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锡瑾 | 难忘那雪花菜

本号笔友 丁中广祥 2019-04-15

【往期回读】

那天我像孩子    杨老汉白果树

苏农子弟聚会    我的婆婆

隔世水上人家    儒雅丹心祖父

滕家舍的哑女    冬日的小棉袄

那一年的冬天    男女生钩被子

宜陵私塾先生    竹墩豆腐先生

江都记忆之一    之二    之三

下河的姨婆婆    安静的韭菜桥

难忘那雪花菜

江都著名作家  陈锡瑾

作者陈锡瑾先生:1937年生,丁中1955届校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江苏省作协会员。有六百余篇故事、童话、寓言、儿歌、散文、连环画脚本等发表在《新民晚报》《看图说话》《中国儿童报》《中国儿童画报》等多家省级以上刊物,著有《一串红灯笼》等。


过去,农村刚进腊月门,各家就都忙着磨豆腐了,每户要加工头二十斤黄豆,做几十块大豆腐,把它养在水缸里。此时,因为气候寒冷,放个把月也不会坏,要吃就捞两块出来,咸菜烧豆腐,波菜汪豆腐,蛮好吃的,全家都喜欢。


做豆腐的副产品豆腐渣,是喂猪的好饲料。也有人家留下一部分,装在小木盆里,腌渍两天后,放些老葱花进去,两手用劲揣个不停,使之产生黏性。然后就挖一团,放在手中,双手耷来耷去,做成几十个像㓠肉的团儿。然后把它放进筛子里,搁在院子的砖台上,经过几天的日晒夜露后,就变成了充满腊香味的干饼儿,放进坛子里,封好口,备用。


那时,农民生活非常困难,早晚都吃粥,搭咸莱,经常吃就腻了,得换一下口味。腊月二十四日送灶,就过小年了。父亲叫我吃过早饭就上街,到酱菜店里买些酱菜。有酱瓜,是用菜瓜腌制的,肉厚,又脆又嫩,有嚼劲;还有红胡萝卜条、大头菜:这些都买点。再买半斤辣椒酱,顺带一斤花生米回来。我知道弄好吃的了,心里说不出的高兴,饭碗一丢,拿了钱就直往街上跑去。


腊月二十四日,刚吃过中饭,妈妈就开始忙做雪花菜了。豆腐渣像雪花,又像碎银子,图个吉利嘛。她先将花生米煮熟了,小火慢慢焖。又取出二十块豆腐渣干饼儿,用冷开水浸透了,放在一旁。接着就将醤瓜、大头菜㓠成黄豆大小的丁儿,再将红萝卜条、生姜片切成细丝儿。然后真正制作美食了。妈妈在锅里放几大瓢豆油,炼熟了,先把豆腐渣放进锅里熬一熬,再把其它配料一起倒进锅里,同时又抓了几大把碎咸菜进去,破破色,不停地翻炒,搅拌,使之均匀。就这样,大概花了头两个小时,一大锅咸津津甜咪咪而又香味扑鼻的雪花菜就算彻底做好了。冷却后,用大头缽盛着,要吃,就舀一碗。吃晚饭时,几个孩子吃着笑着,一大碗雪花莱,很快就一扫而光了。

父亲爱吃辣,但极少喝酒。记得那天他特别高兴,妈妈刚把雪花菜做好,他就搛了一小碟儿,独自坐在小方桌旁,自斟自饮,眯着眼睛,抿一口小酒,夹两颗花生米,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呵呵,瞧他那惬意的样儿,快活得像神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