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说古镇邵伯的历史

2017-02-14 张广祥 丁中广祥

【往期选读】

说说古镇樊川的历史

说说古镇宜陵的历史

说说古镇小纪的历史

1994年,我第一次真正走进邵伯镇内,看到路口红绿灯闪烁,我一时大大惊讶了。在我印象里,这玩意是属于城市的。后来,因参加教研活动,或者享用龙虾美味,又几次到过邵伯,对邵伯有了些微了解。加之我素来对地方志颇感兴趣,搜阅过不少有关邵伯历史掌故的素材,对邵伯总是怀有赞叹之情,甚至时不时拿我的家乡宜陵和工作所在的丁沟与之比较,不免又生羡慕或嫉妒之意。

邵伯,古镇也。这个古,不是一般的古!

邵伯,一作召(shào)伯、召埭(dài)、棠埭,又称邵伯埭、邵伯堰、邵伯驿、甘棠镇、邵伯镇。临镇之湖亦名棠湖、邵伯湖。历史上的归属多有变更:春秋后期,邵伯地属吴国;后越国灭掉吴国,又属于越国。秦、汉时期,隶属广陵。据史料记载,邵伯最早称为步丘,在史料中记有陈胜、吴广起义时曾经过步丘。说到邵伯地名的来历,得追溯到一千五百年前,即东晋谢安出镇广陵(今扬州)的历史。

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少以清谈知名,最初屡辞辟命,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多次拒绝朝廷辟命。后谢氏家族于朝中之人尽数逝去,方东山再起,任桓温征西司马,此后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四月,会稽王司马道子权奸煽惑挑拨,谢安不得已出镇广陵之步丘。在此,他筑了堡垒,垒内砌了一座“甲仗楼”,极其雄伟壮观,人们称为新城。

(谢安)

谢安从建康(南京)到广陵,又从广陵移驻步丘,趁访务之闲,经常到四乡游玩。他又选择合适的地方,建起若干别墅,今滨湖乡的邱墅,丁伙镇的樊墅、乔墅,双沟镇的周墅、桑墅、大桥镇的杨墅,就是传说中的“谢安七墅”,也是谢安七个姨太太的香闺所在地,至今这一带姓谢的还是大族。

步丘地势西高东下,每春夏水涨,东浸民田,西又苦旱。谢安急人之急,乃筑埭(土坝)界之,从此堤西无旱忧,堤东无涝患,高下两利。从此渔农聚居者日多,久之便形成了农村小集镇,人丁兴旺,百业繁荣。相传,邵伯镇北头,紧靠堤下的的潘家巷就有一古井,为谢公筑棣时所凿。蒋桂同在《清平乐•甘棠古迹》中写道:“谢公承禹,世代传佳誉,治理洪流曾伏虎,郁郁甘棠千古。”乾隆皇帝在《邵伯镇》一诗中曾写下:“太傅堤存绿水浔,惠方邵伯颂棠阴。”对谢安多么高的赞誉啊!

民思其德,便拿他比作召(shào)伯。召伯,姬姓,名奭(shì),史称召公,又称召伯、召康公、召公奭,西周宗室、大臣,与周武王、周公旦同辈。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姬奭担任太保。姬奭执政政通人和,贵族和平民都各得其所,因此深受爱戴。周成王死后,姬奭辅佐周康王,开创“四十年刑措不用”的“成康之治”,为周朝打下延续八百多年的坚实基础。据传,他曾在一棵棠梨树下办公,后人为纪念他,舍不得砍伐此树。《诗经•甘棠》中曾称颂此事:“蔽芾(fèi)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bá)。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翻译成现代文便是:“梨棠枝繁叶又茂,不要修剪莫砍伐,召伯曾经住树下。梨棠枝繁叶又茂,不要修剪莫损毁,召伯曾经歇树下。梨棠枝繁叶又茂,不要修剪莫拔掉,召伯曾经停树下。”

步丘百姓把谢安比作西周时的召公,为纪念谢安便改原地名为邵伯(古代“邵”和“召”同音)。正如明国子监监丞沈珠所说:“太傅处大事,决大疑,当大难,成大功,咸不动声色。寻常谈说,施措一曲中,其在官无当时誉,去后为人所思,邵伯埭其一端也。”这就是邵伯得名的缘由。又因为召伯种甘棠的典故,邵伯又称甘棠。

邵伯埭建成的那一年,也是谢安人生的最后一年。谢安积劳成疾,一病不起,离开了邵伯。

今邵伯甘裳广场上,矗立着一座白色大理石雕像,它就是谢安。谢安雕像高度7.25米。雕像右手举于胸前,指向前方,左手别于腰间,做指挥决断状,体现出刚毅气势。

(甘棠广场上的谢安雕像)

邵伯位于大运河中段,南北水陆孔道,百货屯聚,烟火万家。对此,历代史志都有记述。《宋史•刘锜传》载:“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亮南下,锜为江淮浙西置使,以兵驻清河口,金人以毡裹船载粮而来。锜使善没者凿沉其舟,自楚(今淮安)退屯邵伯镇。”此外,唐李翱《来南录》、颜真卿《与蔡明远贴》、宋楼钥《北行日录》、元刘一清《行程记》、明归有光《壬戍纪行》、陆弼《江都县志》、清焦循《北湖小志》、董恂《甘棠小志》等,不仅记述了邵伯南至瓜洲北至淮阴的里程,而且记述了邵伯的历史,董恂《甘棠小志》则更为详细。

邵伯一直属扬州府江都县所辖,雍正九年(1731)五月,两江总督尹继善蔬言:“江都县路当冲要,事务殷繁,附居府城,幅员辽阔,应增设一令,与江都分疆而治。”得允请,于次年析江都县西北境为甘泉县。自此,邵伯遂属甘泉县。明洪武元年(1368)巡检张仁开设邵伯埭巡检司,司署就在邵伯镇,简称邵伯司。析县后,第一任邵伯司巡检为范天成,顺天宛平(今北京市)人,雍正十年(1732)任;第二任为陈绍兴,顺天三河人,乾隆二年(1737)任;至光绪年间,邵伯司巡检先后更迭三十余人。民国初年,甘泉县归并江都县,邵伯仍属江都县辖。解放战争时期,曾名邵伯市,市委书记顾维衡,市长杨祖彤;后设镇政府。1952年邵伯镇政府升格为邵伯区政府, 1954年恢复邵伯镇机构,1958年建立江都县第一个人民公社——邵伯人民公社,1959年之后不断调整规模,1984年复名邵伯镇人民政府,2005年5月行政区划调整,昭关、邵伯镇合并新建邵伯镇。

(俯瞰邵伯)

1600多年历史的积淀,使古镇邵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同时又造就了斗野亭,镇水铁牛、谢公祠、条石街、甘棠古树等十多处古迹,也留下孙觉、苏轼、苏辙、黄庭坚等文人墨客的传奇足迹。

邵伯镇以水陆交通而名于世,为淮南运河与里下河转运之枢纽。东晋谢安出镇广陵,在此治水筑埭建新城后,人烟逐渐稠密,渐有店铺集市,到明清时商贾如云,四方客货,来往车船,或由此南北,或由此东西,因而百业兴旺,人文发达。

现在邵伯还保存着苏北、苏中地区少有的条石街,它是邵伯的一张名片,有不少的电影、电视剧到此拍摄,是不可多得的影视基地。

邵伯条石街建于康熙年间,地处运河大堤东侧,南北长约1500米,宽不足2.5米,由数千块条石铺成。石街下水道设置科学,每逢雨天,路面清洁,雨水由条石中缝流进地沟,路面从不积水。

这条长街曾有个文雅的名字:南大街名青云街,中大街名邵伯街,北大街名蟾宫街。以中大街为闹市口。北起馆驿前,南迄大码头,而以祝巷居其中,乃是油蔴五金、绸缎布匹、旅店浴室、茶楼饭庄,以及医药等等百货云集的闹市,人流熙来攘往,货物搬进运出,无有停歇。在街的南北两头砌有圆门,上有更楼,设有木制栅栏,非常古朴壮观,南北两圆门是南乡、北乡居民进镇的必经之路。南园门更楼叫“青云楼”,又叫“文昌楼”即取“青云得路”之意。现还保存有门楼上的石头一块。北园门上更楼叫“真武楼”,镇民是想得到真武大帝的庇护,求个国泰民安。

条石街的两侧,大都是那种表砖里土、俗称“金裹银”的平房,也有不少是两层木结构楼房,门楣的朱漆虽已经剥落,但仍然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有较高的文物和人文价值。一些房屋上,都钉上了铭牌,其实多是“火油店”、“许茶炉”这样的日常店铺,没有什么传奇故事,有的只是这条古巷中最寻常的生活气息。如果仔细些,墙壁上“为人民服务”、“割资本主义尾巴”之类的标语,也会隐约可见。

(条石街)

条石街道弯弯,两旁有与主街垂直的小巷,如油店巷、长生巷、南染坊巷等与它勾连,形如梳篦,十分严整,也构成了古镇独特的道路框架。

旧时,邵伯共有里巷57条,不少巷子都有典故和传说。这些巷子,也成为人们讨彩头的地方。比如娶新娘子时,行走路线都要经过“长生巷”“多子桥”“流芳巷”等——每到这时,众人便围堵在这些细长的巷子里,讨要喜钱。

(长生巷)

还有一个“馆驿前”巷,那里就是当年邵伯驿站所在的位置。邵伯地处水陆交通要道,明清以来一直都是官府通讯的咽喉要地,所以驿站规模较大,《嘉靖惟扬志》载:“邵伯驿,在江都县北四十里邵伯镇官河东岸,船一十六只,河船一只,站马一十四匹,铺陈(铺盖)七十付,水夫一百七十名,马夫一十四名。”而今驿站坍塌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只留下“馆驿前”的遗迹,让人遥想。

(“馆驿前”街巷)

过去,老街上曾有一副对联,上联是“邵伯北头流白水”,至今尚无下联。这副上联之妙,就妙在“伯、北、白”这三个字,都用邵伯的当地方言读来——音同而字不同。为此,引得多少文人墨客、楹联高手为之拍案叫绝,但也为之望而却步。

(老街上也看到旧标语)

古运河曾是黄金水道,清代建有彭城、江西、浙绍、中川等七个会馆,成为著名商埠。条石街也曾几度繁华,民居店铺鳞次栉比,谢公祠、巡检司、大马头、斗野亭、云川阁等名胜古迹点缀其中。

谢公祠,又称甘棠庙。宋《元丰九域志》称“甘棠庙其来久矣”,可见此祠由来已久。董醇所著《甘棠小志》云:“谢公祠,莫祥所始,然有此棣,即当有此祠。”《元丰九域志》言:“甘棠庙即谢公祠也。”也就是说,棣,庙,祠为同一时期。原甘棠庙有庙碑,据《董山谷外集》记载为“唐太时颜真卿书”。《雍正江都志》言,“甘棠庙旧祀晋太傅谢安,岁久庙塌,镇民肖像于五圣祠前殿”。明嘉靖六年(1527),给谏彭汝寔改题额为东山书院,后改为谢公祠。明隆庆元年(1567),再迁谢安像于后殿,前殿祀三官。

日本友人策彦周良,在仕曰遣明使时,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十二月十二日,停留邵伯驿,曾拜访过谢公祠。他在诗文集《初渡集》中写道:“庙在驿外,庙中央按谢公像,题左右柱云:隐隐雷神居此地,辇辇轟圣像镇甘棠,庙额横揭:列仙通院,四个大字。又题柱有“龙吞沧海月,鹤伴华山云”“名刹红尘远,玄门白昼长”等,又或揭“洞府霞烟”四字。”拜毕,策彦周良偶做《邵伯庙诗》:“邵伯所憩有祖堂,古今往来慕德香。意是不求遗像肖,居民千载拜甘棠”,日本友人也和我们一样崇敬召公。

解放初期,谢公祠尚有迹可寻。祠堂在镇之东街,前进祀文昌,中进祀三官,后祀公。祠堂院墙基石上有告示牌,意为保护生祠。进入祠堂,一排四间正房,两侧各一间厢房,中间两间为客厅,摆有长条香几,木椅数张,椅背上皆有“谢公祠”字样,正中供奉木刻谢公像。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石碑,上有国子监监丞沈珠为迁谢安像撰写的碑圯。

现在谢公祠虽已不在,但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墨客骚翁、无不远道来访,凭吊谢公遗迹,发思古之幽情。明代施钧游祠读碑,心潮澎湃,热血难平,当即挥毫写下著名诗句:“晋室将倾不易支,先生出处系安危。山间红袖从游日,天下苍生望起时。风暖松亭春载酒、月明花墅庭围棋。转头乐事无寻处,空拂青苔读石碑”。

谢公祠历史悠久,声名远扬。元末谢安的后裔谢桂,听说邵伯有先祖太傅祠,因避战乱,从苏州迁居到邵伯,现在邵伯的谢姓大多为谢安的后裔。

祠前植有甘棠树。相传,东晋谢安在当地施德政,百姓种下甘棠树,以示纪念。现有的这棵甘棠树是明洪武年间补栽的。邵伯在原甘棠庙的旧址设巡检司,在司署门口补植了一颗甘棠树。甘棠树,即为棠树,学名叫君迁子。它是邵伯人民心中的丰碑。

甘棠树是当地稀少的落叶参木,不易生长。夏日开小黄花,类似桂花,传说甘棠树有三异:一曰华而不实,二曰无风自动,三曰先开后合。这棵稀少的甘棠树高近20米,老枝枯干,皮老如鳞,夏日浓荫蔽日,树叶质润特厚。当你仰望高耸挺拔,参天摩云的风姿时,你心里一定充满赞美和崇敬之情,就会情不自禁地思念谢公了,它见证了谢公筑埭为民的功绩。

(甘棠树)

巡检,一种地方基层官署。自宋朝始,各朝各代均在各州、县的关隘、渡口等要冲之地设巡检司,负责掌缉捕盗贼、盘诘奸伪之事。巡检司的巡检为九品官,归8品官的县令管辖。其功能,相当于现在的镇政府兼派出所,科级干部。

古镇邵伯是京杭大运河上南北舟车要道,风光绮丽,久负盛名,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在此设立了巡检司。巡检司辖区东至丁沟、西连黄珏、南接仙女庙、北达露筋祠,旨在巡察奸伪、护士民乐业、保商旅无艰。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大运河畔千帆浪里察奸辨伪保百姓,甘棠树下三尺案头殚精竭虑护民生。

据邵伯镇古街改造顾问团成员黄德钧介绍,过去巡检司门口两侧墙上嵌满石碑,大小高低不等,既有皇帝的圣旨,也有州府的告示,虽年代久远,字迹斑驳,但也不失为一道古朴的风景。

复建的邵伯巡检司占地400多平方米,大门两侧的照壁上分别设有“勤、廉”两个大字。前后三进,第一进为门房,相当于现在的门卫、传达室。第二进为正堂,正厅上方挂有“明镜高悬”四个大字,主要是秉公处理事务之处。第三进暂定为亲民堂,是巡检用来商议大事及接见客人之处。亲民堂的上首为书房和卧室,下首则是仓库。

(复建的邵伯巡检司)

旧俗家庭调解重大纠纷,都得请舅舅出面,并以舅舅的话说了算。但若一方认为舅舅说话有失公允,强词夺理,则谓之“舅舅理”。不知从何时起,常有外地人把邵伯人称为“邵伯舅舅”,他们在邵伯工作中遇到难题或在社会上偶遇少数人出语不逊、形象不佳,一般斥之为“邵伯舅舅”。“邵伯舅舅”的来历,跟邵伯巡检司有关。相传清代巡检为九品小官,对来往官员均需例行接待,到码头跪拜迎接。到任者认为邵伯巡检难做,既要忙于应酬,又要打理事务,被任者不肯上任。此情被朝廷得知,即委一高官亲属舅舅任邵伯巡检,至此,邵伯巡检不仅免去迎送之礼,有些官员经过邵伯反而去朝拜巡检舅舅。由此,“邵伯舅舅”在民间广为流传。

道光三年(1823)十二月初五,林则徐乘官船由京返苏,晚停邵伯。扬州署守黄在厚、甘泉县令朱勃、邵伯司巡检都到大马头迎道。这段往事广为流传。但鲜为人知的是,当地有个捕役杨泳,屡抓要犯,成绩卓著,并因此结怨,遭人陷害。林则徐知道后,仗义执言,上疏道光帝,最终获得平反昭雪。

(巡检司内“邵伯舅舅”的典故雕像)

斗野亭,始建于宋熙宁二年(1069),因亭的位置“于天文属斗分野”而得名。斗野亭雄踞高丘,面临邵伯湖,凭眺湖光浩渺,远观帆影点点,近看田家炊烟,都有无穷的乐趣。数百年来,斗野亭吸引了诸多文人墨客来此观景赋诗,尤以北宋年间文人为最,孙觉、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张耒等来此作诗,堪称绝妙。最先来的是孙觉(高邮人),曾竭力提拔秦观,并将其介绍给苏东坡,高邮文游台便是当年苏轼、秦观、孙觉、王巩饮酒论诗之所。如果说文游台是他们会聚的史册,那么斗野亭即是他们友谊的丰碑。

历史上,斗野亭几度兴废。1131年,扬州太守郑兴裔将这座名亭移建至扬州迎恩桥南;嘉定年间,改名为“江淮要津”,名亭之名几近湮没。1809年,邵伯百姓集资重建斗野亭,然而该古亭又毁于兵火,不复存在。

2001年秋,邵伯镇政府投巨资,择址在京杭运河与古邗沟交汇处,新建斗野亭园。主亭飞檐翘角,古朴典雅,亭内集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代四大书法家字迹,镌七贤诗碑于壁。周边有亭、长廊,东有假山耸立,北置铁牛卧蹲,临水为雕石栏杆。优美的环境,玲珑精致的建筑艺术风格,名诗名墨的丰富文化内涵,可与闻名全国的北京陶然亭、徐州放鹤亭、滁州醉翁亭、陕西喜雨亭四大名亭相媲美。游者入园,既可观赏七贤诗作和四大书法家墨宝,又可饱览运河风光,是邵伯镇的上佳景点。

(斗野亭)

邵伯铁牛铸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300余年。据说千里运河线上共有九牛二虎一只鸡。但保存完好者仅邵伯铁牛而已。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淮河再闹水灾。邵伯镇南更楼决堤,决口长180米,深13米,漕运一度中断。康熙帝接到奏章,大为震惊,责令刚刚接替病逝的于成龙(小于成龙,康熙年间另有一被康熙赞为“天下廉吏第一”、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的同名于成龙)任河道总督的张鹏翮前往治理。可是,因为决口太深,一时难以堵住,只得避开决口,开越河一道,自仓巷口向西折南至南大王庙接运河,又筑南北二坝,始得控制。康熙四十年(1701年),朝廷在淮河下游至入江处设置十二只动物塑像,即“九牛二虎一只鸡”,安放于水势要冲,以期镇水安澜,同时亦作为水位测定之标识,人们通过水位上涨到动物脚、身、颈的位置,判断水患发生的可能性。这其中,九牛放置于涟水东门外、三河闸、高良涧、洪泽湖、高邮马棚湾、邵伯、瓜洲等地;二虎实为石雕壁虎,置于扬州壁虎坝;一鸡则在江都昭关坝稽家闸石壁之上。

如今“鸡飞虎跑”,只剩下几只铁牛散落于河堤上,邵伯铁牛便是其中保存较好的一只。此铁牛现藏于斗野亭,长1.98米,高1.10米,重两吨。铸工精细,造型生动。数百年来,浑黑厚重,犄角扬起,双目对天,仍在哞叫。石座上刻有咸丰二年《甘棠小志》作者、清朝尚书董恂撰写的铭文:“淮水北来何泱泱,长堤如虹固金汤。冶铁作犀镇甘棠,以坤制坎柔克刚。容民畜众保无疆,亿万千年颂平康。”2006年,铁牛与“大马头”、古堤一起,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朱自清曾五岁时,随父迁居邵伯镇。他在《我是扬州人》一文中回忆:“在邵伯住了差不多两年,是住在万寿宫里,院子很大,门口就是运河……铁牛湾那儿有条铁牛镇压着。我常去骑它、抚摸它……”

(铁牛)

邵伯因运河而生存,水上运输异常繁忙,因而各码头,不仅多,而且各具功能。沿古镇市中心向西,拾级而上,就能看到大运河线上远近闻名的货运码头——大马头。人们称它为“运河第一渡”,“水上城坊”,大马头对岸就是古代的潘家古渡,与河西大街遥遥相望。运河兴旺,邵伯繁荣,大马头自然成为运河线重要商埠之一,它与镇江的“小码头”和扬州的“御码头”同为一个皇帝提名的江南三大码头,素有“镇江小马头,邵伯大马头”的美称。

“大马头”本该写作“大码头”。这“大马头”三个字,可是乾隆所题。相传,乾隆下江南到扬州时,御马头随西园行宫刚落成,尚未取名,于是题下了“御马头”三个字。乾隆觉得,“码”字有石,会绊到脚,碍着前行的道路,不吉利。

这里也有一副绝对,上联是“马大头骑大头马过大马头”,至今无人对出下联。

当年,乾隆从大马头登陆,微服私访,在邵伯留下许多趣闻轶事——

一说:一日,乾隆爷沿条石街向北游玩,走进一家吃食店,要了五仁、白沙糖、生肉馅三只汤园。味道淳香无比,乾隆赞不绝口。直到纪晓岚带人来找,店主才知道那客官竟是当今皇上。于是,这小店就挂上了金字招牌“天升馆”,意即天子升坐这地。从此,生意兴隆,商机无限。

又说,乾隆好抽水烟,一日行至巷口处的“森和烟店”,要买一包烟丝。顺手掏出一把黄豆,以物易物。一把黄豆,能值几何?憨厚的店主也不计较。待客官离去,店主把黄豆一掂,才知道竟然是一把金豆子……

类似传奇,邵伯老街上,随处可闻。

(大马头)

在镇的南端还保存着一段约千米长、宽约30米的明清时期运河故道。运河故道,北起邵伯镇的一座节制闸,南至南塘口,两岸有明清时期的运河河堤。是在北宋时开挖,明清时期在邵伯增设水驿,利用运河堤防,北经清江浦,通往北京,南经扬州,可达南方各省。

翻过河堤,还有民国时期著名的邵伯大船闸遗址。

(民国时期的船闸)


(今日船闸)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到邵伯的名胜古迹,自然而然地包括那数不清的庙宇庵堂。

据说,邵伯曾有九十九座半庵观寺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教派林立,源远流长。规模宏大的庙宇,可谓比比皆是,鼎盛时“四方僧众来归,日亦不啻数十”。 其中,宝公寺在断头街塘南,为僧宝公募捐所造,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寺有两座山门,南门到北门相距甚远,有小和尚“骑马关山门”之说。塘南有宝公桥,在宝公寺左侧;南堤叫宝公堤。城隍庙,建于何时无考,庙址在旧盐治所,南北乡皆有行宫。此外,蔡家巷有郡土地庙,下桥乡有五谷庙,镇中有关帝庙三、关帝楼二、大王庙三、龙王庙二,其它有财神庙、三茅宫、如来庵、大悲阁、都天行宫、百子堂、地藏庵、斗坛庙等,皆因年代久远,或毁于战火,已查无遗迹了。

而历史最悠久的,首推梵行寺。梵行寺,俗称西寺,建于东晋宁康三年(375),距今已1630余年,比创建于南朝的扬州大明寺还早近百年。

梵行寺位于风光绮丽的邵伯湖滨。梵行寺旁有一片方圆几十米的绿地,形似《西游记》中铁扇公主手中的巨扇,名曰“蒲扇墩”,也有佛门弟子称之为“普善墩”。它好似一块浮在水面上的碧玉,碧绿的墩面和清清的水面几乎相平。这碧玉十分神奇,据说,不管湖水怎么涨落,即使白浪汹涌,它总是平静地浮在水面,似乎会随着波动的湖水而上下。

梵行寺前后3进,红墙碧瓦,翘角飞檐,巍峨壮观。一进山门,便见是顶天立地的哼哈二将和四大金刚及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都是雕塑精妙,栩栩如生。最有特色的是那与众不同的海岛,在脚踏鳌鱼背的观音大士身旁,多了一尊衣衫褴褛的穷和尚——济公。

梵行寺南有一座古色古香的草亭,名曰茶庵,这里是历代文人墨客品茗观景、吟诗作对的佳境。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多次光临邵伯,不惜踏雪冒雨前来赏玩,留下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西寺东有一桥,俗称西寺桥,亦叫隐棠桥。因东晋谢安施政惠民而得此桥名,这是邵伯人民怀念谢公,感其恩德的又一历史见证,1958年因建船而毁。

(梵行寺)

来鹤寺,古称法华寺,相传古邵伯镇有庵观寺院九十九座半,其中规模最宏伟者首推来鹤。寺前有幽径,名曰神路,为镇之风景绝佳处。古法华寺为苏北名刹,是历代扬州一带佛教活动中心之一。常有许多高僧前来讲经说法,还有不少学者名流来此写诗作画。成书于民国十三至十五年间(1934-1936)的王振世所著《扬州览胜录》,将来鹤寺名列其中。今位于邵伯镇甘棠路,邵伯小学(新)内。

隋大业三年(607)由僧普辉建造。殿宇辉煌,高大雄伟。《甘棠小志》有记载:后周显德五年(958),“周世忠征淮南驻跸于此”,置院为法华禅院;北宋时,“开宝中赐额为寺”,“开宝”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年号,时间是968-977年,赵匡胤赐“古法华寺”匾额给该寺。在江都所有庙宇中法华寺是最早被皇帝敕封的。

明四川乐山人吏科给事中彭汝实微时读书于寺中,既贵,出资重建。竣工之时有双鹤绕梁,因名曰“来鹤”。寺旧有铜钟,重千斤,宋时僧子惠募铸,苏东坡为撰《铜钟铭》,铭曰:“无量智慧火,烧此无明铜。戒定以为模,铸成无漏钟。以汝平等手,执彼慈悲撞。声从无有出,遍满无边空。”明嘉靖癸巳年(1533)夏,又曾发生鹳鸟代哺之事。据《嘉靖维扬志》载,“邵伯来鹤寺与佑圣观相邻,寺观皆有鹳巢,二巢有二雏,其佑圣之鹳伤于弹,二雏待哺于来鹤,来鹤之鹳哺犹己子,诱之飞鸣,全其羽毛,人咸异焉。”

此后该寺修建数次,金碧辉煌,颇为壮观。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僧悟德重建,嘉庆四年(1799)其徒达池增修后,来鹤寺规模最大,僧房楼观达百间,主建筑前后4进。第一进3间大厅,正门上有石刻“来鹤禅寺”4字,门内左右为哼哈二将,中间迎面为弥勒坐像,后有韦驮。第二进二梁上有竖匾,上书“古法华寺”,两边站立四大金刚。第三进为主殿,大殿3楹,高大雄伟,迎面重檐之上垂巨匾“大雄宝殿”。殿前悬有木刻清成亲王所书:“月明古寺客初到;雪满空庭鹤未归”一联,联句既佳,书法亦极雄浑遒劲。当中供奉三尊大佛,中位6丈金身坐像为佛祖释迦牟尼,两旁为十八罗汉。后进一排9间的藏经楼很为僻静,楼前天井砖铺地面。墙外茂树修竹,藏经楼前有对称的两株银杏树。楼檐正面有“敕赐龙藏来鹤禅寺”竖匾,左右边框镶着双龙图案。楼内有经柜8张,沿后墙从东到西一字排开,嘉庆十年(1805)敕赐的《龙藏》全部和《四体大藏全览》一部,即珍藏于此,僧达池特为举行坐禅。

来鹤寺在抗日战争期间毁于炮火,解放后在其遗址上建造邵伯中学。皇帝敕赐的匾额、经卷去向不明。

寺中一株盘根错节的银杏,760多岁了,仍郁郁葱葱,高耸云际;两只栩栩如生的石狮,亦立于大门两侧。在2013年出版的《江都古树名木名录》中,编号为“1”,江都排名第一。前文提到的谢公祠里的甘棠树,710余岁了,江都排名第二。刚开始,判断它与法华寺同年(1400年)。其实,在历史文献中,并没有关于古银杏的明确记载,唯一能联系得上的,是《嘉靖维扬志》:“邵伯来鹤寺与佑圣观相邻,寺观皆有鹳巢,二巢有二雏……”白鹳一般选择高大的乔木筑巢,由此可推测白鹳的巢址营建在银杏上,但这也只能表明当时寺庙有银杏,并不能说明这棵银杏是何时栽植。为了弄清树龄,他们请来专家,经过现场查看,最后认定了树龄。

(银杏)

多宝院,又称斋僧馆,位于邵伯镇东街,在谢公祠右,内设佛座经堂及客居之所,是专供南来北往僧徒免费吃饭住宿的地方,这在全国也不多见。始建于明代,年久失修,几近荒废。清雍正、嘉庆府志称其为多宝庵,一名多宝馆。清康熙年间,镇人戴士昌、龚良懿等设立斋僧馆过午,置多宝船以救生,南北缁流息肩有地,田房生息载在石碑。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因寺僧废驰,由当地秀才戴杏、落榜举人龚联甲等人入院清理,捐赀赎产,重修梵宇,成为镇上很有影响的僧侣寄宿场所。时住持僧月修,与如皋诗人枕石风雨联吟,有“闭门石半夜,拥被月三更”之誉。里中徐春泉中翰、王灿英茂才、史牧村征士、周鹿坪明经与之结成诗社。其徒天来善莳花,雅量高致,亦不替宗风。

总之,古镇邵伯遍地都是古迹,处处都有历史。

(写满历史的老街)

据《京杭运河志》(苏北段)主编徐从法先生考证,这只有数千人口的邵伯镇,曾出过十多个进士,可见文化之昌盛。清代近三百年间,更是人才辈出,正如里人徐积山所说,邵伯虽弹丸地,“而文学则为时所称,为诸生及登乡、会榜者恒不下百人焉”。其著名者有:蒋继轼,范章程,徐寅亮,董恂 ,刘铭,阎世求,丁国瑞,杜锺(仲)骏,张朝辅,丁文莹,徐庭贻 ,谢坤,方奇,吏以申,朱煜,朱星,薛斯来,范用宾,赵葆元 。

李周南(1754-1824),字冠三,号静斋、慎卿,邵伯人。少年聪慧,工诗善文。就读于扬州安定书院时,其所作之《谢安石移镇广陵赋》深得山长赞赏,被作为范文给后来弟子以启迪。在科举上,他却不很顺利,直到清嘉庆十九年(1814)61岁时才中了二甲六十六名进士。后来,虽官刑部主事,然甫一授职,即以母老乞养归,继续从事他的教授与著作生涯。著作有《洗桐轩文集》8卷,《洗桐轩诗集》6卷。为其文集作序的,都是当时扬州赫赫有名的大学者:卷首为阮元,此后次第为刘宝楠、卞士云、刘文淇。

李匡济(约1791-?),字小淮,江都邵伯人,扬州著名壁画艺人。李匡济家庭贫苦,但他热爱自然与生活,从小便随在土地庙作壁画的艺人学习壁画之技。他善于用心、用脑、用眼、用笔,所以技艺日精,成为善画山水、翎毛,尤善画鸡的壁画名匠。咸丰三年(1853)四月,太平军攻取扬州,其指挥部就设在原来的盐运司衙门。因李匡济的母亲为扬州太平军首领林凤祥洗衣服,故太平军对李匡济较为了解,知他擅长壁画,很快就请他来为“盐运司”作彩画。后来,在太平军扬州指挥部里金碧辉煌的壁画中,很多是李匡济的作品。在天京,因天王府及诸王府彩画的工作量更大,故扬州、苏州以及浙江一带的画匠就都被推介其中,李匡济也就成了最早到天京为天王府作彩画的扬州壁画艺人。以后,在他的带领与推荐下,扬州又有几十名画师、画匠去天京成为彩画的主力。

董恂(1807-1892),原名醇,因避同治帝名讳载淳(醇、淳同音),改名恂,字忱甫,号韫卿,邵伯人,历任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官户、吏、礼、兵部侍郎、尚书,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晚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方志学家、书法家。4岁时,祖父便剪字为书,逐字教授。他爱读书,尤喜考据之学。少年的他,几乎读遍了当时邵伯镇上私人藏书。道光十七年(1840)中举人,二十年(1840)中进士,并就此踏上仕途。董恂为官数十年,身居庙堂之高,但却时时直念着千里之外的故乡,对古镇邵伯怀有特殊的感情。咸丰二年(1852)董恂奉命督运楚南漕粮,路过家乡时,见运河边上的镇水铁牛保存完好,唯独尚无铭文,便补撰了铁牛铭文:“淮水北来何泱泱,长堤如虹固金汤。冶铁作犀镇甘棠,以坤制坎柔克刚。容民畜众保无疆,亿万千年颂平康。”他热心乡里慈善事业,不仅出资养廉金,倡建博爱堂与恤嫠会,收养无家可归的老弱病残,还捐资修筑河西大街,并以遒劲的隶书命名为“参府街”(此街在“大马头”对岸,今已无迹可寻)。

(董恂)

杜锺骏(1852-1922),字子良,邵伯镇人。出生医学世家,父为著名外科医生,生子三人也都习医。杜锺骏居长,天资聪颖,学业超群。学完各类经书后,又精研《内经》、《难经》、《本草》、《伤寒》、《金匮》诸书。弱冠悬壶于扬州弥勒庵桥火星庙,凡去求医者,必妥为诊治,所写医案洋洋数百言。每遇一般医生束手无策与有争议的病例,杜能引用古代名医的论著加以阐述,众皆称善,故在扬州一带颇有声望。光绪发动戊戌变法,为慈禧所镇压,被囚禁在瀛台,后来患病,虽经太医诊治,终不见效,乃向民间征医。浙江巡抚冯汝骙极力推荐杜锺骏,并函托内务大臣、军机袁世凯与南、陆两尚书就近照应,还筹集了三千金,作为杜在京不时之需。杜锺骏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七月初假道天津进京,在海轮上赋诗一首:“匆匆北上赴都门,忠信波涛跨海奔。自愧不才非国手,愿将所学报君恩。天颜有喜何须药,秋兴频吟只念椿。即日大案传宇内,寅僚同庆共开樽。”诗中充分流露出杜锺骏愿将生平所学报效君王的抱负。

张鹤第(1867-1922),字云门,邵伯人。冶春后社诗人。21岁踏上仕途,到54岁归里省亲,在官场上度过了33个春秋。这一时期,正是清末民初政治风云变幻的时期,他一直保持着内省正己的本色。曾选任民国国会议员。张鹤第非常孝母,每年腊月必回里省亲,并乐善好施。除铺砌东街从竹巷口到张宅门前近500米的条石路外,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张鹤第每年腊月二十左右回乡都得筹措资金3000元,救济穷困户和残疾人。

周湘亭(1897-1953),名钰,邵伯人。自幼文思敏捷,博闻强记。未及弱冠,父母双亡,负债累累,几至辍学,幸得岳父季耐庵资助与勖勉,方继续读书,也益加刻苦,并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第四师范。毕业后,一生从事教育,先后执教于瓜洲小学、江都县立初级中学及扬州国家专修学校,历任邵伯第八小学校长、城东小学校长、江都图书馆馆长等职。任城东小学校长期间,曾参与编纂《江都县新志》。后从佛学大师欧阳渐研究佛典,深得其奥,被赞其为有宿慧者。诗文甚多其文《郑学川传》,是研究妙空大师的重要文献。

千百年来,钟灵毓秀的邵伯曾经吸引过许多文人墨客、名流高士,并留下上百首吟咏邵伯的诗篇词章,成为一轴历史悠久的文明长卷,今天读来,仍然十分亲切感人,令我们发思古之幽情。

前文说过,北宋文人苏轼、秦观、孙觉、王巩等都曾来过邵伯。苏东坡在邵伯曾赋诗一首《次孙觉谏议韵寄子由》:“落帆谢公渚,日脚东西平。孤亭得小憩,暮景含余清。坐待斗与牛,错落挂南甍。老僧如宿昔,一笑意已倾。新诗出故人,旧事疑前生。吾生七往来,送老海上城。逢人辄自哂,得鱼不忍烹。似闻绩溪老,复作东都行。小诗如秋菊,艳艳霜中明。过此感我言,长篇发春荣。”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在斗野亭上写了两首诗,一首是《邵伯埭上斗野亭》,另一首是《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邵伯闸上斗野亭见寄》。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与东坡并称“苏黄”,他写过《和孙莘老题邵伯斗野亭》。其后,苏门四学士中的张耒又来此写了《和孙莘老题邵伯斗野亭》。晁补之虽未和孙莘老,但也写过《视邵伯埭新堤》三首。其后还有北宋诗人张舜民也写过《和孙莘老题邵伯斗野亭》。

有誉为“尽得斗野景物”的北宋刘焘赋诗《过邵伯登斗野亭》:“地势如披掌,天形似覆盘。三星罗户牗,北斗挂阑干。晚色芙蕖静,秋香桂子寒。更无山碍眼,剩觉水云宽。”

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曾被奸人所害,于逃脱途中住在邵伯一夜,留下了《过邵伯镇》的小诗。1276年二月末的深夜,文天祥在镇江巧妙逃脱。他来到仪征投奔南宋的守军,谁料守军元帅扬州制置使李庭芝误以为文天祥是元军的奸细,命令仪征守将苗再成将他斩首。苗再成深知文天祥忠心报国。可又不敢违反军令,左右为难。两天后苗再成毅然开城门放文天祥出城。蒙冤受屈的文天祥改名换姓,自称刘洙,雇了一匹马,冒了九死一生,在当年的3月4日逃到了邵伯镇。当时正值黄昏。昔日繁华的古镇历经征战,已是人烟稀少,田园荒芜,一片萧瑟。放眼茫茫的邵伯湖上,一轮血红血红的夕阳即将落入水中,野鸭发出一声又一声的鸣叫。面对破碎的山河,想起谢安当年在邵伯治水,人民生活安康太平,文天祥满腔忧国忧民之情,感慨万千,诗如潮涌:“今朝车马地,昔日战争场。我有扬州鹤,谁存邵伯棠。一湾流水小,数亩故城荒。回首江南路,青山断夕阳。”次日,文天祥从邵伯出发,踏上了继续抗金的征程。

(文天祥)

清诗人王士祯亦咏邵伯,有《邵伯舟中》,对邵伯的自然风光,作了神韵的描绘:“一望遥天阔,茫茫泛夕槎。树分甓湖水,月上楚人家。野戍寒虫乱,迴堤古庙斜。芜城前路近,宫柳欲栖鸦。”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章回小说家张恨水也曾经在邵伯留下足迹。1918年春,23岁的张恨水和曾任芜湖《皖江报》编辑的好友郝耕仁根据约定在安庆会面,准备了两只小提箱药品,决定穿过苏北,入山东,达济南,然后浪迹燕赵。他们由安庆到了镇江,先坐船过江到仙女庙,第二天又从仙女庙步行到邵伯。张恨水说:“邵伯镇很繁盛,镇上什么东西都有得卖。我们在一家旅馆歇下,旅馆经理是个小官。门口两个长脚灯笼上写着‘九门都统’衔,分明是个北京官了。我们写店簿的时候在职业项下写了一个‘商’字,茶房不信。回头经理也来了,他说我们虽然是送药来卖的,可是要找个保才行。郝耕仁出去找了一个西药店的经理,把这番出来卖药的经过说了,那位经理同情,但是他劝我们不必远行了,说这一带是给军人统治,要小心些,最好还是回去为妙。”后来,文中的这位西药店经理,不仅替他们作了保,而且买下了他们所带的药品,又借给他们回去的路费。结果,张恨水和郝耕仁便于第二天傍晚,搭了一只运鸭的木船离开了邵伯镇,经湖口乘小轮船去了上海。到了上海,张恨水尝以《半途记》为题,记载了这流浪小史。

康熙、乾隆、于慎行、谈迁、孔尚任、蒲松龄等,或体察民情,或途经驻足,或观光游览,或以文会友,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篇章。这些名人的诗篇词章,一代代吟唱和传承,成了邵伯历史文明的长卷,成了邵伯人民的精神财富。

(张恨水)

历史文化名镇邵伯,自古为音乐之乡。二百多年前,被称为“本地乱弹”的扬州戏,最先就是由邵伯、宜陵、马家桥等地乡人“自集成班”发展起来的。后来的香火戏、花鼓戏有不少童女班社和优秀艺人,也都出自邵伯周边地区。

与清代中叶的“十番鼓”、“扬州清音”一脉相承的民间器乐“小牌子”,起源于明代,具有独具民间特色的器乐形成。它吸收了道教音乐、地方“新春锣鼓”、粗细十番(丝竹乐)的精华,将打击乐与丝竹乐交替演奏,有“踩街”、“坐台”等表演形式,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民间宗教信仰和道教的存在和民间喜庆演出,为锣鼓小牌子撑起了生存发展的天空。邵伯锣鼓小牌子流布于邵伯镇及其毗邻的杨庄、真武、樊川等地区;辐射影响面较广,东至三泰、西至安徽,誉满扬州。20 世纪 40 年代期间,邵伯锣鼓小牌子先后多次在本地和外地举办的器乐比赛中获奖,还配合过华东军区文工团为人民解放军渡江部队慰问演出。新中国成立后,其乐班成员大部分进入省、市扬剧团成为专业音乐工作者,为扬剧音乐的形成发展作出了贡献。

(邵伯锣鼓小牌子)

以栽秧号子为代表的邵伯民歌,更是一株植根于邵伯湖畔质朴清新的奇葩。它是农民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为调剂精神缓解疲劳,自创自唱自娱的一种具有浓郁田野风味的文化活动形式。农民称这种活动为“打号子”,是“打”而不是“唱”。一个“打”字形象的与市井小调区别开来。它不像唱小曲那样潇洒抒情,低吟浅唱,而是在汗流浃背的劳动中迸发出来的那种既豪迈、又低沉的一种情感宣泄。小曲文雅,但多少沾染一些庸俗趣味;而号子虽然粗犷,但它洋溢着泥土的芬芳。

邵伯民歌是扬州民歌的源头之一。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农民创作和传唱过多少种号子了,难以考证。著名的作品有《拔根芦柴花》。此歌来源于歌会中的一段美丽的传说:古时候,邵伯是有名的戏曲之乡,会唱的人可很多,但唱得最好的要数莺歌了。那时,邵伯地区有个风俗,每年六月十九观音会,都会有对歌竞赛,唱得好的就能得到“歌王”的称号。然而比赛前,莺歌却生病了,恰巧遇见一位神医,叫莺歌到水急浪大的地方拔根芦柴花煎水服饮,连服三剂,保证药到病除。结果,莺歌一试,果真好了。比赛这天,莺歌便干脆唱了芦柴花,大家都惊呆了。 从此,民歌《拔根芦柴花》在邵伯湖岸边唱响开来,并流传到了全国。后来由钱静人,费克等人带队到扬州、江都采风,收集了大量民歌,并对其进行了加工。于是便有了现在大家听见的《拔根芦柴花》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014ldtk2s&width=500&height=375&auto=0
(歌曲:拔根芦柴花)

对于已经香飘四海,如今已经被定为扬州市歌的《茉莉花》,在邵伯至少已经流传了近三百年了。

另外,邵伯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28年冬,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邵伯特别支部,直属中共扬州地委领导。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停战协定(即“双十协定”),挑起全面内战。在苏中地区,国民党军以五个整编师十五个旅约十二万人的兵力,向南通至泰州一线进犯。为此,华中野战军以十五个团仅三万人的兵力,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与国民党军展开七次英勇顽强的斗争,并取得了辉煌胜利,这就是有名的“苏中七战七捷”,其中第六次战斗,就是在古镇邵伯展开的,史称“邵伯保卫战”。在邵伯保卫战的战斗中,邵伯人民在邵伯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筹集木料构筑工事,组织担架队,运送怍战物资,救护伤员,为确保邵伯保卫战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85年邵伯保卫战烈士陵园建成,内有纪念碑、烈士墓、邵伯保卫战历史陈列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果说,古渡瓜洲是镶嵌在扬子江滨的一颗晶莹的明珠,那么古镇邵伯就是雕琢在大运河畔的一块绿色的翡翠。自从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后,邵伯镇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投入巨资对一些重点古建筑进行修复,陆续推出了邵伯湖观光休闲游、邵伯美食游、古运河、古街文化游等游览线,吸引了周边城乡的游客,众多国外宾客也远道前来观光。今天的邵伯,继续谱写传奇,演绎荣光……

(邵伯湖朝霞)

【声明】

本文旨在供读者知晓家乡历史,激发热爱家乡之情。借鉴了网络上的部分史料,及选用了网络上的照片,于此向有关网站及作者表示真诚的谢意!如果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我联系,我会及时审核处理。

更多邵伯及家乡史料,大家亦可百度。

为古镇邵伯点吧!

本公众号主要发布老夫我的个人动态、丁沟中学及周边的资讯、教育教学等文章。敬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jsdzzgx丁中广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