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月刊》2021年第8期目录及摘要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意识分析的两种基本形态
——兼论通向超越论—发生现象学
的莱布尼茨道路
摘要:通常意义上的意识现象学是指意识体验或意识行为的现象学。胡塞尔一生在公开发表著作中所做的意识分析,绝大多数都是对意识体验的静态结构的现象学分析。但在胡塞尔一生的讲座稿和研究手稿中,他自1905年开始就已经进行意识发生结构的分析。这一意识分析已经不再局限于意识体验分析,而是自1916年起就明确地指向意识能力或意识权能的分析。在这个方向上,意识权能现象学与功能心理学和无意识理论的研究并行不悖,但具备自己在方法和内容方面的鲜明特色和显著成果。
关键词:莱布尼茨;胡塞尔现象学;意识行为;意识权能
作者:倪梁康,浙江大学哲学系、现象学与心性思想研究中心教授(浙江杭州 310028)。
康德伦理学中的道德法则与自然法则
摘要:康德伦理学以区别两类法则即自然法则和道德法则为前提。但在康德对于道德法则或道德义务的论证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情形:一方面,就人的生命本体的欲求(体现着自然生命内在的合目的性)而言,康德认为人的理性应当超越它而追求不以自己的幸福为目的的道德自由,或把履行道德义务看成是高于对自己幸福追求的职事。另一方面,康德则采用合于人的自然生命本体的自然法则,来论证或证成道德法则。在康德证成道德义务的四个著名个案中,有三个个案都是以自然法则来进行辩护的。这些“自然法则”对于人的有机生命本体的关注面虽然不一样,但都是从这样一个自然本体出发。因此,为康德所拒绝的又被康德召唤回来。康德伦理学对待人的自然生命本体及其法则的两面态度,是其伦理学中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理论问题。
关键词:自然法则;道德法则;定言命令
作者:龚群,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北京 100872)。
理解全球化:基于“经济−社会−政治”
体系共生演化视角的分析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波超级全球化席卷全球。当今世界进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陷入困境。应当如何理解当前的全球化困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究竟变在何处?为此,可以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与国际关系的综合视角,构建“经济−社会−政治”为一体的、动态演化的框架,以理解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深层次矛盾。近一波全球化过程中全球经济力量与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停滞和新兴经济体的赶超,也导致了社会各阶层和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和财富差距发生巨变。全球化中全球经济基础的变化,即全球化中的全球经济力量格局变迁与收入分配恶化将对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基础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上层建筑:国家的主导思想和意识形态。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和经济政策领域主导思想的演变,势必影响其对外战略和政策选择,进而影响本国的经济走向乃至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全球化;“经济−社会−政治”体系;国际政治经济
作者:葛劲峰,华东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部助理研究员(上海 200062);袁志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樊潇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上海 200433)。
中国城市职业多样性:事实、演进
与政策含义
摘要:从城市职业类型分布的角度测算中国城市的职业多样性和趋势,并探讨城市特征对于城市职业多样性的影响,可以为引导城市充分高质量就业提供参考。通过采用改进的赫芬达尔指数、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和Oaxaca-Blinder分解等方法,研究发现,2002−2016年期间中国城市职业多样性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其原因在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金融危机后新经济的出现;同时,城市规模越大、行政等级越高、经济越发达,对应的职业多样性程度越高。研究结论有助于直观了解不同城市的职业分布、产业结构和分工现状,评估城市的人力资源结构和经济发展潜能,进而为不同城市制定产业发展及人力资源规划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集聚经济;城市化经济;职业多样性;城市多样性;充分高质量就业
作者:张传勇,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教授(上海 200033);蔡琪梦,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西方国家城市权利状况
及对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摘要:当代西方国家城市权利涉及城市住房权利、城市公共空间权利、城市公共服务权利、城市信息权利等。城市住房权利危机引发占屋和住房改良运动;城市公共空间权利因社会广场恐惧症而被漠视;城市公共服务权利缺失和信息权利垄断严重影响民众基本生活。西方国家城市权利现状对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启示有:警惕乡村的消失,让城市生活回归传统;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城镇化,增加城市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和管理,建设和谐社区;高度重视城市常住人口的住房权利,多渠道增加住房供给。
关键词:城市权利;城镇化建设;启示
作者:周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2)。
行动中的“国家”观
——中国古代君主的“国家认同”及其影响
摘要:中国思想传统中的主流国家观念及认同意识,大致包括文化中国、盛世中国以及王朝中国三个层次。君主作为国家共同体的最高代表,在合法化机制的作用下,特别是当他们比较自信、有远大政治抱负和历史使命感的情况下,会倾向于同时表达这三种意义上的“中国”观及其认同意识。他们对这种“国家”观的表达与认同,尤其对于超越王朝国家的大“中国”观的表达与认同,对于传承和强化以“中国”为核心的国家共同体的空间记忆与文化记忆,增强国家建构中的精神塑造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传统国家“家天下”政治的基本格局下,特别在遇到某些诱因、压力和危机的情况下,作为单独利益主体的君主也会产生“认同迷失”问题,使其罔顾“中国”乃至王朝国家的存在,专意谋求权力的私人化与国家的私产化。这都说明,传统社会在国家观念及其认同意识方面,以及在国家建构或国家公共性方面都还发育成长得不够成熟。
关键词:国家观;君主的国家认同;国家建构
作者:张星久,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湖北武汉 430072)。
网络民粹主义的行动逻辑、
滋生情境及其治理
摘要:在网络空间中,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网络民粹主义既是一种社会思潮,又是一种政治策略,还是一种社会运动。一般而言,网络民粹主义的行动逻辑是遵循着“社会思潮→政治策略→社会运动”规律发展演变的,其过程则表现为“民意发酵→舆论声讨→民怨沸腾→网络动员→网络溢出”等样态。在当下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滋生的社会情境是复杂的,它是社会动因、心理动因、政治动因在网络空间中叠加而交互作用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民粹主义虽然具有“社会警示灯”的作用,但是它也具有冲击主流意识形态,激化社会矛盾,破坏社会秩序等危害。为此,需要从网络民粹主义滋生的社会情境着手,在关注社会公正性和人民性的基础上,沿着技术阻断、制度建构、认同构建、根源治理这一逻辑思路,对其危害进行有效治理。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行动逻辑;滋生情境;网络治理
作者:杨嵘均,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 201620)。
监管技术巨头:技术力量作为市场
支配地位认定因素之再审视
摘要:如何有效规制技术巨头已然成为当前《反垄断法》修订的重要任务。技术力量虽然作为传统的市场支配地位认定要素,但长期以来呈现被虚置化的客观状态,致使技术巨头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难度增大,技术力量自身的传导效应被显著低估。数字技术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异于以往,其通过平台、数据、算法的数字市场三维结构框架影响生产与交易的全过程。技术与三维结构结合所形成的技术力量极为强大,超越了以控制价格为主的传统市场力量,结合社会与资本力量形成了更牢固的市场固化结构。在判断技术巨头的市场支配地位时,亟需发挥技术力量作为非价格型认定要素的重要作用。应当摒弃虚置技术力量作为市场支配地位认定要素的固有症结,提高技术力量在认定市场支配地位时所占权重,回归结构性视角,妥善防范技术巨头无序扩张。
关键词:技术力量;技术巨头;市场支配地位;非价格要素;平台经济
作者:杨东,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教授( 北京 100872 );李子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2)。
新技术变革时代
“人”的变迁与社会法回应
摘要:近代社会,个人被抽象为无差别、理性且平等的主体,资本家以“契约自治”之名对劳动者实行残酷的剥削,唤起了人们对抽象人之理论预设的反思。由此,扶助弱者、带有倾斜保护意蕴的社会立法兴起。互联网技术催生的平台经济在拉动就业的同时,也消解着传统劳动关系。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低技能劳动者、从事常规工作的中间阶层面临被就业市场淘汰的风险。公私法融合属性的社会法制度,在应对灵活就业和技术失业问题上显得乏力,社会法应向更纯粹的私法和更广泛的公法靠拢,分类协同规范相关社会关系:充分尊重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自治,淡化劳动合同中不必要的管制色彩;从人权保护视角重新定位劳动基准法,将受教育权的国家义务具体化,建立以全民基本收入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新技术变革;去劳动关系化;公私法;分类协同
作者:吴文芳,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特任研究员(上海 200433);刘洁,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中国和21世纪的国际移民研究
摘要:在过去四十年中,中国经济的崛起对中国国际移民输入和输出有着重大的转变性的影响,来华国际移民空间特征日益明显,国际移民相关研究也不断丰富。美国−墨西哥边境危机,美国种族人口变化对美国社会的挑战,国际移民向非传统居住地扩展、分散等热点问题,是21世纪以来国际移民研究主要趋势和前沿领域的代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国际移民发展有着光明的前景,“一带一路”倡议给国际移民领域的中国学者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在未来的10—20年内,中国的国际移民学者有机会在国际移民数据收集、分析方法、理论创新以及移民政策制定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国际移民;美国;前沿领域;中国;新兴移民迁入地 “一带一路”
作者:梁在,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社会学系教授(陕西西安 710049);王楠,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陕西西安 710049)。
主动调整与被动适应:
对中国技术移民政策的研究
摘要:移民政策是国家进行移民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塑造移民模式与移民特征的主要力量。政策的目标效果和政府在政策制定中的角色反应形成了两类移民政策,主动调整型与被动适应型。中国作为全球移民秩序的重要枢纽,建立与完善移民政策是创新型经济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人才竞争的加剧,人才吸引成为各国移民政策的主要目标,在发达国家围绕技术移民逐渐形成了供应驱动、需求驱动和混合选择三种不同的政策模式。从政府在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角色来看,主动调整型与被动适应型政策措施的组合,将更有利于人才资源的积累、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人才吸引;移民政策;主动调整;被动适应
作者:梁玉成,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广东广州 510275);殷佳,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博士研究生(广东广州 510275)。
早期中国研究与比较古代学的挑战:
汉学和比较文学的对话
编者按:在现代人文学科体系中,比较文学与汉学都具有高度跨界的学术特征。世界语文学的实践、全球学术共同体的交流碰撞、跨学科与跨文化对话的方法论探讨,以及推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参与世界文学话语构建等问题,是当前两个学科的共通性议题,也是人文学科整体关注的热门议题。围绕上述议题,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的柯马丁教授和复旦大学中文系的郭西安副教授进行了一次具有多重跨界意义的对话,这既是对国内外早期中国研究现状的省思,也从比较古代学这一学术构想的角度,展望了具有比较性视野和世界性意义的古典研究的新范式可能。随着“新文科”概念的提出,文史哲各原有学科视野的再整合已经是文科理论的一个构建方向。这篇对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跨学科跨界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的思路。
作者:郭西安,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柯马丁( Martin Kern),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讲席教授。
从“卫生现代性”重审鲁迅的弃医从文
摘要:根据近代日本医学社会史,鲁迅所一再表达的“日本维新是多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观点,其实更准确的含义应该是:日本维新发端于西方医学的重要派生物−“卫生现代性”。从个体医学、临床救治层面而言,医学对于民族的现代转型,确实正如鲁迅所看到的那样未必有多大立竿见影的意义。这也是鲁迅弃医从文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从群体医学及其重要派生物“卫生现代性”角度,医学却在生命政治层面对于民族的现代转型意义重大。晚清“医学救国”论述对医学、“卫生”的理解一直停留于个体健康管理的层面,受此影响,加上自身“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个性主义思想,青年鲁迅忽略或无法认同明治日本式的“卫生现代性”,因为后者意味着将最具个人性的身体国有化、制度化。否则,从民族救亡角度而言,他的弃医从文就没有逻辑的必然性。
关键词:鲁迅;弃医从文;生命政治;“卫生现代性”
作者:王宇,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福建厦门 361005)。
复制的“拉奥孔”与可疑的“静穆”
——早期温克尔曼的“拉奥孔”阐释
摘要:早期(即德累斯顿)的温克尔曼在《希腊美术模仿论》中以“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阐说拉奥孔雕像,罗马时期的《古代艺术史》和《佛罗伦萨手稿》则对拉奥孔雕像作出了十分不同的重述。经考证,温氏在德累斯顿期间所见既非梵蒂冈观景楼的原像,也非石膏浇铸件,而是17世纪法国雕刻家的青铜仿制品。他抵罗马之后才亲睹梵蒂冈观景楼的原像。早期温克尔曼从拉奥孔的表情和身姿论证静穆感,其中以拉奥孔之不“哀号”和平衡的站相为要。早期评论中,拉奥孔之不“哀号”是出于心灵的高贵,罗马时期则对之做出了修正,莱辛、赫尔德、歌德等人也作出质疑。由艺术史的考证得出结论,拉奥孔的站相,特别是“右臂”,是文艺复兴雕刻家的 “修补”,与真正的“右臂”大为不同。这透露出其早期的静穆之说多有可疑之处,亦表明温克尔曼面对特定复制品(包括人为修复)的视觉经验直接影响了他的拉奥孔阐说。
关键词:早期温克尔曼;拉奥孔;静穆;青铜仿制品
作者:高砚平(本名高艳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理论室副研究员(北京 100732)。
由清华简郑国史料重拟两周之际编年
摘要:清华简《系年》第二章与《郑武夫人规孺子》诸篇均出自郑国史料系统,其在涉及西周灭亡,平王东迁的史事时提到的“三年”,应是郑国史官有关“平王东迁”年份的确切记载。二者系联,似可重新推拟清华简郑国史料记述下的两周变局:幽王十一年(前771年)骊山死难,王子余臣被以虢公翰为首的“邦君诸正”立于西虢的携地。幽王死后第二年、晋文侯十二年(前769年),郑桓公克桧。幽王死后第四年(前767年),郑桓公灭东虢。幽王死后第九年(前762年),平王得到晋文侯、郑武公的支持,立之于京师。幽王死后第十二年(前759年),携王伐西戎大捷,平王东徙,止于成周。幽王死后第二十一年(前750年),携王被晋文侯所杀,平王正统地位确立,郑武公得正之东方诸侯。
关键词:清华简;《系年》;郑国史料;平王东迁;三年乃东徙
作者:杨博,“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100101)。
释汉赵刘曜光初四年玉石谶
——兼论刘、石之争
摘要:汉赵刘曜光初四年在终南山崩处发现一块刻有谶言的白玉,中书监刘均对玉石谶所作的灾异型解读客观上成为此后刘曜、石勒二赵间交争的重要引线。同时,通过稽考刘均解谶的知识基础以还原出当时主流的祥瑞型解读,可以从中揭示汉赵政权在立国前史、符命继承、国号变更及战略方向上的自我申说及其理论建构的实态。光初四年玉石谶事件的出现与后续的历史发展脉络典型地反映了谶纬因素对于早期中古社会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光初四年;谶纬;玉石谶;刘石之争
作者:董刚,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浙江杭州 311121)。
国家类型学说在近代东亚的传播与重构
摘要:国家类型学说源于欧美,是关于如何系统地区分和比较不同国家形式的学问,19世纪中叶以降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输入东亚文明圈。相较于中国的进程缓慢和规模有限,明治日本迅速形成了一套内涵丰富的以辨析国体政体关系为主旨的国家类型知识体系。国体政体是否有别、如何区分的争论,虽直接导源于西方的国家形式、政府形式异同问题,但根本症结在于日本以天皇总揽统治权之“体”行立宪政治之“用”后面临君权与民权的纠缠。清季朝野各方从日本引进各类国体政体理论探索改制问题,同样因君权、民权取向的互歧而衍生出彼此互异的国体政体观念。辛亥革命后,因缘君权时代的结束和民主共和的兴起,日本的国体政体学说在中国日趋失去活力,而民初议会政治的破产和主权所有者“民”背后阶级问题的出现,预示着新兴革命力量必须提出真正符合中国新的政治形势和需求的国家类型理论。
关键词:国家类型学说;国体;政体;东亚
作者:邓华莹,浙江大学历史系讲师(浙江杭州310058)。
Title and Abstract
滑动阅览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目录】
2021年第1期
2021年第2期
2021年第3期
2021年第4期
2021年第5期
2021年第6期
2021年第7期
为适应微信排版,已删除注释,请见谅。
关注我们
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学术月刊”,或扫描左侧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