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广祥 | 绍兴游(中)

张广祥 丁中广祥 2019-04-16

【往期回读】

张广祥 | 绍兴游(上)

麻姑爸

棋人棋事

扬州的“喊魂”

阴阳损

无法替换的经典记忆

绍兴游(中)

江苏省丁沟中学  张广祥

接《绍兴游(上)

次日(8月16日)早晨,吃罢饭,再次前往鲁迅故里。

来到故里的西路口,我们先左拐北去。为什么呢?我提议去看土谷祠。

一直走,过“鲁四老爷”,我们看到了长庆寺和土谷祠,二者斜对面。我们先跨门进了土谷祠。

说起土谷祠,人们就会联想到鲁迅的名著《阿Q正传》,说阿Q住在土谷祠,其实这里并非确有阿Q,只不过是鲁迅取材于此罢了。

祠前有飞檐重彩的跨街台亭。亭上匾额,有“恩沛东陶”的字样。

跨过不高的石门槛,进内一个很小的天井,两侧有围廊。过了天井便是大殿,供着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两尊坐像。土谷祠即土地庙,土指土地神,谷指五谷神。两坐像神态慈祥亲切,两边抱对很有意思:“公公做事公平,婆婆苦口婆心。”坐像上方悬挂红底金字大匾一块,上书“地载五福”四字。大殿前金柱上还有一副抱对:“福自天中凭正直,德由义集须公平。”整个庙,哪有电影《阿Q正传》里土谷祠的破败模样?我丝毫想象不出阿Q会蜷缩在哪一个角落。

我们在此游览的时候,没有其他游客,冷冷清清的。或许,当年土谷祠也是比较冷落的,于是成了一些无家可归的乞丐、游民如阿Q的栖身之地。如今平日冷清,但每到土地菩萨生日,定有人来拜佛、烧香吧。

然后看了千年古刹长庆寺。

进门是头殿,有一尊菩萨。由左侧入,是大雄宝殿,供有一尊如来大佛和十八罗汉,地面上有多个蒲团,但不见一个和尚。

鲁迅与长庆寺的关系,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鲁迅是周家的长子长孙,他出生的那年是闰年,生日正好与传说中的灶司菩萨同生日。按旧时说法,这样的孩子是很高贵的,将来一定会有出息,但是尅星多,只怕难以养大,因为鬼神是专门要作弄有“出息”的孩子的。鲁迅的父母对于这种民间迷信传说也信以为真,在鲁迅不到一岁时,便领鲁迅到长庆寺里去,拜了住持和尚龙祖为师。龙师父给鲁迅取法名叫“长根”,鲁迅在《我的第一个师父》中称作“长庚”。“根”、“庚”同音,两者均有祈福增寿的意思。

少年鲁迅有时也去长庆寺游玩。周家是长庆寺的护法施主,周家的佛事亦都请长庆寺的和尚做的。如鲁迅的小姑母周康去世,她的夫家就在长庆寺做了七天七夜的水陆道场,那次做道场,鲁迅也去看了。




看过土谷祠、长庆寺,我们原路返回到鲁迅故里西路口,再次踏足富有历史感的石板街道。

本冲着三味书屋而去,却先看到鲁迅纪念馆。当然要进去。

穿过前门,一个大院子,左侧有一尊头像,近前细看,原来是藤野先生。此公是鲁迅的恩师,鲁迅写有著名的散文《藤野先生》。

纪念馆一侧“绍兴鲁迅纪念馆”七个鎏金大字,乃郭沫若所题。大门迎面是一座鲁迅坐像,旁边镌有鲁迅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想不到,纪念馆的规模很大。主展厅共两层,分为南、北展厅两个大空间形式,同时又与序厅紧密相连,空间贯通一体。

我们的参观是从序厅开始。整个陈列以鲁迅的思想发展为主线,分五个部分,详细介绍了鲁迅坎坷的人生和他发表的名著,他的文章深刻,书法优美,图文并茂。一件件一篇篇,让我们为他的一生感慨,更为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而感动。

二楼北展厅,有一座汉白玉鲁迅胸像,身后墙壁上三个大字:民族魂。当年鲁迅逝世的时候,文坛送殡,擎一面大旗,上书“民族魂”。鲁迅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恰如其分。

一侧墙上,满满陈列着鲁迅作品的出版物,十分引人注目。一代文豪,绝非虚言。




出了纪念馆,随着人流迈过一道石桥,我们进入纪念馆写对面的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一家私塾,是鲁迅童年少年求学的地方。塾师寿镜吾,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曾提到在三味书屋中读书的情况,基本持批判态度。这主要是对当时的教育方法而言的,对寿先生在字里行间还是流露出尊敬的心情。

至于“三味”的意思,按寿先生的儿子后来的解释是:经书之味,史书之味,子书之味。

第一进,上方悬挂着一块“文魁”匾。此匾是寿先生的举人兄长所悬挂,用来光耀门楣,并表示着寿家人曾经出过举人,是一户书香人家。

第二进,称为大堂前。看样子,这里当为贵宾到来的聚会之地。额枋悬挂着“思仁堂”匾一块。厅堂柱子挂一浅绿色木板刻制的对联,联云:“品节泰山乔岳,襟怀流水行云”。后边金柱上挂着对鲁迅的塾师寿镜吾德行、言论的赞颂抱对一副:“道义嘉谟见风骨,箴言懿德泽桑梓。”

穿过天井,即第三进,这里分别是小堂前、书房和寿镜吾先生的卧室。小堂前也是用来接待亲朋好友的地方吧,上悬挂着一块“重游泮水”匾。卧室里放置着架子床、衣柜、箱柜、木躺椅、衣架、盥洗架等物品。书房是典型的塾师之家的书房布置,设有《二十四史》专用书柜、普通书柜、文房用具等。房内额枋上悬挂着“三余斋”匾,“三余”取于三国时董遇所说“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思是人们要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发奋学习。

然后,我们进入西侧的“三余书屋”。“三余书屋”是“三味书屋”的原名。里面的摆放完全是私塾模样,中间一先生的大桌子,两边是学生的课桌。我们登堂入室,每人坐了一坐,做了一回先生,体验了一下私塾生活。

再从第三进的后身绕到东侧,即寿家的东厢房。南边的厢房现陈列着介绍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古代教育史,北边的厢房即为鲁迅先生的读书处——三味书屋。

这三开间的三味书屋,正如鲁迅所写的那样:书屋正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古画下方的几案上,还摆放着寿先生的肖像,我不禁肃然起敬。里面桌凳陈设,与“三余书屋”类似。

鲁迅的座位处在靠里墙的一角僻静处,保留有鲁迅曾经用过的桌椅,课桌上所刻“早”字,时光磨淡了字迹,但凹凸的笔画仍然清晰可辨。关于“早”字,有个小故事。据说,有一次鲁迅因故迟到,受到先生的批评,就在书桌的右上角刻了一个“早”,以此为戒,从此鲁迅再也没有迟到。正是因为鲁迅有着这种顽强的毅力,才成就了之后伟大的事业。

三味书屋的后面是一小园,园中有两大树,一腊梅,一桂花。这里是鲁迅当年课余最快乐的地方:“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

鲁迅写过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这篇文章中,鲁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他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大家可以再翻出这篇作品读一读哦。




出了三味书屋,出了故里东门,过马路,继续向东走去不多远,我们来到了沈园。

在某种程度上,绍兴是一座充满悲情的城市,沈园更是被蒙上了一层凄婉、浪漫的气息。

这座园子原为一户沈姓私家花园。某天,因陆游在园中偶遇前妻表妹唐婉,引发了一段千古绝唱。

必须承认,陆游是一个爱国英雄,赤胆忠心侠风凛凛,他也是南宋的好诗人,写出了那么多荡气回肠的优秀诗作,然而,这位大丈夫却是一个爱情的懦夫。因为怯懦,才有一场宋朝以来最凄美的爱情悲剧。

而从美学上来说,这恰恰诞生了两首传唱千古的《钗头凤》,此园也成为一座爱情名园。文人之不幸,乃文坛之大幸。




据载,陆游和唐婉乃祖表亲,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婚后更是相敬如宾,情投意合。然而好景不长,陆母以“无子嗣、误仕途”为由棒打鸳鸯,逼陆游休妻,两人哀告无望,最终在封建礼制的压迫下泪眼相望,劳燕分飞……几年后,两人在沈园偶遇。此时陆游再娶,唐婉另嫁,旧情不在,前缘难续。触景生情,陆游心生感慨,遂奋笔于石壁上题《钗头凤》: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而后怅恨而去,毅然离家,北上抗金。

唐婉原本旧情铭心,此刻更添相思,愁怨难解,悒郁成疾,最终情绝意尽,心念成灰,在病中和《钗头凤》词一阕: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不久便香消玉殒,时年不足三十岁。自此两人阴阳相隔……




园门是一座花岗岩双柱石坊,门额上“沈氏园”三字,是郭沫若题写。

入门数步有一小水池处,池中搁有断石一块,石块上刻有“断云”二字。陆游曾写过诗句“断云幽梦事茫茫”,“断云”谐音“断缘”,此石中间断开,但依依不愿分离,向人们诉说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悲剧,点明沈园的主题。

东侧一廊,墙壁上刻有与陆游有关的诗文。廊下悬挂着密密麻麻的爱情誓言牌,看来已有不知多少情侣在这儿徜徉过了。

走进沈园,但见绿树修竹、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完全江南景色,十分幽雅。据介绍,沈园是国家5A级景区,宋代著名园林。

沈园分为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大部分。我们沿着一道缀满茸茸青草的石板甬路蜿蜒前行,先进入东苑区。

东苑,又被称为情侣园,大概是由于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园林建设者,在这里为现代人营造了一个有些爱情气氛的园子。大门内迎面有一块太湖石,上面镌刻着两句熟悉的诗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也是一首大家早就听到的《梅花三弄》歌中的歌词。看来是园林建造者点出了东苑之爱情主题了。

东苑的主要建筑均环水而建,核心景点是水池。如果是情侣游园,在池边漫步,也是很有诗情画意的浪漫情调。

水池西岸,筑有琴台。琴台的取名,还是来自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树丛中又有一座造型奇特像经幢样的小石塔。

水池北岸,叠有高低错落的湖石假山。过半拱形石阶小桥,登假山。小桥,因为一端起自平地,另一端搭在假山上,会意传说中喜鹊们为牛郎织女搭建的相会之桥,取名“鹊桥”。登假山,脚下有爱情诗句。假山上有一组草亭子,两两相连相依相偎,组合在一起,名“相印亭”,取心心相印之意。

我独自登此亭,亭内恰有一情侣,便速速离开,下假山,从水池东岸绕过,到水池南侧的广耜斋。此乃东苑主体建筑,茅草覆顶,有古拙之风,斋前设宽敞的临水平台,可赏一汪清水。






接着我们来到沈园南苑的主体部分陆游纪念馆。

纪念馆在务观堂内。陆游出生在父亲携家赴任的旅途中,故取名为“游”;依《列子》所述“务外游,不如务内观”,故取字务观。

正门“务观堂”之匾,为沈鹏书。“陆游纪念馆”之匾则悬于务观堂的后门。

大厅正面墙上镶有一幅陆游线刻像。两侧有副对联:“剑南万首,岂但乡邦称泰斗;旷代相望,濯锦江头一草堂”。陆游一生诗作逾万,人称陆万首,堪比诗圣杜甫。左右檐廊及堂内主要陈列有陆游的著作、手迹和碑帖等。

务观堂和南面安丰堂之间庭院的东、西两侧,分别有一组青铜和石材相结合的雕塑。东侧题为“孤村夜雨”;西侧题为“铁马冰河”。这两组雕塑集中体现了陆游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特别是那匹骏马,头朝北方引颈长啸,隐喻了陆游收复中原的爱国之志。


安丰堂内是陆游史迹陈列。 内有一陆游的胸像,摆放在毛泽东主席书写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词)前。词曰:“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史迹陈列分为爱国壮志、爱乡赤子、爱情悲歌三部分内容,有各类图片、碑拓、雕塑、实物等展品,全面展示了陆游一生的伟大成就。





出了纪念馆,我们来到钗头凤碑。碑文自然是陆游和唐婉所做《钗头凤》词文。

两首钗头凤,一段凄美情。这是一处世人皆知的爱情见证。驻足于此,追忆往事,不胜唏嘘。




钗头凤碑北边,是孤鹤轩。这里是沈园的中心区域。

“孤鹤”,是陆放翁的自喻。因南宋朝廷昏庸,壮志难以实现,陆游发出孤鹤的哀鸣。以孤鹤自喻,隐喻诗人在人生中痛失伴侣,事业上报国无门、爱民有罪、屡遭贬职的坎坷一生。

孤鹤轩为木结构,气势恢宏。轩内有“亭池”遗址。轩内有一对联:“宫墙柳,一片柔情,付与东风飞白絮;六曲栏,几多绮思,频抛细雨送黄昏。”给人平添了多少的伤感与叹息。

孤鹤轩北侧是荷花池。此时正值盛夏,池内荷叶田田。

园内游人很多,声音嘈杂,而亭阁孤立,荷池静默。想那断云悲歌,孤鹤哀鸣,今人谁听?“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我也只能黯然垂首。

出了沈园,我又想,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来来来,请你告知我这一爱情之问的答案。

(待续)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