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月刊》2022年第8期目录及摘要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良好生活的两个面向:
对儒家义利观的美德论解释
摘要:在中国哲学中,如何恰当理解义利关系,各家对此问题存在长期的争论。一般认为,儒家重义轻利,分歧在于,儒家是将义视作一种独立于利、虽然不一定与之冲突的内在价值,还是将义视为取利的最佳工具。前者认为儒家思想是一种道义论,后者则认为儒家思想是一种后果论甚至功利论。儒家思想其实是一种美德论,关心如何过上良好的或繁荣的人的生活。这样的生活离不开外在福祉和内在福祉,前者离不开利,后者离不开义。此二者各具内在价值,又互为工具,但彼此之间也可能冲突。如果二者冲突,儒家先义后利,因为是义使人类生活不同于其他的生活形式。
关键词:义利观;后果论;道义论;美德论;良好生活
作者:黄勇,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
青年马克思是如何批判黑格尔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笔记本III再考察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III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是马克思黑格尔关系研究中最为经典的文本依据。这一部分的写作是分三个阶段进行的,其中插入了[私有财产和需要]以及[增补]的主体部分。依据写作过程的考察,可以发现:1844年,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最初是在运用费尔巴哈批判施特劳斯和鲍威尔的意义上展开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推进,马克思意识到黑格尔站在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在异化的规定内包含着积极的环节。一方面,这构成了马克思进一步研究政治经济学,对抽象力量奴役人的现实以及黑格尔辩证法展开批判的新起点。另一方面,其中也包含着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潜在理论溢出。在这个意义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可以被看作新唯物主义的发源地。
关键词: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劳动
作者:周嘉昕,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系教授(江苏南京210023)。
何谓“常识心理学”
——从当代心理学哲学的观点看
摘要:“常识心理学”是当代心灵哲学研究中流传很广、影响很深的理论观点,其核心思想是因果解释主张和读心假设。然而,基于“老生常谈”的因果解释和以读心假设为主要工作方式的功能主义策略,已遭到许多哲学家、心理学家和认知科学家的诘问。常识心理学的问题并不在于它采用了科学心理学的方法解释心理状态,而在于其对日常行为及其心理动因进行说明时所遵循的理论基础。从心理学哲学维度对常识心理学加以分析,进一步揭示常识心理学存在的困惑,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常识心理学的地位。常识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在解释层次上明显存在差异,而寻求并构建个人层次解释与亚人层次解释之间的有效“衔接”,或许才是解决常识心理学理论困境的较优路向。
关键词:常识心理学;科学心理学;心理学哲学;个人层次解释;亚人层次解释
作者:王姝彦,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山西太原030006);黄晓宁,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山西太原030006)。
百年变局下的共同富裕:
收入差距的视角
摘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汹涌澎湃的逆全球化浪潮,使得“高出口、高投资、高增长”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对长期消费不振的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构成了严峻挑战。鉴于此,中国必须尽快缩小收入差距,以推动共同富裕,进而提振内需,畅通双循环。通过聚焦于收入差距问题,基于对中国的收入阶梯状况、收入分配趋势变化的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讨论中国收入差距的来源和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收入不均等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分割、劳动占比过低、教育差距过大和社会保障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用居住证替代户口,加快推进城镇化市民化进程;普及12年义务教育,继续扩大高校招生;加大社会保障力度,逐步消除中度贫困;完善税收金融制度,提高劳动占比。如能在未来三十年稳步落实上述举措,预期将使中国的收入基尼系数下降30%−40%,同时促进经济增长,使得中国在21世纪中叶后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共同富裕;收入差距;城乡差距;教育;劳动占比;社会保障
作者:万广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上海200433);江葳蕤,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张杰皓,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IS-LM模型:
一个经济思想史的考察
摘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80年代早期,IS−LM模型一直是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主流模型,但自1980年代之后,该模型的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虽然IS−LM模型从此不再是宏观经济学前沿研究的核心内容,但它仍然是初级乃至中级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的重要内容,而且在实际宏观经济管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阐述IS−LM模型的历史命运,包括它的兴起、衰落以及它带给我们的经济思想史遐思,可以透过这一模型的思想史变迁,折射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世纪变迁。
关键词:凯恩斯革命;IS−LM模型;货币主义;理性预期
作者:李井奎,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浙江杭州310018)。
人工智能技术会诱致产业逆向
梯度转移吗——来自省际层面的
行业经验证据
摘要:前沿文献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劳动就业效应,却普遍忽视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融合过程中扮演了有别于传统技术的差异化角色。为此,在测度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转移的基础上,结合地区行业层面数据,可以检验人工智能技术对产业梯度转移的冲击。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会诱致产业逆向梯度转移,从作用路径来看,人工智能技术的劳动替代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及经济集聚效应诱使产业转移回流。不过,人工智能技术扮演的角色并未表现出同一化倾向且行业异质性突出,能显著提升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行业流入,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影响不明显,而且其产业转移效应受制于产业融合度与智能化环境约束。结果暗示在智能化技术情境中,产业转移不再局限于要素禀赋与地域约束,甚至会出现逆向趋势。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产业梯度转移;智能化环境
作者:董直庆,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暨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教授(上海200241);谭玉松,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陕西西安710127);赵贺,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博士研究生(上海200241)。
政治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理所当然需要纳于政治学视域下展示其内在的理论魅力。众所周知,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为基础,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学术上仍然呈现出“混沌”现象。因此需要立足于政治学,全面梳理国内外重要研究著述,从哲学人类学、历史人类学、经验人类学等不同类型归纳分析。源于西学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本身是一个跨越多种学科的宏大命题,但由于各个学科之间壁垒叠障,各自沿着自身惯性力量迅猛发展,跨学科之间彼此界线鸿沟裂痕仍在加剧扩大,导致该领域至今处于扑朔迷离、变幻莫测、一题各表的复杂状态。故此,梳理以上传统研究方法上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才能真实有效地将其引入政治学科学化的交叉复合学术境界,并推演出新政治人类学范式下具有中国话语和中国风格的新型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关键词:政治学;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政治学科学化
作者:陶庆,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教授(上海200234);梁晓安,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234)。
治理界面的基本维度及其运行
——公共治理变革的空间性分析
摘要:公共治理是多元主体交互作用的过程,建构了包括人事物及其关系等在内的社会空间。治理界面就是基于问题解决而形成的网络化结构,是从空间角度来剖析公共治理及其运行的概念工具,具体包括面积、跨度、层次和密度等多个维度,不同的维度对应于公共治理的特定形式,也包括了相关的问题。公共治理变革通过构造界面来重建治理结构及其过程,具体包括划定界面的面积、调整治理的跨度,甄选治理的层级,增减治理的密度等方面。具体的治理变革各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但都不同程度地涉及治理界面这四个方面的变化,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治理效能,其中既可能是提高了治理的敏捷性,也有可能导致权责的模糊化等。治理界面的伸缩调整是透视公共治理及其运作的重要路径,其中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应用的问题,而是包含了复杂的权力和利益考量,特别是与互动的可行性、控制的有效性和信息的可得性及其应用效率密切相关。
关键词:公共治理;治理界面;治理变革;治理要素;空间化
作者:韩志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教授(上海200030);李春生,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30)。
科技治理的伦理之维及其法治化路径
摘要:科技治理关注重点经历了从“物理影响”到“价值影响”的转变,引发了科技治理的伦理转向。当下,科技伦理治理架构远未成熟,科技伦理治理的规范基础、科技伦理与法律的关系、法律介入伦理治理的方式等问题需要澄清。科技伦理治理发展的规范基础在于,随着“科学−技术−社会”关系的演变,法律不应简单化地将科技理解为中立性的工具,而需要正视其价值负载属性。新兴科技的发展需要法律适度介入,构建秩序化伦理反思程序,并基于反思形成具备一定约束力的行为指引,最终推动科技系统与社会系统的有序对话与连接。法治化的具体路径包括:形成制度化的伦理商谈体系,完善多层次行为规范体系,构建受国家规制的社会自我规制体制。
关键词:科技与社会;价值负载;伦理治理;法治化
作者:赵鹏,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北京100088);谢尧雯,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助理教授(北京100088)。
中国网络社会的交往实践和发展逻辑
摘要:中国网络社会经历了学习起步和大规模扩展两大发展阶段。在学习起步阶段,中国网络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对西方网络技术和网络行为的学习、引进和模仿;在大规模扩展阶段,中国网络社会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呈现出与西方网络社会发展不同的明显特点和发展逻辑。中国社会学借鉴西方社会学思想理论,对中国网络社会的学习起步阶段做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但面对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大规模扩展阶段,继续沿用西方网络社会学研究成果来解释中国网络社会的发展变迁,却产生了理论解释碎片化、表层化和抽象化等问题。事实上,中国网络社会从学习起步到大规模扩展,是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网络交往实践推动的。应当从马克思创立的交往实践观出发,深入汲取马克思关于交往实践的地位、作用和问题等方面的丰富论述,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以及元宇宙热潮兴起的新形势下,对中国网络社会的展开形式、本质特征和发展逻辑做出深入考察,展开植根中国本土实际的网络社会学研究新视野。
关键词:网络社会;交往实践;发展逻辑;理论创新
作者:刘少杰,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100872)。
艺术市场全球化的社会学叙事:
表现、机制与后果
摘要:全球化构成了当代艺术市场最基本的处境。作为艺术社会学的一个新兴议题,对艺术市场全球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表现、机制与后果三个层面。就表现而言,艺术市场的全球化呈现在地域扩张、跨国组织增多、销售渠道变更、买家群体迭代与价格变迁等多个维度。就机制而言,在艺术市场的全球化过程中,画廊、收藏家、策展人、拍卖行等传统市场主体与数据供应商、咨询公司及金融机构等新型市场主体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代表了不同的实践机制。前者发挥了文化中介与价值建构的功能,后者则将艺术价值标准化,由此使得各个国家与地区的艺术可以相互通约。就后果而言,社会学家的研究涵盖了权力与制度双重视角,前者聚焦于各个国家之间原有的“中心−边缘”权力关系是否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变得平等化,后者则关心全球化是否导致了一个统一的全球艺术市场制度与组织模式的形成。对艺术市场全球化的考察一方面有助于理解艺术及艺术界在当下的变迁逻辑,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深化社会学对文化全球化的机理与限制的反思。随着中国艺术市场日益卷入全球化的浪潮且在很大程度上为后者所塑造,对中国艺术市场的全球化境遇及其影响的社会学研究亟待推进。
关键词:艺术市场;全球化;艺术社会学;中心−边缘;权力视角;制度视角
作者:闻翔,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北京100872)。
原始“信文化”说与人类学转向
摘要:当下流行于学界的“原始宗教”这一概念,将原始自然崇拜与祖灵崇拜及其结合等权作其历史与人文内涵,是欠妥的;人类学之父泰勒以万物有灵论作为宗教文化的“第一定义”,值得商榷。实际上,人类最早的文化意识形态,是原始神话、图腾与巫术的三位一体又各其所“性”,可以用新倡的原始“信文化”这一学术概念加以概括。这是可能的一个人类学转向。从狭义神话与广义神话角度进行人类学研究,都可能趋向于学术真理。作为原始信文化说所辖的中国巫性文化研究,是试图达成的中国文化本土的研究,是又一个可能的人类学转向。
关键词:信文化;人类学转向;原始宗教;神话;图腾;巫术
作者:王振复,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200433)。
人类学转向:新文科的
跨学科引领——以李泽厚、杨伯达、
萧兵、王振复为例
摘要:新时期以来,我国新文科探索有四部先驱性著作——李泽厚《说巫史传统》、杨伯达《巫玉之光》、王振复《中国巫文化人类学》和萧兵《玄鸟之声:艺术发生学史论》。以此为例,可见文化人类学作为新兴学科给原有人文学科带来的重要学术转向引领作用,亦可见出“文化”概念对文史哲艺各原有学科视野的再整合,这些都可归结到文化人类学派对“文化文本”理论的本土化建构问题。从单一学科的具体对象“文本”,到整合性和虚拟性的“文化文本”概念的提出,可以代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本土话语的文科理论的一个建构方向。根据人类学自身的转型和基因学的突飞猛进,文科的大转向任务尚未完成,一个更大规模的学科交叉和文理交叉的时代正在到来。
关键词:新文科先驱;人类学转向;巫文化;文化文本
作者:叶舒宪,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上海200240)。
新文科理念下《文心雕龙》
题名匠心再研究
摘要:当下的新文科理念及其实践,已日益引发学界的关注和讨论。在学术研究层面,新文科核心理念与实践目标之一,就是打破既有学科界限,运用跨学科知识、理论视阈,切实解决中国本土学术问题。《文心雕龙》书名由来及其命意的解读,聚讼已久。争讼目光聚焦在“文心”与“雕龙”所指及其语义关系上,而对“文心”“雕龙”背后深远的玉石文化信仰及其相关的技艺、礼制等对文论话语的形塑尚未申论。文章从琢玉雕龙之喻切入《文心雕龙》“雕龙驰响”“雕琢其章”“金相玉式”“金声玉振”等论文话语实践及其历史文化语境,考察“雕龙”如何从制器术语转而成为文论术语,即如何在物质(质地温润坚密、瑕瑜互见)、技艺(琱琢瑑理研玩)、信仰(天地精骨、不死不朽、佑体通神)与制度(佩玉比德、玉音节步)等四个维度深刻地形塑了文论话语典范表述及其隐含的“文心”:复礼述作、沟通天人、树德建言、德音传承、人文雅正。
关键词:《文心雕龙》;文德;雕龙喻文;玉石文化传统
作者:唐启翠,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上海市文科创新基地——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团队专家(上海200240)。
南宋时期权臣秉政与
制词书写中的政治博弈
摘要:南宋一朝权臣相继,秦桧两据相位十九年,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长期独专国秉。为操纵“上意”,南宋权臣通过掌控词臣的任免权不断强化对两制的控制,使体现君主意志的制诏逐渐流为溢美攻伐以逞权臣私欲的工具。词臣主司代王言的喉舌之任、履行纠正偏失的封驳之职,不仅要在制词书写中传达君主旨意,也要以公允纪实的立场体现公议。虽然权臣秉政对南宋政治产生了严重影响,但士大夫对“祖宗之法”的维护使得词臣参与决策的政治地位和坚持公议的政治立场仍然得以保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君权和相权的制衡。在南宋时期的制词书写中,鲜明地展现了君主、权相、词臣之间的政治博弈及其背后的权力斗争,凸显了宋代士大夫政治的发展趋势和演变特征。
关键词:南宋;权臣;制词书写;政治博弈
作者:孔妮妮,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上海200234)。
清末民初新式社团与乡村
社会权力格局的演变
摘要:晚明至晚清时期,宗族、义仓、文会等民间社会组织构成了乡村社会的权力网络。清末民初,“新政”导致了教育会、商会、自治会等新式社团的兴起。在乡村精英的推动下,新式社团既借助辅官身份,成为乡村社会新的权力来源,又吸纳了民间社会组织,对乡村社会实现了全面干预和控制。以新式社团为中心的乡村权力格局的形成,及新式社团与民间社会组织之间的糅合与冲突,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延续性与复杂性。
关键词:新式社团;文化传统;社会转型;清末民初
作者:李平亮,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江西南昌330022)。
民国知识群体对海权问题的探讨
——以主权、现代化与民族转型为中心
摘要:民国时期,随着社会裂变与对西方海权理论的了解,中国海权问题探讨者逐渐由地方疆吏转为新兴知识分子群体,探讨议题逐渐聚焦于主权、现代化和民族转型三个方面。在主权问题上,针对西方海权入侵特点,提出构建维护领土和发展海权并行的海防战略;在现代化问题上,提出“海权强国”和“海洋建国”等设想,力图将中国全方位引入全球海洋贸易体系,建设海外贸易为基础的现代化国家;在民族转型问题上,提出以东南沿海族群为引领,带动国家向海洋性社会转型。民国时期海权探讨交织着学习并融入西方与抵制西方侵略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事功与道德的关系等方面的纠葛,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强国期待与启蒙理想,也反映出其时代与身份局限下的不足和缺憾。
关键词:海权;主权;现代化;民族性
作者:陆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200234)。
滑动阅览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目录】
2022年第1期
2022年第2期
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4期
2022年第5期
2022年第6期
2022年第7期
关注我们
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学术月刊”,或扫描左侧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