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浦江两岸的精彩人生让国际人才近悦远来——童世骏校长出席进博会虹桥分论坛并发言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在“全球人才流动与发展”论坛作主旨发言。图片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11月5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在上海隆重开幕。进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今年以“激发全球开放新动能 共享合作发展新机遇”为主题。其中的分论坛板块“全球人才流动与发展”论坛于11月7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聚焦“汇聚全球英才,赋能创新发展”主题,围绕全球重要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建设、跨国企业人才需求与国际人才政策创新、多元文化与多边合作背景下的高端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与创新等议题,邀请了国家政府部门、国际组织、智库等机构及业界代表共同参会。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出席了此次论坛,并分享了上纽大国际人才在上海实现科研工作理想、发挥宝贵才华的四种“典型方式”,表示要让国际人才近悦远来,并衷心祝愿有更多的全球才俊能在浦江两岸享受自己创造的精彩人生。


以下为童校长讲话全文:


我来自上海纽约大学;我想从上纽大自2012年10月成立以来的发展进程,谈谈我对今天论坛的主题“汇聚全球英才,赋能创新发展”的理解。我的发言题目是:“浦江两岸的精彩人生让国际人才近悦远来”。


上纽大目前有全职专任教授228人,其中外籍约占60%。上纽大地处浦东,但许多同事——包括许多外籍同事——住在浦西。


把这些可以轻易在全球几乎任何一所好学校谋取教职的人才吸引过来的,不仅是地处浦东的教学科研,而且是浦江两岸的日常起居——是他们在浦江两岸渐入佳境的精彩人生。


我国先秦哲人孟子有一句名言,说“君子有三乐”,分别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对于上纽大的国际人才来说,“浦江两岸的精彩人生”的第一种典型方式,就是在这里时时发生着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大学教授Paul Romer

Paul Romer教授(右)与上纽大常务副校长雷蒙(左)一起给大一新生讲授“全球视野下的社会”课程


这位是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Paul Romer教授。Romer教授曾于2013至2014学年在上海纽约大学任教,与常务副校长、法学家杰弗里·雷蒙教授一起给一年级新生上大课“全球视野下的社会”(Global Perspectives on Society,简称GPS)。这门课今年由雷蒙校长与教务长、历史学家衞周安教授一起开设,同时配了12位中外助教全程辅导。这门课的难度很大,但无论是修课的同学,还是授课的老师,都说非常享受,享受课程中的师生互动和同学交流。


上海纽约大学数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纽约大学数学联合研究中心(上海纽约大学)联席主任Pierre Tarrès


这位是曾任职于牛津大学及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Pierre Tarrès教授,2016年他以客座教授身份来到上纽大。任教期间,Pierre见证了学生们的勤奋好学与强烈的求知精神,深受感动;于是,这位原本并不打算在上纽大长期工作的优秀数学家,决定留了下来。


上纽大的中方母体学校是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大创校校长孟宪承先生曾引用美国哲学家Alfred North Whitehead的话说,“大学的存在,就是为结合老成和少壮,而谋成熟的知识与生命的热情的融合。”Whitehead所说的这种情况的最生动体现,是世界知名的顶尖科学家与正当盛年的青年科学家之间的合作。这是上纽大国际人才在浦江两岸的精彩人生的第二种典型方式。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大学教授Thomas Sargent


比如,上海纽约大学于2021年9月以学校的数学联合研究中心为平台,引进了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大学教授Thomas Sargent。Sargent教授说,他对上纽大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这里有一批像Pierre Tarrès这样的非常优秀的数学家:“我是经济学家,而经济学是数学的‘消费者’;非常希望我的经济学研究能从与上纽大的数学团队的合作中受益。”


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大学教授、上纽大金融波动研究所主任Robert Engle(中)与研究所执行主任周欣教授(右)


又如,上海纽约大学于2014年成立了金融波动研究所,它的主任是纽约大学的Robert Engle教授,执行主任是上纽大的周欣教授。Engle教授是200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在周欣教授的协助下,Engle教授带领团队致力于有关全球金融风险和中国金融改革的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


对上纽大年轻的国际人才来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在最珍惜创造力的这个地方度过最具有创造力的宝贵年华。这可以说是上纽大国际人才在浦江两岸的精彩人生的第三种、也是最重要的方式。


前面提到的Pierre Tarrès教授从2016年来上纽大工作以后,就于2018年通过了世界排名最前列的纽约大学应用数学学科的专家们的严格评议,升任副教授,并获得终身教职。


上纽大神经与认知科学副教授田兴(左)


这位是田兴教授。来上纽大前,田兴在纽约大学担任了近六年博士后研究员;2015年,他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建议他去上纽大而不是美国的其他两所很不错的学校。七年之后,他在这里不仅组建了言语、语言与神经科学实验室,而且成为上纽大第一批通过tenure review获得上纽大终身制教职资格的两位青年科学家之一。


上纽大物理学副教授Tim Byrnes(后排左二)与团队


上纽大第一批通过tenure review获得上纽大终身制教职资格的另一位,是Tim Byrnes。2014年来上纽大以后,他发表了数十篇高质量期刊论文和一本专著,并承担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英国物理学会杂志Physics World还专门刊文介绍其领导的华东师范大学-纽约大学物理联合研究中心(上海纽约大学)。


浦江两岸的精彩人生的第四种方式,是在上海深度体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是在上海充分见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指导思想。


国际人才来到上纽大工作,不仅带着美好的职业理想,而且带着美好的生活愿景;对于中青年科学家来说,他们在浦江两岸不仅将度过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将承担成家育儿的繁重责任。


上纽大本着“既要重视今天的诺奖桂冠,更要重视明天的诺奖人选”的态度,尽力为这些正当盛年的各国才俊在浦江两岸安居乐业做好服务支撑,希望他们既能在上海做出他们学术生涯当中的最重要成果,也能让他们的家庭在上海度过最美好年华。


上纽大管理与组织学助理教授David Hunsaker与家人


在这方面,商学部David Hunsaker教授的故事最有意思。David于2018年加入上纽大时,他们夫妇已经育有五个子女。在上纽大的四年当中,家里又多了两个宝宝。明年,第八个宝宝将来到他家。在上海这样一个急于应对老年化和少子化趋势的城市,David Hunsaker一家的故事,其精彩程度,大概不亚于《音乐之声》中的von Trapp Family的故事。


作为上海本地人,我特别感谢我的国际同事们不仅与我们一起分享浦江两岸的绿地、步道和美味佳肴,而且与我们一起分担一年四季的寒暑变迁。


就像在任何别处,浦江两岸的生活之为精彩,并非因为这里只有风和日丽。但大雨过后,往往是彩虹当空。


衷心祝愿有更多的全球才俊,在浦江两岸享受自己创造的精彩人生。


谢谢各位。





推 / 荐 / 阅 / 读


媒体视点 | 十年匠心,《镜报》专访上纽大校长童世骏


“数字新时代,教育大未来”  上纽大参展2022上海教博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