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最不想放过的就是孩子|大宝剑专栏
男孩+战争,奠定了一连串的好电影。
正在国内热映的《美丽人生》如是,颁奖季种子选手《乔乔的异想世界》亦如是。
而《伊万的童年》、《再见,孩子们》、《希望与荣耀》、《太阳帝国》、《萤火虫之墓》等等,更是闪耀影史的杰作。
在最残酷和最天真之间激荡,激起的是最五味杂陈的忧伤。
战争,最不想放过的就是孩子
文|大宝剑
作者简介:难道我会如来神掌也要告诉你?
1
《美丽人生》里的小孩,拥有和常人不一样的视角。集中营里的生活在他看来如同打怪升级的游戏,他遭受的痛苦,都可以解释成为了赢得大奖而必要的付出。如此一来,哪怕其实就是生活在地狱中,日子却也能心安理得地过下去了。
看《美丽人生》的时候,我总是在想,这个小孩,他到底是真傻呢,还是在装傻呢。他是真不知道自己身处狼群中,身处地狱中吗?还是说,他太害怕知道真实世界是什么样的,因此一头钻进父亲营造的虚幻世界不肯出来?
小男孩Giosué在集中营里也能苦中作乐,是真快乐呢,还是假装的?
(《美丽人生》(1997)剧照)
意大利导演贝尼尼的这部杰作,的确拥有穿透时空的力量,即便是在电影上映23年后的今天重看,它的力量一点都没减少。
《美丽人生》里说的,似乎就是阿德勒哲学所说的如何主观地去看待这个世界,客观世界的事情就是客观世界这些事情,难以改变。但是“意义”,你可以自己选择。
的确大家都被关进集中营了,但是你自己可以决定被关进集中营的意义,你自己可以决定,眼下的这一切到底是无尽的苦役,还是可以得到大奖的游戏。你自己可以决定,现在你过的生活,是幸福,还是痛苦。
如果说,《美丽人生》中的孩子还是被父亲诱导,被父亲欺骗才拥有了看待世界不同的眼光,那么,《希望与荣耀》则是孩子脱离了父亲的管束,有了独立看待世界的眼光。
孩子和大人眼中的战争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希望与荣誉》(1987)剧照)
2
《希望与荣耀》(1987),这部同样在讲二战,也同样在讲儿童的电影,是这么来看待二战的。
战争爆发了,德国飞机炸到英国本土了,英国的男孩在自家草坪上呆呆地看轰炸:多美的烟火啊。是的,在男孩眼里,敌军入侵本土,只是一场烟火秀而已。
因为飞机轰炸,学校停课了,孩子们兴奋极了,大喊:谢谢你阿道夫!
《最后一课》的那种悲怆哪去了?完全没有,有的只是不用上课的狂喜。
看到这一段,我很佩服这部电影的导演约翰·保曼。很难想象中国拍一部抗日电影,战争一打,学校停课,中国学生大喊:谢谢东条英机!天啦,光是想象一下都觉得罪恶。
孩子们感谢希特勒炸掉了他们的学校, 因为这样就可以不用上学了。我们也会唱:“我要炸学校,天天不迟到。”
(《希望与荣誉》(1987)剧照)
因为爸爸参军打仗去了,女孩便天天溜出去约会,一次被妈妈逮住了,女孩说:不让我去,我会憋死的。
该怎么说呢?战争带来了礼乐崩坏?还是战争带来了人性的解放?
(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BGM。)
而更有趣的是,男孩去乡下祖父家度暑假,孩子撑着船去抓鱼,抓来抓去怎么也抓不到,突然,天上飞来了一架德国人的飞机,飞机俯冲,扔下一个炸弹。天啦,男孩是要被炸死了吗?哦,不,我的上帝呀。
炸弹爆炸了,水花冲天,不过,男孩一点事没有,河道里却浮满了鱼,男孩装了一船的鱼回家。
祖父看到一船的鱼,嘀咕道:我只是让你抓两条鱼而已,并不是要这么多。
一颗炸弹换来好多鱼,多划算。
(《稻草人》(1987)剧照)
台湾导演王童的《稻草人》(1987)里有着类似的桥段,兄弟俩在乡下捡到一颗炮弹,便把它抬到城里去领赏,他们把城里人吓个半死,也没有领到奖励,又气又累,就把炸弹扔到了海里,沉默了这么久的炸弹终于炸了,同样炸死很多鱼,兄弟俩捡了很多鱼回家,一家人快乐地吃着鱼,感叹道:要是每天都扔一个炸弹下来,该有多好!
3
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虽然无关战争(当然,文革时武斗的惨烈也不亚于战争),但同样说的也是,面对大时代的轰轰烈烈,孩子的感受会有多么不一样。
尽管外部世界是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但对于孩子来说,文革最大的意义和《希望与荣耀》里飞机炸了学校的意义是一样的:不用上学了!
想想,对孩子来说,还有什么比不用上学更开心的?
因此,在官方定性里是“十年浩劫”,在伤痕文学里是“有苦无处诉有冤无处申”,在陈凯歌的个人记忆里是“打了父亲一巴掌”,在老鬼的《血色黄昏》里是“从极度迷狂到反思觉醒”,到了《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则是“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对孩子们来说,再大的痛苦也不如表白时车掉沟里痛苦。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剧照)
在马小军的主观视角里,文革给他带来的是解放和自由,父母没时间管他,学校也管不了了,文革对他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场,一个阳光亮闪闪如同金子一般的伊甸园。
马小军所沉迷的,是米兰那致命的吸引。外部世界,似乎隐身了。
说到《阳光灿烂的日子》,就会想起捷克电影《严密监视的列车》(1966),后者笼罩在二战的阴影之中,男孩心里想的,并非是国家大事,而是自己难以从男孩成长为男人的那份苦恼。这份挫折感让他觉得实在活不下去了,干脆就去自杀了。你看,在这个男孩看来,自己“行不行”这件事,远比自己的国家行不行重要得多。
而有趣的是,当男孩终于找回了自我,“行”了之后,他这才想起了国家大事,就像关云长温酒斩华雄一样,潇洒去报国了。
顺利从男孩变成男人,大概是所有男性面临的第一件人生大事,其他事情都不如这个重要。
(《严密监视的列车》(1966)剧照)
4
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2008)是一部让人看了会胆战心惊的电影。
《美丽人生》里的男孩将集中营看作是游乐场,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也把集中营看作了游乐场。只不过,一个在里面,一个在外面。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里的男孩,是纳粹家的男孩,因为爸爸在集中营里上班,因此,他们家就搬到了集中营附近,男孩有时候会跑到集中营旁边,他看到集中营里的人干这干那,他觉得无比新鲜。
他甚至隔着铁丝网交了一个朋友。他和那个男孩聊天,给他饼干吃,玩玩具,和小区里小朋友一起玩几乎没有什么不一样,除了中间有一道铁丝网。
后来,为了帮铁丝网里的男孩找到爸爸,他想了个办法,从铁丝网外边钻到铁丝网里去了。
如果把《美丽人生》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放在一起对比看,你愈发会被这两部电影给惊吓到。对于这些孩子来说,难道集中营看上去不可怕吗?难道他们丝毫都没有嗅到集中营里的死亡气息吗?
纳粹家的男孩最后钻到了铁丝网另一边,和犹太男孩一起被烧死了。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2008)剧照)
孩子的身份,真的就可以解释他们是如此无知吗?
与此相比,2019年的新片《乔乔的异想世界》的无知相对来说,就更为传统,更为主流叙事,也更安全。
这部电影里的男孩是一个纳粹的超级粉丝,他一直认为犹太人是恶魔,必须除之而后快,直到他在他家里发现了一个隐藏着的犹太人。
不用往后看,肯定也知道,男孩认清了现实,他才发现,以往他头脑里关于犹太人的观念都是别人灌输给他的,是错误的,眼前这个犹太人才是真实的 ,才是正确的。
这种电影就是,把孩子当成了一张已被涂抹的白纸,而它也天真的相信,相信孩子自身的良知,能认清是非,认清黑白。那句话不是这么说的——小孩子才谈对错嘛。
上面的这些电影,都是试图让时代的巨浪拍打在孩子身上,这些拍打,有的是打在你身痛在我心,有的是歪打正着,有的则是,打是情骂是爱了。
小男孩乔乔通过和真实的犹太人接触,重建了对纳粹、战争的认识。
(《乔乔的异想世界》(2019)剧照)
5
还有一种打法,是让孩子成为时代巨浪的弄潮儿,既要“弄潮儿向涛头立”,还要“手把红旗旗不湿”。
《小兵张嘎》(1963),同样处于二战的硝烟当中,但嘎子他是最不像孩子的一个,他奋勇杀敌,奋勇报国,即便是敌人手里也枪他一点也不怕。你说他是个孩子,行,可你说他是一个战士,也没有问题。
这个孩子心里有的只是仇恨和愤怒,想要的只是“壮志饥餐胡虏肉”,他完全没有害怕,没有恐惧,没有动摇。
在电影里,孩子通常被等同于“未来”,等同于“希望”,因为,孩子长大了以后,孩子是什么样,世界就会什么样:《裸露在狼群中》(1963),犯人们冒着危险也要保护藏起来的孩子,是在隐晦的表达,为了有一个未来,是可以牺牲现在的。
《女人韵事》(1988)里,战争里的女人积极为别的女人打胎,也是在隐晦表达一种态度,孩子都不想要了,还想要什么未来。
然而,在《小兵张嘎》这样的革命电影里,什么代指,什么隐喻,什么异想,都一边去,没那么多花样,也没那么多复杂,拿起枪,消灭敌人,就完了。
小布尔乔亚情调有毒。好伐。
编辑|徐元
排版|透纳
THE END
【枪稿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枪稿个体户,点击不迷路
点击枪稿→右上角···→星标⭐️
相关回顾: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