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月刊》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 2023-10-24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 特别推荐 ·


编者按:202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由学术月刊编辑部、光明日报理论部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主办。经过学界推荐、文献调研、学者研讨、专家评议、投票确定等程序,评选出“‘两个结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等十大学术热点,现予公布。



相关链接:202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结果揭晓



儒学能为21世纪新生态
文化提供何种思想资源



摘要:儒家思想可以对21世纪新生态文化的建构提供贡献。儒家生态思想有三个关键命题:“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大人者,以天下万物为一体者也”。潜藏在这三大命题之中的是五个核心价值理念:和谐,和解,天人合一,联系性思维,以及有机体论。在儒家思想中,“人”与“自然”之关系在于连续性而不是断裂性,在于“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儒家思想中的“仁”学,以及以分享、包容、同情、责任作为核心价值的母性思维(maternal thinking),在建构新生态文化中具有关键地位。

关键词:儒学;新生态文化;仁;母性思维;天人合一;联系性思维

作者:黄俊杰,台湾大学特聘讲座教授。




匹兹堡学派对“所予神话”的瓦解



摘要:瓦解所予神话是匹兹堡学派的标志性成就。它由相互关联的三个步骤所构成:塞拉斯基于自然与理性的区分,瓦解了所予的基础地位。但塞拉斯本人对所予神话的否定并不彻底,他的客观主义立场最终为“所予”保留了一席之地。麦克道威尔沿着塞拉斯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行,他摒弃了非概念的所予,用概念化的经验作为知识的最终法庭,在瓦解所予神话的同时保留了经验主义对所予诉求的同情。布兰顿瓦解所予神话最为彻底,他不仅抛弃了非概念的所予,而且否定了麦克道威尔的经验主义运思方向,认为对于知识的唯一制约只来自语言实践共同体的规范。然而,布兰顿的所谓“实践”仍然停留在语言层面,这使他的实用主义承诺并未完全兑现。

关键词:所予;概念;经验;规范;实践

作者:陈亚军,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浙江杭州310028)。




中国当代易学的反思与重建



摘要:当今易学在经典还原、哲学阐发、易学史和科学易四个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研究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越以往的易学研究。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学术文化的发展,易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缺乏宏观的远大视野,缺乏突破现状的新方法,缺乏贴近现实的关切和缺乏实质性的学术互动,有待于当今易学研究者思考和解决。因此,在未来易学研究中,充实与总结当下已有的易学研究成果,开拓新的易学领域,从易学原典出发,着眼于当下现实,以全球化视野通过中西哲学文化互鉴,建立新的易学体系,使易学真正走向世界,参与世界对话,是今后易学研究新的动向和目标。

关键词:易学回顾;易学困境;化解方法;易学新体系

作者:林忠军,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山东济南250100)。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 ·



中国式现代化与低碳绿色发展



摘要:党的二十大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特征之一,便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必须承担的国际义务。中国现阶段碳经济问题态势严峻,中国式现代化在减排方面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双碳”目标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根本转变发展方式,切实实现高质量发展才可能实现。“双碳”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约束条件。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新发展理念;双碳目标;高质量发展

作者:刘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
的高质量发展逻辑



摘要:二十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要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发展开始进入加速推进阶段,高质量发展应有新的发展逻辑:(1)在思想逻辑上,要开拓思想解放的新境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不断解放思想中推进高质量的转型发展。(2)在生产力逻辑方面,要发挥质量型生产力的作用,提高生产力的整体效能和协作质量。(3)在动力逻辑方面,要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提升机制,通过创新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4)在增长逻辑方面,重塑高质量发展的增长体系,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的条件体系、过程体系、结果体系和支持体系。(5)在制度逻辑方面,完善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安排,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制度需求,加大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供给。(6)在市场逻辑方面,推动高质量大市场的创造和开发,推进国内大市场的创造和开发以及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新特征;新逻辑

作者:任保平,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江苏苏州215163)。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研究
与新时期中国经济学构建



摘要: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创新对于新时期加快构建中国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中国经济学构建有其现实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根源有三:一是照搬舶来经济学说难以有效解决中国问题;二是中国经济实践发展形成的内在理论诉求;三是面向世界讲好中国经济故事的时代需要。从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研究与中国经济学构建探索的互动看,前者对于后者的助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奠定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基石,丰富中国经济学学科体系;(2)建构传统经济思想话语体系,凸显中国经济学本土元素;(3)对外传播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抢占中国经济学国际话语权。历经百余年探索,中国经济学构建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并逐渐聚焦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引领的方向确认上来。无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还是新发展理念的思想精髓,均可以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找到可资吸收的养分。

关键词: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国经济学构建;传承创新

作者:陈旭东,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研究院、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上海200433);程霖,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研究院教授(上海200433)。




公共部门创新中政府的元治理职能——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摘要:在政府创新或公共部门创新中,政府行使元治理职能是不可或缺的。根据协作−互动治理理论,政府在一般公共治理中行使四种基础性元治理职能,包括制度设计、框架确立、过程管理和决策主导。面对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政府在推动公共创新中需要特别关注三大特殊目标,包括(1)引入不同背景、资源和观点的参与者;(2)引导多方行动者接受创造性破坏,鼓励他们投入资源并承担创新风险;以及(3)支持公共创新的跨界扩散和传播,进一步实现其公共价值。因此,在公共创新中,政府必须采取六种互补型的元治理行动,包括建立框架、确立愿景、管理互动、资源动员、直接参与和对外联络。中国政府的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一核多元的社会治理理念以及政府创新实践,为公共创新理论前沿的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关键词:元治理;公共创新;协作式创新;社会治理

作者:顾昕,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杭州310058);赵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北京100070)。




新中国公共政策的演进逻辑与运行轨迹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公共政策演进有着内在的逻辑、轨迹与动力。在“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引领下,遵循着“生存”−“生活”−“美好生活”的逻辑理路,公共政策演变有一个“绿色化”的演进轨迹。中国公共政策演进逻辑与“绿色化”轨迹背后是需求驱动、使命驱动、正当性驱动的共同推进。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工具,公共政策在“绿色化”中日益走向绿色政策,推动着国家治理的绿色转型,并以基于绿色政策的绿色政策网络回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弘扬绿色正义、与时俱进供给绿色政策、加快绿色空间营造、打造绿色政策网络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是以绿色政策网络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创新性路径。

关键词:公共政策;演进逻辑;运行轨迹;运行动力

作者:史云贵,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广西南宁530004)。




引入与调适:自然惩罚
免刑规则的本土化建构



摘要:定罪免刑意味着对行为人仅宣告有罪,但并不实际予以刑罚处罚。我国定罪免刑机制适用需满足“犯罪情节轻微”且“不需要判处刑罚”,即社会危险性与人身危险性并重的条件,而双重条件的限制以及实体标准的模糊性导致实践中对个案中行为人因犯罪行为遭受严重后果情节认定标准不一裁判结果各异。将行为人因犯罪行为遭受严重后果(自然惩罚)作为刑罚宽恕事由在域外立法及司法中有较为成熟的实践,并且将之纳入定罪免刑机制具有刑事政策与刑罚理论的正当依据。自然惩罚引入定罪免刑机制的本土化建构,在实体层面上对行为人遭受的严重后果内涵予以合理界定,同时从刑度和程度方面对自然惩罚免刑规则适用进行双重制约;在程序层面上以公共利益考量划分酌定不起诉与定罪免刑判决之间界限,凸显自然惩罚免刑规则程序出罪的内在价值,从而为自然惩罚案件妥当处理提供明确指引,有效推动个案正义的实现。

关键词:自然惩罚;定罪免刑;酌定不起诉;个案正义;刑罚宽缓事由

作者:杜文俊,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200020);陈超,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8)。




制度钟摆及其演变机制
——农地收益分配制度变革的
历史社会学研究



摘要:土地开发的自主权和收益分配权是农地收益分配制度在城市化背景下的焦点。该制度经历从对农民赋权到限权再到赋权的轨迹。渐进性改革中存量与增量机制的互构形塑了上述钟摆现象。存量机制是土地公有制及城乡二元产权结构。增量机制是国家对地方政府和农民的赋权。国家借增量改革来解决存量制度的效率问题,引发国有地权和集体地权相关方的博弈,进而促使国家调整存量制度中国家与农民的收益分配模式。当前,农地新政很难绕开限权制度的制约而完全实现赋权于民的目标。这源自社会产权未完全发育、国家权力高度嵌入土地市场的路径依赖。由此,农地收益分配制度如何发展并不取决于国有和民有方案是否兼容,而在于权力嵌入下社会产权的重构难题如何被克服。

关键词:制度钟摆;农地产权制度;收益分配;路径依赖

作者:陈颀,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研究员(湖北武汉430074)。




照护型政府:
一项基层政府产业角色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一些基层政府推动电商产业落地县域,塑造了新兴产业的地方竞争力。然而,庞杂的产业行为文献对政府角色的概括不足,难以回应上述现象。实际上,基层政府介入产业不仅有力度的差异,更有方向与方式的差别。我们将新时代背景下基层政府基于社会福利目标,借用福利政策,扶持产业发展的政府角色称为“照护型政府”。案例研究表明,调整偏好引导资源流向,组团竞争重塑政企关系,政府扶持产业的方向与方式支撑了电商产业的县域优势。基层政府的这一产业角色凸显了产业行为的福利取向,为理解政府行为与产业发展补充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产业角色;照护型政府;电商产业;政企关系

作者:刘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战略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北京100732)。




世界文学与文学史的写作
——“撰写文学史的挑战”及其对话



编者按:2022年10月15日,“撰写文学史的挑战”学术讲谈会在线上举办。会议由复旦大学陈引驰教授主持,香港城市大学张隆溪教授作了题为“撰写文学史的挑战”的主题讲演,并与复旦大学郜元宝、王柏华,苏州大学季进,香港城市大学张万民等几位教授进行了对谈。张隆溪勾勒了西方近两百年的文学历程,反思了后现代历史观念下的文学史书写模式,并重新探讨了“世界文学”这一概念对于一个较为平衡的文学史的可能。他也分享了最近主编和撰写的两部文学史,显示了超越欧洲中心论、向国外读者展现中国悠久深厚的文学传统的努力。而其后的对谈环节则更多围绕中国文学史的写作展开,既是对话,亦有交锋,可谓精彩纷呈。本刊特刊发讲演及对话的完整记录,以飨读者,亦期待引发更多的讨论与思考。




民族志叙事与女性经验
——王安忆《天香》的启示



摘要:从记录民族生活史、经验史的角度而言,民族志叙事已然是文学最重要的品格之一。王安忆《天香》正是一部以“天香园绣”为切入口的女性民族志叙事文本。《天香》并非展览种种女性生活史质料,而是据此梳理、建构出一脉以“女织”为中心的女性经验史,并以此为框架来重新理解江南地方社会传统乃至中华耕织文化传统。任何传统与其说是自然形成的,不如说是被发明、建构起来的,在这过程中,一些经验被强调、夸大,而另一些经验则被遮蔽、省略、修改。那么,将女性经验带入地方传统乃至整个本土传统中,其意义不言而喻。这是《天香》在文化层面上带给我们的启示;再者,《天香》以女性为经验主体、文化主体的民族志叙事策略,不仅超越了寻根文学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民族志叙事的惯例,还可能预示着本土形态的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写作的渐趋成熟。这是《天香》在文学层面上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民族志叙事;女性经验;《天香》

作者:王宇,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福建厦门361005)。




交游、交融、交流
——论中国现代诗的两个早期英译选集



摘要:哈罗德·阿克顿与陈世骧合作编译的《中国现代诗选》和罗伯特·白英编译的《当代中国诗选》,是最早的两部中国现代新诗英译选集。他们的外国编译者在旅居中国的过程中,认识到西方世界对现代中国尤其是现代中国文学知之甚少,希望通过诗歌翻译增进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从而开始了对中国现代诗的译介。两本诗集的译源选择,既受到译者在中国交游的影响,也呈现出中西方文学观念的交融与碰撞。两个集子在欧美产生的影响和在中国引起的争议,体现出了译者与批评者之间在传播价值与学术价值之间的不同取舍。本文希望通过两个个案的对比研究,在“同”与“异”之间,还原中国现代诗歌早期英译的历史现场,总结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经验和路径。

关键词:《中国现代诗选》;《当代中国诗选》;英译;现代诗

作者:刘月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讲师(北京102488)。




礼经郑注“馔要方”图释



摘要:郑玄注《士昏礼》《特牲礼》云“馔要方”,意谓馔食要为方正之形。后世学者释“要方”,或以为正方形,或以为长方形,或以为梭子方形,或以为“要方”乃大判之辞。其间是非,既关食器尺寸、馔法,又关筵席长短与宫室广狭。不明馔法,则昏礼夫妇同牢误为六俎;不论筵席长短,则公食礼之宾馔必出于席外;不考宫室广狭,则特牲礼户内四馔难以安放。明馔法,定尺寸,考宫室,则于郑氏“馔要方”之旨,可以得其要领焉。

关键词:仪礼;郑玄;馔要方

作者:郜积意,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湖南长沙410012);曾新桂,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12)。




“熙尔控杨泰记案”华英合璧全案刻本探赜——兼议早期上海公共会审公堂“审—判”分离模式



摘要:新发现的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堂于同治十三年末(1875年1月)开庭审理的“熙尔控杨泰记案”罕见中英双语全案刻本,完整记载了原告起诉状、被告答辩状、两造外籍律师对双方证人的直接询问、交叉询问、再直接询问及结案陈词等审前与审中各环节内容,对于会审公堂早期诉讼程序与审判模式等问题研究具有可贵的史料价值。本案前身熙尔控中国御国家案发生于1862年,因原告方欠缺关键物证,本于1863−1864年间已经美驻沪领事法庭组织“会断”为原告索欠不成立,但这起本已了结的陈案在美驻京公使的授意和驻沪总领事官的同意下,依据条约确立的被告主义管辖原则于1874年再度在另一司法机构即会审公堂提起“会审”。同一案件经“会断”到“会审”即一事二审的程序表明,西人实质性操纵着租界司法机构的案件管辖权。本案同时表明,实践中的早期华洋诉讼程序有别于《会审章程》文本中规定的诉讼程序,早期会审公堂实有初等公堂和高等公堂凡两种。初等公堂实行华官主审−洋官陪审制。高等公堂实行华官−洋官会讯制,遵循“审−判”分离模式,即案件由华官洋官会同审讯,判决由华官独立作出。领事在早期会审公堂扮演的是“断事者”而非“断法者”的角色。

关键词:华洋交涉商欠案;“审−判”分离;领事法庭;会断;会审公堂;上海公共租界

作者:屈文生,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文明史研究院、外语学院教授(上海201620)。







· 学术评价·


编者按: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全面反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特色和发展趋势,本刊与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合作,依托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论文−图书引文系统,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和探索,将陆续推出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综合评价报告。综合评价报告尝试将客观引文数据和同行专家评议有机结合,基于面向综合研究成果、学科建设、教学与人才培养等多维评价为一体的人文社会学术综合评价数据库,以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100(中国大陆长时段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期刊群)、CBKCI(中文学术图书引文索引)为结构性基础的学术生产力指数,以CSSCI、CBKCI被引数据为组合基础的学术影响力指数,以教学成果、教师队伍和人才培养为多维基础的教学水平指数,并结合项目经费、荣誉奖项、学术活动人口、自刊率、双一流建设学科评估等数据,呈现活跃度、热力图、云图、共现网络等可视化场景。希望通过一系列综合评价成果的推出,为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权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综合评价(2009—2018年)——基于人文社科综合指数的分析



摘要:2009−2018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此10年处于快步上升态势。这突出地表现为其所属二级学科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重要学术期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类论文的刊发保持长期高位、专家学者获得高级别科研奖励取得较快增长以及师资队伍规模持续快速扩大。在学术研究的主题上,专家学者们始终关心和回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大力与精心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最高领导人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重要会议内容,持续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学科建设、教育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的诸多问题。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并将逐步走上兼顾均衡与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综合评价;学术研究;高质量发展

作者:季勇,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江苏南京210023);刘怀玉,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江苏南京210023)。



Title and Abstract

滑动阅览

【点击文字查看2022年度总目录】

《学术月刊》2022年分类总目录 

  欢迎订阅2023年《学术月刊》!(点击即可订阅)



关注我们

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学术月刊”,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