎的如此顽强,其精妙绝伦的表演之光让人惟有叹服。全片的表演有你想像之内的好,也有你想像之外的妙。还是那句话,你所为之不惜代价所换来的生活状貌,并非是你真正想拥有的。但马丁不忍给那些奋斗者们,狠狠地扇上一记耳光。或许,同情他们,可怜他们,是对他们最大的惩罚。


《爱尔兰人》所表现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是黑暗的、混乱的,是只有你不怀慈悲,便有颐指气使的可能,但一个不仁慈的人也许最需要仁慈。


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平权运动兴起,反主流文化思潮大行其道,年轻人被称为“垮掉的一代”。


对了,《爱尔兰人》里也有一扇门,这扇门会留一条缝,它让一个杀手时刻提高警惕,也是一个丧尽天良的老男人妄图向世界展开怀抱。他从前是个无利而不往的闯入者,当他垂垂老矣,他希望最后的日子里,能有一个闯入者,是自己最爱的女儿,也可能是另一个人。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好莱坞往事》里的那扇门。电影的最后,莎朗的声音从大门对讲机里传出来,恍惚觉得这是昆汀替波兰斯基做的一个梦,似乎能看到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湿润的眼眶。一个热爱电影的人用他自己的方式献给另一个同样热爱电影的人的礼物。



编辑|徐元

排版|透纳




THE END



最新面世的《电影日子·2020电影历》,首度推出两个版本(两款日历在内容上完全一致):



一是传统立式撕历。布面封装,80克高级纯质纸彩印。

一是全新剧照明信片形式《典藏版》。




日历背面有影片介绍、选片理由和影片主要演职员等信息。




IMDb高分影片、BBC新世纪最佳影片Top50也均有收录。

《小丑》《好莱坞往事》《寄生虫》等高分新片的授权剧照,都在《电影历》里独家收录~


 


电影主题笔记本《剧本》也已焕新上市。

——不洇不透的高级书写纸、眉首的剧本的镜号场次,空白故事板、电影大师的隽语格言。



进枪稿微店,享受独家8.8折优惠




枪稿个体户,点击不迷路 

 点击枪稿→右上角···→星标⭐️



相关回顾:

王家卫快乐,所以我快乐 | 赛人

冯小刚对话赛人:当导演,说什么都多余 | 赛人

国庆节的电影啊,你们让我想抽打自己的灵魂 | 赛人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