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庆节散记

本号笔友 丁中广祥 2019-04-16

【往期回读】

我家四十年    我家的《家庭档案》

丁中98届同学毕业20周年聚会

一张迟到的丁中毕业证书

够创意,好有爱:学生返回母校拍摄婚照

忆丁中    快乐老汉

丁中再无小黑影    我与小黑的故事

国庆节散记

小纪镇  花善祥

作者花善祥:小纪镇竹墩村人,老文艺工作者,现任小纪镇文联副主席,在报刊发表过多篇小说、剧本、新闻等作品。(本公众号发表过他多篇写人记事的散文,请见公众号“精彩回顾”)


国庆节在竹墩庄上并没有什么新鲜的花样,无非是多几条"庆祝国庆"的横幅标语,庄头庄尾多几辆小轿车,最大的特色算是结婚、做寿的多。对我来说,人情多,忙得吃不过来。古语云,"人情逼似债,头顶锅儿卖"。中国人要面子,是传统的。如今生活好了,不至于卖锅出人情,但是,人情是一笔不菲的支出。节假日外出旅游,乡下人还没有这个概念;而人情方面,只要人家看得起,发个喜帖或电话相邀是非去不可的。我在国庆期间有六个人情:本家奶奶期颐大寿,叔叔七十大寿,姨侄结婚,表舅的孙女结婚,同事儿子结婚,朋友孙子百岁生日。花费数千元不谈,伤脑筋的是无法安排赴宴。儿孙有儿孙的安排,这下苦了我们老两口。更意想不到的是,南京知青朋友在微信上告诉我,十月二日到竹墩第二故乡看看。不管三七二十一,接待知青朋友为上。出人情之事好办,人不到打个招呼,人情(贺礼)到了就不失礼数、不欠人情。


十月二日中午十时,我开车去张楼车站接南京知青朋友。我的车刚到,他们恰好下公共汽车,带上他们一路欢声笑语到竹墩。


小纪镇真的不小,饭店数十家,有讲究排场的新纪大酒店,有独具特色的外婆家连锁店,有地方风味十足的王胖子饭店、兄弟饭店。为接待南京知青朋友,我再三掂量选择饭店,真可谓“满田拣瓜,眼晴发花”。还没确定在哪家饭店时,南京知青朋友老姚来电话再三叮嘱我,不去任何饭店,就在我家中吃农家饭!


农家饭不是好办的。家门口田里倒是有菜,韮菜、小青菜、毛豆、扁豆、白萝卜、花生等,但单靠蔬菜如何招待远方的客人?哦,家中养了二三十只鸽子。那是我的心肝宝贝,从舍不得杀了吃,只吃鸽蛋。那鸽子不是市场上卖的肉鸽,是表弟淘汰下来的信鸽,从不喂食,让它们自由觅食,有人出五十元买一只我都舍不得卖。为了知青朋友,我只得忍痛割爱了。捉了两只成年鸽杀了,用鸽脯肉炒"瓶儿莱"(一种放在瓶子里腌制的青苔菜)。瓶儿莱味道特鲜,鸡精是它孙子。用来炒肉、炒青豆米刮刮叫,用来炒鸽肉更是绝配;加些许小葱和宁夏干红辣椒,那是美味吃起来被打个嘴巴都不停。看来荤素都有了,可以办一桌招待客人了。转念一想,总觉得不像样。夫人说,没像样的大菜端上桌那多难堪呀,还是要到农贸市场里去买螃蟹河虾。我认为,招待客人心要诚,弄几样特色小莱即可。著名作家汪曾祺招待美国作家只做了三样小菜——高邮双黄咸鸭蛋、臭豆腐、卤汁毛豆,外加一碗稀饭。美国客人赞不绝口,称是在中国吃到的最美晚餐。我用瓶儿莱炒鸽脯抵不上高邮双黄蛋?油炒花生米,又脆又酥,抵不上卤汁毛豆?还是扁豆烧芋头、韮菜炒腰花、小青菜蘑菇汤抵不上臭豆腐?我不想上市场买蟹虾了,但经不住夫人再三要求,花三百多元买了螃蟹与河虾。那顿饭大家吃得开心,围绕食品安全问题,大家七嘴八舌,说够不停。“还是乡下好啊,吃的自家田里长的、自家养的,又放心又可口。”吃到最后,剩下的是螃蟹。大价钱,并不等于美味可口,我有点懊恼。细想想,为了所谓的面子,人花费多少冤枉钱哦。

饭后,老姚他们一行四人去原插队的南桥大队、前进大队拜访乡亲,并从南京带来了南京的盐水鸭、南京牌香烟、花色糖果等礼品。傍晚,回到我家吃晚饭。他们感慨不已,唏嘘不已。感慨的是,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村通公路,高大明亮的楼房随处可见,村里巷口停放了不少小轿车,农民不愁吃和穿了。唏嘘的是,当年熟识的一班人绝大多数己不在人世,七十多岁的大队支书老年痴呆认不出人,若干心地善良、勤劳朴实的同龄人过早去世,没过上如今的好日子;村子里轻易看不到小孩,带去的花色糖果又原封不动带回来;村里剩下的都是"三八六零"部队(指的是妇女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


明年就是南京知青插队五十年了。知青们渴望一齐回竹墩看看,老姚他们四人是打前站的。我把知青的想法及时告诉村支书冯春林、张志明,两位书记表示热烈欢迎南京知青回家看看,并让我做联系人。我想,五十年前,竹墩人敲锣打鼓迎接南京知青插队知青;五十年后,竹墩人将一定会载歌载舞迎接南京知青回乡探亲!

参阅:世情 | 那年那人:老姚(姚正文)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