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月刊》2023年第11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 2024-04-04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意识现象学与当代人工智能
(专题讨论)



“纯意识”研究及其

“困难问题”与“容易问题”



摘要:在意识研究和意识理论方向上,目前有三门彼此独立的基础性学科在进行或多或少的合作研究:神经科学、信息科学与意识现象学。这个合作研究基于今日研究界对意识的三个定义:(1)神经相关机制(准意识);(2)信息(类意识);(3)个体的主观体验或内心世界(纯意识)。它们构成不可再进一步还原的三位一体,并且进一步引出目前在意识研究领域清晰可见的三元论立场、观点和方法。正因为此,这三门学科的工作是无法相互替代的。在纯意识研究中,意向相关项学需要处理的问题是容易问题,而意向活动学需要处理的则是困难问题。这里的困难问题之所以困难,乃是因为意向活动学要面对的是一个持续涌现、流动、变化和消失的意识构造过程。在反思中进行的现象学发生分析,需要在意识活动的进行中直接把握和获取这个活动的发生规律和结构规律。纯意识研究构成了准意识研究和类意识研究的基础,但它是有限的,不能取代其他的意识研究方式。


关键词:纯意识研究;困难问题;容易问题


作者:倪梁康,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浙江杭州310058)。



从动物到AI

——对意义理解诸形态的现象学考察


摘要:从现象学的视角看,动物、人类以及以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在意义理解方面存在区别。动物通过形成类型来理解其环境,这是前语言的意义形态。语言的出现让人类拥有了概念和语境等高级意义形态,通过概念和语境的相互成就,创造了意义更为丰富的世界。GPT拥有建基于数学模型的独特意义理解机制。但由于无法直接连接到作为意义之源的外部世界,目前GPT只能与人类现有的说话方式对齐,尚不能凭借其独特的意义机制独自进行意义的创造与更新。


关键词:意义;类型;概念;语境;大语言模型


作者:高松,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上海200092)。



现象意识的现象学进路及其整合


摘要:心智是有意识的心智,要对有意识的心智做出物理还原解释,就先要对被解释项即现象意识施以恰当的分析。在现象学中,可以找出两种对现象意识的解释方案。一种提出,意识前反思的自身觉知就是现象意识,而胡塞尔对内时间意识的分析,揭示了意识之所以具有现象性的内在结构;另一种提出,感觉质素才是现象意识,并且对意识的具身性的分析扩展了质素的类型。然而,现象意识有两个构成要素:主观性要素与质性要素,上述两种解释其实分别只抓住了现象意识的一个要素。因此,如果能够整合这两种解释,那么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对现象意识的现象学理论。与流行的一阶表征主义、高阶表征主义以及自身表征主义等表征理论相比,现象学式现象意识理论能够避免无穷倒退,也能够说明无表征对象的意识活动的现象性。不过,这种整合尚存在两点疑难:一是不清楚是否原则上所有的现象意识都具备这两个要素;二是具身性似乎本身就蕴含着某种主观性。

关键词:前反思的自身觉知;内时间意识;具身性;表征主义

作者:何浩平,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副教授(江苏南京211189)。




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数理逻辑框架

——基于二元体制扭曲差值的分析方法


摘要:过去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来源于何处,2011年以来经济增长为何放缓,未来经济会陷入低速增长吗,如果还能中高速增长,其潜能在哪里?这是国内外经济学界和国内政策研究界关注的重大问题。目前核算中国经济历史和预测其未来增长的索洛模型、乔根森模型和哈罗德多玛模型等主流算式,均以要素流体为主要内生变量。但与市场经济、发展中和体制瞬时转轨三类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是一个特长周期的渐进转轨国家,经济的各个方面存在着市场经济标准值与二元体制扭曲值之间的差值,并且许多扭曲不可被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竞争主体所纠正。从中国1978年以来的实践观察,计划或二元体制并存造成资源利用的闲置和低效率,形成了体制剩余,使生产能力被扭曲所禁锢,增长速度就呈现低缓状态;推进改革纠正扭曲,释放生产力潜能,就会加快增长速度。对此,讨论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时,需要将国民经济视为一个由流体、渠道和闸口组成的运行体系,其中闸口表达各种体制安排。因而,在核算和预测中国经济增长时,在原有流体内生变量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引入测度体制变化和状态的闸口变量,即将扭曲差值作为分析的主要内生变量。据此在学理上建立的二元体制经济数理逻辑分析过程和体系,给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增长和速度放缓一个数理逻辑的解释,并基于经济学理论给出未来经济增长的展望。

关键词:二元体制;扭曲差值;体制剩余;经济增长

作者:周天勇,首都经贸大学特大城市研究院研究员(北京100070)。



资本结构对长期经济增长有何影响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分析


摘要:资本深化是当代经济发展过程的趋势特征,但资本结构、质量如何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效率仍是一个缺乏充分量化分析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有必要研究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其中资本结构指公有资本与私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的比例;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公有资本和私有资本各具优势,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否存在一个合理的最优结构,是一个缺乏讨论的问题。基于数理模型和实证分析可以研究资本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测算2002—2020年中国的公有资本存量和私有资本存量,构建资本结构这一指标,以此来分析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当私有资本大约是公有资本两倍时的资本结构最优;其次考虑资本结构的边际影响,我们发现私有资本份额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呈现“倒U型”,公有资本份额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呈现“U型”。


关键词:资本结构;经济增长;公有资本;私有资本


作者:陈昆亭,云南财经大学首席教授(云南昆明650221);吉磊,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云南昆明650221);侯博文,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云南昆明650221)。



货币制度史研究的基本问题


摘要:货币制度史基本问题的梳理有助于从不同时代的社会结构和思维模式中理解其货币制度的特点和作用,为当前货币制度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货币制度史研究认为,货币是一种社会制度,货币制度史应融入经济史研究之中,经济史分析的“韦伯—波兰尼—芬利”方法传统有助于理解货币制度发展的实质,波兰尼对社会整合三种方式的划分为理解各时期货币制度所处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框架。这决定了货币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社会功能,意味着不同的货币职能有着独立的起源,货币的起源也有多种可能,它深刻影响了早期文明的发展进程。信用是理解货币等级和货币制度的重要视角,三种社会整合方式中存在着复杂的信用关系,影响甚至决定了货币制度的发展,如何解决过量债务对社会稳定的冲击是不同时代货币制度都要应对的主要问题,也是货币制度史研究的一条主线。


关键词:货币;制度史;货币本质;货币起源


作者:李秀辉,杭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浙江杭州311121);韦森,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超越技术赋能:

数字化改革中的治理模式重塑何以可能


摘要:赋能论、组织变革论、系统论是当前数字治理研究的三种主要视角。赋能论强调数字技术对治理主体的赋能,组织变革论关注数字技术应用所驱动的科层组织变革,而系统论则聚焦数字政府建设中公共治理系统的转型。上述三种视角都具有自身的合理性,但是它们之间的分立限制了数字治理理论的体系性与解释力。以过程性框架整合三类研究视角,数字治理发展可以被解释为从技术赋能到组织变革、再到系统重构的治理模式重塑过程。其中,技术赋能是治理模式重塑的逻辑起点,组织变革是治理模式重塑的触发条件,系统重构是治理模式重塑的政府端结果。三者在时序上的演进以及系统重构后的治理输出,构成了治理模式的重塑。


关键词:数字治理;技术赋能;流程再造;组织变革


作者:郁建兴,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浙江杭州310018),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教授(浙江杭州310058);周幸钰,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杭州310058)。



城市分隔治理的困境及其超越


摘要: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城市治理提出了较高要求。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与城市治理的发展紧密相关。随着城市的扩张,城市分隔治理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为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如此,在西方国家的城市治理中,城市分隔治理也会导致城市社会群体之间的不平等。同时,社会群体内部治理的公正性也难以得到保证。此外,由于技术瓶颈的存在,小区域治理中的成功模式也难以引入到城市治理中。因此,城市分隔治理产生了效率与平等相互矛盾的困境。在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分隔治理也在城市治理中被广泛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分隔治理的负效应可以被避免。同时数字化技术创新,也有助于超越城市分隔治理困境。

关键词:城市分隔治理;城市化;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显著优势

作者:谢华育,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200020);杨万东,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中国涉外法治研究主体性

建构的悖论及其超越


摘要:当前中国涉外法治研究的主体性发展陷入“既自我认同又自我否定”的困境中。西方以“全球化”和“现代化”为名主导国际法治并温和渗透到中国涉外法治知识体系。在此影响下,中国学界开始自我东方化:一方面认为中国与西方在涉外治理上的差异是一种“落后”,这种认识激发了强烈的主体性意识和进步意愿;另一方面,在建设中国涉外法治时,又因“落后”情结而认为中国本土缺少可行的知识资源,只能依赖西方,而西方知识资源的长期影响又抑制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摆脱这种困境应当立足于中国实际,接纳和吸收来自西方的、本土的以及非西方国家的涉外法治理论与经验,形成多元化的涉外法治知识资源格局。

关键词:中国涉外法治研究;主体性;困境;自我东方化;多元化格局

作者:陶南颖,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上海200433)。



盘活式发展:

县域政府经营地方的新形态


摘要: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结合浙北某县的发展经验,试图提出县域政府经营地方的概念,以刻画发达地区县域政府经济发展行为的新形态及其变迁逻辑。以“盘活式发展”为特征的经营地方模型试图强调这样一种地区发展模式: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政竞争的环境下,以土地为单一的要素竞争优势已难以为继,为持续提升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县域政府在上位政策体系提供的大框架之内,试图将辖区内的全要素(土地、产业、环境、政策)进行系统化“盘活”,以最大化地塑造地方发展的竞争优势。这种以“盘活式发展”为特征的经营地方模式代表了一种较为先进的地区发展形态,县域政府试图加强对地方发展资源的统筹、规划和治理来提升地方发展的整体效率和对多元目标的兼顾。


关键词:县域政府;经营地方;盘活;新形态


作者:叶敏,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红船干部学院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200237);张建雷,陕西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陕西西安710119)。



从身份到股份: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共同体困境


摘要:中国农村集体产权正在经历向股份化方向的改革,这与过往模糊产权的制度安排有很大不同,对明确个人的财产权给予了合法性依据,也希望通过市场化激发集体经济活力,但却忽视了其中福利权的重要性。在改革的过渡阶段,我们观察到集体经济的责任目标从过去为村民提供社区福利转变成减少公共支出、维护股民利益,导致社区出现公共服务空白的治理难题。通过提出“集体产权改革—村庄共同体变化—福利权困境”的解释框架,认为村庄在改革过程中从原社会共同体里分化出新经济共同体,两者目标不一致导致福利权缺失。中国集体产权的历史发展反映了凸显个体化扩张的经济权(私有产权)与注重社群化发展的福利权(公共产权)之间内在张力的“共同体困境”。最后,本文认为,若想摆脱这种“共同体困境”,应该在集体产权改革过程中尽量避免形成成员分化,从而保持集体成员利益的高度统一,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集体产权改革;村庄共同体;福利权;身份与股份

作者:周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社会学系讲师(湖北武汉430073);房莉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北京100872)。



文学批评:

审美主义及其历史视域


摘要:许多批评家呼吁恢复审美在文学批评中的位置。“何谓审美”并未完全解决,无法拥有统一标准。文学批评必须分别考察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这种构成产生强烈审美愉悦的原因。社会历史批评学派引入“历史”概念参与审美的解释,重视的是“历史”作为连续整体的特殊性质。文学话语近距离恢复个体的生动面容是另一种历史认知。“典型”力图解决的问题是个别与普遍的关系。后现代语境正在瓦解“典型”背后的种种理论条件。詹姆逊试图重新提出“认知绘图”拯救历史总体论。雅克·朗西埃的目光一直保持在“感性”范畴,强调审美对于感性分配成规的冲击。但是,感性分配的重组功能远比批判薄弱。审美只能充当未来生活的种子与各种生活观念积极对话。文学批评的审美主义促使这种对话持续扩大并进入纵深。

关键词:审美主义;历史认知;典型;认知绘图;感性分配

作者:南帆,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福建福州350025)。



互为的转写:生成的现代性


摘要:数十年的经济全球化,作为现代“长时段”(longue durée)历史中的又一个阶段,改变着横跨所有国家和地区、为人类所共有的世界的面貌,它包含着人类历史上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的人类和社会生活的再生产。一切在巨变中密切相连,差异因此全面凸显。作为现代性一般特征的“分裂的一统”(unity of disunity)及其内在不确定性,在世界范围内再次显性化,以其当下的相关性,要求我们展开历史性的反思。一个多世纪前,英国作家E.M.福斯特道出了“唯有相联”(only connect)的祈愿。自此,“(不)相联性”[(un)connectability]的命题持续萦绕在人类的文字和生活世界里。通过选取分析自1890年代以降部分跨中外、跨学科的书写文本、包括一般被狭义理解的与“翻译”论题相关的文献材料和历史事件,笔者将此“唯有相联”的“祈愿”作为以言行事的跨文化践行驱动,探讨蕴含其中“跨界书写”(transboundary writing)的形式特征和“互为转写”(mutual trans-writing)的意义生成,以重访“如何相联”(how to connect)的现代母题及其当代启示。

关键词:跨文化;穿插式;化境;互为转写;生成的现代性

作者:颜海平,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北京100084)。



类型小说的全球翻译

——以犯罪小说、网络小说和科幻小说为例


摘要:当今全球超级畅销书几乎均为类型小说的杂糅,它们在翻译方面的快速流通是实现其全球畅销的关键。具体来看,北欧犯罪小说新势力和意大利犯罪小说的译本大增是外围/半外围语言类型小说全球崛起的典型,其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在翻译中实现了既抵制又遵守全球市场机制的平衡。网络小说中粉丝的非专业翻译不仅是非专业译者在当地环境下获取国际流行文本的新策略,更是其重塑和定向全球文化流动的实际行动。全球科幻小说翻译的情况证明处于半边缘/边缘场域的科幻社群对全球科幻领域的重大贡献,科幻小说在全球历史上的真正创新时刻均是当其处于边缘/半边缘,正在发展成为半边缘/准核心的时刻,这一现象既是对莫莱蒂地理新空间产生虚构新空间观点的遵循,又是对其所强调的世界文学体系内不平等趋势日益加强观点的颠覆。总体而言,世界犯罪小说借由“全球本地化”概念对可译性问题的全新阐释,网络小说中非专业翻译对译者身份和翻译方法的挑战,全球科幻小说对翻译理论的叛逆,这些具体表现有力呈现出世界文学翻译的新趋向。

关键词:类型小说;全球本地化;犯罪小说;网络小说;科幻小说;翻译理论

作者:郭恋东,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030);冯若兮,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30)。



比拟律令职官:

五代宋初特定使职的品官化


摘要:唐前期实行律令体制,官员享有的待遇和特权基本依据律令。唐后期使职差遣盛行,大部分使职享有的特权和待遇需通过散官、本官阶或带职来确定,此时的官僚等级序列是二元体制。五代宋初,文武官、内职、军职三类职官中的使职逐渐品官化,可依据使职本身享有俸禄、班位、荫补、当赎等待遇和特权。北宋前期的官僚等级序列,通常由有官品的职官和品官化使职共同构成。从翰林学士、藩镇使职的品官化可以看出,品官化后的使职既可以是纯粹阶官,也可以是有具体职掌的职官。在北宋前期官僚等级制度的形成过程中,使职品官化是独具特色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五代宋初;官僚等级制度;使职的品官化;翰林学士;藩镇使职

作者:陈文龙,华中科技大学语言文化系副教授(湖北武汉430074)。



《社会契约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以首个汉译本的重刊和引用为中心


摘要:中江兆民所作《民约译解》,作为卢梭《社会契约论》(Du Contrat Social)的首个汉译本,是含义极其丰富的政治思想文献。中国人对该文本的接受,对其中含义的发掘,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有一个不断重新发现、重新认识的过程。1898年以后二十年间不同阶段的政治使命,从立宪到反清革命到反袁之后再造共和,每每促使中国知识精英在中江译本中获取营养,并通过重印(往往有所改动)、评介、引用该译本与国人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这些重印本因而成为在中国传播卢梭思想或卢梭式思想最重要的媒介。不仅如此,对该译本的创造性解读还为中国政治思想超出宪政民主向更为激进的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向人民革命转变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中江兆民;民约译解;卢梭;社会契约论;刘师培;李大钊


作者:范广欣,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天津300350)。



华商跨国网络与近代厦门城市发展

——以闽南侨批网络为中心


摘要:从资本积累的角度来看,厦门作为闽南侨批网络的中心,侨批网络带来的东南亚与闽南之间的侨汇资金流动,带来的东南亚经济与厦门城市发展之间的联动效应,对厦门城市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比较厦门、上海与广州城市发展动力的差异,发现由于存在地理空间、腹地和资源禀赋等制约因素,厦门的城市发展主要动力来自跨国侨批网络,几乎完全由侨批网络及华商跨国网络主导和推动,从而形成了不同于上海(西方主导)、广州(国内主导、华侨与外资参与)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华商跨国网络;近代厦门;闽南侨批网络


作者:焦建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福建厦门361005);李梦青,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福建厦门361005)。



2020—2022年度中国
人文学术评价报告(选刊之六)



汉魏六朝文学研究


2020—2022年汉魏六朝文学研究有三个标志性特征。一是理论新拓。既有西方理论的本土化阐析,也有中国本土理论的探索,都立足于中国早期经典文本的深入解读,不架空论。二是名家点津。诸多名家的精品成果,堪为研究范式。三是凝聚焦点。中古文学的分期,其上限、下限如何确定?如何汲取海外汉学家有关先秦汉魏六朝文学的学术成果,如何把握“本土国学”“海外汉学”二者关系?学术界对此看法不一,由此形成这一时段内的学术热点和焦点,引人关注。


作者:钟书林,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200233)。



唐宋文学研究


通观唐宋文学2020—2022年的研究成果,总体上看可谓丰硕喜人,但重复低水平的成果亦俯拾皆是。未来的唐宋文学研究要在代表性学术大家有意识的战略引领下走“正路”“大路”和“新路”,走对路了,未来唐宋文学研究有价值的成果、精品成果才能成为主流。在走对路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增强学术精品意识、学术公器意识、学术整体意识。


作者:李定广,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233)。



元明清文学研究


自2020年以来,元明清文学的研究大致继续沿着如何再出发、如何寻求新的突破这样的道路前行。在诗文研究与小说戏曲研究均有所推进的大势下,文体研究与文本研究、文献发掘与文论探讨进一步拓展,各种研究论著和研究论文纷纷出现。本文拟打破以往按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文体分类评述惯例,从文献与史料、文人与文心、文体与文意、文本以及互文性、文论及文法等视角展开系列化的系统评述。


作者:李桂奎,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Title and Abstract

滑动阅览

  欢迎订阅2024年《学术月刊》!(点击即可订阅)


《学术月刊》往期目录

《学术月刊》2023年第10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9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8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7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在邮政订阅


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学术月刊”微信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