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寄生虫抱了奥斯卡大腿,而是奥斯卡沾了它的光|周黎明专栏
《寄生虫》创造了历史。
奥斯卡此举既博得赞誉,又招致骂名。
国内第一奥斯卡专家周黎明老师立刻出马,全面分析本届颁奖的趣味、趋向和意义。
想了解北美主流电影全貌,看这一篇就够了。
奥斯卡走向国际化的一大步
文|周黎明
作者简介:双语作家、文化评论人,以影评著称。不如赛人毒舌,但看片量超过赛人。曾做过近20年媒体,但写影评纯属阴差阳错。
1
相对于前几年而言,这届奥斯卡的确是“大年”,如果把《逃离德黑兰》搁到今年,想入围都难,遑论获大奖。但电影属于大众艺术+娱乐,站在普通观众的角度,今年(严格说是2019年度)并未出现《泰坦尼克号》、《魔戒3》、《阿凡达》这类渗透到千家万户的影片。这也是前两年学院试图新增“最佳流行片”奖项的目的。
今年九部最佳影片提名中,一般来说,《1917》和《寄生虫》被视为并列领跑者。我这个“一般来说”,并非个人观点,而是参考了几乎所有好莱坞业内媒体(即与评委最接近的媒体)后的判断。现在的评委人数已急增至将近8500人,恐怕是全世界专业人士评选的电影奖中最多的,逐渐影响到奥斯卡的趣味和选择。
《寄生虫》包揽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国际影片四项大奖,是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英语电影。本片也是2019年戛纳金棕榈获奖影片。
简单粗暴地说,奥斯卡更接近欧洲三大了。那种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寻找平衡的念头在老辈评委中根深蒂固,但年轻评委不再瞻前顾后,否则他们不会把《月光男孩》评为最佳。因为该片若当作导向,他们都得喝西北风,至少无法获得高薪了。
本届九部中,居然有两部是欧洲三大的大奖获得者,这对于从未把欧洲三大放眼里的好莱坞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再仔细看看余下的七部,全都是drama,没有一部类似《黑豹》的纯类型片。OK,《极速车王》可能是最接近类型片的,但那个结局其实也带有一丝颠覆。
制作上乘的《极速车王》把最佳剪辑和最佳音效剪辑奖收入囊中。最后40分钟的赛车段落干净利落,富有可观赏性。
因为怕得罪人,我一直没有公开评价《爱尔兰人》,我身边有太多影评人朋友把该片视为年度最佳。但对我而言,《爱尔兰人》之于马丁·斯科塞斯,相当于《山楂树之恋》之于张艺谋,或《梅兰芳》之于陈凯歌。绝对娴熟,非常完满,但毫无新意。《无间道风云》至少充满了锐气。诚然,马丁从未有过《三枪》之类败笔,再加上他的为人,使得圈内外无人敢用“炒冷饭”这个评价。我说一句刻薄的话,《山楂树》和《梅兰芳》至少还发掘了新人呢。
《爱尔兰人》10提0中。但马丁和众演员的杰出成就已无须再用奖项证明。
九部中另一部缺乏新意的作品,是《小妇人》。该片的“新意”,是把原著作者的身世揉进了女主的剧情。这种影片,相当于戏剧界的repertory,保留节目也。文学根底厚实,即便不给高片酬也有大把明星愿意演,就跟英国拍简·奥斯丁是一个意思。
说它们没新意,不等于没诚意、这两部的诚意还是满满的。一个是耄耋老人,一个是新锐女文青,都是令人尊敬的艺术家。但在这九部里,真的做不到一马当先。
《小妇人》拿下最佳服装设计奖。电影在原著基础上做了不少现代性改编。90后女演员西尔莎·罗南已4次提名奥斯卡。
2
然而,今年奥斯卡入围作品的最大特色,在我看来就是创新。创新的一大表现,就是观众甚至专业评论人的观感和评价往往呈现两极。
就拿获提名最多的《小丑》举例。聚焦超级英雄宇宙里的反面角色,这已经属于非常规;又处理得那么暗黑,难怪在美国被批评为“虚无主义”。没想到的是,该片在北美获得了很好的票房,这说明专家低估了公众的接受能力。你以为大众还停留在白雪公主的阶段,其实大众早就像兔子一样奔出好远了。
华金问鼎奥斯卡影帝,众望所归。DC超英电影扬眉吐气。
《乔乔的异想世界》虽然挖掘不深,但能用童话手法表现民众对独裁者的迷恋,就凭这一点,就已经令人刮目相看了。哪天好莱坞若敢把《乔乔》的故事拍得像《小丑》那样,但又不把希特勒描写成小丑,那就更上一层楼了。相对于小说和戏剧,电影一向被认为欠缺深度,本届作品至少在做小小地尝试和突破。
《乔乔的异想世界》获得6项提名,最终获得最佳改编剧本奖。片中的男主角乔乔有个臆想出来的希特勒同伴,在关键时刻为他出谋划策。
把《好莱坞往事》的主要元素拆分开来,比如嬉皮士时代、过气明星、片场花絮、好莱坞生活、谋杀案等,均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当昆汀把它们混合在一起,便出现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他营造了一个极度逼真的1969年洛杉矶,然后把一个真实惨剧做了180度的虚构逆转。
好莱坞英雄拯救世界早已是俗之又俗的大俗套,而昆汀镜头里“拯救邻居”的不是半人半神的英雄,而是一个1950年代电视明星的替身和他的宠物狗。实话实说,这故事若拍成普通类型片,可能俗不可耐,但昆汀的把控力似乎比拍《无耻混蛋》那阵更精准、更内敛。这片玩的是调性,那种对本行业的自我迷恋、对前辈命运的悲和赞、对邪恶的藐视和颠覆,既有无比的纯真,又充满戏谑。
《好莱坞往事》拿下最佳艺术指导,皮特拿下最佳男配角,这是他的首个奥斯卡表演奖。他的PlanB制片公司近年来推出过不少优秀电影,如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为奴十二年》和《月光男孩》。
非英语片入围最佳影片,早已不是第一次,但《寄生虫》非常特殊。其他达到这个阶段的“外语片”,或多或少都依靠了本土题材或本土风格,换个词就是“异国情调”。但《寄生虫》几乎没有什么韩国特色,这个故事搬到任何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只需要更改角色名字即可。
换言之,这个故事的魅力在于它的普适性。贫富差距哪儿都有,表现方式也各有不同,但能挖到那么深,那么狠,而且能进入寓言的层面,使之轻盈到被某些观众误认为浅薄,这确实是不多见的,当然也给各种诠释提供了空间。有人说看完该片觉得极不舒服,那就对了,这反应恰恰证明了该片的价值。它早已超越了类型片的主题范畴,它的人物塑造几乎是逆类型片而行的,但剧情外表却神奇地保留了类型片的诸多特征。
影史迷可能会说:《寄生虫》的故事跟法国老片《布杜落水遇救记》略有相似。其实,电影做到那个层面,故事是基石,但已不是大厦顶上的珠宝了。不信我们回顾一下好莱坞翻拍的外国片,买的是同样的故事,但拍出来的效果截然不同,多数是留了形、丢了魂。也有像《无间道风云》,重新发掘了自己的“魂”,迥异于港版的风格。《寄生虫》想必会被多国翻拍,但如何换“魂”则是一道难题,最大的可能是把寓言性给替换成鸡汤。
奉俊昊导演机智答记者问。
《1917》的故事更加单薄,但故事之上的东西则非常丰富。喜欢不喜欢该片,都跟所谓的“一镜到底”有关。不喜欢的,认为这是炫技,而且也谈不上创新,别说《俄罗斯方舟》等前辈了,就在不远的好莱坞,《鸟人》不是拿下最佳故事片了么?我属于喜欢该片的,长镜头早就不稀奇,但该片创造的沉浸感确实无与伦比。最重要的是,这种沉浸感营造出强烈的诗意,把千言万语化在不言之中。
九部提名影片中,《1917》是影像感最好的一部。其他作品均可用文字描述出一个大概,而本片不仅文字无法再现,即便用照片或视频片段,也难以复制其无声胜有声。我用“无声”,是想说该片台词相对没那么重要,你若提前看了剧情介绍,不懂英语去看无字幕版,照样可以体会它的魔力。这便是纯粹的影像魔力。
长镜头影片拿不到剪辑提名,这本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你都一镜到底了,剪辑师不就失业了吗?当然,《1917》不是真的一镜到底,是一段一段拼接起来的,据导演门德斯透露,剪辑的工作对于该片非常重要,剪辑师若不能当天晚上把所拍镜头粗剪出来,第二天他们就无法开工,因为每一条都略有不同,要准确衔接,必须提前预知每个衔接点。
《1917》拿下三项技术类大奖,最佳摄影、最佳混音、最佳视觉效果。摄影师罗杰·狄金斯凭借《银翼杀手2049》拿奖后时隔一年,梅开二度。他曾是科恩兄弟御用摄影师,也执镜过《肖申克的救赎》《朗读者》等众多佳片。
至于最佳影片必须获得剪辑奖提名,那都是哪年的老黄历了!本是早年的一个统计学花边趣事而已,毫无逻辑关系,就跟股市跟女人裙子的关系,你当真就输了。《1917》未能或大奖,跟它未获最佳剪辑的提名毫不相干。
按去年的思路,《1917》应该拿下最佳影片,《寄生虫》获最佳导演。一般认为,《寄生虫》创造历史的最大障碍,是它对最佳国际片(以前叫“最佳外语片”)的志在必得。评委的逻辑可能是:我已经把一个大奖给你了,就不必再锦上添花了罢。
如果《1917》拿下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可以理解成这一逻辑被发挥到极致。至少,去年《罗马》荣获了最佳导演。
但跟《罗马》相比,《寄生虫》更加现实意义,而现实意义正是《1917》的短板。
史上最美战争片《1917》得奖的呼声很高,但与其他几部提名最佳影片的候选者相比,它的现实意义不足。
把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都给《寄生虫》,证明了那8500个评委的视野比原先的评委结构更加国际化。我一直并列预测《1917》和《寄生虫》为最佳影片,直到今早在微博发布时,临时删除了《寄生虫》,看来我同样低估了多数评委的认知,或者是评委结构的变化。正如好莱坞行业刊物《综艺》影评人Justin Chang所说,《寄生虫》其实不怎么需要那个奥斯卡大奖,因为它早已满载而归,但奥斯卡急需《寄生虫》,以证明自己能与时俱进。
《寄生虫》成为史上第一部荣获最佳影片这个奥斯卡大奖的非英语片,还能显示韩国电影的强大力量。正因为奥斯卡不是电影界的奥运会,它具有明显的北美视角和英语重心,所以,《寄生虫》的意义绝对不容小觑。
3
接着聊一聊四个演员奖项。
蕾妮·齐薇格的《朱迪》属于最老派的路子:演传记片,而且还是好莱坞熟知的老前辈,需要演员具有高超的模仿能力,在模仿基础上还要做到神似,即那种被原型附体的感觉。齐薇格都做到了,除了她的唱功远不如朱迪本人。朱迪·嘉兰靠《绿野仙踪》一举成名,但晚景凄凉。她属于极具观众缘、但同行忍无可忍的那种人。说得文绉绉一点,就是极度缺乏专业精神,迟到早退旷工,工作超级不靠谱。
另一位有如此特征的大明星,就是玛丽莲·梦露。演她们若能表现出那种复杂人性,多半能拿奖。2001年的迷你剧《朱迪·嘉兰:我和我的影子》里朱迪·戴维斯的表演,也是神似的一例。传记片专挑缺乏自律的天才型艺术家、企业家或其他名人,是有道理的。我估计未来汤姆·汉克斯的传记片,会把观众给闷死。
蕾妮·齐薇格拿影后毫无悬念。她在《铁拳男人》《冷山》《芝加哥》《白色夹竹桃》等影片中均有出色表现。
华金·菲尼克斯获影帝,也是水到渠成。他拿过多次提名,这回的小丑角色属于高起点展翅,有杰克·尼克尔森、金·凯瑞、希斯·莱杰、卡梅隆·莫纳汉珠玉在先,但依然注入了新的东西。当然这既跟小丑是主角有关,也离不开编导的引领。华金(这是个西班牙语名字,不是杰昆)在人性和变态之间的游走平衡到这个程度,使得“模棱两可”成为一个强项,在艺术上是不容易的,在某些善恶必须黑白分明的地方也是不被允许的。
华金上台领奖,女友鲁妮·玛拉起立祝贺。
劳拉·邓恩是好莱坞世家,父母均曾获奥斯卡提名。她自己从龙套做起,最为人熟知的电影是《侏罗纪公园》。名义上她是女主,但在恐龙面前,人类全都是配角。近年来她似乎成了女强人专业户,把身高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离婚律师的角色在好莱坞影片中多次出现过,但她塑造的这个角色真实得令人寒颤。
最佳女配劳拉·邓恩于2018年凭借HBO剧集《大小谎言》拿下金球奖最佳女配角。
奥斯卡对于帅哥一向不太友好。小李子在凭《荒野猎人》获影帝之前,每个提名都会引发粉丝的呐喊。布拉德·皮特似乎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仔细想想,除了最早几部如《大河恋》有偶像气息,他一直是有演技的。而且生活上,跟同行的交往中也尽显个人魅力。近年来他作为制片人选择的项目,更是彰显了他的艺术眼光。
然而,这种魅力一旦搬上银幕,同行就会觉得你是在演自己。所以,他必须演一个跟自己毫无相似之处的角色,比如《好莱坞往事》里这个智商有点捉急的角色,才能让同行信服。说来好笑,两个如日中天的好莱坞巨星,扮演两个混得不好的前辈同行,这里面真是五味杂陈,说致敬,也可以说有点自嘲。二十年后,他们会出演那时的《爱尔兰人》,还是靠出借他们年轻时的形象,赚取一点授权费呢?
皮特在《大河恋》(1992)VS《好莱坞往事》(2020)。
最后提一下三个短片奖。往年我从不猜这三项,因为压根看不到片子,也不知道评委有多少人能看到。今年主办方把三个奖项的所有提名作品打包上传了,很方便观看和比较。论国际性和多元化,这三个奖项要比最佳故事片等大奖做得更好。
我发现很多影迷以及专业人士,把猜奥斯卡误解成“说出自己的最爱”了。别说咱们不是评委,即便是,也就是8500分之一而已。竞猜其实就是一游戏,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弄清楚好莱坞行业(及少数他国影人)为什么会青睐某些作品,那背后的道理往往从结果中无法得知,而需要倾听他们更详尽的声音。从某种角度,那也能有助于其他国家的作品进入北美市场。
编辑|感情动物
排版|透纳
THE END
【枪稿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附
2020年第92届奥斯卡完整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寄生虫》
最佳导演:奉俊昊《寄生虫》
最佳男主角:华金·菲尼克斯《小丑》
最佳女主角:芮妮·齐薇格《朱迪》
最佳男配角:布拉德·皮特《好莱坞往事》
最佳女配角:劳拉·邓恩《婚姻故事》
最佳原创剧本:《寄生虫》
最佳改编剧本:《乔乔的异想世界》
最佳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4》
最佳纪录长片:《美国工厂》
最佳国际电影:《寄生虫》
最佳剪辑:《极速车王》
最佳摄影:《1917》
最佳视觉效果:《1917》
最佳音响效果:《1917》
最佳音效剪辑:《极速车王》
最佳艺术指导:《好莱坞往事》
最佳服装设计:《小妇人》
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爆炸新闻》
最佳原创配乐:《小丑》
最佳原创歌曲:《火箭人》(I’m Gonna) Love Me Again
最佳动画短片:《发之恋》
最佳真人短片:《The Neighbours‘ Window》
最佳纪录短片:《女孩的战地滑板课》
枪稿个体户,点击不迷路
点击枪稿→右上角···→星标⭐️
相关回顾: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